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建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688-4689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与HBV-DNA水平及HBeAg之间关系。方法:对85例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HBV-DNA水平的检测及ELISA法检测HBeAg后进行分析。结果:基因分型为B型9例,C型70例,BC混合型1例,未分型5例。烟台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82.3%(70/85)。C型HBV-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92.8%(65/70)、62.9%(44/70)。C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型,C型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型。结论:烟台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以C型为主,B型次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性别不是基因型构成差别的因素。C基因型肝脏损害比B型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了解各基因型与HBV—DNA水平、HBeAg、肝损程度、抗病毒疗效、疾病进展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s基因片段测序的基因分型法,通过上下游引物经PCR反应体系和操作程序扩增S基因片段,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用3730双向测序技术,将130例HBV—DNA阳性患者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HBV基因分型,得出基因型。结果宝安区HBV基因型只有B型和C型,无其他型和混合型,B型占55.74%,C型占44.26%,无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P〉0.05)。B型与C型HBV—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c基因型高,C型肝损程度比B型重,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的几率高,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研究病例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C基因型患者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值得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血清学标志物及与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为170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乙型肝炎88例、肝硬化24例、重型肝炎18例、肝细胞癌2例和慢性无症状携带者24例。抽取其外周血,用酶免疫法(EIA法)测定其基因型,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出C基因型105例(61.76%),B基因型59例(34.71%),D基因型3例(1.76%),B+C基因型1例(0.59%)和基因型未明2例(1.18%)。B、C基因型在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病人中分布存在差异(分别为22.94%、52.35%),C基因型病人的HBeAg阳性率与B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P〈0.01).结论C基因型的血清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毒复制活跃,C基因型与较重的肝脏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白族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方法对202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02份血清标本中100份(49.5%)HBV基因分型阳性。其中,B基因型41份,占41%;C基因型25份,占25%;B+C混合基因型34份,占34%。在HBV基因型B、C、B+C中HBeAg阳性率分别为:68.3%(28/41)、40.0%(10/25)、58.8%(20/34),B、C基因型比较HBe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5.089,P=0.024)。结论大理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最显著的特点是B+C混合基因型感染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5.
安徽部分医院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部分医院HBV 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9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肝炎后肝硬化59例,原发性肝癌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采用Caliper-1000微流芯片分析仪分析检测HBV DNA和基因型。结果196份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26例(64.3%),C基因型59例(30.1%),BC混合型11例(5.6%),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江淮之间以B基因型占优势,淮河以北以C基因型占优势,分别为68.8%和66、7%;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占62.7%(P〈0.01),C基因型感染者以肝硬化为主,占44.1%(P〈0.01),差异有显著性;检测出的HB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HBeAg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HBV C基因型的HBeAg阳性表达(68.4%)明显高于B基因型(31.6%)和BC混合型(0)。结论安徽省部分医院HBV基因型存在B、C和BC混合型,B型为该地区的优势基因型。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而HBV C基因型感染以肝硬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池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PCR技术,对广西河池地区14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基因分型和定量检测。结果:140例血清中,C型94例(67.2%),B型32例(22.9%),B、C混合型7例(5.1%),A型1例(1.0%),D型1例(1.0%)。B型、C型与B、C混合型患者在HBV DNA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C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所占比例(72.3%)比在急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河池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次之,B、C混合型较少,A型、D型极少;各基因型患者在HBV DNA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肿病毒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收集杭州地区11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基因芯片测定HBV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病情的关系。结果B型37例,C型69例,混合型(B+C)6例,没有发现其他基因型;无症状携带者以B基因型为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以C基因型为主。C型、B型感染者的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分别为2.11±1.44和1.59±1.02,纤维化分期分别为1.95±1.27和1.40±1.04:C型感染者HBVDNA水平(1g表示)为7.02±1.26,高于B型的5.62±1.02: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60.87%)高于B型的(32.43%),差异有显著性(P〈0.05)。B型感染者年龄小于C型感染者(p〈0.05)。结论112例乙型肝炎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型感染者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感染者,C型HBV感染所致的肝病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朝辉  罗华  邓文斌  杨培  郑肖 《西部医学》2009,21(12):2114-2115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条带分析法与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地区5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00例HBV感染患者HBV-DNA基因型分布情况为:A型3例(0.6%),B型284例(56.8%),C型186例(37.2%),D型7例(0.8%),B+C型12例(2.4%),C+D型6例(1.2%),未能分型2例,未发现E、F、G、H型。结论四川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A、D型较少,与我国其余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徽地区肝癌组织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安徽地区肝癌组织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96份肝细胞癌组织和90份HBV携带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在65份分型的肝癌组织标本中,B基因型23份(35.4%),C基因型28份(43.1%),B+C混合基因型8例(12.3%),B+D混合基因型6例(9.2%)。在90份HBV携带者血清中,B基因型39份(43.3%),C基因型35份(38.9%),B+C混合基因型12例(13.3%),B+D混合基因型4例(4.4%)。C基因型在肝癌组织中占优势,而HBV携带者血清以B基因型为主。结论中国安徽地区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基因型B、C及混合基因型B+C与B+D,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杭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布,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测定杭州地区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V标记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例标本均检出基因型,其中B型37例(33.04%),C型69(61.61%)例,混合型(B+C)型6例,没有发现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的HBV DNA载量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02±1.26)log值和60.87%,明显高于B型的(5.62±1.02)log值和32.43%(P〈0.05)。结论杭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血清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HBV基因分型芯片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B、C 基因型与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并根据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组,比较 B、C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表现、HBeAg 定性、HBV-DNA 定量、ALT 及 AST 结果。结果:172例患者的乙肝病毒型分别为 B 型94例(54.7%)、C 型69例(40.1%)、D 型3例(1.7%)、未分型6例(3.5%);C 型在 LC 组、HCC组中的比例与 CH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型的 HBeAg 阳性率高于 B 型(P﹤0.05);B、C型两组的 ALT、AST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因型间 HBV-DNA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 HBV 感染以 B、C 基因型为主,以 B 型居高;C 基因型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更大,感染不同 HBV 基因型与 HBV-DNA 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福州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346份HBV DNA阳性标本,利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其基因型,同时进行HBeAg定量的检测,其中91例经肝脏穿刺确诊为肝纤维化。根据分型结果探讨基因型与肝纤维化、HBeAg阳性率以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346例HBV感染者中,检出B型193例,占55.78%;检出C型95例,占27.46%;检出B/C混合型58例,占16.76%。91例肝纤维化标本中,检出C型39例,占42.86%(39/91),显著高于C型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所占的比例(27.46%,82/346);检出B型38例,占41.76%(38/91),低于B型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所占的比例(55.78%,193/346)。对346例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发现C型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B型和B/C混合型;HBeAg定量检测发现C型的HBeAg阳性率(87.37%,83/95)亦显著高于B型(68.39%,132/193)和B/C混合型(41.38%,24/5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市乙型肝炎患者中以B型HBV感染为主;肝纤维化、HBeAg阳性率及HBV 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的基因型相关;C型与肝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51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自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51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应用此法检测了154例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血清中的HBV基因型,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60例(39.0%)、C型53例(34.4%),B/C混合型41例(26.6%)。HBeAg阳性者中以B基因型占63.3%,B/C型混合感染22.0%(P〈0.005);HBeAb阳性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3.4%,B型25.0%(P〈0.005)。各基因型在疾病谱分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型B、C型者的患病率大致相同;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泰兴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BV慢性感染者13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113例,肝硬化病例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8例病例中,基因B型46例(33%),C型89例(65%),B/C混合型1例(0.7%),非B非C型2例(1.4%);CHB组中,B、C基因型在ALT、HBV DNA、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CHB重度占77%、肝硬化中占80%,B基因型在CHB重度占20%,肝硬化中占20%,C基因型在CHB重度、肝硬化中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本地区HBV基因型中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有少量B/C混合型及其他类型,C基因型往往较B基因型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5.
周强  张文  丁海明  梁伟雄 《广东医学》2006,27(8):1189-119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方法选用200例HBV DNA、HbeAg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异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24个月。采用荧光探针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分析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及突变耐药型YIDD/YVDD,HBV基因分型。结果200例慢性乙肝患者C基因型占39%,B基因型占26%,D基因型占22%,B+C混合基因型占10%,其他占3%,包括1例出现YIDD耐药株。口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YMDD变异发生率为6%(12/200);口服拉米夫定24个月后,YMDD变异发生率为15%(30/200)。结论本研究中乙肝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及D型:服用拉米夫定后大多数患者的DNA水平明显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成都地区HBV感染者207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及S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B基因型182例,C基因型24例,D基因型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女组均以B型占优势,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型在年龄〈30岁组所占的比例(91.8%)高于年龄≥30岁组(80.9%)(P〈0.05),C型在年龄≥30岁组所占的比例(19.1%)高于年龄〈30岁组(7.2%)(P〈0.05);B、C型HBeAg和抗-HBe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型HBVDNA水平高于B型患者(P〈0.05);C型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发病率高于B型(P〈0.05)。结论成都地区存在B、C、D3种HBV基因型,B基因型为优势毒株,C基因型患者HBV DNA水平较高,且与较严重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型特异性引物PCR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南省慢性携带、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和慢性重型等5种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220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B,C两种基因型,比例分别为86.4% 和13.6%。随着病情加重,基因C型的比例增加(P<0.05)。C型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HBV-DNA等平均水平均较B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C型的ALT升高率(96.7%)显著高于B型(75.2%)(P<0.05)。B,C两型的HBeAg阳性率总体无差别,但在慢性重型以及2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C型的HBeAg阳性率(35.0%和50.0%)均显著高于B型(14.4%和24.5%)(均P<0.05)。结论:湖南省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基因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C型引起的病情较B型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内的分散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讨论它和感染临床表型是否有关系。方法:对PCR进行测序,测序之前先对其进行扩增,然后分析3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对HBV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用t检验法和X^2检验法分析。结果:在300例的病毒感染者中,含有B基因型的患者180例,占60%,含有C基因型的患者120例,占40%。B基因型患者年龄(29.5±9.8)岁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35.2±1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男女受访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是31.2%,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例为30.2%,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58.6%和肝硬化患者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55.6%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HBV的基因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患者的年纪、HBeAg阳性比例和病毒水平来看,C基因型患者明显比B基因型多,因此C基因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型特异性引物PCR的基因分型方法,了解武汉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98例HBV感染者,分成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重型肝炎(SH)、肝硬化(LC)和原发性肝癌(HCC)6组,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HBV的基因型;并对4份血清HBV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298份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97例(66.1%),BC混合型68例(22.8%),C基因型33例(11.1%);B基因型在ASC、AH、CH、SH和HCC组患者中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63.6%、71.9%、68.7%、89.5%和65.9%,C基因型在各组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C混合基因型在各组患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各基因型在ALT水平、HBe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可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武汉地区HBV感染者中,优势基因型为B型,其次为BC混合型和c型,BC混合型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分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 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与Genebank相应序列比较。结果:7例新生儿发生HBV的宫内传播,阳性率为7/139(5.0%),PCR-RFLP方法检测到B,C型各3/7例,D基因型1/7例。宫内传播过程中母婴HBV的基因型保持一致。S基因直接分型与上述结果一致。该7组母婴均无乙肝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广州地区母婴宫内传播HBV以C,B基因型为主,宫内传播过程及免疫压力下HBV-DNA发生碱基突变,但未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尚不能由HBV基因分型对HBV感染儿的预后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