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DNA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因识别和疾病基NN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近几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作一总结,并对研制用于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和诊断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将电化学方法的高灵敏度和DNA生物传感器的高度序列特异性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基因检测手段.本文在介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其设计及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着重介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医学应用,并展望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ElectrochemicalDNABiosenso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和http://dx2.cqvip.com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生物传感器,医药学,药物分析,基因诊断”,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②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综述文献。③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与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相关的文献,其中15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1篇文章系同一类重复性研究和综述文献。资料综合:①DNA传感器的基础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DNA,还可以用来检测DNA的损伤,它能在短时间内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他与生命过程相关的物质进行信息采集,可以帮助医生从基因层次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对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②临床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体液中的微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检测。③生物制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生物制药,原理是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来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④生物传感器的未来:由于生物传感器潜在的巨大优越性,在未来的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拓展,而广阔的市场需求又将进一步推动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制造技术和生物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它将取代医学上一些传统的检测、化验方法,成为广泛普及的常规分析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着重介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医学应用,并展望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Ekctmchemical DNA Biosenso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和http://dx2.cqvip.com 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生物传感器,医药学,药物分析,基因诊断”,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②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综述文献。③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与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相关的文献,其中15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1篇文章系同一类重复性研究和综述文献。资料综合:①DNA传感器的基础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DNA,还可以用来检测DNA的损伤.它能在短时间内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他与生命过程相关的物质进行信息采集,可以帮助医生从基因层次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对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②临床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体液中的微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检测。③生物制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生物制药.原理是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来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④生物传感器的未来:由于生物传感器潜在的巨大优越性,在未来的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拓展,而广阔的市场需求又将进一步推动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制造技术和生物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它将取代医学上一些传统的检测.化验方法,成为广泛普及的常规分析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OXA-23突变基因的新型电化学DNA传感器。方法采用多分枝长针海胆形铂纳米树枝(Pt-LSSUs@PAA)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界面,以六氨合钌(RuHex)为信号指示剂,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传感器杂交前后与DNA骨架中带负电的磷酸基团结合的RuHex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差异。用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定量检测MRAB OXA-23突变基因。结果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Pt-LSSUs@PAA的修饰能显著增大电极的有效面积,加快电极表面的电子传导速率,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构建完成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测定OXA-2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 fmol/L~10 nmol/L,检测限为3.3 fmol/L(信噪比为3),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构建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可灵敏、特异地定量检测MRAB OXA-23基因。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与多基因、多步骤的致癌因素相关的复杂过程,包括了原癌基因及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DNA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与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结构的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碱基上的过程。甲基化异常被认为是肿瘤的一个特征,是基因组中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相关。基因局部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已成为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本文就DNA甲基化及肿瘤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的相关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 ,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 ,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弱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将基因芯片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结合研制基因传感器 ,为近年来国际上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近两年对光学、电化学和压电基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研究 ,并提出了基因传感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研究近况,探讨光学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文献,检索词“DNAbiosensor,opticalfiber”,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传感器,DNA,光纤”,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光纤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排出标准:①电化学,压电晶体DNA传感器的应用。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对光纤DNA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评价。资料综合:光纤DNA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光电子学的交叉技术。光纤DNA传感器对基因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排出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光纤DNA传感器可检测杂交后产生的特异性信号,选择性强,易于排除杂交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干扰。可应用于模式寡核苷酸的检测、DNA损伤的检测、基因诊断检测、致病菌的检测、药物检测、对酶的检测。结论:光纤DNA传感器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对肿瘤、遗传病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因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芯片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弱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将基因芯片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结合研制基因传感器,为近年来国际上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近两年对光学、电化学和压电基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研究,并提出了基因传感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人体基因组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导致的DNA序列多态性,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它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SNPs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以及对药物、环境等影响因素反应的差异。血液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涉及到多个遗传易感基因的相互作用。本文拟就近年来SNPs在血液肿瘤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SNP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它反映了个体表型、疾病易感性和对药物、环境因子反应的差异。血液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到多个遗传易感基因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在血液肿瘤研究领域(致癌物质代谢酶基因的SNP、DNA修复基因的SNP、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SNP、药物代谢相关酶基因的SNP等)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DNA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DNA检测方法,它通过检测探针DNA与靶向DNA杂交引起的可检测信号的改变,从而实现对靶向DNA的检测~([1,2])。目前,已报道了多种基于不同检测信号的DNA生物传感器~([3]),包括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压电生物传感器~([4])和DNA荧光传感器等。其中,荧光DNA传感器~([5])因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抗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安培免疫传感器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免疫检测方法。它具有许多优越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因而已成为临床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介绍了这类传感器的分析原理及其构造,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它们在临床免疫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临床康复》2009,(51):10196-10196
2009年9月2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唐芳琼研究员带领的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组在纳米增强的酶生物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电化学与传感器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杂志《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09,25,889-895),引起审稿人的兴趣,评价该文章“工作细致,并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晴晖  张锦锋 《检验医学》2001,16(6):325-329
现知人类的疾病都与基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核酸的检测和分析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疾病诊断模式和治疗策略的更新,并揭示了与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相关的疾病的发病机制.医学实验室所要检测和分析的核酸既包括人体本身的基因(DNA)以及反映基因转录水平的mRNA,也包括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等所携带的外源性基因(DNA或RNA).现介绍医学检验中应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目前在DNA分析中,异常基因的直接和间接测定的进展,并就这些技术如何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作了论述。在过去十年内对单基因疾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微小RNA(miRNA)作为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一类核酸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或预后阶段水平极低,需要提高miRNA检测灵敏度。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特异性水解DNA-RNA杂交链中DNA、而对单链RNA不产生作用的核酸酶;利用其酶切特性可导致miRNA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miRNA检测信号放大。目前基于DSN酶切放大效应检测miRNA为一项热点研究,其与等温扩增及纳米材料相结合,主要在DSN介导的比色传感器、荧光传感器、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等方面发展出许多miRNA检测新方法,为医学检验工作者提供了极具前景的miRNA技术工具。巧妙设计DNA探针、克服DSN部分局限性、增加新型纳米材料等则是基于DSN酶切放大效应检测miRNA新方法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双探针夹心法,结合酶标生物电催化反应技术和计时电流的电化学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stx2基因。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下,DNA探针能较好地固定于金电极表面;探针标记链酶亲合素后,检测信号明显增强。DNA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值可达6.25×10-8mol/L。结论构建的DNA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为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研究近况,探讨光学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文献,检索词“DNA biosensor,optical fiber”,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传感器,DNA,光纤”,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光纤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排出标准:①电化学,压电晶体DNA传感器的应用。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对光纤DNA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评价。 资料综合:光纤DNA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光电子学的交叉技术。光纤DNA传感器对基因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排出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光纤DNA传感器可检测杂交后产生的特异性信号,选择性强,易于排除杂交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干扰。可应用于模式寡核苷酸的检测、DNA损伤的检测、基因诊断检测、致病菌的检测、药物检测、对酶的检测。 结论:光纤DNA传感器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对肿瘤、遗传病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透明导电薄膜载体材料在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背景:发展基于DNA杂交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技术,是获得高灵敏度、强特异性、高可靠性、微型便携化及成本低廉电化学基因芯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具有优异物理化学特性的新型载体材料对实现生物电信号在芯片系统中的高效稳定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的:对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全文数据库、APS全文数据库.资料检索时间为2001/2010.分次输入检索词检索文献,所有检索词为"Electrochemical DNA biochip,biosensor;Label-free electrical detection;Carrier materials;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films".纳入无标记电化学基因芯片领域中与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等相关的文献.排除相关度不大和重复性文章.结果与结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经过功能化修饰后可以用作无标记电化学检测技术的电化学基因芯片新型载体材料.与其他类型的薄膜载体材料相比,其具有导电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是电化学基因芯片载体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但是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的重点方向是通过深入研究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载体材料物化特性对生物电信号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靠性的影响及规律,弄清生物电信号在载体材料中及其与生物分子界面的电子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