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乌桕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乌桕叶提取物(E-SSL)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结果:乌桕叶提取物0.5、1.0、2.0g·kg-1ig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8.3%~34.1%;1.0g·kg-1药后1.5h和2.0g·kg-1药后1h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P<0.01,P<0.05).乌桕叶提取物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渗出、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2.0g·kg-1i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良好的预防作用(P<0.01,P<0.05).结论:乌桕叶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横经席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进行它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小鼠、大鼠ig 40,20,10 g.kg-1(生药)横经席,1次/d,连续3 d,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小鼠ig40,20,10 g.kg-1(生药)横经席1次,采用醋酸致扭体反应、热板法测定痛阈,观察横经席的镇痛作用;采用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测定其急性毒性。结果横经席(40,20,10 g.kg-1,qd×3)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提取液(40,20 g.kg-1,qd×1)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其最大耐受量为640 g.kg-1(生药)。结论横经席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其急性毒性小。  相似文献   

3.
穿破石抗炎镇痛活性观察及最大给药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健全  罗莹  黄健  潘勇  薛强  郑子敏 《中成药》2011,(9):1589-1592
目的 观察穿破石的抗炎镇痛作用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法,小鼠热板法,小鼠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测定法.结果 穿破石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降低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率,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其最大给药量相当生药320 g/kg,为临床人日用量的78倍.结论 穿破石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其急性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复方扭肚藤胶囊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沛波  王永刚  彭维  苏薇薇 《中药材》2008,31(1):118-120
目的研究复方扭肚藤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复方扭肚藤胶囊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复方扭肚藤胶囊的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扭肚藤胶囊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及炎性组织中PGE2的生成,同时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复方扭肚藤胶囊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荠菜的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岳兴如  田敏  徐持华  阮耀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F0003-F0004
目的研究荠菜抗炎药理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扭体反应,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制霉菌素致大鼠或小鼠足趾肿胀模型,ig给药,观察荠菜的抗炎作用。结果荠菜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趾肿胀,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作用。结论荠菜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理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作用能部分解释荠菜生药的传统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试验;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妇舒能使小鼠热板致痛反应的痛阈值明显延长,醋酸所致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并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妇舒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瓜子金提取物及其不同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进行抗炎实验,对瓜子金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个萃取部位进行镇痛和抗炎实验.结果 瓜子金甲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蜣螂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甩尾法、热板法研究蜣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蜣螂水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探讨其镇痛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蜣螂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法和甩尾法中的耐热时长,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趾肿胀以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论:蜣螂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与降低PGE_2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玉洁栓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瑛  杨李  王晓昆  邱炜 《中药材》2004,27(8):605-607
目的:探讨玉洁栓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玉洁栓的抗炎作用;并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玉洁栓的镇痛作用;并观察玉洁栓的急性毒性及刺激性作用.结果:玉洁栓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还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阈水平;对阴道无急性毒性作用,也无刺激性.结论:玉洁栓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对阴道无毒性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水曲柳乙醇提取物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刺激法和醋酸刺激扭体法研究水曲柳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水曲柳提取物观察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 水曲柳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疼痛域值,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结论 水曲柳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胆木叶提取部位群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胆木叶提取部位群(ELN)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取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三七伤药(0.39 g.kg-1)/阿司匹林(0.26 g.kg-1)]组、胆木浸膏片1.56 g.kg-1组、ELN(0.390,0.195,0.098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3 d。末次给药后1 h选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致耳肿胀、醋酸致腹腔炎症方法观察镇痛及抗炎作用;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胆木浸膏片(0.78 g.kg-1)组、ELN(0.195,0.098,0.049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3 d。末次给药后1 h选用角叉菜胶诱导足肿胀方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ELN(主要指标性成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16%左右)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反应;能明显减少大鼠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论:ELN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产生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叶金花草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小叶金花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小叶金花草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小叶金花草水提物1.62 g·mL-1,醇提物2.34 g·mL-1,最大给药容积40 mL·kg-1分别对小鼠ig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小叶金花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10,5,2.5 g·kg-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分别为35.9%,32.5%,29.5%和31.0%,30.0%,24.6%;小叶金花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小叶金花草水提物对小鼠ig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56.5 g·kg-1;醇提物对小鼠ig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85.7 g·kg-1。结论:小叶金花草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小叶金花草水提物及醇提取物在所试最大耐受剂量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诺宁乳化剂的抗瘤作用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小鼠和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测定体内抗瘤活性,用Blliss方法计算小鼠给药的急性毒性的LD50。结果阿诺宁乳化剂在4,8和16 mg·kg-1,灌胃(ig)qd×10 d,对小鼠肝癌HepS 3批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2%,46.9%和55.7%;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4.6%,47.3%和54.4%;对小鼠L2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7.5%,45.9%和56.5%。阿诺宁乳化剂在7.5,15,30和60 μg·kg-1腹腔注射(ip)×10d 剂量下,对小鼠肝癌(HepS)实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1.0%,42.9%,50.2%和62.4%;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23.6%,39.4%,50.9%和61.2%;在15,30和60μg·kg-1,ip,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的剂量下,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2.0%,50.5%和60.2%;在上述3个剂量下,对人肺腺癌(GLC-82)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0.3%,41.9%和56.1%。结果表明,阿诺宁乳化剂ig,ip对上述5种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瘤率与阿诺宁乳剂的剂量相关。用Bliss方法统计出阿诺宁乳化剂对小鼠ig一次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为74.75 (58.67~5.26) mg·kg-1;ip的LD50)为1.12 (1.01~1.24)mg·kg-1),静脉注射(iv)的LD50为1.81(1.61~2.03) mg·kg-1。结论阿诺宁乳化剂对多种小鼠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栀子苷的快速提取分离及其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快速提取分离栀子苷单体,研究其体内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后,采用中压柱层析系统从中药栀子中快速提取分离栀子苷单体。将SPF级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栀子苷50,100,200 mg.kg-1组,吗啡或阿司匹林组(5,100 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一次给药后,采用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二甲苯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评价分离得到的栀子苷单体的体内镇痛、抗炎作用。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后得到栀子苷含量为78.96%,中压柱层析纯化后,栀子苷单体含量提高到98.47%。与对照组比较后得到,提取出的栀子苷能显著减少由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P<0.05)以及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对小鼠热板痛阈值无明显影响。结论:实现了栀子苷的快速制备分离,分离获取的栀子苷具有较好的体内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层萃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明确活性部位。 方法: 将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00,800,1 600 mg·kg-1),给药3 d后进行实验,以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为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为抗炎实验模型,进行活性测定。 结果: 镇痛实验,热板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扭体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性(P<0.05,P<0.01);抗炎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不同程度抑制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各萃取层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5,P<0.01)。 结论: 二氯甲烷层为醋制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最强部位,醋制降毒后仍有较强生物活性,表现为延长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并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秦皮总香豆素对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微晶型尿酸钠诱导大鼠足跖肿胀和家兔急性关节炎模型,观察灌胃给予秦皮总香豆素对足跖肿胀程度、关节液及滑膜组织的影响。用正常小鼠以及腹腔注射黄嘌呤造成的高血尿酸模型小鼠,观察灌胃给予秦皮总香豆素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结果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大鼠急性足爪肿胀1~8 h,秦皮总香豆素40,80,160,320 mg·kg-1剂量组的肿胀率与对照组肿胀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秦皮总香豆素20,40,80,160 mg·kg-1剂量组可以显著抑制微晶型尿酸钠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急性关节肿胀和减少关节腔积液量,关节囊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模型组滑膜组织表层可见明显充血水肿,滑膜细胞可见变性、甚至坏死,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浸润,秦皮总香豆素所试剂量范围可以显著减轻上述病理改变。秦皮总香豆素对正常小鼠血尿酸以及高尿酸小鼠血尿酸均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秦皮总香豆素对微晶型尿酸钠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的大鼠足爪肿胀以及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对抗作用,降低正常小鼠血尿酸以及高尿酸小鼠血尿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aisaticoside,AS)对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痛觉增敏型疼痛的影响,并探讨AS对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和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哌替啶组、AS5,15,45mg·kg-1 6组,通过腹腔注射LPS100μg·kg-1建立痛阈增敏型疼痛模型,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AS的镇痛效应;通过相关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MPO和NO,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AS 5,15,45mg·kg-1各组明显减少醋酸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降低脑组织MPO活性、NO含量和血浆TNF-α含量。结论AS具有明显镇痛效应,其镇痛效应可能与降低MPO、NO和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8.
槐果碱及氧化槐果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槐果碱及氧化槐果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通过向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槐果碱及氧化槐果碱溶液,观察并记录槐果碱及氧化槐果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算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槐果碱及氧化槐果碱单次尾静脉注射LD50分别为63.94,250.37 mg·kg -1,二者95%可信区间分别为56.49~73.08 mg· kg-1,219.05~288.02 mg·kg-1.结论:槐果碱和氧化槐果碱单次尾静脉注射对昆明小鼠有一定的毒性,槐果碱的氧化产物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新藤黄酸对S180肿瘤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48 h,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S1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8.0,4.0,2.0 mg·kg-1剂量ip给予S180腹水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7d,观察45 d对存活时间的影响;以16.0,8.0,4.0 mg·kg-1剂量ig给予荷S180实体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12d,评价新藤黄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测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结果:新藤黄酸对体外培养S18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48 h其IC50为(1.54±0.12) mg·L-1;4.0 mg· kg-1新藤黄酸ip给药可使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较荷瘤对照组延长141.6%,新藤黄酸对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升高,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体内抗肿瘤显著(P<0.05);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36.66 mg·kg-1.结论: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