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进行12个月的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每日服用利塞膦酸钠片5mg+凯思立D1片;对照组(24例):每日服用与利塞膦酸钠外观一样的安慰剂+凯思立D1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血BGP、AL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服药后6个月和12个月腰椎BMD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腰椎BMD稍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股骨颈BMD治疗后12个月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反映骨形成标记物BGP和ALP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反映骨吸收标记物NTX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BGP、ALP及NTX下降不明显,两组治疗后BGP、ALP及NTX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1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利塞膦酸钠能够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及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选取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以ALN联合钙剂治疗6个月,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ALN 6个月后腰椎(L2~L4)BMD显著增高(P<0.01),血清BGP、ALP、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服用ALN 6个月可提高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BMD,降低骨代谢指标BGP水平.  相似文献   

3.
朱彬  李翠梅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00-1201
目的观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采用替勃龙联合钙剂治疗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钙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勃龙联合钙剂治疗。各组均于用药前、用药后6、12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HCT)及甲状旁腺素(r,rrn),测定骨密度(BM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6、12个月,观察组为91.49%、93.62%,对照组为42.86%、46.94%,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治疗12个月和6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治疗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全身BMD、BGP、H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PTH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6、12个月后的各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的BMD、BGP、HCT及PTH的水平均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勃龙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单纯钙剂治疗,治疗后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改善良好。可在临床症状缓解、各项骨代谢指标明显改善后改替勃龙为1.25mg/d作为维持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式进行12个月的药物研究,以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0月,6个月,12个月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检测骨代谢标志物血Ca、ALP、BG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等药物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结果:腰椎(L2-4)BMD增加6个月时增加3.29±1.18%,12个月时为4.51±1.64%而对照组分别为-0.62±0.24%和0.48±0.18%,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骨密度改变药物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反映骨形成标记物ALP和BGP6个月和12个月时药物组显著降低,骨吸收标记物NTx在6月和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2例(7.1%)、皮肤搔痒、皮疹2例(7.1%)和血尿1例(3.6%),均能缓解。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疗效,骨转换显著抑制,并显示该药物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鳗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鳗鱼降钙素治疗,20 IU肌注每周一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30例。两组均口服钙尔奇D(含元素钙600 mg,维生素D125 IU)每天一片,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2-4腰椎、骨股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2个月后骨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腰2、腰3、腰椎均值BMD较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BMD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鳗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应用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同时增加骨密度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飞  陈月云  刘瑶  王安才  周进  胡素颍 《安徽医学》2011,(10):1698-1701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MOP)3年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PMOP患者97例,每月3次静脉输注帕米膦酸钠30 mg,同时每天补充钙剂800~1 2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μg,疗程3年。定期测定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与全髋骨密度值(BMD)及骨转换标记物(血清CTX、尿CTX、NTX、血清TRACP5b)。结果①治疗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均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6个月,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尿CTX/Cr、尿NTX/Cr、尿吡啶啉/肌酐(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YD/Cr)和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后各骨转换标记物仍维持较低水平,但无进一步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6个月时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与3年后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BMD的变化值均呈负相关(P〈0.01)。③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新发骨折2例。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PMOP安全有效,早期骨转换标记物的下降与3年后骨密度的改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导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观察70例因AIs所致骨量减少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服用钙尔奇D片,每日1片,治疗组同时予补肾中药,每日1剂,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并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BGP、BALP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水平、BGP、BAL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骨密度T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BMD骨密度T值水平升高(P0.05),BGP、BALP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有骨折等不良骨关节事件,而对照组出现1例下肢骨折事件。结论:补肾法可减轻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赵新  陈坚 《四川医学》2005,26(9):1030-1031
目的 分析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骨质疏松症治疗仪进行治疗,1次/d,40min/次,10d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均完成3~5个疗程治疗,观察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腰椎L2-4BMD及髋部Neck、Ward’s三角区、大转部Troch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骨痛症状有效缓解率达95.4%(P〈0.05),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提高5.3%~7.2%。结论 脉冲电磁场能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予口服阿仑膦酸钠胶囊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对照组(29例)予口服钙尔奇-D片,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腰背疼痛进行评价,分别测定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血钙、血磷、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原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尿Ⅰ型胶原羟基端交联肽(NTx).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椎L2~4、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部位BMD均有不通程度的上升,BAP、BGP和尿NTx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对可以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BMD,缓解骨痛,降低骨转化,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肝肾阴虚)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型)于本院就诊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及BMD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腰椎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X低于对照组,BG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BMD,调节骨代谢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硫辛酸辅助治疗2 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 年1 ~ 12 月于兴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 例T2DM 合并骨质疏松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础上给予硫辛酸辅助治疗。3 个月后,比较组间骨质疏松临床疗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水平。结果 3 个月后,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91.2% vs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腰椎、股骨颈BMD、骨碱性磷酸酶(BALP)、空腹血骨钙素(BGP) 水平、人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 BMD 升高,BALP、BGP 水平升高,CTX 水平下降。结论 硫辛酸辅助治疗在T2DM 合并骨质疏松中应用效 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并且能够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 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 TRACP-5b、s-CTX、BAP、OC)及骨密度( BMD)的影响,为临床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血Ca、P、ALP、s-CTX、TRACP-5b、BAP、OC及BM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TRACP-5b、s-CT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P、O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腰椎L2~4、股骨颈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T2 DM合并骨质疏松症可有效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BMD,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伊班膦酸钠。提示在防治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时,除了给予抑制骨吸收、促骨形成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T2DM,控制影响骨代谢的危险因素,如降血糖、改善胰岛素缺乏和脂代谢异常等,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唑来膦酸注射液4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min。同时口服钙尔奇D片600mg,1次/d,疗程为12个月。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骨痛症状明显改善,较治疗前骨痛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与股骨颈骨密度(BMD)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血钙(Ca)、血磷(P)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形成标志物OC、BALP值下调,治疗后12个月两者测定接近于正常值,其中OC值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吸收标志物β-CTx、DPD/Cr比值,治疗后下降迅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OP可有效改善骨痛症状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增加骨量,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筛选合格的6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利塞膦酸钠片+钙尔奇D;对照组30例:安慰剂+钙尔奇D)。两组服药12个月,于试验0、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腰椎骨密度(BMD)、血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等相关有效指标。结果①试验组治疗12个月与基线比较,腰椎骨密度提高13.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12个月骨密度综合疗效为:治疗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0.77%。③血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均降低,其中试验组血碱性磷酸酶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降低其骨转换,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刘怡  姜薇 《伤残医学杂志》2014,(16):152-154
目的:观察密固达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密固达4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分钟。同时口服钙尔奇D片600mg,1次/d,疗程为12个月。结果:本组52例患者经密固达联合钙尔奇D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骨痛症状明显改善,较治疗前骨痛N1K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与股骨颈骨密度(BMD)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O.05),而患者血钙(ca)、血磷(P)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形成标志物OC、BALP值下调,治疗后12个月两者测定接近于正常值,其中OC值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吸收标志物β-CTx、DPD/Cr比值,治疗后下降迅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密固达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OP可有效改善骨痛症状与骨代谢相关指标,增加骨量,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氯烯雌酚醚对围绝经期及经经后妇女骨丢失的影响。方法:59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随机分成氯烯雌酚醚组(38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各测1次血、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时用DEXA测定股骨颈及腰椎的BMD。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氯烯雌酚醚组的血清BGP及尿HOP/Cr均较对照组为低,而MD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烯雌酚醚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及BM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除BMD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BMD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氯烯雌酚醚能抑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高骨转换状态,防治骨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勃龙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M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绝经后PMO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5例)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观察组(60例)口服替勃龙,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BGP、CT、PT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8.2%)(P〈0.05);观察组患者BMD、BGP、CT等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而PTH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替勃龙治疗PMO妇女疗效显著,可增加骨密度,并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BMD)和骨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4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鲑鱼降钙素加钙剂治疗组 2 2例 ,肌注鲑鱼降钙素 5 0IU ,每日一次 ,2周后改为每周 2次 ,同时每日口服元素钙 60 0mg ;钙剂对照组 19例 ,每日口服元素钙 60 0mg ,疗程 6个月。 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鲑鱼降钙素组与治疗前比较 ,腰椎 1~ 4(L1-4)骨密度分别升高 5 .2 %、6.2 %、6.5 %和 8.1% (P <0 .0 5 ) ,股骨颈和大转子骨密度分别升高 4.6%和 6.5 % (P <0 .0 5 ) ,wards三角区无明显变化 ,桡骨远端骨密度升高 2 5 .7% (P <0 .0 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 ,所测各部位BMD无明显变化。降钙素组血ALP、BGP及尿HOP/Cr、尿DPD/Cr排泄率在治疗 6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0 1)。对照组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具有抑制骨吸收 ,保持并增加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34-37
目的 探讨阿法骨化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COPD合并O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法骨化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肺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腰椎BMD、股骨颈BMD水平上升,骨钙素(BG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水平较高,BGP、β-CTX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OP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BMD,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