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20批两面针药材进行常规检测,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结果共检出2批药材为伪品,1批药材浸出物低于药典规定,4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低于药典规定。建立了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18批鉴定为正品的药材聚为5类。结论不同来源的两面针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可反映其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建立两面针药材特征指纹图的分析方法,为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提供质控参考.方法:建立两面针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25批样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分析,鉴定两面针药材真伪及品质优劣.结果:在25批市场抽样的药材中,仅有8批被鉴定为质量较好的正品,有7批被鉴定为次品,7批被鉴定为两面针常见伪品飞龙掌血,3批被鉴定为伪品.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靠,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国家资源普查收集的产自10个省市的58批桔梗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测定其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梯度洗脱,建立不同产地桔梗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果:58批桔梗样品中有2批表面色泽,7批大小,11批断面特征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的总不合格率为36.20%;建立了58批桔梗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四川省桔梗样品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3个方面均较高,重庆市、湖南省桔梗样品3个方面均较低;对58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了聚类分析及性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成正向相关,但样品中浸出物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的差异与样品性状特征(皮部)具相关性。结论:所鉴别的性状特征,测定的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以及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优质桔梗的筛选,新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修订以及桔梗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真实、具代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耳草的HPLC指纹谱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地耳草HPLC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用RP-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地耳草及其混伪品细叶金丝桃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地耳草不同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而地耳草与细叶金丝桃的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结论:HPLC指纹图谱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用于地耳草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黔产钩藤带钩茎枝和叶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钩藤叶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钩藤带钩茎枝和叶各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为指标成分进行指纹图谱比较,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02%氨水(B)梯度洗脱(0~45 min,30%~60%A;45~75 min,60%~64%A;75~90 min,64%~70%A;90~95 min,70%~70%A),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16个共有峰构成10批钩藤茎枝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各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87;16个共有峰构成10批钩藤叶特征指纹图谱,各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80。结论:钩藤叶中异钩藤碱含量高于钩藤茎枝,但二者含有的钩藤碱含量相差不大。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能用于比对钩藤茎枝和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钩藤叶的药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矿物药阳起石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Fourier指纹图谱,为阳起石药材的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RD技术对矿物药阳起石进行分析,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以指纹图谱为对照,根据不同样品XRD图谱中各特征峰相对强度,以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样品XRD图谱的相似度,并做聚类分析。结果:获得10批正品、3批掺杂阳起石药材和2批伪品的XRD图谱,其中10批正品图谱几何拓扑特征基本一致;利用该10批正品阳起石样品XRD图谱得到由18个共有特征峰组成的阳起石XRD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显示,15批样品中,不同正品样品XRD图谱共有峰相似度均较高(>0.98),掺杂样品相似度略低(0.85-0.97),伪品样品相似度最低(<0.2),三者相似度具有明显差异,可加以区分;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实现对矿物药阳起石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快速地鉴定马钱子药材及其易混品的方法,为马钱子基原真实性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性状和微性状鉴定方法分析比较马钱子及其易混品的主要区别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25批马钱子类样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同时以共有峰面积作为原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马钱子及其易混品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主要表现在种子形态特征及子叶叶脉的数量。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2个峰,样品间相似度在0.446~0.995之间,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结论:马钱子及其易混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山马钱子、牛眼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均不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但云南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可满足该标准,可作为马钱子潜在药用资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挥发油类成分的气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防风药材中的挥发油类成分,运用气相色谱法(GC)对33批防风药材的挥发油类成分进行分析,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所得色谱图进行分析。结果:各样品之间的相似度为0.030~0.990,说明防风及其伪品的挥发性成分具有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指纹图谱在鉴别防风真伪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同时可作为防风药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黄芩药材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低压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实验测定多批药材并记录指纹图谱,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发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04A)计算。结果各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大小与其产地有关。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8个峰构成黄芩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为黄芩药材的指纹图谱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蜂胶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蜂胶药材质量的差异,为蜂胶原料适宜产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4个不同主产区14批不同产地蜂胶药材的指纹图谱,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建立蜂胶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12个指纹图谱共有峰,14批蜂胶药材中9批蜂胶药材的相似度>0.90,说明不同主产区及同一主产区不同产地蜂胶指纹图谱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蜂胶药材的的质量控制及产地鉴别。  相似文献   

11.
河南产大黄类药材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河南不同产地大黄的质量,为该药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查土大黄苷,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9批药材中4批含有土大黄苷,鉴别为土大黄,来源为波叶组大黄的华北大黄;5批不含土大黄苷,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质量分数均>1.5%,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平顶山鲁山县的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较高(4.65%),洛阳嵩县次之(4.38%),2种大黄来源分别为药用大黄、掌叶大黄。结论:河南不同产地分布的药用大黄、掌叶大黄药材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具有开发利用前景;华北大黄不能作为大黄药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江西建昌帮炆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控制炆熟地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建昌帮炆熟地黄指纹图谱,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批次建昌帮炆熟地黄共有13个指纹图谱峰,经相似度计算,整体相似性好。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建昌帮炆熟地黄的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宁夏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研究,对宁夏柴胡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比较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分别对13批柴胡药材和对照药材的共有峰面积和近红外吸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的相似度分别0.901和0.982,结合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对应点吸收)的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均无显著差异,验证了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的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图谱,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认为13批宁夏产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无显著差异。研究采用两种综合性较强的检测手段,避免了分析中因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而引起的误判,为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商品等级的远志药材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收集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广西玉林、四川荷花池4个药材市场中不同商品等级的47批远志药材,测定其直径及抽心率,构建上述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建立不同等级远志药材的对照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0. 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6 nm。结果:不同商品等级的远志药材,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上相似,但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远志筒统货与依据47批药材建立的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介于0. 925~0. 996;远志小筒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介于0. 840~0. 997;远志中筒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介于0. 865~0. 996;远志大筒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介于0. 931~0. 993。结论:传统判别药材质量优劣的"辨状论质"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后续应建立药材外观性状与其内在化学成分相关的商品等级标准,以确保同等级商品远志药材质量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近年来何首乌肝中毒事件频发,针对网络销售制何首乌大量增加及质量监测缺失的问题,检测不同批次从网络上购买(网购)的制何首乌质量和肝细胞毒性大小,并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工艺的减毒效果,为规范和提高何首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和肝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考察部分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差异;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肝细胞毒性降低效果.结果 网购的26批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在0.004%~3.442%,其中有8批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052~0.998,其中有6批差异巨大;对肝细胞毒性(IC50)差异较大,其中4批网购的制何首乌样品毒性大于生何首乌对照药材.何首乌常压清蒸法减毒速度较慢,蒸制12 h毒性仅下降13.6%;高压清蒸法和高压黑豆汁蒸法减毒速度相对较快,蒸制5~6 h毒性下降22.1%左右且趋于稳定.结论 网络销售的制何首乌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炮制减毒不充分,增加了何首乌肝中毒的风险,应加强何首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何首乌高压清蒸法的炮制减毒效果较好、时间较短,建议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粉葛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在该研究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分析了收集的13批不同产地的粉葛饮片,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以葛根素作为定量指标,并计算转移率。该研究还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了粉葛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13批药材经鉴定均为粉葛(Pueraria thomsonii),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1.1%,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转移率的范围为41.4%~60.0%,出膏率范围为15.7%~34.3%,对13批粉葛饮片标准汤剂制作出了相应的指纹图谱,其相似度均90.0%。通过使用质谱分析共鉴定出了粉葛中的柠檬酸,葛根素-4’-O-葡萄糖苷,大豆黄素-4’,7-双葡萄糖苷,染料木素苷,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葛苷A,大豆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结论:13批不同产地的粉葛标准汤剂与粉葛饮片的基本属性一致,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系统评价粉葛标准汤剂,为粉葛水煎液相关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曾秒  谢孟君  祝子喻  俞月婷  张梅 《中草药》2023,54(21):7193-7201
目的 对不同产地批次赤芝Ganoderma lucidum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为灵芝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及优质赤芝原料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5批次各GAP基地的灵芝药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及行业通用方法,考察其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分别采用比色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PMP-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比色法测定三萜甾醇含量,HPLC法进行灵芝酸A一测多评;同时对15批赤芝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质量标准要求,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明显区别于其他批次样品。结论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说明国内赤芝GAP基地种植质量良好;同时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地批次赤芝样品,主要体现在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HPLC测定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同时建立其指纹图谱,探索原药材与药材粉末勾兑后阿魏酸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差异,寻找使药材质量达到均一的途径。方法:阿魏酸含量以《中国药典》标准的130%为含量的勾兑目标,测定9批不同批次当归及勾兑后10批药材的含量;以9批不同批次的当归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作为勾兑后药材的参照指纹图谱,建立它们的指纹图谱。结果:勾兑后,含量结果与目标值接近,偏差在±10%以内,勾兑后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0以上。结论:不同批次药材通过逐步代入法勾兑可使指标成分含量接近目标值且指纹图谱相似度趋于一致,显著提高药材的质量均一性。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不使用复杂数学软件,可作为中药材勾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各含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对化学分离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对主要特征峰进行化学指认;对22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11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指认;17批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相似度值明显高于5批伪品;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7批白花蛇舌草密集分布在一个区域,而5批伪品离散分布在此区域外;对22批药材进行聚类分析,17批白花蛇舌草聚为一类,5批伪品均未与其聚为一类;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对17批白花蛇舌草进行质量评价,总共可聚为4类。结论: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手段相结合,可对白花蛇舌草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可为提高其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