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中国医学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大小玄武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应的真武汤类方有新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 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 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冬  梁永林  李璐  毛慧芳  吴玉泓 《新中医》2021,53(6):192-19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炎症肠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临床取得显著疗效。西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经过机体内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相互斗争,表现出的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4.
葳蕤汤出自朱肱的《伤寒类证活人书》,为治疗风温病的代表方剂。梁永林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气化理论”对外感热病方证及方药的认识、解读上存在优势。本文基于该理论对葳蕤汤方证及方药配伍规律展开研究,以期挖掘该组方药的系统性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的检测,探讨它们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 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 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天组最为明显。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的用药规律,建立中药特征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的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30年公开发表临床疗效良好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复方108首,对复方中出现的170味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4味药的功效、归经、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祛风湿药和归膀胱经的药物比较活跃,使用率为33.33%和23.68%,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因素,结果祛风湿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和归膀胱经的药均是具有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应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1.8%。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存在一定的规律,高频药是其所在功效、归经的代表用药,可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结果与中医学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冻疮“血虚寒凝”的病机,以及当归四逆汤“手足寒厥,脉细欲绝”的临床症状,笔者拟以开阖枢理论及标本中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冻疮的生理病理特征,并对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阐述和探讨,从而在理法方药各层次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的理论基础作一浅析和发挥。再加之以临床疗效及近代研究为佐证,从而有力地补充了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的理论依据,推动《伤寒论》厥阴病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简便实用的腧穴定位仪,辅助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腧穴的定位。方法:以骨度分寸法为理论基础,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平台,利用软件对制作的腧穴定位片进行按比例缩放,实现与现实人体吻合,从而达到定位效果。结论:Android系统下,软件操作方便,定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阖枢理论对赵志付教授治疗情志病的"两纲四型十六证"中"柔实证"的病因病机以及处方遣药进行研究和论述,从而进一步探讨情志病的病因病机以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