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疗法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线粒体功能来增加心肌细胞活性。对于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说,运动训练促进脂蛋白活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内皮功能来降低血压。对于呼吸系统,有氧运动可改善呼吸肌功能状态,从而减轻呼吸困难。运动训练可促进免疫因子活化并增加新陈代谢,从而增加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阻运动训练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及促进纤维类型转换,从而改善骨骼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康复治疗目前正受到重视,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报道提示运动疗法不能改善COPD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状态[1],其对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动力学的改善被认为是患者对运动疗法的反应[2].康复治疗中,COPD患者常吸氧和采用茶碱类药物治疗;它们对运动耐力、气体交换和呼吸方式有无影响,目前研究较少.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准确地评价运动疗法的效果.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氨茶碱和吸氧对COPD运动耐力、气体交换和呼吸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名词解释1、冠心病康复 ;2、运动稳定状态 ;3、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4、主观劳累程度分级 ;5、两项乘积 ;6、气体代谢 ;7、代谢当量 ;8、外周效应 ;9、有氧训练 ;10、循环抗阻训练。名词解释答案1、冠心病康复 :指对冠心病患者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 ,帮助缓解症状 ,改善心血管功能 ,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医疗过程。冠心病康复强调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 ,预防、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 ,减轻残疾和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2、运动稳定状态 …  相似文献   

4.
1.心血管系统疾病 (1)运动训练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机制; (2)其他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的作用; (3)运动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4)CHF康复医疗运动处方; (5)CHF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 (6)AMI的院内康复程序; (7)冠心病患者运动训练前后心功能的改变及机制; (8)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对比; (9)PTCA术后功能训练; (10)PTCA术后运动训练对再狭窄的预防及机制。2.糖尿病 (1)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 (2)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 (4)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训练; (5)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文章将近年来有关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运动疗法促进康复,加速功能恢复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指导患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9和Embase1980-10/2004-09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rthroplasty,permuta-tion,knee,cinesiateics,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www.zglckf.com2000-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关节成形术,置换,膝;运动疗法;康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临床研究、经验总结及病例报告。并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1篇关于运动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文章,其中10篇为手术前康复教育和训练,11篇为手术后康复治疗。资料综合:20个试验包括4171例患者,证明力量训练能够促进神经运动的相互联系及肌肉骨骼的完整性,持续被动运动可以防止术后黏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耐力训练有助于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疗法能够提高和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各种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6.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1 次/d,45min/次,训练5次/周,连续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如早期(病情稳定后)辅以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镜像疗法组、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组,每组各25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运动疗法、常规作业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等治疗;镜像疗法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进行镜像疗法训练;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组在镜像疗法组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Wolf运动功能测试、屈肘和伸腕肌最大等长收缩均方根值和积分肌电值、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上肢功能状况。结果治疗6周后,3组患者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屈肘和伸腕肌最大等长收缩均方根值和积分肌电值、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治疗前提高,且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组优于镜像疗法组和常规治疗组,镜像疗法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和镜像疗法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做一简要综述。1运动疗法的效应据美国心脏医学会归纳的运动疗法的效果为 :增加心脏每搏量并伴有最高摄氧量增加 ;骨骼肌线粒体酶活性增强 ;毛细血管床增大及氧利用能力增强 ;亚级量运动时心搏数减少 ,血及尿中儿茶酚胺浓度降低 ,血中乳酸浓度减少伴无氧代谢阈值升高 ;还有高血压改善 ,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多 ,糖耐量增加 ,体脂肪率减少和不安、抑郁改善等。国内认为其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外周效应[1] 主要指肌肉系统的训练效应 ,从而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需求。(1)促使肌肉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冠心病的病死率已跃居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加强冠心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心脏运动康复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适应性,改善冠状动脉的弹性和供血能力,降低心脏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均有很大的帮助.本科对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呼吸养生操训练改善心肺功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运动训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和预后。本文从心脏血管方面小结了运动康复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病理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康复治疗目前正受到重视,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报道提示运动疗法不能改善COPD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状态〔1〕,其对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动力学的改善被认为是患者对运动疗法的反应〔2〕。康复治疗中,COPD患者常吸氧和采用茶碱类药物治疗;它们对运动耐力、气体交换和呼吸方式有无影响,目前研究较少。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准确地评价运动疗法的效果。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氨茶碱和吸氧对COPD运动耐力、气体交换和呼吸方…  相似文献   

12.
心脏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运动处方、心血管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服务程序。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运动疗法的心脏康复在改善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耐量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获益确切。然而,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介绍冠心病心脏康复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核心构成、获益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痉挛型CP的康复首选功能训练,主要是采用Bobath法、Vojta法、上田疗法及Peto引导式教育等方法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矫形支具可以帮助患儿开发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目前神经阻滞技术和肉毒杆菌毒素的应用在降低CP患儿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各种矫形手术的日趋完善也为痉挛型CP患儿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的康复疗法: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斌  孙君志  沈异  雷鸣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552-6553,6558
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已成为中国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坐位工作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运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有规律的运动对冠心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试图通过Meta分析(荟萃分析)借助Chinese Cochrane Center的资源和循证医学的原理,对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机制,方案的选择等进行研究,为冠心病的运动康复方案的选择和运动处方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Meta分析是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是汇总多个相关研究的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Meta分析结果能够帮助解决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或使个体直接受益,同时能作为可靠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及卫生决策的科学化。研究选择近年来有关以冠心病预防,治疗,康复为目的的国内外相关的重大研究进展,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运动和营养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预防,运动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运动对有载脂蛋白基因缺陷的动物的影响,过度训练对机体的影响,不同运动强度对心肌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建与血管生长因子,运动康复疗法的时间介入,冠心病的基因治疗等。运动康复与冠心病治疗的循证医学探讨:①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②基因治疗“分子搭桥术”。③运动康复“搭桥术”。结果显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基因作用的结果,对它们的治疗和预防也应采用这样一种多因素、多层次、多基因的影响模式(三多模式)。运动疗法对机体的影响正是符合这种“三多模式”的治疗作用。运动康复疗法“搭桥术”的早日介入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和康复手段,具有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认为建立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基因影响的模型,对使中国的运动医学和运动疗康复疗法站在世界领先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运动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将近年来有关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运动疗法促进康复,加速功能恢复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指导患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9和Embase-1980-10/2004-09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rthroplasty,permutation,knee,cinesiateics,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www.zglckf.com 2000—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关节成形术,置换,膝;运动疗法;康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临床研究、经验总结及病例报告。并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1篇关于运动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文章,其中10篇为手术前康复教育和训练,11篇为手术后康复治疗。资料综合:20个试验包括4171例患者,证明力量训练能够促进神经运动的相互联系及肌肉骨骼的完整性,持续被动运动可以防止术后黏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耐力训练有助于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疗法能够提高和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各种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6.
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康复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沈莉  胡永善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44-1145
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痉挛型CP的康复首选功能训练,主要是采用Bobath法、Vojta法、上田疗法及Peto引导式教育等方法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矫形支具可以帮助患儿开发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目前神经阻滞技术和肉毒杆菌毒素的应用在降低CP患儿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方面取得了显的治疗效果。而各种矫形手术的日趋完善也为痉挛型CP患儿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运动疗法作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手段,主要通过某些特定的运动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也是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重要治疗手段。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最新诊治进展,并通过文献资料法,从肌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方面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疗法进行综合阐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血流限制训练(BFRT)是中老年人心血管和运动康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可增强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改善其心血管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并缓解疼痛。本文综述了BFRT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BFRT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康复医疗机构要为重型、危重型出院患者提供肺功能损害评估,制定合理呼吸康复计划并予以康复治疗。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湖北地区率先开设新冠肺炎康复病区,在国家政策文件和康复指导意见的规范下,进行临床康复实践。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和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体位疗法、呼吸训练、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技术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躯体功能,通过推拿疗法、隔物灸贴等中医治疗调畅气机,修复脏腑功能;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提高患者体能,改善身心状态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新冠肺炎的中西结合康复诊疗规范,希望能给广大的康复工作者以一定的参考,改善患者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并观察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对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伴有心理障碍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愉快因子刺激疗法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情绪状态(HAMD)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16周治疗后,2组情绪状态(HAMD)评分和(FIM)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和心理状态,愉快因子刺激疗法结合功能训练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