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58例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的结果.结果 50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好转,心率与呼吸频率减慢,血氧有显著改善,pH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及时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是治疗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常规治疗加用NIPPV治疗后,取得了即时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所观察指标明显改善,所观察的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IPPV是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BNP、血氧饱和度治疗后明显升高,LVEF、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住院天数(24.79±4.7)d、(30.36±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患者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比较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32例患者行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小时后心功能改善,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明显减少,心率(HP)、呼吸(RR)明显减慢,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改善,PH和SBP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大多数急性左心衰合并肺水肿患者疗效确切,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应用BIPAP通气治疗的32例老年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覃志 《当代医学》2008,(18):60-60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结果 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两组相比P<0.001.结论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可作为急性左心衰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两组相比P&lt;0.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可作为急性左心衰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伦  黄洁明 《中原医刊》2004,31(17):30-3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救治重度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对37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通气治疗后,34例I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0例抢救成功,顺利撤机。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PH、P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通气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CPAP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特点,并对急性左心衰病人经常规治疗效果不好时使用CPAP,探讨其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20例心源性肺水肿行CPAP治疗情况。结果18例患者心衰纠正,2例患者心衰未纠正行气管插管,1例死亡。结论CPAP治疗急性左心衰,尤其是心源性肺水肿效果显著。能够改变肺的顺应性,缓解高碳酸血症,纠正低氧血症,增加心排出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 2 0例伴发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对心衰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 4例术后常规方法无法纠正和伴有急性排斥反应的顽固性心衰病人 ,采用CRRT。结果  16例患者通过常规处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 3个月心脏缩小 ,心功能明显改善 ,移植肾功能正常 ;4例术后仍有频发顽固性心衰致少尿无尿 ,行CRRT ,其中 3例心衰改善后尿量迅速增多 ,肾功能逐渐恢复 ,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肾脏破裂行肾脏修补术后虽经CRRT ,仍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肾移植术后频发心衰常规处理无效时 ,CRRT处理简便、安全、有效 ,可以快速纠正心衰 ,提高移植肾灌注 ,增加尿量 ,恢复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屠洪  陈海波 《河北医学》2007,13(2):169-171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3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动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95%,采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明显改善,2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BiPAP治疗有效率为94.7%.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心功能、肺水肿和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旨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CRRT)控制机体处于浅低温,迅速减少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脏做功治疗心血管术后严重左心衰。方法6例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肺动脉楔压(PAWP)〉20mmHg),4种正性肌力药物难以维持循环。CRRT控制中心血温34℃;4h内滤出水分使PAWP从23mmHg降至11mmHg;减少血管活性药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70mmHg,心排出量(CO)〉2.0L/min;镇静、呼吸机控制呼吸、静脉营养。结果CRRT平均支持6天后心功能显著改善,恢复中心血温36.5℃,增加血管活性药使MAP回升〉80mmHg,恢复容量负荷,维持PAWP10—12mmHg,给予速尿20mg/h,24h尿量大于2000ml停速尿。5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于心肾功能完全恢复后20天死于残余动脉夹层破裂。结论应用CRRT减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脏做功,辅以浅低温减低机体代谢使机体在浅低温下达到新的供需平衡,提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心脏得以休息而康复,效果显著,为严重左心衰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家荣  杨敏  高小夏 《河北医学》2004,10(4):329-331
目的 :回顾分析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间 2 1例行CRRT病例的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中急性肾衰 9例 ,慢性肾衰 8例 ,败血症 2例 ,肝肾综合症 1例 ,顽固性心衰 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应用DiapactCRRT治疗仪及配套管路 ,滤器为NIPS - 1 2 (Braun)或FB - 1 5 0A(NI POR) ,置换液为碳酸氢盐液 ,透析液为乳酸盐液 ,前稀释法输入 ,分组抗凝。结果 :CRRT治疗中 2例死亡 ,其余全部存活 ,存活组中治疗前血钾 ,肌酐 ,尿素氮分别为 (6 .1± 0 .5 )mmol/L ,(86 0 .5± 5 0 .2 )umol/L ,(2 6 .5± 4 .7)mmol/L ,治疗后血钾 ,肌酐 ,尿素氮分别为 (4 .0± 0 .4 )mmol/L ,(99.0± 2 1 .7)umol/L ,(7.2± 2 .5 )mmol/L。伴感染的 8例中 ,WBC治疗前为 (1 4 .8± 2 .5 )× 1 0 9,治疗后为 (8.3± 1 .8)× 1 0 9,1例顽固性心衰肺动脉高压 ,肺淤血明显改善。结论 :CRRT血流动力学稳定 ,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 ,改善机体状态 ,作为危重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在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患者通气后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对患者进行6h、12h、48h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呈现好转趋势。其中有47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成功率为90.38%,5例患者通气成功但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出现失败(4例患者撤机过程中死亡,1例患者撤机失败后转入外科),病死率为7.69%。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左心衰并严重肺水肿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作用。方法将43例患有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分析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脏功能。结果治疗组pH、SaO2、PaCO2、HR、RR等在治疗1h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h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纠正低PaO2方面,治疗组早期即表现出优越性(P<0.05)。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而对照组为72.7%,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7.
肖日央 《河北医学》2007,13(7):827-831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7例iNS并发ARF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并与同期17例随机抽取的无ARF的iNS进行比较.结果:iNS并发ARF多为少尿型ARF(765%):其合并高度水肿、胸腹腔积液、高血压、心衰肺水肿的比例分别为76.5%、64.7%、47.1%和5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小球微小病变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iMS并发ARF的58.8%,但两组之间肾小球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无显著差别.iNS并发ARF的小管间病变较重,均表现弥漫间质水肿,7例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灶性坏死,5例伴间质炎症细胞浸润.17例iNS并发ARF患者中,2例经利尿等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其余15例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4例肾功能完全恢复.结论:临床上iNS并发ARF多为少尿性ARF,常合并高度水肿、胸腹腔积液、高血压、心衰竭肺水肿;可发生于各种肾小球病理类型,小管间质病变均较重;经合理治疗,尤其是CRRT的应用,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血管扩张剂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已为许多临床医师所熟悉。但在心瓣膜狭窄的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兼有二尖瓣狭窄)心衰患者,扩血管药的扩张动脉效应可致左右心输出量急剧不平衡,使心衰迅速加重,甚至发生肺水肿。这一点常被人们忽视。本文报告4例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在静滴血管扩张剂时发生急性肺水肿。而本院心内科5年来用同样疗法的非心瓣膜病心衰,并无1例发生肺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CT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认识。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限,分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与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以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值≥45%为限,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肺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肺CT影像学表现为腺泡结节、斑片状及大片融合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病变进展时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典型者出现"蝶翼征"。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肺纹理增多,增重,胸膜下线、克氏线出现以及肺实质磨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为主。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起病时间急缓,EF指数的高低与肺部CT表现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