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蓝布正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蓝布正祛痰平喘作用.方法:选用小鼠酚红排泄法和豚鼠离体气管法进行实验.结果:蓝布正能显著促进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泄量;能直接舒张正常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并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蓝布正具有祛痰平喘的作用,其平喘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竞争性拮抗组胺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枳壳理气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离体肠肌实验,应用BL-420N 信息 化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观察记录枳壳醇提物、水提物和Q-marker 混合溶液对正常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 收缩活动的影响。在体实验将KM 小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即空白组、阳性药组、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 提物组、Q-marker 混合溶液组,分别按25 mL·kg-1 灌胃给药,连续7 d,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和 胃排空率来评价各组的药效。结果离体实验中,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和Q-marker 混合溶液组在 累积给药体积为50 μL和150 μL 时,对正常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均呈现促进作用,而在累积给药体 积350 μL 时,则呈现抑制作用。在体实验中,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与Q-marker 混合溶液组对正常小 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且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与Q-marker 混合溶液 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枳壳Q-marker 混合溶液与提取物的理气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研究确定的 15 个枳壳理气质量标志物能够整体上代表枳壳的质量属性。  相似文献   

3.
鹅去氧胆酸的镇咳、平喘及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红  李培锋  赵红霞 《中药材》2004,27(3):206-208
目的:本文研究鹅去氧胆酸(CDCA)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诱咳法、二氧化硫诱咳法、气管容积法、气管螺旋条法和酚红排泌法.结果:高、低剂量的CDCA均能极显著地抑制浓氨水及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CDCA能显著地抑制磷酸组胺所致的豚鼠在体及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CDCA还能极显著地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结论:CDCA具有镇咳、平喘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4.
熊果苷镇咳、祛痰及平喘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王亚芳  周宇辉  张建军 《中草药》2003,34(8):739-741
目的 观察熊果苷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熊果苷的镇咳及祛痰作用 ,采用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及离体气管平滑肌松弛实验观察熊果苷的平喘作用。结果 给小鼠 ig熊果苷 5 0 ,10 0 ,2 0 0 mg/kg,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 ,咳嗽次数减少 (P<0 .0 5 ,0 .0 1) ;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多(P<0 .0 0 1) ;2 0 0 mg/kg熊果苷能延长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 (P<0 .0 5 ) ;2 0 mg/m L熊果苷能极显著地对抗 1μg/m L 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 (P<0 .0 0 1) ,5 ,10 mg/m L 也具有较强的对抗其收缩作用 (P<0 .0 1)。结论 熊果苷能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 ,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 ;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 ,能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 ;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龙胶囊对离体在体肠肌收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龙胶囊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活动和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BL-420E+生物机能系统记录肝龙胶囊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碳末推进法观察肝龙胶囊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肝龙胶囊能明显促进豚鼠离体肠肌和小鼠在体肠肌收缩运动,与N.S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龙胶囊体内外均能促进肠肌收缩,可能与其激动了H1受体、M胆碱受体和促进Ca+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叶止咳口服液止咳、平喘、化痰、抗炎的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及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观察风叶止咳口服液的止咳作用;采用在体豚鼠喷雾致喘法及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实验,观察平喘效果;采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及大鼠毛细管排痰实验,观察祛痰作用;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实验,观察抗炎作用。结果:1)风叶止咳口服液能显著延长小鼠(豚鼠)浓氨水(枸橼酸)引咳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2)可有效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增加大鼠毛细管排痰量,有明显祛痰作用;3)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显著解痉作用,且减轻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豚鼠呼吸困难,并延长引喘潜伏期;4)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风叶止咳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化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露镇咳、祛痰及平喘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银杏露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银杏露的镇咳及祛痰作用,采用哮喘发作潜伏期及离体气管平滑肌松弛试验观察银杏露的平喘作用。结果:银杏露能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对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对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银杏露具有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8.
花椒毒酚的镇咳、平喘及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花椒毒酚(XT)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咳法、酚红排泌法和气管螺旋务法研究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结果:XT能显著延长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反应的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能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能显著地抑制磷酸组胺及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且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XT具有镇咳、平喘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芒果苷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和酚红祛痰法观察芒果苷的镇咳及祛痰作用,采用豚鼠离体肠平滑肌法观察其平喘作用。结果:芒果苷能明显延长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明显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排出量,对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芒果苷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子降气汤对小鼠氨水性咳嗽、豚鼠实验性哮喘、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以及实验性I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正常及由组胺、乙酰胆碱所致痉挛状态的离体气管均有显著的松弛作用,且不被心得安所拮抗;能明显减轻SO_2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病理改变;对呼吸道酚红排泌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冉  王婷婷  李开铃  尚锐峰  宋杰  张景勍 《中草药》2020,51(6):1412-1426
近期中国及世界各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目前尚无特效药。西医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考察和试验中。中国多地用中医药治疗COVID-19临床治愈率较高,且治疗经济性较好。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在调节免疫力的同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COVID-19中应用较多。筛选2000-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COVID-19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半夏曲中4种优势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各样本的黄色素含量,为揭示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半夏曲中筛选出的4株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丝衣霉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它们的最适宜生长温度、pH值,利用糖类的产酸能力以及产淀粉酶、蛋白酶、黄色素的能力,同时测定半夏曲炮制过程中5个不同时间点样本的黄色素含量。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黑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29℃、29~31℃、39℃,最适pH值分别为7.0、7.0、7.5、7.0。4种菌均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具有产黄色素能力。5个不同时间点样品的黄色素质量分数分别为69.875、69.875、71.750、119.500、137.875μg/g。结论 4种优势微生物在半夏曲炮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芦根及其混淆品(芦竹根、南荻根和芒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确定芦根及其3种混淆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禾本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蕾  万果果  耿小玉  陈建都  潘正 《中草药》2024,55(6):2113-2122
由于生长因子类生物制剂药物在治疗伤口愈合中的局限性,从传统中药中挖掘缓解炎症反应、促血管生成、重塑上皮组织、加速伤口愈合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治疗慢性伤口有积极意义。除传统的活血止血类药物如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姜黄Curcumae Longae Rhizoma、乳香Olibanum等及其活性成分外,清热药如积雪草Centellae Herba、黄连Coptidis Rhizoma,补益药中黄芪Astragali Radix、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等及其活性成分,复方托里消毒散、生肌化瘀汤等在伤口愈合各阶段都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活血止血类、清热类、补益类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和复方治疗伤口愈合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了解中药药效物质在治疗慢性伤口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陶爱恩  杜泽飞  赵飞亚  夏从龙  段宝忠 《中草药》2019,50(10):2467-2473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黄精3种基原植物中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柱前衍生化-HPLC(PMP-HPLC)法比较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法(UV)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 3种基原黄精多糖的IR平均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聚类分析(HCA)分析均可将3种基原的黄精加以区分;PMP-HPLC图谱显示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存在差异,共有成分为D-甘露糖、D-核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葡萄糖、D-木糖、D-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多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为黄精类药材的多糖组成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黎明  陈洁  张晓丹 《中草药》2023,54(8):2596-2606
目的 建立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快速筛查460份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43份)中常用的50种农药残留。方法 通过对比《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优选中药中50种农药残留的适配性前处理方法。中药样品经乙腈溶剂提取,以Qu ECh ERS法处理,采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460份检测样品中共检出农药残留66份,总检出率为14.3%,检出禁用农药6份,检出率为1.3%,43份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1.6%,未检出禁用农药。农残的检出是季节性分布集中出现在第3、4季度,农贸市场和种植地的农残检出率明显高于医院和药店,并且存在农残超标情况。中药中根类和叶类受污染最重,中药材全草类中农药残留最多,检出率为20.4%,其次为叶类18.3%和根茎类16.3%,中药饮片中农残最高为叶类,检出率为15.4%,全草类检出率为11.1%、根茎类检出率为6.2%,全草类、根茎类和叶类存在样品中检出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快速筛查中药中农药残留,为保障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匡海学  李斌  曹琦  苏阳  辛萍  杨素清 《中草药》2014,45(19):2834-2838
目的 对西瓜霜中的发酵菌种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西瓜霜发酵炮制的内涵,为西瓜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传统工艺生产西瓜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西瓜为培养基,发酵制备西瓜霜,分别用PDA、CZA及Sabourand等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西瓜霜发酵液中的微生物。采用形态学鉴定及DNA的ITS序列对比法鉴定分离出的菌种。结果 西瓜霜炮制发酵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真菌,分别为镰孢霉属Fusarium的WF-1,青霉属Penicillium的WF-2,毛霉属Mucor的WF-3,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的WF-4、WF-5、WF-6。结论 西瓜霜的制备是以西瓜为培养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尤其是高盐条件下,通过耐高盐自然真菌发酵炮制而成,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渗析制成的芒硝的细小结晶。  相似文献   

18.
王厚伟  窦彦玲  赵金龙  孙燕 《中草药》2023,54(17):5742-5747
目的 分离和鉴定能够耐受牛胆汁的牛黄转化细菌,并应用到体外培育牛黄的制备。方法 从形成牛黄的牛胆囊胆汁中分离到可在牛胆汁中长期存活且具有较强牛黄转化能力的菌株(NDZNM-01),观测其外部形态、理化性状、分类学地位、牛胆汁耐受力,以及牛黄转化活力。结果 根据对NDZNM-01菌株外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检测结果,判断为柠檬酸杆菌属细菌。进一步根据其16S rDNA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其他3种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聚在一个分支上,但形成单系,属于新发现的菌株。应用菌株NDZNM-01发酵新鲜牛胆汁,其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了2.35倍,胆酸含量增加了2.13倍。结论 综合对NDZNM-01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鉴定结果,NDZNM-01属于一种能够耐受牛胆汁的柠檬酸杆菌属的肠道细菌,具有高效转化牛胆汁为牛黄的活力。该牛黄转化细菌最终命名为Citrobacter bovis NDZNM-01 Wang Houwei,菌种收藏编号为CGMCC248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使用益气活血类方剂干预的用药规律,预测核心药物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使用益气活血类方有效干预的文献,对方中使用的药物进行频数、聚类及关联分析,依据关联规则选取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核心药物,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纳入232篇文献,涉及中药处方177首,包含中药119味,累计使用频次1903,以黄芪为首的高频药物28味,所有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6种,药味总频次191,归经总频次292。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组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其中支持度与置信度最高的二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川芎”,三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川芎-地龙”。网络药理学分析收集黄芪、川芎、地龙的活性成分30个;筛选“黄芪-川芎”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91个,“黄芪...  相似文献   

20.
袁成甜  贺俊杰  陈彦  瞿鼎  孙文杰 《中草药》2014,45(22):3284-3288
目的制备灵薏方多组分微乳并对其抗肺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灵芝多糖和薏苡仁多糖水溶液为水相,薏苡仁油为油相,荷载灵芝三萜,采用水滴定法制备灵薏方多组分微乳,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并考察其稳定性。以Lewis荷瘤小鼠抑瘤率、体质量变化、免疫器官(肝、脾和胸腺)指数以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为考察指标,结合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和TUNEL凋亡原位检测,评价灵薏方多组分微乳的抗肺癌活性。结果制备所得微乳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69.92±8.4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060±0.008,Zeta电位为(-11.30±1.34)m V。微乳组抑瘤率(57.25%)显著高于混悬液组(45.89%),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和TUNEL凋亡原位检测显示微乳组抗肿瘤效果显著高于混悬液组。结论灵薏方多组分微乳具有较好的抗肺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