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致敏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环境变应原中尘螨是值得关注的一种,已有研究表明80%的儿童哮喘对尘螨过敏,尘螨变应原是哮喘最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异性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对尘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于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5 mRNA表达及血浆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特异性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疗程结束后,Th1细胞因子IFN—γ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而Th2细胞因子IL—4、IL—5及其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特异性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可显著纠正Th1/Th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减轻患者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变应原皮试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霞  邢英梅 《海南医学》2003,14(4):19-20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方法 应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提供的 36种过敏原对 61例哮喘患者作皮肤试验。结果  61例确诊哮喘患者中 5 7(93.4%)例至少对一种变应原是显阳性 4例 (6.6%)阴性。尘螨是最主要和最强烈的变应原 (p <0 .0 0 1)。吸入变应原的致敏性较食物变应原强。后者以虾蟹最强。结论 海南哮喘患者是以尘螨为主的多源性过敏 ,尘螨变应原无论阳性率或阳性强度都居首位。皮肤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预防和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治疗方法干预患者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使患者对变应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治疗,对于重症?变应原不明确的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受到限制,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弥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变态反应疾病特有的病因治疗方法,1998年WHO发布的指导性文件(Position Paper)充分肯定其疗效并指出“SIT是除避免接触变应原外能够影响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治疗手段”。目前公认的SIT适应证包括:①变应性鼻一结膜炎;②支气管哮喘;③膜翅目昆虫毒液过敏。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发及皮屑SIT有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威海地区11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变应原分析刘延章,傅元梅(威海市市立医院威海环翠区结核病防治所,264200)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原;威海市;小儿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包括特异性体质的内因和引起变态反应的外因。自1986年以来,共...  相似文献   

7.
张前明  吴瑕  李劲松 《安徽医学》2015,36(8):989-991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儿科门诊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13例5个月~14岁确诊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包括粉尘螨、户尘螨、狗毛、猫毛、蟑螂、蒿属花粉、羽毛、香烟、花生、牛奶、大豆、牛肉、扇贝、海虾、海蟹、芒果、鸡蛋清、鸡蛋黄。结果粉尘螨和户尘螨在支气管哮喘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7.8%和60.0%),户尘螨和牛奶阳性率在荨麻疹/湿疹组较高(分别是25.7%和22.9%),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率高于食入性变应原。结论吸入性变应原为儿童变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户尘螨和牛奶是导致儿童荨麻疹/湿疹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尘螨、花粉及真菌类变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倾向性.方法 对2003年3月-2008年10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法玛西亚公司Unicap100荧光酶联免疫法),随机选取单类变应原(尘螨、花粉或真菌类)过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哮喘在不同类变应原过敏人群中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以尘螨过敏最常见(62.95%),其后依次是真菌(21.43%)、花粉(15.63%).分析三类变应原,真菌过敏者中哮喘发病率最高为59.26%,其后依次为尘螨(39.83%)、花粉(28.46%).结论 这三类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性不同,尘螨过敏最常见,但真菌最易引起哮喘.  相似文献   

9.
张秋兴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60-4561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吸入过敏原的分布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差别,探讨两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对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与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过敏原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哮喘患者的阳性率为65.3%,单项过敏原从高到低依次为尘螨、屋尘、春季花粉、蟑螂、多价霉菌、秋季花粉、棉絮、蚕丝、羽毛、多价兽毛、香烟烟、蒿属花粉、豚草花粉。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阳性率为78.1%,单项变应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尘螨、屋尘、春季花粉、秋季花粉、蟑螂、多价霉菌、蚕丝、多价兽毛、香烟烟、棉絮、羽毛、蒿属花粉、豚草花粉。结论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测试阳性率高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变态反应在变态反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于前者更为重要;各单项变应原基本相似的阳性率提示二者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大多是由Ⅰ型变态反应(即刻反应)引起的;部分也可能与Ⅲ型变态反应(迟缓反应)有关。变应原的皮内试验在过敏性哮喘病因诊断中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理想方法。本文主要观察支气管哮喘者变应原皮内试验的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即对一种或几种普通变应原的皮肤针刺试验呈阳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均增加的同时,普通开业医师诊疗哮喘、枯草热及湿疹的病例也显著增加。深入了解变态反应疾病的重要性必将指导医师更有效地诊断及治疗变态反应疾病。治疗成人及儿童的常年变态反应性哮喘的中心环节是进行环境控制及避免接触变应原,通常为减少直接接触屋尘螨,这对于缓解哮喘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性极为有效。通过这些方法也可能减少药物的应用。鼻炎常因变态反应引起,可为季节性或常年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医生常认为其无足轻重并误诊为“长期感冒”。只有当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变应性哮喘患者常见的变应原,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变应性哮喘的认识。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吸入性变应原浸液对我院变态反应科90例变应性哮喘患者行皮内试验以确定变应原,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90例患者检出的阳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5.6%和70.0%,其余依次为葎草(45.0%)、夏秋花粉Ⅰ(34.4%)、春季花粉Ⅰ(33.8%)、枝孢芽枝(23.8%)、多价真菌Ⅰ(20.0%)、春季花粉Ⅱ(15.0%)。结论:尘螨、葎草、夏秋花粉和春季花粉是唐山地区变应性哮喘患者最重要的变应原。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为变应性哮喘的病因诊断和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依据,适宜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指导患者的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环境变应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12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进行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12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中96例(77.4%)吸入性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以尘螨阳性66例(53.2%)、屋尘阳性27例(21.8%)、宠物皮毛阳性23例(18.5%)居前三位;食物性变应原检测有41例(33.1%)患儿血清呈阳性反应。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检测结果显示,尘螨是最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另外食物性过敏原对健康的影响亦需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4例室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皮下注射阿罗格(NHD)尘螨特制疫苗作脱敏治疗,比较脱敏前后患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血嗜酸性粒细胞、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值。结果:经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后,FEV1、PEF’比治疗前增加(P<0.05),而血液、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浆总IgE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注射治疗过敏性哮喘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和Ⅰ型变态反应有关,而且变应原种类多,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高。在美国,认为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对有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是目前唯一具有持久疗效而能减少各种用药量的方法。细菌特异性脱敏是脱敏治疗的一种方法,我们自2002年起,采用对细菌抗原皮试阳性的患者进行细菌特异性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探讨由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哮喘进行有效的防治对哮喘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5年开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尘螨检测呈阳性的部分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取得较  相似文献   

17.
齐名  武建国 《当代医学》2000,6(6):46-51
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 率日趋增多,明确变应原是首要的防治措施。Pharmacia CAP系统利用免疫荧光—酶技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检测步骤及在地区性变应原分析和支气管哮喘病人分型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粉尘螨 (Dermatophagoidesfarinae ,Derf)又叫粉食皮螨 ,分布广泛 ,可引起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在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 ,有5 0 %以上的患者对Derf过敏。 1987年WHO支持国际免联 (IUIS)举办的《尘螨变态反应工作会议》中指出 ,粉尘螨变态反应是一个世界性重大卫生保健问题 ,提出了Derf变态反应的防治策略和研究主攻方向。为了解Derf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临床工作者开展变态反应研究 ,用Derf变应原疫苗对变态反应性病人进行查找过敏原 ,作为特异性诊断、治疗的工具。没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对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31例轻-中度屋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给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疗程25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C20、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和屋尘螨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尘螨变应原疫苗对多种变应原过敏哮喘鼻炎儿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91例年龄4—13岁哮喘缓解期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为免疫治疗对象,根据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成尘螨过敏组(80例)、尘螨及蟑螂过敏组(71例)、尘螨及花粉过敏组(74例)、尘螨及狗毛过敏组(66例)共4组。全部病例完成包括尘螨在内的10种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点刺试验后观察阳性反应。应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粉尘螨滴剂”进行临床免疫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哮喘并变应性鼻炎完成1年免疫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其中尘螨过敏组为53.8%,尘螨及蟑螂过敏组为66.2%,尘螨及花粉过敏组为70.3%,尘螨及狗毛过敏组为60.6%。各治疗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5.107,P〉0.05)。与用药有关的皮疹、鼻咽痒和哮喘发作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7%,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严重副作用。结论舌下含服尘螨变应原疫苗对单一变应原和多种不同变应原混合过敏的哮喘和鼻炎儿童免疫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