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不同免疫方案对恒河猴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免疫恒河猴最佳免疫方案。方法 根据3个免疫方案(方案1:0周免疫;方案2:0周初次免疫、4周加强免疫;方案3:0周初次免疫、24周加强免疫),将17只抗-HAV阴性的恒河猴随机分成4组;第1组;免疫方案1;第2组:免疫方案2;第3组:免疫方案3。1~3组各5只,空白对照组2只。用同等剂量(1280EL.U/ml)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于上臂三角肌内分别免疫两组恒河猴,检测恒河  相似文献   
2.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2名HAV抗体阴性的儿童,按0、3个月免疫程序,经2针低剂量(5.50lgCCID50/ml)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于第2针接种后7天检测HAV抗体阳转率为100%,抗体效价GMT值为1∶14;全部接种儿童的ALT均在正常范围内(2~24μl);免前HAV抗体阳性的儿童,经2针免疫后,抗体效价增长在2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包膜蛋白(env)具有广泛的序列异质性和抗原变异性,也存在着抗原性保守位点.理想的疫苗应含有此保守位点,以便诱生能与许多病毒分离株起反应的抗体.作者选用HIV-1跨膜糖蛋白gp41(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以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疫苗株为表达载体(pCASl),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成脊髓灰质炎病毒/HIV-1抗原嵌合体Sl/env/3.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疾病,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因的研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研究发现自身抗原互补蛋白能够引发身体的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网络,从而提出了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因的新假说:自身抗原互补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乙型肝炎疫苗(Hbv)以及HepA-1、Hbv分别与佐剂硫酸乙酰肝素(HS)联合对树鼩进行免疫后树鼩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按照疫苗种类、佐剂以及免疫途径将树鼩随机分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树鼩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均在末次免疫的第四周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联合HS佐剂组的体液免疫效果均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并且不同抗原以及联合佐剂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树鼩其免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树鼩进行疫苗免疫原性和增强免疫效果检测,证实以树鼩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疫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宿主和病毒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病毒发展了各种免疫逃逸机制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免疫逃逸机制可大致分为三类:(1)逃避体液免疫系统的识别;(2)抑制细胞免疫应答;(3)干扰免疫效应功能.而且,一些病毒还可通过与免疫系统隔离而逃避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无血清培养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常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KMB17)在无血清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发生过程。结果:无血清诱导后1h,光镜下可见致密单层的成纤维状细胞出现疏松状态;3h后,少数细胞(1%~5%)出现圆缩;6h后,成纤维细胞全部由长梭形收缩为圆形,体积缩小。荧光及电镜下可将细胞凋亡形态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体内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有强大的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已显示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1-2].CD3AK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具有高效而广谱的抗肿瘤作用[3].本实验旨在探讨DC与CD3AK细胞联合应用能否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生产中病毒释放的最低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甲肝炎减毒活疫苗(简称甲肝活疫苗)生产中感染细胞释放病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仪、-70℃及液氮冻融3种方法粉碎细胞,对细胞破碎情况、病毒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超声波连续粉碎 3次(90秒/次)、-70℃反复冻融粉碎4次和液氮冻融粉碎6次,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4%、82%和81%;病毒抗原滴度和感染性滴度均达高峰;抗原滴度均为1:256,感染性滴度(logCCID50/ml)分别为8.67、6.5和6.0。继续超声和-70℃冻融粉碎细胞,病毒抗原滴度和无感染性滴度基本不变,而液氮冻融至第10次时,抗原滴度无明显变化,感染性滴度下降2.0lgCCID50/ml。结论:超声波破碎率最高,细胞碎片最小病毒充分释放,且不损伤病毒;-70℃和液氮冻融破碎率较低,细胞碎片较大,病毒释放效率低,病毒损伤以液氮冻融为重。  相似文献   
10.
在宿主和病毒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病毒发展了各种免疫逃逸机制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免疫逃逸机制可大致分为三类(1)逃避体液免疫系统的识别;(2)抑制细胞免疫应答;(3)干扰免疫效应功能.而且,一些病毒还可通过与免疫系统隔离而逃避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