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生殖腺-中肾(AGM)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3-12周的人胚胎,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第21-2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1,VEGFC及其受体fit4,anglopomtin-2及其受体Tie-2蛋白;弱表达angiopoietin-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7周到达高峰。8周以后,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到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6—8周表达VEGFA,flt1,flt4,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和Tie-2蛋白,但不表达VEGFC和flk-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4周。  相似文献   
2.
背景:早期肝的发育与横隔间充质和原始心脏的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密切关系,来自原始心脏和横隔间充质的信号分子可诱导前肠内胚层细胞向肝细胞的特化,横隔间充质为肝芽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可促进其生长和分化。但这一诱导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利用发育第3~5周人胚标本,选择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c—Met作为肝干细胞的标记物,观察早期人胚胎的发育及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以明确肝干细胞的特征和影响其增殖、分化的因素,为肝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潍坊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成都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选择2个月内流产的新鲜人胚胎标本20例,20min内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参照Jirasek的人胚发育分期标准,根据胚胎的长度、体节的数目及器官发育状况确定胚龄。 方法:选择胚龄第3-5周的标本,S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多克隆抗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抗体,单克隆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甲胎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9抗体,4℃孵育过夜,羊抗兔或羊抗鼠ⅠgG及SABC液室温下分别孵育2h,二氨基联苯胺显色。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抗作阴性对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主要观察指标:第3~5周人胚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第3-5周人胚肝、原始心脏及横隔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①第3-5周人胚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第3周末肝芽形成,第4周肝芽的细胞伸人横隔间充质内形成肝索,构成肝索的细胞具有与第3周末相同的形态特点。第5周时这些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体积有所增大,胞核嗜碱性稍减弱,胞质的嗜酸性增强,但细胞的形态仍均匀一致。第3~4周时肝索的细胞呈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反应阴性,5周时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数细胞的胞质为弱阳性。第3~5周时多数肝索细胞都为甲胎蛋白和c—Met阳性,甲胎蛋白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沉淀物在胞核、胞质及细胞膜中均存在;c—Met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胞质亦可见较弱的阳性反应。而这些细胞为细胞角蛋白19阴性。②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第3—5周人胚肝、原始心脏及横隔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发育第4周组成肝索的细胞表达c—Met,而不表达其他的因子或受体。第5周时,除了肝细胞生长因子以外的其他因子均在肝索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l、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的免疫反应沉淀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阳性反应在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细胞膜均可见。第3-5周时,肝芽或肝索周围的心肌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呈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免疫反应阳性,阳性信号主要聚集在细胞质,少数胞核亦有阳性。 结论:①人胚胎发育的第3周末,前肠腹侧的部分内胚层细胞特化为肝干细胞。②发育第3-5周人胚肝的细胞为未分化的肝干细胞,若拟研究人胚肝干细胞,此时取材、并利用肝干细胞特异性的标记物,可得到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对于鼠胚肝于细胞的研究,也可利用人、鼠胚龄的对应关系,推算出其肝干细胞存在的时间、从而决定取材的时间点。③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生长因子促进早期人胚肝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背景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是干细胞实验研究中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观察应用含有不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材料孕14 d SD大鼠10只,DMEM/F12 1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巢蛋白抗体IgG,β-微管蛋白Ⅲ抗体Ig G,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Ig G,生物素标记二抗和三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二抗.方法实验于1999/2001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从胎鼠前脑取出脑组织,采用酶消化、机械吹打、离心、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克隆.②神经干细胞以2×108L-1密度接种培养,分4组,每组6瓶细胞,DMEM/F12组加入DMEM/F12(11)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培养基为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组培养基含30μg/L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组先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2 h后再换成含表皮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培养24 h后更换培养瓶,培养14 d后显微镜下计数原代克隆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特殊标记蛋白巢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克隆.②单细胞克隆培养结果.③诱导分化结果.结果①从胎鼠脑中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形成克隆的能力,免疫荧光化学显示细胞球内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②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的方法形成神经干细胞克隆率最高(0.630%).③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克隆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①结果证实培养分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②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培养基先后作用培养的方法是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Growth Factor,IGFs)对胎儿组织增殖和分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16至 2 4周胎龄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等组织 IGF- 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在胎儿期内 ,以上器官中均有 IGF- I阳性细胞存在 ,不同个体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果提示 ,在人胎发育过程中 ,这些器官组织均能表达 IGF- ,对其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胎儿肝,肾等组织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对胎儿组织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6至24周胎龄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等ICF-I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 胎儿期内,以上器官中均有IGF-I阳性细胞存在,不同个体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论 在人胎发育过程中,这些器官组织均能表达IGF-I,对其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对胎儿组织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16至 2 4周胎龄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等组织 IGF— I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 胎儿期内 ,以上器官中均有IGF— I阳性细胞存在 ,不同个体和器官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强弱和表达情况有差异。结论 在人胎发育过程中 ,这些器官组织均能表达 IGF— I,对其增殖分化起着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 c-fos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后再灌流 0 .5~ 48h制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证明 ,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c-fos在神经元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 ;再灌流 0 .5~ 48h组 ,胞核呈强阳性 ( +++)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而缺血中心区的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呈阴性 ( -)。缺血周边区 ,神经元胞核呈弱阳性 ( +)。正常组未发现 c-fos阳性的胶质细胞 ,假性手术组脑实质内胶质细胞团和侧脑室壁的胶质细胞 c-fos呈强阳性 ,再灌流 3h组脑室壁及深层的室管膜下区和皮质浅层、髓质等处胶质细胞为阳性 ,再灌流2 4~ 48h组缺血周边区和脑实质内的巨噬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 ;再灌流 48h组 ,白质如胼胝体内大量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强阳性。本文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 c-fos对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脑缺血再灌流时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表达的时空特点 ,探讨其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用阻塞 SD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 0 .5~ 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 ,c-fos和转化生长因子分布相似 ,正常组无 c-fos和转化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 ;缺血再灌流 0 .5~ 48h阳性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缺血区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神经元为阴性。而实验各组对照侧皮质神经元中等阳性。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缺血脑组织的分布相似。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皮质、嗅结节、丘脑和下丘脑等区的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为弱阳性乃至强阳性 ;再灌流 0 .5 h,缺血区皮质弱阳性 ,缺血周边区中等阳性 ;再灌流 3~ 48h,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强阳性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缺血周边区。此外 ,对照侧皮质大量的神经元呈强阳性。结论 ,上述资料提示即早基因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神经干细胞克隆,作者从胚胎大鼠脑前区取出神经组织,经酶消化,机械吹打,有限稀释法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再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连续传代培养获取亚克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并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成熟神经细胞特异抗原的表达.发现从胎脑分离的细胞群具有形成连续克隆能力,并表达特异的神经干细胞蛋白(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抗原(Tubulin和GFAP).因而认为分离细胞克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表达神经干细胞蛋白,有较强的体外增殖和分化成成熟神经细胞的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肾缺血再灌流不同时相 i NOS和 e NOS表达的分布和量的变化 ,从原位探讨它们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45分钟制备肾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 ,分别在缺血 45分钟、再灌流 3、6、12、2 4、48、72小时及 1和 2周处死动物 ,并设正常组对照。免疫组化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 :i NOS主要分布于近端小管刷状缘 ,肾盂的上皮细胞也呈阳性反应。缺血 45分钟和再灌流后一周内 i NOS阳性反应增强 ,分布范围向上皮细胞底部扩展 ,并且肾小管腔内也有棕黄色的管型出现。e NOS均匀地分布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