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壬二酸作为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以评价其佐剂效应。方法分别将四种不同剂量的壬二酸(0.5 mg,1 mg,2 mg,3 mg)与HepA-1共同免疫ICR小鼠分别作为佐剂组1、佐剂组2、佐剂组3、佐剂组4,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共免疫1次,于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均产生抗HAVIgG抗体,抗体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于8、12周达到峰值。免疫后4周,佐剂组4(壬二酸3 mg)产生的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与铝佐剂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640)。同时,佐剂组4在免疫后4周、8周和12周产生的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G抗体水平较高,显著高于单纯抗原组(P0.05,t值分别为3.134、2.751、2.743)。结论适当剂量的壬二酸可快速、显著提高HepA-1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人用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INCB024360类似物与铝佐剂联合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以评价其复合佐剂效应.方法 分别将三种不同剂量的INCB024360类似物(150 μg,100 μg,50 μg)与Al(OH)3(300 μg)复合后与HepA-1共同免疫ICR小鼠分别作为复合佐剂1组,2组,3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单纯疫苗组、铝佐剂对照组和单一INCB024360类似物(100 μg)组,共免疫一次,于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AV) 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均产生抗HAV IgG抗体,抗体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于12周达到峰值.复合佐剂2组[HepA-118 EU+Al(OH)3 300 μg+INCB024360类似物100 μg]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在8周和12周时,其对HepA-1的免疫增强效应显著高于单一佐剂组以及铝佐剂对照组(P<0.05,t值分别为3.169、2.439).4周、8周、12周、16周,单一佐剂组与单纯疫苗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O抑制剂INCB024360类似物与铝佐剂复合后具有较强的复合佐剂效应,免疫增强效应优于铝佐剂对照组;但是单一的INCB024360类似物不具有显著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4-苯基咪唑(4-PI)+氢氧化铝[Al(OH)3]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l)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7个分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1 × PBS),铝佐剂组[HepA-l+Al(OH)3],疫苗组(HepA-l),M1[HepA-l+Al(OH)3+4-PI500 μg]组,M2[HepA-l+Al(OH)3+4-PI 1 rmg]组,M3[HepA-l+Al(OH)3+4-PI 1.5 mg]组和M4(HepA-l+4-PI 1 mg)组,200 μL HepA-l,24 μLAl(OH)3,随机分配小鼠,7只/组,分别皮下注射300 μL,接种一次.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抗-甲型肝炎病毒(HAV) IgG抗体滴度,检测时间为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健康情况.结果 除阴性对照组,其余各组4个时间点均检测到抗-HAVIgG抗体,12周达到峰值.M2组在整个检测阶段抗体水平最高,显著高于疫苗组(t=4.449、3.633、2.565、6.809,P<0.05)和M4组(t=6.256、4.796、4.153、4.113,P<0.05),且第4周高于铝佐组(t=2.877,P<0.05);M4组在4个时间点检测到的抗体水平与疫苗组相当.4-PI最佳剂量组是1mg/只.实验全程观察到小鼠每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结论 4-PI+氢氧化铝复合佐剂能增强HepA-1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成HepA-1新型复合佐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LMWH-Na)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8组,6只/组,分别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 A-l(18 EU)与5种不同剂量(100μL,20μL,10μL,1μL,0.1μL)的低分子量肝素钠混合免疫小鼠作为实验组,并取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Blank)、Hep A-l(18 EU)作为阳性对照组、Hep A-l混合Al(OH)3(300μg)作为铝佐剂对照组,共免疫一次,于免疫后第4、8、12、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AV抗原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于免疫16周后,取低分子量肝素钠最大剂量组100μL组及生理盐水组小鼠肾脏、脾脏、肝脏、肺脏、心脏各主要器官制作病理切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第4周后均产生抗-HAV Ig G,并随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于第8周达到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不同组的抗体水平不同。其中,第4周,第8周,铝佐剂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钠100μL组,低分子量肝素钠20μL组,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铝佐剂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钠20μL组和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第16周,铝佐剂对照组和低分子量肝素钠10μL组的抗体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但在整个实验期间,低分子量肝素钠各组的抗体水平都低于铝佐剂对照组的抗体水平。表明低分子量肝素钠可增强HAV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具有佐剂效应,最佳剂量为10μL/组,但其佐剂效应低于铝佐剂效应。试验期间,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异常。低分子量肝素钠100μL组小鼠肾、脾、肝、肺、心组织均未观察到病变。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钠可明显增强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具有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乙型肝炎疫苗(Hbv)以及HepA-1、Hbv分别与佐剂硫酸乙酰肝素(HS)联合对树鼩进行免疫后树鼩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按照疫苗种类、佐剂以及免疫途径将树鼩随机分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树鼩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均在末次免疫的第四周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联合HS佐剂组的体液免疫效果均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并且不同抗原以及联合佐剂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树鼩其免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树鼩进行疫苗免疫原性和增强免疫效果检测,证实以树鼩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疫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HGPRT)重组抗原(reSjc HGPRT)与ISA206或弗氏佐剂联合免疫对小鼠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reSjc HGPRT加ISA206佐剂免疫组、reSjc HGPRT加弗氏佐剂组、ISA206佐剂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20 μg重组抗原和ISA206或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项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佐剂对照组小鼠仅注射ISA206或弗氏佐剂和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不注射任何重组抗原或生理盐水.于末次免疫后3周,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后剖杀小鼠,门脉灌注收集成虫,计数成虫数、雌雄合抱数和小鼠肝组织虫卵数.在免疫前、攻击感染前和小鼠剖杀前分别采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 结果:重组抗原加ISA206佐剂或弗氏佐剂免疫组均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应答,与感染对照组和弗氏佐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减雌雄合抱率和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7%、59.3%、44.9%和43.3%、44.1%、33.0%,与感染对照组和2种佐剂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jc HGPRT与ISA206或弗氏佐剂联合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S)作为甲型肝炎(HAV)疫苗佐剂的效果.方法:设HAV含铝佐剂疫苗阳性对照组、HAV不含任何佐剂的抗原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LBPS(20mg、10mmg、5mg)3个剂量分别与HAV含铝佐剂疫苗联合、分别与HAV不含任何佐剂的抗原联合成6个实验组免疫小鼠,于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AVIg水平.结果:LBPS 10mg剂量作为HAV疫苗佐剂免疫效果最佳,与阳性、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BPS与铝佐剂有相似的疫苗佐剂效果,且与铝佐剂合用有佐剂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Sj70抗原及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将 80只C5 7BL 6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福氏佐剂组 ,SEA免疫组 ,粗制Sj70组和对照组 ,小鼠经皮下免疫 ,每 2周 1次 ,共 3次 ,距首次免疫 7周后 ,每只小鼠以 (5 0± 2 )条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在免疫 7周后及感染 6周后检测抗SEA抗体(IgG)水平及T淋巴细胞刺激增生反应 ,并在感染 6周后检测成虫减虫率 ,用于评价其免疫作用。结果 粗制Sj70及SEA虽能使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 ,但减虫率与对照组及福氏佐剂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Sj70和SEA是强烈的免疫原 ,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 ,但抗体水平与保护性免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毕赤酵母表达的登革病毒1型(DENV-1)病毒样颗粒(VLPs)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免疫效果,为登革多价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毕赤酵母系统构建两种DENV-1 VLPs(即DENV-1 prME-VLPs和DENV-1CprME-VLPs),鉴定、纯化后比较其表达量,选择表达量高的VLPs以不同剂量免疫BALB/c小鼠(试验组分别注射经弗氏佐剂乳化的VLPs 10、25、50μg;对照组分别注射PBS和弗氏佐剂)。通过间接ELISA及中和试验测定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用VLPs体外刺激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MTT法测定其增殖指数;ELISPOT检测IL-4、IFN-γ及TNF-α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数量。结果以电镜下观察到成功表达的直径约为30nm、形态无明显差异的两种VLPs。两种表达体系中,以DENV-1 prME-VLPs表达量较高。经较高表达量的VLPs免疫小鼠后发现,初次免疫后1周,即可检测到针对DENV-1的抗体,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效价逐渐上升,5周达峰值;其中,VLPs 25μg剂量组与50μg剂量组特异性抗体效价及中和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PBS组、佐剂对照组及VLPs 10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LPs 25μg剂量组与50μg剂量组免疫后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及其分泌IL-4、IFN-γ及TNF-α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VLPs 10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赤酵母表达的DENV-1 VLPs免疫剂量为25μg时即可诱导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和显著的细胞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益类复方中药作为佐剂增强流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免疫原性的可行性。方法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VLPs组、VLPs+益气方组、VLPs+养血方组、VLPs+滋阴方组、VLPs+壮阳方组、VLPs+霍乱毒素组和PBS阴性对照组,分别于0和第14天通过鼻腔使用VLPs进行免疫,加用中药复方佐剂组在第1天至第13天连续灌服中药。VLPs疫苗按10μg/次接种,中药佐剂按200 mg/kg剂量接种,霍乱毒素按1μg/次鼻腔接种。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第13天、第28天采集外周血,在第28天同时采集肺腔灌洗液,测定小鼠外周血清中Ig G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Ig A水平,并进一步对外周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进行测定。结果(1)补益类中药具有良好的增强外周血Ig G体液免疫应答的功能,其中益气方、滋阴方可以早期快速提高Ig G水平(P0.01),而益气方则可以进一步持续性提升Ig G水平(P0.01);(2)益气方、补血方和滋阴方均可以显著提高VLPs诱导肺腔Ig A水平(P0.01),其中以益气方组升高最为明显;(3)无论是在免疫应答早期还是后期,益气方、滋阴方均显著提高流感VLPs诱导小鼠外周血中和抗体效价(P0.01)。结论益气方、滋阴方可以显著增强流感VLPs诱导的外周体液免疫应答和肺脏局部黏膜免疫应答水平,益气联合滋阴方有望成为新型中药佐剂进而增加流感VLPs疫苗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重组亮氨酸氨基肽酶(rSjLAP)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rSjFBPA)辅以佐剂免疫BALB/c小鼠,观察基于2-DE和血清蛋白质组筛选的上述二种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福氏佐剂和纳米C60佐剂在增强免疫效果方面的比较,探讨纳米C60佐剂在血吸虫分子疫苗接种中的价值.方法 从重组质粒转化的E.coli中诱导表达rSjLAP和rSjFBPA,纯化并检测含量.将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rSjLAP+福氏佐剂组(B组)、rSjFBPA+福氏佐剂组(C组)、rSjLAP+rSjFBPA+福氏佐剂组(D组)、rSjLAP+纳米C60佐剂组(E组)、rSjFBPA+纳米C60佐剂组(F组)、rSjLAP+rSjFBPA+纳米C60佐剂组(G组),每组6只.除A组外,B~G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rSjLAP或rSjFBPA 100 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用尾蚴感染小鼠6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收集肝组织虫卵,计算减卵率.结果 B~G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5.59%、 33.05%、37.98%、38.99%、43.21%和45.7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G组的减卵率分别为:40.25%、42.57%、48.88%、41.64%、45.44%和46.88%,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B/c小鼠经rSjLAP和rSjFBPA辅以福氏佐剂或纳米C60佐剂免疫,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力;福氏佐剂和纳米C60佐剂均增强了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但两种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Xie Y  Gong YF  Zhou NJ  Chen J  Zhou XJ  Lü NH  Wang CW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29-2635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幽门螺杆菌(Hp)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9组:①空白对照组;②壳聚糖酸溶液组;③壳聚糖颗粒组;④Hp抗原组;⑤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⑥Hp抗原+壳聚糖颗粒组;⑦Hp抗原+霍乱毒素(CT)组;⑧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霍乱毒素组;⑨Hp抗原+壳聚糖颗粒+霍乱毒素组,各组于第0、7、14、21天灌胃各免疫1次,免疫后4周给予1×109/ml的SS1Hp菌液0.5ml/只进行攻击,隔日1次,共2次。4周后,采用定量Hp培养和病理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胃黏膜内Hp感染。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唾液和胃黏膜内抗HpIgA,用定量ELISA法检测胃黏膜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内分泌型IgA(sIgA)。结果(1)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霍乱毒素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Hp抗原组及其他不含Hp抗原组(P<0.01或P<0.05),同时以霍乱毒素+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保护率为84.62%、85.71%,其Hp的定植评分显著低于无佐剂组及以霍乱毒素为佐剂组(P<0.01或P<0.05)。(2)胃黏膜内sIgA及特异性抗HpIgA水平在壳聚糖为佐剂组与以霍乱毒素为佐剂组无差别(P>0.05),显著高于无佐剂组,而壳聚糖与霍乱毒素联合应用组显著高于单以霍乱毒素为佐剂组(P<0.01或P<0.05)。(3)胃黏膜内白细胞介素(IL)2含量在攻击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后含佐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攻击后含Hp抗原各组均显著高于攻击前(P<0.05)。(4)胃黏膜内IL10含量攻击前以壳聚糖为佐剂组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1或P<0.05),攻击后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攻击后含佐剂组均显著低于攻击前(P<0.01)。(5)胃黏膜内IL4含量攻击前以壳聚糖为佐剂组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攻击后以壳聚糖颗粒为佐剂组显著高于以霍乱毒素为佐剂组(P<0.05),以壳聚糖溶液为佐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无佐剂组及佐剂中含霍乱毒素组(P<0.01或P<0.05),且攻击后含佐剂组均显著低于攻击前(P<0.01或P<0.05)。结论(1)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对Hp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可成功的诱导黏膜局部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这可能在其免疫防御中起作用;(2)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可促进Th1和Th2的混合免疫反应,并可逆转攻击后Th2反应的抑制,恢复Hp感染所致的Th1/Th2失衡,从而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PCP)-Ⅰ对乙肝疫苗抗原免疫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60℃水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获得茯苓粗多糖PCP.PCP再经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PCP-Ⅰ.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其峰高相对分子质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乙肝疫苗抗原(HBsAg,2μg/小鼠)分别与2个剂量PCP-Ⅰ(200μg/小鼠和50 μg/小鼠)联用,肌内注射途径免疫小鼠2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14d和第2次免疫后14、30、45、60和90 d,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IgA及IgG亚类抗体滴度水平.结果 PCP-Ⅰ为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峰高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104,单糖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00∶1.81∶0.27∶7.27.佐剂活性结果表明,在第2次免疫后14~90 d期间,与单独抗原组相比,联用50或200μg PCP-Ⅰ均能显著提高受免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单独抗原免疫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为IgG1和IgM,而联用PCP-Ⅰ则还产生高滴度的IgG2a、IgG2b和IgG3.PCP-Ⅰ对乙肝抗原佐剂效果明显优于铝佐剂,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变化不明显.PCP-Ⅰ还能促进免疫小鼠脾T细胞和B细胞增殖,升高CD37CD19+的比值,降低CD4+/CD8+的比值.结论 茯苓多糖PCP-Ⅰ能显著提高乙肝抗原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效果优于铝佐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作为裂解灭活H3N2流感疫苗的佐剂对小鼠模型的免疫作用及其毒性程度。方法取ICR小鼠完全随机平均分组后,分别将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作为佐剂与H3N2灭活流感疫苗混合免疫小鼠,同时以相应剂量的单独疫苗组、氢氧化铝佐剂组、生理盐水空白免疫组作为对照组。所有动物于第1周和第3周进行肌内注射免疫,共2次。于初次免疫后每周取血收集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并考察每组小鼠的生长状况。同时,进一步观察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能显著增强血清HI抗体效价,高于单独疫苗组,并且小鼠体重增长正常,结合二者LD50(红豆杉提取物的LD50为295.43mg/kg,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LD50为7.33g/kg)。认为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作为流感疫苗佐剂具有安全有效性,有望成为流感灭活疫苗的新型免疫佐剂。结论本实验首次证实了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可以有效增强对流感抗原的免疫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毒性依据。鉴于红豆杉提取物和纳米乳包裹红豆杉提取物所表现出的佐剂效应,二者值得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提高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一种纳米乳作为H3N2灭活流感疫苗佐剂的佐剂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取标准体重的清洁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以纳米乳作为疫苗佐剂配制H3N2流感疫苗免疫小鼠,并以相应剂量的氢氧化铝佐剂组、无佐剂疫苗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在初免后的21天,进行加强免疫1次,自初免之日起,每隔7天,尾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初免后6天内,每隔2天称量小鼠,监测小鼠体重变化,并通过最大给药量实验测定纳米乳佐剂的急性毒性,以对纳米乳佐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纳米乳佐剂疫苗组小鼠血清HI抗体效价在加强免疫后快速升高,在第6周达到最高峰,效价远大于氢氧化铝佐剂组和无佐剂疫苗组,之后,纳米乳佐剂组HI抗体效价维持在较高水平.纳米乳佐剂组小鼠体重增长正常,与其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腹腔注射,测得小鼠对纳米乳佐剂的最大耐受量>25g/kg,本纳米乳佐剂属无毒级物质.结论 此纳米乳作为佐剂可以有效提升流感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效果,且显示出了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良好的流感疫苗佐剂候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多肽致敏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发性肺转移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足垫注射3LLLewis肺癌细胞建立自发性肺转移癌模型,经骨髓来源的IL-18基因修饰、3LL特异抗原多肽Mut1体外致敏DC(DC-IL-18/Mut1)皮下免疫2次,观察荷瘤鼠肺脏重量、肺表面转移结节、存活期的变化及相应免疫指标等变化,实验分8组,组间差异行t检验,生存期行时序检验。结果与对照病毒组(DC-LacZ/Mut1)及未处理DC组相比,DC-IL-18/Mut1组肺脏重量最轻(215mg±20mg与398mg±23mg和987mg±45mg比较,t值分别为14.7及38.4,P均<0.01)、肺表面转移结节最少(0与7.8±2.7和49.4±4.3比较,t值分别为7.07及16.2,P均<0.01)、存活期最长(χ2分别为6.78、10.49,P均<0.01),其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53.4±3.1与41.3±2.6和9.8±2.1比较,t值分别为7.3及28.5,P均<0.01)和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35.8±2.4与15.6±2.8及13.6±2.5比较,t值分别为13.4及15.7,P均<0.01)最显著,且CD4+T、CD8+T及NK细胞比例增加。结论MHCⅠ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IL-18基因修饰的DC能通过诱导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对自发性肺转移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原制备〕以BSA为载体蛋白、水溶性碳二亚胺为联结剂,制备结合抗原PGE_2—BSA, PGF_(2_a)—BSA(牛血清白蛋白);每个BSA分子约可联结PG分子17个左右。〔抗体制备〕第1周1毫克PG—BSA溶于0.5毫升生理盐水与0.5毫升福氏完全佐剂(5毫克活卡/毫升)充分乳化后,于动物背部作皮内多点注射,进行基础免疫。第2~4周每周免疫一次。除以福氏不完全佐剂外,其他方法及剂量同第一周。隔一月后,每月静脉加皮下注射1毫克PG—BSA/1毫升生理盐水,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8.
Zhao XR  Li DJ  Yuan MM  Cai LR  Sun X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906-1909
目的 研究分子佐剂C3d能否增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β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并转变Th1/Th2型免疫应答模式。方法 抽提纯化pcDNA3、pcDNA3 hCGβ、pcDNA3 hCGβ C3d3、pCMV4 hCGβ C3d34种质粒。将 12只 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分为 12组 ,A1~ 3组各 6只以pcDNA3免疫 ,作为空白对照组 ;B1~ 3组各 6只以pcDNA3hCGβ免疫 ,作为阴性对照组 ;C1~ 3组各 6只以pcDNA3 hCGβ C3d3免疫 ,作为实验 1组 ;D1~ 3组各 5只以pCMV4 hCGβ C3d3免疫 ,作为实验 2组。免疫前 1周 ,于小鼠左后腿肌肉注射 0 2 5 %普鲁卡因 0 1ml。 1周后 ,在相同部位分别肌注前述 4种质粒 ,剂量分别为 :5pmol(A1~D1组 )、10pmol(A2~D2组 )、2 0pmol(A3~D3组 )。 3周后 ,再次给予相同剂量质粒加强免疫。于第 2次免疫后 3周 ,处死小鼠。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抗hCGβ抗体效价和经hCG抗原体外刺激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型 (IL 2、INF γ、TNF α) /Th2型 (IL 4、IL 10 )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C3d分子佐剂能明显提高抗hCGβ抗体滴度。当免疫剂量为 2 0pmol时 ,与B3组比较 ,C3组抗hCG抗体最大效价达到 1∶4 5 0 ,提高了 9倍。D3组抗hCG抗体最大效价达到 1∶12 15 0 ,提高了 2 4 3倍。D3组与C3组相比较 ,抗hCG抗体水平提高了 2 7倍。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有效提高避孕疫苗生殖道粘膜免疫的方法.方法将合成纯化的35多肽与皂甙QuilA、脂类混合物(等体积比的磷脂和胆固醇)以1∶4∶1比例混合,经充分透析后得到35肽-ISCOMs;将35肽-ISCOMs和35肽-弗氏佐剂混悬物分别免疫纯系BALB/c雌性小鼠,并比较免疫后小鼠生殖道内特异性IgA的动态变化以及小鼠生育力的变化.结果制备成功的35肽-ISCOMs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较规则的蜂巢样结构;35肽-ISCOMs免疫组IgA抗体在第10周时达最高值(1∶600),约持续4周左右;而35肽-弗氏佐剂组IgA抗体在第14周时达最高值(1∶300),约持续1周左右;35肽-ISCOMs免疫后小鼠的受孕率(14.3%)显著低于35肽-弗氏佐剂免疫组(60.0%).结论 ISCOMs可以显著提高抗原在生殖道内的粘膜免疫效应,增强抗生育作用,是一种极富潜力的粘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结核分枝杆菌模拟抗原表位,并初步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以鹿结核阳性血清纯化多克隆抗体IgG作为固相配基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过程进行3轮筛选,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将筛选后得到的阳性克隆扩增后免疫BALB/c小鼠作为实验组;以TBS为阴性对照组,BCG为阳性对照组,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每组小鼠免疫3周后再鼻腔接种BCG,3周后无菌取左全肺研磨计算肺脏荷菌量,取右全肺制备病理切片观察肺脏病理变化。结果:经三轮筛选后阳性克隆得到富集,ELISA鉴定20个单克隆中有15个阳性克隆阳性率为75%。免疫后实验组小鼠抗体水平高于BCG组(P<0.01)。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经ConA、LPS、PPD刺激后实验组SI值均高于BCG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B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BCG组均观察到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而TBS组肺泡结构消失,组织发生实变。肺脏荷菌量实验显示实验组肺脏荷菌量[(4.080±0.035)log CFU·mg-1)] 低于TBS组[(4.360±0.110)log CFU·mg-1] (P<0.01),但高于BCG组荷菌量[(3.980±0.023)log CFU·mg-1](P>0.05)。结论:成功筛选得到含有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表位的阳性克隆,这些阳性克隆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比BCG更高的抗体效价和保护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序列测定和功能分析将有助于结核病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