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婉 《新中医》2016,48(7):5-7
目的:观察益心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睡眠质量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益心补脾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善情况,同时观察2组治疗后HRV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间期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升高HRV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范翠萍  韩琦  李洪海  柳春  梁永林 《新中医》2016,48(7):255-257
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上卷之脾胃胜衰论,是治疗脾胃病的代表方剂之一。此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以温补为主,清热为辅,兼顾气机,最适用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脾胃病证,且临床应用广泛,凡是脾胃虚损相关疾病皆可用此方加减应用治疗,但缺乏对其证候的诊断标准。笔者对近45年来中医药临床运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的一系列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并整理分析,探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证的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以期对中医药规范化应用补脾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整夜不能入睡。病位在心,与脾、胃、肝、肾相关。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是主要病机。若暴怒、思虑、忧郁、劳倦等伤及诸脏,精血内耗,彼此影响,每多形成顽固性失眠。治疗上应以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为原则。虚则补其不足;实则泻其  相似文献   

4.
海亚萍  郭亚蕾  孙桂云 《新中医》2016,48(6):161-163
目的:观察参芪固肺汤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肺脾两虚证小儿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脱落6例)急性感染期给予抗生素、抗病毒、退热、止咳、补液等对症治疗;并予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锌等微量元素。观察组(脱落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参芪固肺汤内服。疗程12周,并进行24周随访,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G、Ig M)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3~+、CD4~+和CD8~+)水平;记录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平均病程和病情程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P0.01),CD8~+降低(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24周,观察组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病程小于对照组、病情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固肺汤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肺脾两虚型RRTI,近远期疗效显著,可减少RRTI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5.
朱雪琼  林希  林祥  米海霞 《新中医》2016,48(11):125-127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加减联合中药外敷、乳腺治疗仪、乳腺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予自制膏药外敷、乳腺治疗仪治疗及乳房按摩,治疗组加用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青霉素静脉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数目、肿块大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乳腺治疗仪及乳腺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哺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牡醒脑汤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者均接受抗凝、扩张血管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柴牡醒脑汤,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15天为1疗程,2组患者均干预2疗程。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对照组为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牡醒脑汤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刘添文  李倩  杨小波 《新中医》2016,48(2):222-22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诊疗模式及辨治思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为关键词并限定:2005-2014,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选取中医药治疗IBS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结果:共获取110篇目标文献,涉及腹泻型IBS(D-IBS)者79篇,便秘型IBS(C-IBS)者14篇,未分亚型者17篇。目前对IBS的诊治有辨病治疗和病证结合治疗两种模式。D-IBS及未分亚型者辨病论治以肝郁脾虚为病机者居多,病证结合论治以肝郁脾虚证多见,治疗上均主要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减。C-IBS病机、证型、方药各异。结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D-IBS。基于本研究,建议治疗上对D-IBS采用辨病治疗模式,以痛泻要方或其加减方制成中成药运用于一般临床情况,以便中为西用;对少数其他证型及特殊情况则采用病证结合诊疗模式,以提高诊疗效率;研究设计上,针对无论何种辨治均会出现有效及无效个体的问题,建议开展全要素嵌入式随机对照试验,优化适应症,以提高研究效能。  相似文献   

8.
刘登  姚有华  朱晓健 《新中医》2016,48(2):24-25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镇肝熄风汤。2组均连续用药4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血压值,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0.24%,对照组7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张苗 《新中医》2016,48(2):39-41
目的:观察葱豉桔梗汤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葱豉桔梗汤,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7%,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流涕、咯痰、咽痛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葱豉桔梗汤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解表发汗之功,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叶薇群  罗赛群  杨雪 《新中医》2016,48(6):145-147
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炎性包块及积液变化;观察2组血常规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2月,统计2组治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然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11±2.17)天、(4.36±2.26)天,短于对照组的(6.57±2.41)天、(7.28±2.3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5.69,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后复发率5.7%(2/35),低于对照组28.6%(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2)。结论: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营卫不和、肝血亏虚之失眠,既能外调营卫又可补虚养肝,使血虚得养,阴阳和合,经络大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切中失眠病证的主要病机特点,契合“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之法,与《黄帝内经》提出的以半夏秫米汤通调营卫、内达阴阳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合营卫生化理论对失眠病机的认识。笔者结合《黄帝内经》论述失眠的相关理论,从营卫生会的观点出发,试述失眠病机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证的证治机理,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以期在临床上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2.
申杰  荣妍  万海同 《新中医》2016,48(7):222-223
正缺血性中风又称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衡上犯于脑部而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多并发症及低治愈率等"四高一低"的特点,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中医药在治疗中风病方面越来越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重要作用。万海同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研究所所长,从  相似文献   

13.
于俏  吴焕林  邹涛 《新中医》2016,48(3):15-17
目的:观察石决牡蛎汤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石决牡蛎汤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中医证候,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控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控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TC、TG、SCr、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SCr、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SCr、UA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决牡蛎汤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与单纯西药降压比较,其降压过程平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泻兼施治疗虚火上炎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5例患者,予以潜阳封髓丹或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方内服及外用保湿乳膏对症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每2周评价患者面部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瘙痒和灼热感。结果:治疗后2、4、6、8周,患者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瘙痒、灼热各项评分及总各分均较初诊时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治疗4、6、8周时,红斑、丘疹评分及总积分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6、8周时,瘙痒、烧灼评分于均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时,毛细血管扩张评分较对上前一时段显著下降(P0.05)。治疗2、4、6、8周后有效率分别为22.4%、39.6%、63.8%、79.3%;不同治疗周期症状积分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泻兼施治疗虚火上炎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治疗,中药组行补肾调冲汤治疗,西药组行人工周期治疗,中西医联合组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治疗后3组每个周期行B超检查,在入组当天、治疗第1、2、3周期,进行中医证候评估及月经不调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西药联合组在治疗后第1、2、3周期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差别不大(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及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显著,较之单一治疗方式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新中医》2016,48(4):64-66
目的:观察舒肝健脾汤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硬化代偿期肝气郁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保肝、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强肝胶囊,观察组服用舒肝健脾汤,2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主要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等肝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脾脏厚度和门静脉、脾静脉内径。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45%,高于对照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2组主要症状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观察组2个时间点的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Alb水平和A/G均升高(P0.01);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和A/G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缩少(P0.05),对照组脾静脉内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脾静脉内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健脾汤治疗肝硬化代偿期肝气郁结证患者具有改善症状、护肝保肝,减轻肝硬化程度的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强肝胶囊。  相似文献   

17.
杨小清  白昱旸 《新中医》2016,48(3):42-43
目的:观察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健胃汤组给予中药健胃汤治疗;西药组给予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先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3月。结果:总有效率健胃汤组93.3%,对照组80.0%,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胃胀、纳差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属于多源性疾病,其伴随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肾脏损害。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多由痰浊、瘀血、郁热、毒邪、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所导致。现代医学强调,积极治疗代谢综合征是防止其肾损害发生的关键,综合干预为其主要防治手段,同时要对本病的各个组分进行全面干预。此外,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成分,减少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是代谢综合征的第一线疗法。与此同时,中医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方式显示了其具有潜在的独到优势,尤其是在防治其肾损伤上的疗效,得到临床及实验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益肾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改善围绝经期失眠肾阴虚证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围绝经期失眠肾阴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谷维素片,观察组给予益肾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睡眠质量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耳鸣、腰膝酸软、潮热汗出、心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均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改善、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肾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法改善围绝经期失眠肾阴虚证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刘志霞 《新中医》2016,48(2):138-140
目的:观察加味少腹逐瘀汤口服结合自拟活血止痛汤煎剂离子导入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加味少腹逐瘀汤结合活血止痛汤煎剂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丹莪妇康煎膏和妇炎康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及随访1月,治疗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口服结合活血止痛汤煎剂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