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咽癌细胞增殖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咽癌细胞株 Fa Du及Detroit562体外培养 ,采用 Brd U核掺入法计算增殖细胞的百分率 ,双重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共焦点显微镜 ( LSM)观察以及 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了抑癌基因 p53,p2 1 WAF1蛋白表达量。结果 :维甲酸添加后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 ,Brd U增殖细胞核掺入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 ,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p2 1 WAF1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维甲酸显著抑制咽癌细胞的增殖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抑癌基因 p2 1 WAF1的表达及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猪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超滤组分 2 (简称U2 组分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用3H TdR掺入DNA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U2 组分注射BALB c小鼠后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U2 组分对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注射 0 .2mgU2 组分的试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对照组降低 (P<0 .0 5 ) ;注射 1mg和 3mg两个试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5 0 μg和 10 0 μg的U2 组分对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也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 用一定量的U2 组分对体内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表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性皮肤病,大量资料表明超抗原与银屑病密切相关,50%银屑病患者皮肤寄居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可刺激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活化增殖[1]。为了解SEB或其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角朊细胞的作用及其与诱导角朊细胞凋亡的Fas抗原表达的关系,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定量分析SEB及其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角朊细胞Fas抗原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超抗原诱发银屑病的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例,均来自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至少一个月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抗原肠毒素B(SEB)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应用SEB处理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3、CCR5的转录、表达水平;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B 刺激PBMC 2 d 后,倒置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T细胞开始增殖;而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增殖时却需要在细胞培养第5天后才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发生在特异的TCR Vβ3、TCR Vβ17、TCR Vβ14亚族.SEB刺激的T细胞早期(8 h)出现CCR2的下调表达,CCR3没有显著改变;但CCR5的表达在各SEB浓度组都出现显著上调表达(P<0.01或P<0.05).结论 CCR5的上调表达可以作为超抗原活化T细胞的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凋亡的肾癌细胞与G250单克隆抗体形成的复合物(ATC-IC)致敏树突状细胞(DC)后,DC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抑癌效应。方法 制备凋亡的肾癌细胞与G250mAb形成的复合物ATC-IC;分离健康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从单个核细胞中培养出DC,以制备的ATC-IC刺激DC为实验组,以凋亡的肾癌细胞刺激DC和未经任何因素刺激的DC为对照组,检测各组DC对T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并用CCK-8测定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肾癌细胞株786-0和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结果 ATC-IC致敏的DC诱导T淋巴细胞强烈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增殖后的T淋巴细胞对786-0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对A549细胞均无明显杀伤活性。结论 经ATC-IC致敏的DC能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可有效的诱导特异性抗肾癌效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超抗原肠毒素B(SEB)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应用SEB处理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3、CCR5的转录、表达水平;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B 刺激PBMC 2 d 后,倒置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T细胞开始增殖,而TCR Vβ亚族混合抗体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增殖时却需要在细胞培养第5天后才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发生在特异的TCR Vβ3、TCR Vβ17、TCRVβ14亚族。SEB刺激的T细胞早期(8 h)出现CCR2的下调表达,CCR3没有显著改变;但CCR5的表达在各SEB浓度组都出现显著上调表达(P <0.01或P <0.05)。结论CCR5的上调表达可以作为超抗原活化T细胞的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超抗原(SA)诱发银屑病(P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3H—TdH掺入法观察比较银屑病和正常人外用血淋巴细胞(pBLc)对葡萄球菌肠毒素B(SEh)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实验组PBLC对SEB的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S体肉可能存在SEB特异的T淋巴细胞,SA启动的特异T淋巴细胞的活化可能是诱发P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抗原SEB及MBP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髓磷脂碱性蛋白是诱导静息成熟的淋巴细胞凋亡,还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方法;采用^3H-TdR渗入法,BrdU掺入及其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了小鼠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其BrdU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脾虚患者SIL—2R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脾虚患者SIL-2R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关系。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脾虚患者,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浆及PHA诱导的72h淋巴细胞培养上SIL-2R含量。结果;脾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淋巴细胞培养上清SIL-2R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其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量正相关,但外周血SIL-2R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0.
羟异黄酮对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 (genistein)对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异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模型 ,然后分别经 2 0 μmol/Lgenistein和 5 0mg/mlCsA处理 5d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各处理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增殖改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CsA组和对照组相比 ,genistein处理组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减弱 (P <0 .0 1) ,CsA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enistein处理组、CsA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10 .72 % ,2 .2 2 %和 1.89%。genistein处理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结论 :genistein可以抑制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 ,并促进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neural stem cells (NSCs) in the rat hippocampu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CI) and to evaluate the neurogenesis caused by the activation of NSCs. Methods CI models of rats were made and rats were assigned to 6 groups: sham-operated, 1 day, 3 days, 7 days, 14 days, and 28 days after CI. The dynamic expression of bromodeoxyuridine (BrdU), 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PSA-NCAM),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nd neuronal nuclear antigen (NeuN)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BrdU was used to mark the proliferated NSCs. PSA-NCAM was used to mark the plasticity of activated NSCs. GFAP and NeuN were used to mark the differentiated NSC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the number of BrdU^+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 day after CI(P〈0.05), reached peak at 7 days after CI (P〈0.05), decreased but still elevat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at 14 days after CI (P 〈 0.05), and nearly unchanged at 28 days after CI. The number of Brd^U+/PSA-NCAM^+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7 days after CI (P〈0.05), reached peak at 14 days after CI (P 〈 0.05), and decreased but still elevat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at 28 days after CI (P 〈 0.05). The number of BrdU^+/PSA-NCAM^+ cells was equal to 60% of the number of BrdU^+ cells in all the same period. The number of BrdU^+/NeuN^+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4 days after CI (P 〈 0.05) and reached peak at 28 day after CI (P 〈 0.05). The number of BrdU^+/GFAP^+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nearly unchanged after CI. Conclusion CI can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inherent NSCs, and most proliferated NSCs may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and represent neural plastic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其新生子代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在SD大鼠妊娠第16天给予尾静脉注射15 μg SEB,同时设立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获取出生后3d的新生鼠脾脏并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与ConA或SEB共培养3 d,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液体闪烁仪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SEB组新生鼠脾脏中CD4+T细胞比例在ConA或SEB刺激第1天分别较PBS组明显增加,但在第2~3天却明显降低(P<0.05~P<0.01);而SEB组新生鼠脾脏中CD4+TCR Vβ8.2+T细胞比例在ConA或SEB刺激的第1天及CD8+ TCR Vβ8.2+ T细胞比例分别较PBS组明显增加(P<0.05~P<0.01)。SEB组新生鼠脾脏淋巴细胞在ConA或SEB刺激后第1天增殖能力明显强于PBS组,但在第2~3天的增殖能力却又明显低于PBS组(P<0.05~P<0.01)。结论:妊娠期孕鼠给予SEB可以影响新生鼠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与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Zhang B  Wang RZ  Yao Y  Wang X  Li GL  Dou WC  Tian SQ  Zheng T  Ti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75-1979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和分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112只,分对照组(12只)、脑梗死后1d组(20只)、脑梗死后3d组(20只)、脑梗死后7d组(20只)、脑梗死后14d组(20只)、脑梗死后28d组(20只)。大鼠于不同的时间处死,并取出大脑,处死前均注射5-溴胱氧腺苷嘧啶(BrdU)。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BrdU、Musashil、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性蛋白(NeuN)的表达。BrdU、Musashil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增殖,GFAP、NeuN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海马BrdU^ 细胞和BrdU^ /Musashil^ 细胞数在脑梗死后1d组开始增加,7d组达到高峰,28d组接近正常水平;BrdU^ /GFAP^ 细胞数无明显变化;BrdU^ /NeuN^ 细胞数在脑梗死后14d组开始增加,28d组最多。结论大鼠脑梗死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并且大多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联合培养条件下睾丸足细胞能否诱导 T淋巴细胞凋亡。方法 :用 TU NEL 标记、核酸电泳、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 (T淋巴细胞 )、A组 (T淋巴细胞 +培养睾丸足细胞 2 4h培养基上清 )、B组 (T淋巴细胞 +睾丸足细胞 )等 3组中小鼠成熟 T淋巴细胞的凋亡及其数量的变化。结果 :3组 T淋巴细胞在电镜下均可见细胞染色质浓集 ,核固缩裂解 ,凋亡小体形成 ;TUNEL 标记见部分细胞核染色呈深蓝色 ;核酸电泳出现典型 DNA梯状带 ;流式细胞术检测 A,B两组 T淋巴细胞凋亡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B组 T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 A组 (P<0 .0 1)。 结论 :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睾丸足细胞能够诱导成熟 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负载超抗原SEB/SEC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抗肝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李岩  邢飞跃 《西部医学》2004,16(2):105-107
目的 研究负载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C ,SEC)的DC在体外对T细胞的活化能力及其对肝细胞癌HcaF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以SEB/SEC负载DC刺激T细胞 ,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er ,FCM )检测T细胞受刺激后其早期活化标志CD69表达情况和IL 2水平 ,采用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水平和其对HcaF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SEB/SEC联合DC在体外能明显激活T细胞 ,以浓度为 10 0ng/ml时作用最强 ;SEB/SEC联合DC可以使T细胞活化、增殖并大量分泌IL 2 ,对HcaF细胞的杀伤率高达 83 .2± 12 .8%。以SE作为刺激物负载的DC较以Tag作为刺激物负载的DC有更强的活化T细胞的能力 ;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 ,可以认为SEB/SEC联合DC具有很强的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 ;其活化的T细胞具有很强的杀瘤作用 ,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Fas系统介导凋亡的敏感性变化。方法:经植物血凝素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IL-2培养1,4,7d后,经抗Fas单抗诱导其凋亡,分别检测其凋亡现象,比较各组凋亡率,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IL-2培养0,1,4,7d后,经抗Fas单抗诱导24h,其凋亡率随IL-2培养时间的延长及抗Fas单抗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中,存活率显著降低,即与IL-2的培养有时间依赖性,与抗Fas单抗有剂量依赖性。结论:IL-2的孵育可增加活化淋巴细胞对经Fas途径介导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21.5kDa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基因沉默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1.5kDaMBP序列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pGenesil‐1‐MBP‐3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作为MBP基因沉默组,以空质粒转染为阴性对照组,脂质体转染为脂质体空转组;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21.5kDaMBP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法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BP基因沉默组细胞中21.5kDaMB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人21.5kDaMBP基因沉默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吕昌伟  王臻  李立文  彭磊 《医学争鸣》2001,22(11):971-974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细胞PL-11被诱发凋亡后,体外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1)H2O2诱发PL-11凋亡的浓度和时间筛选,流式细胞仪分析。(2)正常献血粗分白细胞悬液离心沉降法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粘附法分离单核细胞并预激活,同时分离得混合淋巴细胞并预培养,激活单核细胞分别与凋亡细胞多次冻溶物(PL-11a)和未发生凋亡之PL-11的多次冻溶物(PL-11u)和淋巴细胞孵育7d(pl-11a组及pl-11u组),另设单纯淋巴细胞与凋亡PL-11多次冻溶物培养组(对照组)和激活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MON组)组,计数法测量增殖,(3)各组培养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效靶比100:1),改良MTT(thiazolyl blue)法测量杀伤及抑制率,结果:(1)低于100nmol.L^-1H2O2在7h之内均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于14h后均诱导凋亡,且存在量效差别,100nmol.L^-1处理36h最明显。(2)PL-11a组淋巴细胞休外增殖显,PL-11u组仅有较弱的增殖作用,对照组和MON组均明明显增殖作用,(3)pl-11u组仅有较弱的淋巴细胞杀伤作用,pl-11a组则有明显在增强,而对照组及MON组均无作用,结论:人骨肉瘤细胞在H2O2诱发凋亡后,如经活化APC吞噬,可显提高其体外免疫原性而引出肿瘤杀伤效力,提示外周血中活化单核细胞处理凋亡骨肉瘤细胞将可能成为个体化的骨肿瘤疫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早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糖尿病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tubularepithlialcells, 简称RTECs) 是否有损害,探讨微蛋白尿发生的机制。方法:四氧嘧啶(alloxan)尾静脉注射(50 mg/kg)雄性Wistar 大鼠60 只,石蜡包埋肾切片经TUNEL法和PCNA、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成模后20~60 d 和90~140 d,TUNEL法阳性RTECs 主要出现在远端小管、髓质肾小管、集合管。PCNA、BrdU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RTECs 主要见于注射后40 d、130 ~140 d 皮质和髓质肾小管、集合管,其出现的部位、数量与凋亡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高糖对RTECs 是一种亚坏死性损伤剂,导致其凋亡发生率增加,同时可能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RTECs 增殖发生略晚,但与凋亡发生率相匹配。笔者推测借此种机制糖尿病早期RTECs 的数目和肾小管的形态得以保护,造成一般组织学方法不能将RTECs 的损伤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20.
邵建伟  陆一鸣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05,28(5):402-405,F00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通过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As2O3作用后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经As2O3处理的VSMCs电镜下呈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及核碎裂。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VSMCs在As2O3作用后出现凋亡峰,而As2O3能通过促进细胞外Ca^2 内流和细胞内Ca^2 池的释放提高胞浆游离Ca^2 浓度。结论As2O3可诱导VSMCs凋亡,并可能与胞浆游离Ca^2 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