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等多个腺体.其发病与细胞ret原癌基因突变有关,且ret突变基因型与MEN2表型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综述有关ret及其配体和下游信号途径的研究结果,以及MEN2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MEN2B为甲状腺髓样癌、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欧洲MEN1研究联合体(ECMEN1)成功地克隆到MEN1的致病基因men1。之后,在绝大部分MEN1家系病人中都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从而确定了men1基因与MEN1之间的因果关系。MEN2由原癌基因ret突变所致,大量的病例显示,临床表型与ret基因突变类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MEN2B为甲状腺髓样癌、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欧洲MEN1研究联合体(ECMEN1)成功地克隆到MEN1的致病基因men1[1-2]。之后,在绝大部分MEN1家系病人中都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从而确定了men1基因与MEN1之间的因果关系。MEN2由原癌基因ret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寻2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1982年和199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2个MEN2A家系共9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家系1中2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exonll的C634R突变,exon2的A45A和exon13的L769L 2处多态性;家系2中1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C634Y突变,exon2的A45A存在多态性,另外筛查出其子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 本研究2个家系存在exonll的C634位点突变,达到MEN2A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其后代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突变的分子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2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1982年和199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2个MEN2A家系共9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家系1中2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exon11的C634R突变,exon2的A45A和exon13的L769L2处多态性;家系2中1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C634Y突变,exon2的A45A存在多态性,另外筛查出其子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本研究2个家系存在exon11的C634位点突变,达到MEN2A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其后代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内分泌腺瘤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内分泌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 MEN2B为MTC、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Wermer于1954年首先描述了垂体前叶腺瘤、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EN2)又称Sipple综合征,其病理学特征为甲状腺髓样癌(MTC)或甲状腺C细胞增生。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MEN2A、MEN2B、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及其他型。文献报告MEN2A占MEN2的60%,以MTC为主要临床表现,约50%伴有嗜铬细胞瘤(PCC),30%-40%伴有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HPT)。MEN2B以黏膜多发性神经瘤、MTC和(或)PCC为特点,可有类马凡体征,少数患者还伴有肠道神经节母细胞瘤,角膜神经粗大,骨骼发育异常及发育延缓等,无甲状旁腺疾病。FMTC则仅有MTC,且患有MTC的家族成员不少于4个。  相似文献   

8.
正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是指患者身上同时或相继发生2种或2种以上内分泌腺增生或肿瘤,临床上主要分MEN1型和MEN2型,后者又分为MEN2A、MEN2B亚型。其中MEN1型的发病率为1/5万~1/3万,外显率较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催乳素瘤常见)~([1-2])。目前认为,  相似文献   

9.
MEN1基因突变所致多内分泌腺瘤病1型二例及其家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内分泌腺瘤病1型的发病与MEN1基因突变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特征。方法 从2个家系中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抽提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运用PCR、DNA测序分析技术检测MEN1基因所有10个外显子,进一步用亚克隆测序鉴定其杂合性。结果发现两个家系中的先证者MENI基因均在第二号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分别为372-373insACCTGTCTATCATCGCCG和357-360delCTGT,前一种突变为一种新的突变类型。结论 在2个多内分泌腺瘤病1型中国人家系检出2种MEN1基因突变,其中MEN1基因372-373insACCTGTCTATCATCGCCG为一种新的MEN1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内分泌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分为两型,本文只叙述Ⅰ型,在其与消化道疾病有关。MEN Ⅰ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变常涉及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如脑下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腺及肾上腺。病变可能是腺体增  相似文献   

11.
许纯孝  燕东亮 《山东医药》2001,41(12):48-48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体同时或先后发生增生或肿瘤。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高。MEN分为三大类:①MENI型:又称Wermer氏综合征,常涉及垂体、甲状旁腺及胰腺。②MENⅡ型:又分为两个亚型,即MENⅡA型。又称Sipple氏综合征,表现为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MTC)与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MENⅡB型,除有MENⅡA型表现外,尚包括多发性粘膜神经瘤、消化道弥漫性神经节细胞瘤、先天性巨结肠、骨骼肌肉异常与马凡氏体征等。③混合型:是MENI型、MENⅡ型肿瘤的重叠。本文仅简介MENⅡ型。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EN2)又称Sipple综合征,其病理学特征为甲状腺髓样癌(MTC)或甲状腺C细胞增生。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MEN2A、MEN2B、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及其他型。文献报告MEN2A占MEN2的60%,以MTC为主要临床表现,约50%伴有嗜铬细胞瘤(PCC),30%~40%伴有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HPT)。MEN2B以黏膜多发性神经瘤、MTC和(或)PCC为特点,可有类马凡体征,少数患者还伴有肠道神经节母细胞瘤,角膜神经粗大,骨骼发育异常及发育延缓等,无甲状旁腺疾病。FMTC则仅有MTC,且患有MTC的家族成员不少于4个。MEN2A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Ⅱa型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MENⅡa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MENⅡa型。结论完善检查手段可提高MENⅡa型的检出率,确诊需病理检查,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7-09-10和2008-08-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MEN1患者资料。以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分析技术检测MEN1基因全部编码区的第2~10号外显子。结果1例患者的MEN1基因10号外显子内存在杂合突变,为c.1378C>T(Arg460Ter);另1例患者的MEN1基因所有编码区均未发现异常。结论MEN1基因突变c.1378C>T(Arg460Ter)亦为中国MEN1致病基因突变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ret基因重排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ret基因重排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27例PTC,另有其他组织类型甲状腺癌1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33例及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对照)甲状腺组织标本。首先以多重PCR筛查重排突变基因(ret/PTC)的存在,再以鉴定PCR(ID PCR)确定ret重排突变类型(ret/PTC1, 2, 3),最后通过自动测序证实。结果 (1)有15例标本显示ret/PTC阳性,其中11例为ret/PTC1; 3例为ret/PTC3; 1例为ret/PTC2。ID PCR产物通过直接基因测序得到证实。( 2 )所有15例ret/PTC阳性的组织标本均为PTC,发生率为55. 6% (15 /27)。(3)ret/PTC阳性及阴性的两组PTC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颈部淋巴结累及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状腺外软组织侵犯率在ret/PTC阳性的患者低于阴性患者(33. 3% vs66. 7%,P<0. 05)。唯一1例有远处肺转移的患者为ret/PTC阴性。结论 ret重排突变特异性发生于PTC中,可能与PTC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多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以家族性甲状旁腺、胰岛和垂体前叶肿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人类MEN1基因定位于11q13,包含10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610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menin。Menin对细胞分化和衰老是必需的,其水平降低可导致垂体前叶肿瘤、甲状旁腺肿瘤和胰岛素瘤。MEN1基因分析对某些特征符合MEN1,但又不符合其诊断标准的先证者有效。在MEN1基因突变携带者中早期筛选可降低肿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MEN1基因与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N1基因为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MEN1)的易感基因,在调节基因的转录、维持基因的稳定、调控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方面起重要作用,而MEN1基因失活可能与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2B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表型和PET原癌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例有典型临床表型的MEN2B患者及其23名家族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MEN2B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仅存在于5例先证者中,其家族成员均未发现;5例患者确诊MEN2B时的甲状腺髓样癌(MTC),类马凡体型,唇舌的黏膜神经瘤,眼部异常,肠道异常和嗜铬细胞瘤(PCC)的发生数分别为5、5、5、4、3和3;其MTC和PCC的发病年龄分别为(20.0±8.1)岁和(28.3±2.5)岁;RET基因突变均为第16外显子的M918T。结论本组MTC和PCC的平均发病年龄均晚于国外相关报道,且PCC发病晚于MTC;MEN2B其他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大于国外报道,考虑与MEN2B确诊较晚有关。本组MEN2B先证者发生RET突变的家系比例(100%)要明显高于国外的相关报道(50%),且均为RET原癌基因的M918T单一突变。  相似文献   

19.
MEN1基因为近年发现的多内分泌肿瘤综合征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syndrome,MEN1)的易感基因。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的1/3,包括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本文综述了MEN1基因的结构、功能、失活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与其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分析了MEN1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5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的临床和RET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ou YL  Zhu SX  Li JJ  Liu JB  Yin M  Xiao BY  Yu CL  Wang LM  Gu LQ  Cui B  Ning G  Li XY  Zhao Y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466-470
目的 研究15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和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5例MEN2A先证者家系的共119名家系成员,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分别对RET原癌基因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在15个MEN2A家系中,共有49例检出RET原癌基因突变。其中37例有MEN2A临床表型,另12例为基因携带者,前者诊断MEN2A的年龄显著晚于后者[(43.0±13.9)岁比(9.8±7.4)岁,P〈0.01];37例MEN2A患者中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PCC)和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HPT)的发生率分别为91.9%,56.8%和10.8%;在15个MEN2A家系中,共检出5种基因突变类型,均位于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位点,分别为:C634W(13.3%),C634Y(46.7%),C634R(26.7%),C634F(6.7%),C634S(6.7%)。结论 15个MEN2A家系中,37例有临床表型的MEN2A患者平均确诊年龄高于国外相关报道;MEN2A患者MTC和PCC的发病率和国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而HPT则较低;所有MEN2A患者的RET原癌基因突变均位于634位点,较国外文献报道的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