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pha-烯醇化酶(α-enolase, ENO1)是原核及真核细胞内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参与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溶酶活化过程,促进肌生成和肌肉再生,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等过程,其在细胞内外表达量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如阿尔兹海默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2.
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可灵敏地反映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状态。诸多研究表明95%的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有一项或多项凝血功能异常。血液的改变主要是出现凝血及纤溶的异常;在妇科肿瘤的领域中有报道,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为了进一步研究凝血功能检测在妇科肿瘤患者的实验室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作用,我们对136例妇科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  相似文献   

3.
葛莉  朱艳 《医学综述》2007,13(13):982-98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不仅存在于正常的乳腺组织中,同时还存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的阐述,更多地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可作为人类肿瘤的预后标志,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尤为重要。学者们对许多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的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艳平 《医学综述》2013,19(9):1584-1586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组成的纤溶系统调节纤溶酶原的活化过程,可参与细胞的黏附、转移及血管新生,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是uPAR的可溶形式,缺乏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链结构,在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患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为探讨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其可通过参与骨基质的降解,刺激破骨细胞的增殖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蓝美锐 《吉林医学》2013,34(15):3020-3022
<正>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只在凝血、纤溶过程中产生,其水平反映着体内的凝血纤溶状态。笔者发现多种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DIC、恶性肿瘤、糖尿病、败血症等都可能导致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与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发展、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内皮细胞能产生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和 t- PA抑制剂 (PAI- 1) ,调节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t- PA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启动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 PAI- 1是 t- PA的生理性抑制剂 ,是纤溶系统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体内外实验均表明 ,PAI- 1活性及含量可因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致病因子的作用而异常增高 ,从而严重影响了血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 ,导致血栓形成或出现血栓倾向。所以内皮细胞功能改变所引起的 PAI- 1含量及活性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实验采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轻度…  相似文献   

8.
肺癌患者血液抗凝和纤溶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原发性肺癌48例的抗凝血酶Ⅲ活性,抗凝血酶Ⅲ抗原,α2-巨球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活性,血浆纤溶酶活活性,血浆纤溶激活抑制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抗凝活性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纤溶活性增强,血液抗凝与纤溶状态异常与肿瘤期别有关,α2-巨球蛋白有突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起始是由于肿瘤细胞分泌的蛋白酶降解了胞外基质。其中纤溶酶原被激活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巳研究也较深人。现就此作一综述。纤溶酶原激活与乳腺癌浸...  相似文献   

10.
颅脑肿瘤手术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病人12例,麻醉后从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从桡动脉放血8ml/kg,同时等速从静脉输入等量的海脉素。分别测定血液稀释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指标。结果:CO、SV、DO2显著增加(P<0.05);PT延长(P<0.05);PLT较血液稀释前减少,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纤溶功能影响小,而氧供增加,是一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表明[1],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激活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凝血物质,作用于凝血和纤溶的不同环节和阶段,造成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亢进,血小板数量有明显升高.本文检测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探讨其与肺癌和胸腔积液性质的关系,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是近年特别关注的两个纤溶因子,它们除了纤溶效应外,还参与胞外基质降解、细胞修复和组织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现发现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肿瘤,而对非肿瘤疾病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3.
uPA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其壮 《医学综述》2010,16(14):2140-214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简称尿激酶,它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近年来发现uPA系统成分在肿瘤组织以及循环血中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已成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现针对uPA系统成分的功能,在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测定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功能亢进,导致肿瘤相关血栓风险显著增加,同时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相关.凝血和纤溶系统标记物(TM、TAT、tPAI·C、PIC)可用于肿瘤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功能监测、风险识别及预后评价.综合凝血和纤溶系统标记物指标和临床指标,对监测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风险、指导血栓预防及肿瘤发展有重...  相似文献   

15.
沙利度胺对血液肿瘤患者致栓作用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血液肿瘤患者的致栓作用。方法检测和比较30例血液肿瘤患者服用沙利度胺前后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以及凝血因子Ⅴ活性、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α2-抗纤溶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服用沙利度胺后,血液肿瘤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以及血浆D-二聚体比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而抗凝血酶活性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抗凝及纤溶活性,从而增加血液肿瘤患者并发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检测原发性肺癌48例的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a_2巨球蛋白(α_2-MG)、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纤溶激活活性(FAA).血浆纤溶激活抑制活性(F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抗凝活性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纤溶活性增强,血液抗凝与纤溶状态异常与肿瘤期别有关,α_2-巨球蛋白有突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很多研究证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作为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物,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差呈正相关。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本身介导的纤维蛋白的溶解,能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与患者预后差呈正相关。PAI-1在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所起的作用目前还不确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PAI-1的一些体内、外实验的研究,尝试解释PAI-1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纤溶酶原饼环区5基因的化学合成与原核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彬  颜真  张英起  苏成芝 《医学争鸣》2000,21(2):258-259
0 引言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这是目前肿瘤治疗中新发展的治疗途径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是由纤溶酶原中的前四个饼环区构成的 ,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1 ] .研究表明 ,纤溶酶原饼环区 5 (简称 K5 ,下同 ) ,具有比血管生长抑制因子更佳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 [2 ] .我们将人工合成的人纤溶酶原 K5 基因的 8段核酸片段组成为一个完整的 K5 基因 ,并连入原核载体中获得成功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p GEM3zf(- )质粒 ,JM1 0 9菌种由本室保存 ,T4多核苷酸激酶为 MBI公司产品 ,Bam HI,…  相似文献   

19.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异常表达,可作为预测肿瘤进展、复发的重要靶标应用于临床诊疗。研究表明,PAI-1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不仅参与肿瘤细胞黏附,诱导肿瘤微血管生成,促进肿瘤侵袭、转移,还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重塑免疫微环境,从而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研究证明,PAI-1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分子标志物。PAI-1在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以及免疫逃逸中具有重要作用,靶向PAI-1可能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由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肿瘤细胞的粘附、分离、迁移、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发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分期、分化、转移及预后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概况、进展及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