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树鼩的动物福利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人工饲养母树鼩产后食仔。方法从人工饲养繁殖种群选出50只有产后食仔癖的母树鼩,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预防产后食仔。结果 50只曾有产后食仔史的树鼩怀孕45只,5只未怀孕,怀孕率为90%,其中2只怀孕10~15 d流产,1只难产死亡,6只仍有产后食仔现象,食仔率由100%降为14%。36只母树鼩怀孕产后无食仔现象出现,并能正常将所生幼仔哺乳成活,预防成功率为86%。结论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树鼩产后食仔,对提高人工驯养树鼩种群的繁殖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防治人工饲养母树鼩产后食仔。 方法 从人工饲养繁殖种群选出50只有产后食仔癖的母树鼩,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预防产后食仔。结果 50只曾有产后食仔史的树鼩怀孕45只,5只未怀孕,怀孕率为90%,其中2只怀孕10~15天流产,1只难产死亡,6只仍有产后食仔现象,食仔率为14%。36只母树鼩怀孕产后无食仔现象出现,并能正常将所生幼仔哺乳成活,预防成功率为86%。结论 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树鼩产后食仔,提高树鼩的人工繁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区分并鉴定树鼩中APP基因mRNA的多种可变剪接体,对APP基因特征进行描述,并确定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方法 参考已知人的和树鼩基因组预测的APP基因序列,设计树鼩APP基因mRNA剪切体外显子的共同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树鼩不同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高保真酶扩增目的剪切体DNA。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条带的有无和大小初步判断剪接体的型别,最后将PCR产物胶回收进行测序鉴定,对获得的基因进行特征描述,并结合定量PCR的结果确定了各剪接体在不同组织中分布情况。结果 结果表明树鼩APP剪接体的全长为3514 bp,有一个109 bp的5''-UTR,1092bp的3''-UTP。APP基因在调查的9个物种中高度同源保守,显示树鼩与灵长类存在一个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三维建模获得了树鼩和人的APP基因共同拥有的4个结构域。同时确认这4种通过外显子跳跃产生的APP可变剪接体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4种检测到的剪接体APP770,APP695,APP751,APP677均表达于肺、肾和肠,表达量最高的是肺、肌肉和睾丸。结论 对树鼩APP基因可变剪接体的表达研究,有助于推动树鼩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工繁殖恒河猴婴猴生长发育指标的标准数据库。方法随机对90只人工饲养繁殖的恒河猴(从100 d至1周岁)进行体重、身长、尾长、前肢长、后肢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测定后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和绘制生长曲线图,发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恒河猴(1周岁前),其生长发育指标基本均匀一致,只有个别出现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现象。随时间推移,雄性生长速度要快于雌性。结论所建立的恒河猴婴猴正常生长发育生理指标,为提高人工饲养繁育恒河猴技术和不断改善恒河猴营养与发育健康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猕猴结核分枝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全基因序列,针对其中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所特有的保守区域ESAT-6设计一对引物进行TouchdownPCR反应,利用此方法对100份野生来源猕猴全血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PPD实验和咽拭子抗酸染色实验结果作比对。结果抽取33份野生来源猕猴的外周血,提取DNA进行扩增,扩增片段经纯化、回收克隆测序后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与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基本相同,检测标本中有4份(4/33)为阳性,其中3份(3/33)标本与结核菌素试验和咽拭子抗酸染色试验结果相符合。结论建立了从猴全血中直接检测猴结核分枝杆菌DNA的TouchdownPCR方法,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树鼩主要内分泌腺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内分泌腺组织学图谱。方法 选取人工饲养的健康树鼩10只,麻醉后放血处死和病理解剖,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脑垂体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制片,采用常规组织HE 染色技术,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结构。结果 (1)甲状腺呈淡黄色,位于气管两侧,在第2~4气管软骨环之间,呈板状,表面包有薄层被膜,被膜伸人甲状腺实质内分成若干小叶。小叶内有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质。(2)甲状旁腺每侧一个,位于甲状腺颅侧或中部外表面,稍被甲状腺覆盖,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3)肾上腺呈卵圆形,赭黄色,位于肾门颅侧,与肾相连。肾上腺外包被膜,实质明显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从外到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最厚,束状带最薄,网状带介于中间。髓质部细胞形成团块或网状,髓质中央有静脉。(4)脑垂体位于蝶鞍内,没有垂体隐窝,垂体有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组成,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洞部组成。结论 基本建立了树鼩内分泌腺组织学图谱,其在组织形态学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可以为研究树鼩内分泌腺的功能和病变,以及建立人类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B超技术对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方法采用Aloka 3.5 mHz探头的B超仪,分别对6只性成熟的正常雌性恒河猴进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n=18)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的实时测量,同时进行连续2个周期(n=12)的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的放射免疫检测分析。结果恒河猴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呈周期性。在滤泡期(月经周期的第-9~0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相对子宫肌层区域回声较低(较黑),子宫内膜厚度呈线性增长(r=0.88);黄体期(月经周期的第0~17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光点增强为强回声,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增长。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血清E2及P相关,子宫内膜线性增长最大值出现时间与E2分泌最高峰出现时间相一致。结论B型超声监测技术(ultrasound examination,US)作为一种有用的手段,能实时监测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