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着重介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医学应用,并展望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ElectrochemicalDNABiosenso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和http://dx2.cqvip.com2000-01/2005-11的文章,检索词为“生物传感器,医药学,药物分析,基因诊断”,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②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综述文献。③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与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相关的文献,其中15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1篇文章系同一类重复性研究和综述文献。资料综合:①DNA传感器的基础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不仅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DNA,还可以用来检测DNA的损伤,它能在短时间内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他与生命过程相关的物质进行信息采集,可以帮助医生从基因层次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对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②临床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体液中的微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检测。③生物制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生物制药,原理是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来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④生物传感器的未来:由于生物传感器潜在的巨大优越性,在未来的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拓展,而广阔的市场需求又将进一步推动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制造技术和生物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它将取代医学上一些传统的检测、化验方法,成为广泛普及的常规分析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适配子具有靶分子广、特异性强、稳定等优点,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能够解决传感器检测中的一些缺点,适配子作为识别分子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生物传感器平台,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就适配子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毛细管的DNA生物传感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毛细管内壁通过poly-l-lysine将20-mer-ssDNA(探针)固定,与互补靶核苷酸杂交后,通过溴化乙锭染色后检测与0.033 mmol/L靶核苷酸杂交后的荧光强度;同样浓度的靶核苷酸序列连续测定3次,进行重现性比较;及对不同杂交时间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溴化乙锭对毛细管固定探针与互补靶DNA杂交进行染色,用RF5000荧光光度仪测定荧光值,测定组高于试剂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03.15±19.41),(133.05±11.82)s-1,t=4.1106,P<0.05]。杂交14h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杂交1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03.06±17.36),(101.54±25.63)s-1,P<0.01],重现性较好。结论:在毛细管DNA传感器构建中,溴化乙锭可作为荧光标记物对模式寡核苷酸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DNA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因识别和疾病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近几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作一总结,并对研制用于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和诊断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DNA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因识别和疾病基NN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近几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作一总结,并对研制用于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和诊断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感染仍然是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引起创伤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而细菌中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发挥令人满意的作用。生物芯片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在众多的生物芯片技术领域里,PQCDNA传感器因在细菌基因诊断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手段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而倍受人们青睐。现就该方法在创伤感染细菌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构建好的肽核酸压电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上引入“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复合体作为新型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方法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先固定上乙肝病毒(HBV)的bisPNA探针,加入HBV基因组DNA与之反应完全后,加入“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与bisPNA/dsDNA复合物反应。首先分别优化RecA蛋白及ATPγS的浓度,再观察最佳条件下传感器检测系统的频率下降值和反应时间。结果当RecA蛋白浓度为3mg/ml,ATPγS浓度为12.5μmol/L时,所引起的频率下降值最明显。最佳条件下所引起的频率改变为(112.2±12.7)Hz。结论在检测系统中加入“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复合体,可有效地提高压电基因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传感技术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把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信号通过换能器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势,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已经在临床诊断、医疗保健、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压电石英谐振生物传感器在检验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DNA、微量元素、电解质、生物化学指标和凝血功能等的检测。以该传感器构建的检测平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无需标记、可反复使用和适时动态检测的特点,展现其强有力的应用前景。现就其检测原理、构建方法、优势和存在问题,以及凝血检测中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压电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标记、在线实时检测等特点。传感器生物识别分子的固定是制备压电免疫传感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其固定原理和方法均有许多进展。  相似文献   

11.
Multiple omics research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identified over 200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ovarian cancer. Discoveries during the 1990s were more focused on clinicopathology-based biomarkers that were targeted to support diagnosis, but the emphasis has shif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post-genomic era has opened the door for personalized cancer treatments and the trend of discovery is moving forward to identify more stratified biomarkers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as well as efficacy biomarkers to precisely determine drug response. To better meet future challenges, biomedical research needs the reformed and standardized infrastructure of tissue banks/biorepositories,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Of the hundreds of biomarker candidates for ovarian cancer, only a small number are actively being validated with clinical samples, owing to the lack of biomaterials that are linked with accurate clinical data.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selected biomarkers from the past 20 years of ovarian cancer research, placing special emphasis on biomarkers that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or negative clinical outcomes. The article also presents a global view of all known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mutations for ovarian cancer from NCI's Cancer Gene Index developed by Sophic, and Sanger's 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 database.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使其可用于修饰电极,可以降低化学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电位,改善生物分子氧化还原可逆性;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酶的固定化,还能促进酶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功能化的碳纳米管还能与各种生物分子键合将其固定于电极表面.随着制备和纯化工艺的改进,碳纳米管将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开创更广阔的前景.本文总结和分析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了吸附型、糊类、原位生长(阵列)型和共价键合型等几种类型碳纳米管修饰酶传感器及在DNA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各种传感器的制备、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3.
14.
在康复工作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是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模式思维方法的更新,过去制定康复决策时主要考虑价值和资源,而很少注意科研依据。循证康复强调对个人、群体的医疗康复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不仅要考虑资源的价值,还要以当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的发展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了全新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的诊疗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经验医学模式为基础的传统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学实践的要求。循证医学强调对临床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已成为当今欧美多国临床医学实践者的主流意识。放射学科提供多种影像检查和影像诊断。现阶段医学影像检查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以循证医学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还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强调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机整合,是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整合医学的提出为呼吸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阐述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现代呼吸学科发展现状,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整合医学在呼吸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时令养生"、 "形神合一"诸方面寻找传统医学与疗养医学的结合点.结果 将中医养生理论纳入现代疗养医学中,可增强疗养院自然疗法的医治能力.结论 疗养院要把中医养生理论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疗养医学中,并成为疗养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中,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在急诊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价值在医疗决策的制定中得到了实现并不断提高,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是床旁超声的广泛应用,使得急危重症患者得以早期诊断及治疗,成为临床急诊救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更多可携带仪器设备的产生,使得超声技术在院前急救环境中的应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