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摘 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接受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95例Ⅲ~Ⅳa期(除N0外)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安罗替尼+替吉奥维持治疗19例(双药维持组),接受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17例(单药维持组),不接受维持治疗59例(对照组)。双药维持组的中位维持周期为6(2~6)个,单药维持组为7(5~15)个。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模型进行疗效评估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5个月。全部患者2年PFS率为79.9%,双药维持组、单药维持组和对照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100.0%、94.7%和69.5%。与对照组相比,双药维持组具有显著的PFS获益(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维持治疗(保护因素)(HR=0.11,95%CI:0.01~0.93,P=0.042)、治疗前高血红蛋白水平(危险因素)(HR=18.21,95%CI:3.44~96.37,P=0.001)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维持治疗期间,常见的1~2级不良反应为乏力(58.4%)、手足综合征(52.8%)和胃肠道反应(41.7%),但两个维持治疗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未出现>3级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根治性放化疗后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维持治疗6个周期可改善局部晚期伴淋巴结阳性鼻咽癌患者的PFS,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杜鸣宇  尹丽  解鹏  邢鹏 《肿瘤学杂志》2022,28(11):908-915
摘 要:[目的] 评估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和放疗同步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时接受免疫治疗和放疗的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病例118例,根据联合治疗的时机及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序贯组为先放疗后序贯免疫治疗,同步组为放疗同步免疫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采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个月(1~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 7个月(1~43个月)。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和同步免疫治疗两组的1年PFS 及OS分别为26.8%、27.4%和51.6%、48.3%。亚组分析显示:放疗序贯免疫治疗组,二线使用对比三线使用的中位OS分别为17个月、10个月(1年OS分别为56.9%、44.4%,P=0.039;1年PFS为19.3%、14.7%,P=0.049)。但是,在二线治疗中,放疗序贯免疫治疗组、放疗同步免疫治疗组两组1年OS 分别为56.9%、56.0%(P=0.556);在三线治疗中,两组1年OS分别为43.5%、33.3%(P=0.744)。出现3级以上副反应5例(4.1%),1~2级副反应43例(35.5%),主要是肺炎29例(24.6%)。[结论]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对于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肯定;治疗时机放在一线、二线使用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在治疗顺序上,二线或三线使用序贯或同步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差异;两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两野根治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胸段食管鳞癌行胸腹两野食管癌根治术后、分期为pT3N0M0者249例,中位年龄60岁(33~78岁);胸上段39例、胸中段166例、胸下段44例,病变中位长度5 cm(2~12 cm);术中无粘连者35例、轻度粘连者90例、重度粘连者124例;术中清扫淋巴结中位数9枚(1~27枚);98例单纯手术、151例行术后辅助治疗。结果 249例中1、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90.0%、68.7%、55.2%和82.1%、61.7%、5 3 . 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程度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O S 有关(P<0.05);年龄、肿瘤位置和术中粘连程度与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CT有纵隔小淋巴结(<1 cm)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OS独立影响因素,肿瘤位置是影响PFS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对OS和PFS均无明显影响;但术前CT纵隔有小淋巴结(<1 cm)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提高OS和PFS(P<0.05)。结论 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胸腹两野根治术后,肿瘤位置影响OS和PFS,胸下段癌预后最好,胸上段癌预后最差;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多、术前CT纵隔无淋巴结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术前血红蛋白高者生存率低;而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  方法  共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02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放疗前1周内患者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将患者分为高GNRI组(GNRI≥98)和低GNRI组(GNRI<98)。回顾性分析GNRI对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的影响。利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以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准确度,进一步探索GNRI和N分期、GNRI和PNI联合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  结果  202例患者中,高GNRI组145例(71.8%),低GNRI组57例(28.2%)。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放疗剂量和GNRI是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分别建立PFS和OS的列线图模型,C-index分别是0.663,0.656,1,3,5年PFS和OS的校准图显示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GNRI和N分期联合、GNRI和PNI联合分析时,发现两项指标较单纯GNRI相比,其预测预后生存的精确度显著增加(GNRI、coGNRI-N、coGNRI-PNI的AUROCs=0.628、0.657、0.694)。  结论  GNRI可作为根治性放化疗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一个简便高效的预测指标。GNRI联合N分期与GNRI联合PNI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与根治性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远期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1年收治的243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121例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放化疗手术组),122例根治性放疗同期化疗(放化疗组),化疗方案为顺铂40 mg/m2·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等并Logrank法检验,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化疗手术组、放化疗组随访率均为100%,随访时间满3年样本数分别为34、33例。放化疗手术组与放化疗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1.5%与82.0%(P=0.013),总生存率(OS)为95.5%与89.2%(P=0.085),局控率为96.7%与93.4%(P=0.375)。肿瘤直径(≥6 cm)、年龄(≤35岁)为放化疗手术组PFS预后因素(P=0.033、0.037)。病理类型(非鳞癌)、肿瘤直径(≥6 cm)为放化疗组PFS预后因素(P=0.013、0.002),其中肿瘤直径(≥6 cm)也是OS预后因素(P=0.007)。放化疗手术组下肢水肿发生率较高(P=0.000),放化疗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较高(P=0.000)。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术前同期放化疗加根治术能获得较好预后,肿瘤直径为两个组共同的PFS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评估Ⅳ期NSCLC患者血清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寻找Ⅳ期NSCLC预后的潜在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239例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主要结局指标。用X-tile软件确定各个指标的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 与血脂低水平组相比,TC高值组(TC≥5.02 mmol/L)具有更好的PFS(P=0.021)和OS(P=0.001)。TG高值组(TG≥0.97 mmol/L)具有更好的OS(P=0.024)。HDL-C高值组(HDL-C≥1.19 mmol/L)具有更好的PFS(P<0.001)和OS(P=0.024)。LDL-C高值组(LDL-C≥3.27 mmol/L)具有更好的OS(P=0.00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DL-C是影响Ⅳ期NSCLC患者PFS(P=0.012)和OS(P=0.03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治疗前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可能是Ⅳ期NSCL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含铂双药化疗和单药化疗用于难治复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二线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难治性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单药和双药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 分别为2.9%和7.5%(P=0.208),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 分别为14.7%和59.7%(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23个月和2.77个月(P<0.001)。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0个月vs 5.93个月,P=0.988)。Ⅲ~Ⅳ度不良反应单药组比双药组发生率低(20.6% vs 52.2%,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HR=1.491,P=0.002)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双药治疗可延长部分患者的PFS,但不良反应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化疗组各44例,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影响P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8例(18%)和4例(9%),DCR分别为31例(70%)和20例(45%),免疫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mPFS(5.5个月vs 3.5个月,P=0.007)和mOS(11.25个月vs 7.75个月,P<0.001)。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和转移部位数量是PFS和OS的影响因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乏力、食欲减退等,但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中可明显延长PFS和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化疗对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并探讨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在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IMRT±化疗的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 30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接受不同照射方式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6.7%、37.4%、19.3%和59.7%、27.4%、14.4%,中位数分别为26.8个月和15.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化疗为影响全组患者OS的因素(P=0.003、P<0.001、P=0.022);性别、cTNM分期、照射方式为影响全组患者PFS的因素(P=0.016、P<0.001、P=0.008)。倾向得分匹配后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2%、39.3%、20.0%和62.0%、29.3%、15.4%,中位数分别为27.1个月和18.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和化疗为影响其OS的因素(P=0.026、P<0.001、P=0.017);cTNM分期和照射方式为影响其PFS独立性预后因素(P<0.001、P=0.008)。化疗亚组分析显示患者接受 3~4周期化疗为佳。患者不良反应均以 0-2级为主且可以耐受。结论 IMRT±化疗对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治疗有效;ENI可以提高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