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对阿片类依赖者戒毒药物较多 ,方法各异 ,但大多是单一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较少。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是药物替代“梯度疗法”[1,2 ] ,即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半拮抗剂→阿片受体拮抗剂。最新进展是在戒毒的早期 ,使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如美沙酮控制急性戒断症状 ,4~ 7天后使用阿片受体半拮抗剂如丁丙诺啡治疗较轻的戒断症状 ,在康复期 ,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作为预防复吸的辅助治疗[1-4 ] 。本文综述了美沙酮与丁丙诺啡联合梯度疗法对阿片类依赖者脱毒治疗的进展。1 理想的戒毒药物[1]目前国内外对阿片类依赖患者戒毒治疗的药物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恩丹西酮联合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丁丙诺啡1.2mg加恩丹西酮4~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丁丙诺啡0.012mg/ml)注入微量止痛泵,采用持续背景流量2ml/h(24μg/h),PCA量为0.5ml/次(6μg/次)静脉输注,锁定时间15min,镇痛时间48h.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并发症.结果镇痛评分0~3分者占90.40%;镇定评分均在2分以下;镇痛前、后、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较低,分别为4.80%及2.25%;无呼吸抑制、头痛、皮肤搔痒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丁丙诺啡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合用恩丹西酮可减少丁丙诺啡所致的恶心、呕吐并增强其镇痛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美沙酮、丁丙诺啡、曲马多控释片阶梯给药用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脱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美沙酮替代治疗对照观察。测定2组不同阶段尿吗啡含量,评定戒断反应程度,出院前行纳络酮催瘾试验。结果:研究组、对照病例各60例。治疗过程中2组尿吗啡代谢速度相当,而研究组戒断反应较轻,出有纳络酮催瘾试验对照组阳性率较高,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结论:美沙酮、丁丙诺啡、曲马多控释片阶梯给药用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脱瘾治疗,戒断症状控制较好,病人依从性高,服用曲马多控释片阶段不出现戒断反就,有效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产生,消除了造成复吸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能有效治疗海洛因成瘾者。 瑞典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研究所Markus Heilig指出,他们相信,采用严格设计的丁丙诺啡给药方案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策略,可以作为美沙酮治疗的有效补充,应当成为海洛因依赖者的额外治疗选择。 丁丙诺啡是一种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理论上可有助于抑制海洛因成瘾,但由于试验设计的问题,已发表的研究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采用美沙酮、丁丙诺啡、曲马多控释片阶梯给药用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脱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美沙酮替代治疗对照观察。测定 2组不同阶段尿吗啡含量 ,评定戒断反应程度 ,出院前行纳络酮催瘾试验。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病例各 6 0例。治疗过程中 2组尿吗啡代谢速度相当 ,而研究组戒断反应较轻 ,出院前纳络酮催瘾试验对照组阳性率较高 ,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结论 :美沙酮、丁丙诺啡、曲马多控释片阶梯给药用于阿片类物质依赖脱瘾治疗 ,戒断症状控制较好 ,病人依从性高 ,服用曲马多控释片阶段不出现戒断反应 ,有效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产生 ,消除了造成复吸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丙诺啡在家兔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家兔经灌胃或静脉注射给药丁丙诺啡氯化钠溶液(0.04mg/kg 丁丙诺啡),2 h 后处死家免,取血液、尿液、肝、肾、肺、胃、脑、心脏、胃内容物、粪便等体液、组织检材,处理后用液相色谱- 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LC-MS) 方法测定检材中丁丙诺啡含量。结果:家兔经灌胃或静脉注射丁丙诺啡2 h 后, 家兔体内尿液中丁丙诺啡浓度最高,其次是胃内容物,之后依次为脑、心脏、胃、肺、肾、肝、血液、粪便。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丁丙诺啡涉毒案件中体液、组织检材的检验,尿液为鉴定丁丙诺啡滥用的最佳检材。  相似文献   

7.
采用10天递减疗法联合应用美沙酮与丁丙诺啡对1028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戒毒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期间戒断症状控制平稳,效果确切,总体治疗临床脱瘾率为96.89%,其中轻、中、重度依赖者分别为99.68%,96.58%和92.59%。说明美沙酮与丁丙诺啡联合梯度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替代递减疗法联用合理,安全有效,递减迅速,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丁丙诺啡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丙诺啡是半合成的阿片生物碱蒂巴因的衍生物,对阿片受体家族的4个成员μ、κ、δ和ORL-1都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同;同时,与这些受体具有缓慢结合与分离的动力学特征,决定了它有一些不同于其他μ阿片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特性。本文介绍近期对丁丙诺啡药理特性进一步研究的资料,以期对丁丙诺啡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丁丙诺啡不同剂量在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锐  钱卫  潘灵辉  黎阳 《广西医学》2001,23(4):772-773
目的:观察三级不同剂的丁丙诺啡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55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0);丁丙诺啡0.6mg; Ⅱ组(n=18)丁丙诺啡0.9mg;Ⅲ组(n=17):丁丙诺啡1.2mg;三组均加0.165=0.20%布比卡因150ml。采用美国雅培PCA止痛泵、给药模式为:负荷量+持续量+CA,具体为负荷量4ml,持续量1.5-2.0mg/h,PCA量1.5-2.0ml/次,结果:Ⅱ、Ⅲ组优于Ⅰ组,但并发症多,结论:提示丁丙诺啡的浓度在4μg-6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HPLC法同时测定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中两种主药的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8∶32∶20)(用磷酸调pH 4.0)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4∶90)(用磷酸调pH 4.0)为流动相B;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纳洛酮在5.0~3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8),回收率为99.68%(RSD=0.92%);丁丙诺啡在20.0~12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9),回收率为99.74%(RSD=0.53%)。结论:采用梯度洗脱HPLC法同时测定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中两主药的量,方法简便、灵敏、专属,重现性好,该方法可以监控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藏族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药物浓度,色谱柱为Liehrospher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冰乙酸溶液(15:20:50,v/v)。DAS2.0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藏族志愿者的t1/2为(2.44±0.52)h,AUC(0—t)为7.08±1.32μg.h/mL,MRT(0-t)为(2.50±0.25)h,Tmax为0.53±0.12h,Cmax为2.74±0.57μg/ml,CL为1.30±0.27L/h,V为4.49±0.90L。结论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藏族健康志愿者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较平原志愿者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泛昔洛韦(FCV)缓释微丸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以甲醇和0.02mol/L磷酸二氢钾(9∶91)为流动相,选择6条家犬口服泛昔洛韦缓释微丸375mg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6条家犬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ml,r=0.994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FCV缓释微丸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喷昔洛韦(PCV)的tmax为(4.80±0.84)h,Cmax为(2.61±1.37)mg/L,AUC0→∞为(25.59±7.58)mg/h/L,MRT为(9.85±2.47)h。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重现性好,可用于泛昔洛韦在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并且通过本实验的体内测定方法得到了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氯化钯作为基体改进剂,配制标准曲线,然后对非铅接触组和铅接触组尿液测定,用同法对尿铅标样进行测定,观察其相对误差。结果:标准1(尿比重≤1.016)的标准曲线为Y=0.746X+0.04816(r=0.9999);标准2(尿比重1.016~1.028)为Y=0.988X-0.03418(r=-0.9999);标准3(尿比重〉1.028)为Y=O.948X+0.05346(r=0.9999);三个标准曲线铅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2.0μg/L。精密度实验中,平均浓度为(26.75±1.19)μg/L、(73.24±1.33)μg/L的两尿样,RSD分别为5.27%、3.47%。准确度试验中,浓度为30.26、50.26、70.26μg/L的加标尿样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102.28%、98.55%、97.62%。用该法测定尿铅标样ZK103—1(82.00μg/L)、ZK103—2(221.00μg/L)相对误差分别为1.70%、1.41%。用该法均可测定正常人及铅接触人群的尿铅浓度。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基体改进剂测定尿铅速度快,准确度、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试验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40mg。7d清洗期后再交叉给药。于服药前(0h)和服药后0.33、0.67、1.00、1.50、2.00、2.50、3.00、3.50、4.00、6.00、8.00、10.00h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通过DASVer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2.60±0.67)h和(2.60±0.50)h,Cmax分别为(2767.90±969.20)μg/L和(2864.10±1090.20)μg/L,t1/2分别为(1.80±0.60)h和(1.80±0.50)h,AUC0→t分别为(8071.1±4747.9)μg.h/L和(8272.5±5095.0)μg.h/L,AUC0→∞分别为(8581.60±5255.70)μg.h/L和(8803.30±5639.10)μg.h/L。以AUC0→t计算,试验制剂中泮托拉唑钠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40±11.40)%。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粪便和胆汁样品中的头孢他美含量,研究头孢他美在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方法SD大鼠单剂量静注盐酸头孢他美钠50mg/kg后,收集粪、尿、胆汁,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Ultimatec 18(5μm,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10mmol/LKH2PO4(含质量分数0.05%甲酸),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2nm和262nm,柱温为30℃,再分别计算累积排泄率。结果单剂量静注头孢他美后,48h内原形从尿及粪便中排泄量为(5403.588±1052.684)μg、(820.351±296.056)μg,累积排泄率为(54.036±10.527)%、(8.204±2.961)%,24h内原形从胆汁中排泄量为(3344.234±227.819)μg,累积排泄率为(33.442±2.278)%。结论头孢他美主要以原形从尿液、粪便和胆汁中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人肠黏膜通通性的方法学研究,同时应用此方法研究重度融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检测30例健康人(正常组)和9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以此两项指标来反映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将两组加以比较。(2)将9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组,谷氨酰胺组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乳果糖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10g,3:L/d;谷氨酰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3:L/d。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肝功能、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DAO、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T淋巴细胞亚群、L/M等,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加以比较。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L/M的变化,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很好地分离,乳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65—13.0μg/L(r=0.9980),甘露醇的线性范围为0.74~14.7/μg/L(r=0.9983)。乳果糖和甘露醇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6%、0.65%(n=6),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77%、0.99%(n=6)。乳果糖的加样回收率为98.68%~100.4%,平均值为99.51%;甘露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52%-100.5%,平均值为99.94%。乳果糖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94.2-L,甘露醇在尿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9.9μg/L。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L/M、DAO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乳果糖组TBIL、ET、TNF-α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雷贝拉唑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柱(4.6mm×200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8nm。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5~1600μg/L,r=0.9993,回收率为95.48%~99.1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雷贝拉唑钠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丙磺舒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1)氨苄西林,以诺氟沙星为内标,血清样品用0.6%的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异丙醇,100∶2∶5,v/v):水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3.5)=23∶7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2)丙磺舒,以缬沙坦为内标,血清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iggins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有机相(甲醇-乙腈,400∶275,v/v):水相(乙酸-水,1∶60,v/v)=77∶23;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氨苄西林在0.14~11.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14μg/ml;丙磺舒在0.2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最低检测限为0.20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专一性好,适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痛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参数,以探讨病理状态中盐酸小檗碱在痛风大鼠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吴茱萸次碱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二妙丸在痛风大鼠体内的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每100 mL含0.34 g磷酸二氢钾,含0.17 g十二烷基磺酸钠);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9 nm;柱温:30℃。结果: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痛风大鼠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1.5~48.0μg/mL,提取回收率较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max(h)为1.500,Cmax(mg/L)为3.546,MRT 0~24(h)为9.078,MRT 0~∞(h)为57.639。结论: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痛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呈二室模型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浆CTGF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CTGF水平(1.47±0.21)μg/L高于对照组(0.73±0.25)μg/L(P〈0.01);颈动脉彩超显示,病例组患者颈动脉IMT(1.20±0.21)mm高于对照组(0.91±0.25)mm(P〈0.01);有斑块组血浆CTGF水平(1.40±0.31)μg/L高于无斑块组(0.87±0.39)μg/L(P〈0.01)。结论:血浆CTGF水平增高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