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北京妇女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纳入待分娩孕妇420名,并于产后6、12和18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各调查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6、12和18个月的调查人数分别为113、152和107人。调查对象孕期增重平均为(16.6±4.8)kg,孕期增重不足、适量和过多的比例分别为9.5%、40.2%和50.3%。产后6、12和18个月体重滞留量分别为4 kg、4 kg和2.9 kg。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妇女产后体重滞留密切相关,孕前BMI越低,孕期增重越多,产后体重滞留越多。结论孕期增重过多是造成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某妇幼保健机构参加体检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分位数法对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在产后3个月体检时发放问卷调查,调查表为自制问卷,建立观察队列。通过查找孕期保健手册和问卷调查获取基线资料和孕前体重。产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通过体重秤测量获取产后体重。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体重滞留。结果孕妇产后第3、6、9、12个月平均体重滞留值为(8.06±5.6)kg、(6.42±5.2)kg、(4.69±5.9)kg、(3.35±4.5)kg。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3、6、9、12个月的体重滞留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孕前BMI、身高、年龄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第12个月体重滞留过多的危险性增加(OR=3.08,95%CI:1.78~5.33)。结论孕期增重与产后1年内的体重滞留有正相关性,孕妇应合理摄入营养,防止孕期增重过多,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丹阳市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丹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生产的467名孕产妇,分别对其孕16周、26周,产前、产后42天、6月和12月的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后体重滞留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67名孕妇孕前平均体重为(51.92±7.57)kg,孕期增重(16.09±4.60)kg,产后42天、6个月、12个月的体重分别为(62.29±9.21)kg、(58.67±8.97)kg、(55.44±9.01)kg,体重滞留量分别为(10.38±4.40)kg、(6.76±3.92)kg、(3.52±3.97)kg。方差分析显示,产后不同时间体重滞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08,P0.001);不同的孕前BMI分组之间和孕期增重分组之间体重滞留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两个分组都和产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孕前BMI(OR=1.075,95%CI:1.008~1.147)和月收入(OR=1.232,95%CI:1.029~1.475)是产后体重滞留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是产后体重滞留的保护因素(OR=0.729,95%CI:0.574~0.926)。结论孕前BMI、月收入、户外活动时长和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建议科学指导孕产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合理增长,避免孕期增重过多,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女性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在北京北方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产后1个月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5个月的追踪随访,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孕前、分娩前、产后1个月、6个月的体重;在产后6个月,用半定量的食物频数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信息。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究影响产后体重滞留的因素结果孕前BMI 24.0 kg/m~2即孕前超重或肥胖者,产后1个月体重滞留约(6.4±5.5)kg,产后6个月,体重较孕前增加了(4.9±5.8) kg,均显著高于孕前BMI正常的女性;孕期增重过多,产后体重滞留程度大于孕期增重适宜以及孕期增重不足的女性(P0.05);当脂肪供能比超过推荐值时,产后1个月、6个月BMI明显增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孕期增重、产后6个月的喂养方式与产后体重滞留有关,孕期增重越多,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越严重(β=0.73,P0.001);与母乳喂养相比,产后6个月混合喂养的女性,更容易发生产后体重滞留(β=0.16,P=0.027)。结论孕期增重、每天能量摄入、产后6个月的喂养方式会影响产后体重的恢复,孕期增重过多,每天能量摄入过高是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的危险因素;而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和以母乳喂养为主)是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的保护因素,其中孕期增重是产后体重滞留最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琴  左彭湘  张澜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41-2442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附属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初产孕妇1580例单胎足月的孕妇,测量其孕前、产前体重指数(BMI)以及整个孕期体重指数增长(△BMI)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结果]高于标准体重组孕产妇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18.1%),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6.5%)和低于标准体重组(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孕期增重≤10kg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18.2%,孕期增重在10~15kg组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最低的(6.5%),孕期增重≥15kg后,随孕期增重的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增高.[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孕期体重指数的变化是影响产后抑郁的的重要因素,肥胖产妇比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除了应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宣传工作,应将其作为心理护理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间分娩的宁海户籍产妇4 197人,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各组孕期体重增长幅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4 197名孕妇孕期平均增重(14.38±4.14)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253±412)g,巨大儿发生率6.58%。随着母亲孕前BMI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P均0.05)。不同BMI孕妇孕期平均增重不同,低体重组增加最多,肥胖组增加较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巨大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的产后妇女作为观察对象,于产后3个月建立观察队列,通过孕期保健档案和信息系统获取产前检查信息,于产后3、6、9和12个月连续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基线资料、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产后一年内不同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3、6、9和12个月时BMI恢复到正常范围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92%、68.73%、78.18%和84.24%。孕前BMI不同的妇女孕期增重和体重滞留在3、6、9和12个月各个时间点上均存在差异,孕前BMI较高组与孕前BMI适中组、孕前BMI较低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期增重和时间对产后体重的恢复均具有独立的效应,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根据孕前BMI指导孕期合理体重增加,能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增重、产后42天体重恢复情况及影响产后体重恢复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产后42天复查的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①不同孕前BMI妇女孕期平均增重均大于12.50kg;②不同孕前BMI者产后42天体重均存在滞留现象,平均滞留7.50kg(中位数);③影响产后体重恢复的相关因素有孕前BMI、孕期增重、喂养方式等。结论:产后体重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这些相关因素指导妇女顺利渡过孕产期,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产后体重滞留的现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分别选取北京、苏州、广州产后第0~1、1~2、2~4、4~8个月的女性共578名。通过身体测量记录身高、体重。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医疗记录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孕前体重、分娩时体重及相关孕产信息。结果调查对象孕前BMI为(20.8±2.7),产后BMI为(23.4±3.2),体重滞留数随时间逐渐减小。但至产后第4~8个月,仍有78.4%的女性体重滞留,且有53.4%的女性体重滞留数超过5 kg。孕期增重与产后体重滞留相关(P=0.015)。体重滞留者中学历较高者比例较大(P=0.044)。结论中国产后女性存在较为严重的体重滞留问题,孕期过度增重与产后体重滞留关系密切,对围产期女性从怀孕伊始即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有助于改善体重滞留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初产妇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哈尔滨某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初产孕妇及其单胎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产检和分娩记录,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BMI范围标准对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及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对826对健康初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为(26.36 ± 4.21)岁,孕前BMI平均为(22.18 ± 3.1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6.12%,居住地以城镇为主,占83.41%,孕期增重均值为(15.26 ± 4.12)kg,平均孕周为(38.83 ± 1.08)周。在826名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15∶1,低出生体重儿17例(占2.1%),正常出生体重儿748名(占90.6%),巨大儿61例(占7.4%)。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不同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不同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 =0.147、0.239)。结论 初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易导致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增加,应加强初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北京市6家助产机构中按顺序入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分娩的产妇。从产检和分娩病历中获取孕妇的孕前BMI并进行分组,并记录孕期和分娩时相关信息。结果 共纳入6 639名产妇,其中16.28%的产妇孕前超重,4.62%的产妇孕前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低体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转入NICU的风险(OR=1.53,P<0.05);而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增加了剖宫产(OR值分别为1.21、1.49)、子痫前期(OR值分别为2.67、9.05)、GDM(OR值分别为1.26、2.05)、产后出血(OR值分别为1.39、1.49)、巨大儿(OR值分别为1.74、2.67)的发生风险(P<0.05)。1 519例(23.14%)产妇在孕期增重不足,2 742例(41.77%)产妇增重合理,2 303例(35.09%)产妇增重过多;孕前BMI越高,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越大,增重合理的比例越低(趋势χ^(2)检验:χ^(2)=5.614,P<0.05)。结论 孕前BMI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增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是目前孕前BMI过高的孕妇,其孕期体重管理并不理想。尚需要加强孕前和妊娠期体重的管理,以降低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重现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孕期孕妇体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 1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按照标准进行孕前体重BMI分组,孕期增重分组,比较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超重肥胖组孕妇年龄高于正常组与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孕期增重明显少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的妊娠期糖尿病(1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2%)、巨大儿(17.2%)、剖宫产率(24.2%)均为三组中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及产程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孕期增重分组,增重过度组妊娠期糖尿病(7.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0%)、巨大儿(16.6%)、剖宫产率(18.9%)三组中最高(P0.05);增重不足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急产发生率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控制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重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减少不良妊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制定孕期体重分级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杭州市下城区中医院围产保健门诊建卡接受定期产前检查并在该院分娩的9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将参与研究的孕妇分为3组:孕前体重过轻组167例,孕前体重正常组631例以及孕前超重和肥胖组105例。根据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孕前体重过轻组孕妇分为2个亚组:增重10~14.99 kg和≥15 kg;将孕前体重正常组孕妇分为3个亚组:增重<10 kg、10~14.99 kg和≥15 kg;将孕前体重超重和肥胖组患者分为4个亚组:增重<5 kg、5~9.99 kg、10~14.99 kg和≥15 kg。记录孕妇姓名、年龄、孕周基本信息,记录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和巨大儿]。结果903例孕妇中,孕期增重<10 kg 70例,占7.8%,孕期增重10~14.99 kg 285例,占31.6%,孕期增重≥15 kg 548例,占60.7%。孕前体重过轻组2个亚组孕妇GDM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体重正常组3个亚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FGR发生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和肥胖各亚组孕妇FGR发生率较低,但各组间高血压发生率、GDM发生率、FGR发生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者肥胖孕妇剖宫产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孕前体重正常孕妇孕期增重过少或者过多也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孕期孕妇增重合适范围为10~15 kg。  相似文献   

14.
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与母婴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母婴健康影响.方法 选取单胎初孕妇3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10,10.5~15,15.5~20,20.5~25,>25.5 kg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5.5 kg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明显增加(P<0.05),肥胖组孕期增重>1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正常组孕期增重>20.5 kg孕妇剖宫产明显增加(P<0.05);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关(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是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有关,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474名身体健康的孕晚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分娩前后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2份。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分组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孕期平均增重(15.80±4.60)kg,孕前超重及肥胖者孕期增重低于孕前低体重者(F=3.87,P<0.01)。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240.30±377.60)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0例(2.26%),巨大儿16例(3.62%)。剖宫产者占48.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分娩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孕期增重>21.00 kg是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增重>18.00 kg是剖宫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巨大儿和剖宫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持适宜的孕前体重及孕期合理增重对于改善出生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为合理管理孕期体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我国5个省区县监测点的孕妇孕晚期及儿童满月随访数据,招募孕晚期孕妇并填写孕晚期调查问卷,前瞻观察至孕妇分娩满1个月并填写新生儿满月调查问卷,问卷中儿童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性别信息主要通过摘录医疗记录获取;根据是否发生巨大儿分为巨大儿组(192例)和对照组(2 405例),最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以孕前BMI为分层因素,进一步分析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随访孕产妇2 731例,随访率为100%。经数据清洗后纳入分析2 597例。控制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协变量后,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OR=2.43, 95%CI:1.65~3.56)、孕期增重过多(OR=2.18, 95%CI:1.46~3.27)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孕前BMI为分层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孕前BMI正常(18.5 kg/m~2≤BMI 24.9 kg/m~2)的孕妇孕期增重过多(OR=2.07, 95%CI:1.27~3.37)、孕前超重或肥胖(BMI≥25.0 kg/m~2)的孕妇孕期增重过多(OR=2.63, 95%CI:1.07~6.47)均会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结论孕期增重过多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体重正常但孕期增重过多,以及孕前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孕期增重过多均会增加巨大儿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14例孕产妇进行既往生育史、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的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乌鲁木齐市产妇孕前BMI指数为(21.63±3.68)kg/m2;孕期增重(16.89±5.82)kg;新生儿出生体重(3.30±0.51)kg;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新生儿体重分组不同,产妇的孕期增重及孕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有关。结论: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孕前控制体重、孕期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孕中、晚期妇女体重增长状况,了解影响增重速率的因素,为更好的控制孕妇增重提供依据。方法从6 307名孕妇中选取孕中期孕妇4 901名,孕晚期孕妇201名,将不同BMI组孕妇的增重速率与美国IOM公布孕期增重推荐值进行比较,并对增重速率影响因素用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中期孕妇孕前体重不足、正常以及超重或肥胖3组增重速率均低于各组增重速率推荐值(P0.05);孕晚期增重速率体重正常组低于增重速率推荐值(P0.05),而体重不足和超重或肥胖组的增重速率达到推荐值(P0.05)。孕中期孕妇的增重速率与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正相关,孕晚期孕妇增重速率与能量和蛋白质呈正相关,且孕中、晚期不同BMI组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低于DRIs的RNI值(P0.05)。孕中期孕妇增重速率受到年龄、文化程度、饮食规律、孕前BMI以及谷类、水果类、肉类、奶类等食物摄入的影响(P0.05);孕晚期孕妇增重速率受到文化程度、孕前BMI及水果类摄入的影响(P0.05)。结论孕中期孕妇体重增加速率较低,孕晚期增重速率较适宜。文化程度、孕前BMI对孕中、晚期增重存在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孕期不同体重孕妇,做好相关孕期指导、健康教育和体重检测等,控制孕期孕妇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期贫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 746例孕妇临床资料。孕前BMI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分类,预期孕期增重(GWG)根据2009年美国医学会(IOM)标准计算。比较不同孕前BMI和GWG孕妇妊娠晚期轻度、中度以上贫血发生情况,以及妊娠期和产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比较GWG过多组和过少组与正常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发生风险。结果产前贫血总的发生率为33.6%,轻度22.7%,中度以上10.9%。不同孕前BMI组妊娠早、中、晚期以及产后72 h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4.1±12.8)g/L、(115.5±13.2)g/L、(115.1±13.0)g/L和(110.1±13.8)g/L。GWG过少组、正常组和过多组中,妊娠晚期轻度贫血和中度以上贫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22.7,P0.05)。与GWG正常组孕妇相比,孕前肥胖孕妇当GWG不足时,贫血发生风险增加3.41倍(OR=3.41,95%CI 1.03~11.3)。结论孕前肥胖孕妇当GWG不足时,分娩前贫血发生风险显著增加,GWG干预中应预防增重不足孕妇贫血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肥胖孕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孕期增重以及产后膳食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在北京北方医院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个月、6个月进行追踪随访,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孕前、分娩前、产后1个月、6个月的体重;用半定量的食物频数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信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以及膳食摄入量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结果 孕期增重(β = 0.73, 95%CI: 0.52~0.71,β = 0.67, 95%CI: 0.51~0.77)、软饮料摄入量(β = 0.14, 95%CI: 0.14~1.34,β = 0.15, 95%CI: 0.05~1.53)与产后1、6个月体重滞留呈正相关关系,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喂养方式分层后,孕期增重、软饮料摄入与产后1个月、6个月喂养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孕期增重与产后软饮料摄入与产后体重滞留有关,与软饮料摄入量相比,孕期增重是产后体重滞留更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