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重组人野生型P53蛋白为免疫抗原,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蛋白;ELISA测定抗体滴度。纯化的抗体作用于含有不同p53基因型的MDA-MB-231〔p53(mutant)〕和〔H1299,p53(null)〕肿瘤细胞系,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体与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结果对筛选到的3株单克隆抗体1P15,2P37和3P40,进行了亲和层析技术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后的3株抗体纯度均在90%以上;ELISA滴度测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的滴度均在1∶6000以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3株抗体在p53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3P40的灵敏度最高,可以达到5 ng。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抗体与细胞内源性P53蛋白的结合特异性,说明3P40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细胞总蛋白提取物以及细胞中内源性P53蛋白,而在检测不表达P53蛋白的细胞系样品时,没有非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制备3株对P53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其中3P40的抗体滴度和灵敏度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蓖麻毒素的双夹心ELISA方法并研究毒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利用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MAb)3D74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小鼠抗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4C13,建立了定量检测血清和组织样品中蓖麻毒素的双夹心ELISA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了必要的验证。结果建立的双抗夹心ELlSA方法检测纽织中蓖麻毒素的浓度范围为1.25~320-g/ml,最低定量限为2.5ngy/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另Ij小于3.5%和9%。将该方法应用于蓖麻毒素组织分布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大鼠静脉染毒后毒素可以在心、肝、脾、肺、肾、肠和脂肪等组织分布,以脾脏的分布为最高,其次为肝脏,染毒后0.5和2h脾与血清的比值分别为3.9和7.2。在脑和肌肉中未检出毒素。结论建立的双夹心ELISA方法简便、灵敏,可以用于定量检测血清和组织等生物样品中的毒素含量,为蓖麻毒素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毒素中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探讨淫羊藿多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免疫佐剂活性。方法淫羊藿多糖G1和G4,生理盐水分别与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配伍免疫小鼠,初次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的滴度;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测定IFN-γ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CD4+、CD8+、CD3+和CD19+亚群。结果初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G1和G4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能明显增强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可以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CD4+、CD8+和CD3+的含量及CD3+/CD19+的比值,诱导分泌IFN-γ的水平升高。结论淫羊藿多糖可增强小鼠对H1N1的免疫应答,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一种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方法,用健康意外死亡的人大脑额叶皮层突触膜作为受体源,3H-谷氨酸和3H-MK801作为标记配体在体外研究了人脑皮层NMDA受体的特性及有机磷毒剂对受体结合的影响。人大脑皮层膜与3H-谷氨酸有一特异性的可饱合性结合。特异性结合表现为单一结合位点,KD值和Bmax值分别为103nmol/L和1.67pmol/mg蛋白。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人大脑皮层与谷氨酸结合的抑制强度依次为L-Glu>DL-Glu>KA>NMDA>D-Glu。谷氨酸受体亚型拮抗剂AP5和DNQX(1μm…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单纯性尿路感染多发生于健康的成年女性且易于治疗,并发性尿路感染则难以治疗且容易复发。糖尿病是可能并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成年糖尿病患者有症状和无症状型尿路感染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方面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对糖尿病尿路感染病人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包括抗生素疗法、非抗生素疗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53蛋白C端(P53c)对p53基因突变型肿瘤细胞SW480的促凋亡作用。方法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蛋白转导域(TAT)将P53c运载进入肿瘤细胞,用氧依赖性降解区域(ODD)控制P53c在组织中的稳定性。通过PCR方法制备TAT-ODD-p53c(TOPc),TAT-p53c(TPc)及p53c基因,与pGEX4T载体连接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TAT-ODD-P53c(GST-TOPc),GST-TAT-P53c(GST-TPc)及GST-P53c等融合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T蛋白运载融合蛋白穿过SW480细胞膜的作用,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SW480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致SW480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GEX系列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以和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显示GST-TPc,GST-TOPcm及GST-TOPc均能进入SW480细胞,GST-TPc能明显降低SW480细胞活性,导致SW480细胞凋亡。含ODD的融合蛋白在常氧环境中对肿瘤细胞有轻度促凋亡作用。结论TAT可以介导其融合蛋白跨越细胞膜。GST-TPc可引起p53突变型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可乐定对梭曼中毒的预防作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可乐定对梭曼中毒的预防作用 .结果显示试管内可乐定仅在高浓度 ( 1 - 1 0 mmol· L-1)时对 Ch E产生抑制 ,在小鼠体内 1 mg·kg-1,ip时对脑 Ch E也只产生轻微的抑制 .给小鼠先 ip可乐定对梭曼中毒小鼠脑和全血 Ch E活性无明显影响 ,却使中毒小鼠惊厥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 .育亨宾可以明显对抗可乐定对梭曼中毒的预防作用 .说明 α2 肾上腺素受体可能介导了可乐定对梭曼中毒的预防作用 .  相似文献   
9.
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和筛选具有较好佐剂功能的天然多糖。方法自中药提取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茯苓多糖、黄精多糖、枸杞多糖和淫羊藿多糖。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间羟联苯法分析糖醛酸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布。按照分组,每只BALB/c小鼠肌内注射60μg卵清蛋白(OVA),OVA+0.1mg氢氧化铝,OVA+1mg多糖,OVA+生理盐水,并分别在第1,28和58天进行3次注射,在第21,52,70天采血,测定血清OVA抗体滴度。结果 7种多糖中的总糖含量为板蓝根总糖,65.41%;当归总糖,30.88%;黄芪总糖,43.70%;黄精总糖,48.88%;茯苓总糖,58.68%;枸杞总糖,45.83%;淫羊藿总糖,32.60%;总糖中糖醛酸含量为板蓝根糖醛酸,13.36%;当归糖醛酸,19.73%;黄芪糖醛酸,6.53%;黄精糖醛酸,5.96%;茯苓糖醛酸,1.96%;枸杞糖醛酸,8.96%;淫羊藿糖醛酸,7.53%。7种多糖表现出不同的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初次免疫,7种多糖和铝佐剂均未激活小鼠血清OVA抗体产生;在第2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佐剂组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达到1:105;第3次免疫后淫羊藿多糖佐剂组抗体滴度进一步提高,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及茯苓多糖佐剂组的OVA特异性抗体滴度均达到1:105,与OVA+0.1mg氢氧化铝及OVA+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板蓝根多糖、当归多糖、茯苓多糖及淫羊藿多糖均具有很好的佐剂作用,特别是淫羊藿多糖具有较强的激发体液免疫活性。多糖有望成为候选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ELISA )检测待测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方法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蓖麻毒素( ricin) A链( RTA)突变体( RiVax)为包被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生物样品中的人源化抗体MIL50。结果以蓖麻毒素和RiVax包被抗原,ELISA检测MIL50的结果显示,RiVax可与MIL50特异性结合,结合能力不低于全毒素蛋白,可以用于MIL50的定量分析。 RiVax的包被浓度为3 mg/L,对于溶解于含有吐温20(Tween 20)磷酸缓冲液(PBST)中的MIL50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30 mg/L;与PBST样品相比较,含有同样浓度MIL50的大鼠血清ELISA的阳性结果明显减弱,不同的大鼠组织匀浆对于MIL50的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结论夹心ELISA能够有效地用于人源化蓖麻毒素抗体MIL50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