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癫的适应征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计划系统和CT/MR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射频热凝多靶点毁损术对34例难治性癫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和继续抗癫药物治疗,于术后1a采用国内癫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并发肢体轻瘫6例,记忆障碍2例,均在4周内恢复。手术治疗1a后,21例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显著改善8例,良好4例,较差1例,无改善0例。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热凝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8.5年,平均6.1年,Ⅰ级1例(11.1%),Ⅱ级2例(22.2%),Ⅲ级6例(66.6%)。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遗留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CT/MRI图像融合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热凝毁损海马杏仁核治疗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由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CT/MRI)脑电图(EEG/VEEG)资料和手术疗效。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动态脑电图检查明确致癎灶完成定位诊断、术中行立体定向组织活检、快速冰冻病理确诊病变性质完成定性诊断。全部患者在计算机辅助下行致癎灶侧海马杏仁核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术。手术效果按谭启富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42个月,13例癫癎未再发作(满意),4例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明显改善),2例发作次数减少50%(改善)。未发现神经心理学改变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由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行海马杏仁核热凝毁损是控制癫癎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热凝毁损海马杏仁核治疗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由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CT/MRI)脑电图(EEG/VEEG)资料和手术疗效。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动态脑电图检查明确致癎灶完成定位诊断、术中行立体定向组织活检、快速冰冻病理确诊病变性质完成定性诊断。全部患者在计算机辅助下行致癎灶侧海马杏仁核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术。手术效果按谭启富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42个月,13例癫癎未再发作(满意),4例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明显改善),2例发作次数减少50%(改善)。未发现神经心理学改变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由海马病变所致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癎,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行海马杏仁核热凝毁损是控制癫癎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采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的4例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3例术后达到完全缓解,无发作(Engel分级Ⅰ级);1例发作减少75%(Engel分级Ⅲ级)。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往往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安全、有效,可减轻甚至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总结39例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射频热凝毁损双侧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内囊前肢、隔区、尾状核下神经束等靶点。术后长期随访,采用Engel及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ISC)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39例全部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10年,平均3.9年,癫痫发作缓解按Engel标准评价Ⅰ级2例(5.1%),Ⅱ级15例(38.5%),Ⅲ级20例(51.3%),Ⅳ级2例(5.1%)。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症状均明显好转,智力无下降。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34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共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9月在我科接受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病人36例,应用改良的Engel分级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6例,时间12~42个月。Ⅰ级2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无术后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性高,效果好,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方法,治疗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毁损靶点位置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患者女性,9岁,痴笑癫痫8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3年,MRI提示下丘脑错构瘤.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结果 术后一周有尿量增多,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痴笑发作消失,复杂部分性发作减少.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于下丘脑错构瘤伴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毁损靶点定位应包括错构瘤中心及错构瘤边缘乳头体丘脑束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对视频脑电图、MRI、脑磁图和PET检查仍不能明确致痫区的病例进行SEEG记录以更好地确定致痫灶。所有病人均采用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射频毁损靶点为SEEG监测下的癫痫起始区或癫痫网络中频繁放电的电极位点。结果 SEEG记录显示,33例中,5例为单电极起始(同一电极的1~3个触点),15例为单脑区/部位起始(多根电极起始,但局限于同一脑区或病灶部位),6例为相邻多脑区起始,7例为不同脑区的多部位弥漫起始区。每例病人射频毁损1~11个靶点,手术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随访6~15个月,4例癫痫发作停止,3例发作减少80%以上,10例减少50%~79%;8例减少10%~49%;8例较术前无明显缓解。结论 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对癫痫患者MoCA评分、疾病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8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立体脑电图电极明确致痫灶,且无脑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MoCA评分为(28.16±3.52)分,均未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Engel分级情况:I级30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其中3例患者热凝后无发作;热凝过程中4例出现先兆,3例出现头痛、恶心,立即停止热凝后症状均消失;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嗜睡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测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一种微创、精准性的治疗方法,对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小,治疗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度高,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癎灶癫癎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脑电图、MRI、脑磁图(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无法确定致癎灶的难治性癫癎患者78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Engle癫癎疗效分级,本组患者术后1~5年I级+Ⅱ级病例均达82%以上。结论对于临床无明确致癎灶、无法进行开颅致癎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癎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病人13例。采用癫痫的国内疗效评定标准和全国精神外科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治疗1年后,13例病人中,癫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精神病症状基本消失,2例部分症状存在。结论双侧杏仁核、双侧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进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的1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纳入病种包括下丘脑错构瘤,侧脑室壁灰质异位结节及其他皮质发育异常。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有7例出现短期并发症:3例偏瘫,2例发热、1例中枢性面瘫,1例视物模糊,出院时均完全恢复。术后常规服用抗痫药物,经过3个月至21个月的随访,10例患者EngleⅠ级,2例EngleⅡ级,1例EngleⅣ级。发作未完全控制患者均再次行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病理分别为FCDⅡa型、MCD(大脑发育畸形)、灰质异位,疗效进一步随访中。结论 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癫痫外科治疗方案中的一项有力补充,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术安全有效,甚至可以达到无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采用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手术方法治疗引起痴笑性癫癎的下丘脑微小错构瘤的经验。方法报告1例病人,男性,22岁,表现为痴笑性癫癎21年,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7年,发作3~4次/d,药物治疗无效。MRI诊断为第三脑室内错构瘤,大小6mm×6mm×7mm。局麻下采用有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病变内插入深部电极,记录并刺激后行射频毁损,制作4个靶点。结果深部电极在病灶内记录到棘波和慢波,刺激未诱发出痴笑性癫癎。术中行可逆毁损(45℃)和毁损(70℃)时,病人出现一过性中枢性高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术后随访6个月,痴笑性癫癎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完全消失,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下丘脑受到直接热刺激时可产生中枢性高热。对于较小的下丘脑错构瘤,立体定向热凝毁损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颅内电极热凝治疗儿童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的儿童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ROSA在病灶及其周围植入颅内热凝电极。术后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病灶及周围电极触点进行射频热凝毁损1~2次,治疗后再次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1~2 d。结果共植入105根深部电极,术后复查CT全部按计划路径植入,根据监测结果全部顺利完成射频热凝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EngelⅠ级10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ROSA引导立体定向植入儿童颅内深部电极安全准确,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可以通过射频热凝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但尚需长期、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或痫灶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T定位、导向下对7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23±4.20)个月,癫痫不发作27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10例,无效8例,有效率89.47%;术后除早期暂时性并发症外,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毁损术对痫灶泛发者的多核团毁损;对病灶很小,位置深的致痫灶直接毁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治疗癫痫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能否阻止癫痫放电的传播以治疗顽固性癫痫。方法 17例顽固性癫痫病人应用ZD立体定向系统,CT扫描确定杏仁核和海马的靶点,分别毁损杏仁核和海马。术后常规MR复查了解靶点毁损的部位和大小,并排除并发症。结果 本组17例,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6年,平均3年9个月,结果满意者7例(癫痫发作消失),显著改善者7例(癫痫发作减少75%),无效者1例,1例自行停药2月后,癫痫发作又复发,再次服药后仍有癫痫发作。所有患者均需服药,药量无明显减少。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海马复合体治疗癫痫,创伤小,安全,控制癫痫发作基本满意,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难治性多灶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2009年采用脑电图、MRI、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对双侧大脑半球均存在多个致痫区、无法进行开颅广泛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2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谭启富癫痫疗效分级,本手术对癫痫发作控制的满意率在术后1~5年达62%。结论对无法进行开颅行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多灶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脑室旁灰质移位症(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脑室旁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表现以及脑电图诊断为脑室旁GMH所致药物难治性癫痫,行机器人辅助SEEG记录精确定位致痫区及传导途径,并在SEEG引导下行RF-TC治疗。所有电极偏差在3 mm误差范围以内,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1例癫痫完全控制,1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80%。结论 脑室旁GMH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原因之一,SEEG引导下RF-TC治疗的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多靶点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失败的原因及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已行立体定向多靶点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手术效果欠佳,分析原因,结合第一次手术靶点及目前核心症状,再次在立体定向基础上,进行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隔核等多靶点组合,进行核团射频热凝手术治疗.应用CGI、WISC、BPRS、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依据减分率标准,18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2例,进步5例,无变化1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智商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多靶点定向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失败后,再次手术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