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气阀控制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系统,实现高通量、低成本、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 方法:采用集成多条反应通道和控制气阀的微流控芯片,用气阀控制芯片通道内反应的顺序,在通道交叉处构建出10个检测区。然后以免疫荧光技术为检测手段,检测水和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O157:H7。 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气阀控制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系统,并应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此芯片一次可同时检测10个样本,单个样本检测时间少于10 min、试剂消耗量仅为0.5 μL,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最低检测限为1×103 CFU/mL。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组的荧光信号(4 122±164)与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2.67±0.45)及伤寒沙门菌(3.33±0.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78和30.79,P均<0.01)。批内精密度为5.2%。将本法用于模拟临床样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和100%,与培养法的总体符合率为81%。 结论:于气阀控制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系统可实现高通量、低成本、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有望成为一种高效和快捷的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型微流控芯片方法,用于细菌的早期鉴别与诊断。方法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制作微流控芯片,在OCA光学透明胶上雕刻1条微通道,再将上、下2层环烯烃聚合物(COP)不可逆键合,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比较微流控芯片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简易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限为10~3CFU/mL,且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与培养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5%。结论新型COP塑料芯片系统可实现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低成本、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 方法 针对O157:H7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 O157、fliC 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通过优化多重PCR 反应条件和循环参数,建立检测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 6 对特异性引物各自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与常规PCR 获得的结果一致。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33×104 CFU。 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能在一次检测中同时反映待测菌株是否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可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县动物性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带菌情况,为预防O157:H7引起的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培养法对部分动物性食品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O157:H7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 235份样品中检出4份大肠埃希菌O157:H7,检出率为1.7%.结论 生鲜牛奶和生猪肉中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特有的表型特征并应用于鉴定。方法用4-甲基伞型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和山梨醇试验鉴别3株大肠埃希菌O157:H7标准菌株以及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ATCC 25922)、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compact等自动化仪器及血清学做进一步鉴定,对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的大肠埃希菌也进行了鉴定。结果 3株大肠埃希菌O157:H7的MUG和山梨醇均阴性,EPEC O111的MUG阳性、山梨醇阴性,其他大肠埃希菌的MUG和山梨醇均阳性。来自粪便的357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MUG阴性或山梨醇阴性及MUG和山梨醇均为阴性的大肠埃希菌9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被VITEK 2-Compact明确筛查出来。仅大肠埃希菌O157:H7与O157血清凝集,试验的其他大肠埃希菌及粪便中的95株大肠埃希菌全部不与O157血清凝集。ATB半自动微生物仪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VITEK MS)不能鉴定大肠埃希菌O157:H7。结论 MUG和山梨醇发酵试验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菌O157:H7有较高的筛查准确率,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但必须经血清学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检测出的17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收集江苏省建湖地区2008年5月~9月监测出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利用单一和多重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0157抗原编码(rfbE)、H7鞭毛抗原编码(fliC)、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结果通过血清学方法确定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再通过PCR法检测,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9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5株菌株扩增出除stxl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1株仅检出stx2,hly毒力基因;2株大肠埃希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fliC基因检测为阴性,确认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无毒力基因检出。结论该地区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强毒株污染,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当地疾控部门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espP基因在中国部分地区产志贺毒素O157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方法根据O157∶H7的溶血素基因hlyA和细胞外分泌蛋白基因espP设计特异性引物,对113株O157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PCR检测。结果 hlyA的阳性率为99.1%,espP的阳性率为72.5%,且只在有大质粒pO157的菌株中检测到espP。结论 espP存在于携带pO157大质粒的O157∶H7大肠埃希菌中,其分布与菌株来源、志贺毒素携带情况等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卢珊  白莉  熊衍文 《疾病监测》2009,24(6):438-439
目的利用基于O抗原翻转酶wzx基因的PCR方法,鉴别与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和O157大肠埃希菌。方法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与O157血清凝集,同时扩增wzx基因。结果25株与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及1株不与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wzx基因扩增为阳性,8株与O157血清不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wzx基因扩增为阴性,20株O157∶H7大肠埃希菌wzx基因扩增为阴性。结论对于可与O157血清发生强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基于O抗原翻转酶wzx基因的PCR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中大质粒pO157的变异情况。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分析质粒酶切图谱,而后采用嵌套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并用Southern blot进行验证,最后测序。 结果 根据酶切图谱将60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分为A~E 5个群,而进一步研究表明造成A群与C群HindⅢ 酶切图谱的不同是由C群中的一个小质粒造成的。PCR结果显示A群与C群中的引物对5和25,B群中的引物对25得到的PCR条带与pO157出发菌株不同,其他均相同。测序结果显示造成引物对25在A~C群中与致病性大质粒pO157不同的原因是IS1310序列的插入。 结论 我国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致病性大质粒pO157相对保守,部分菌株中存在插入序列如IS1310,这也是造成我国大肠埃希菌O157:H7 pO157质粒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比色检测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纳米技术,构建一种可以快速比色检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方法 对已有的适配体序列进行截短设计,将截短后的适配体通过酰胺化反应修饰到PDA纳米囊泡的表面,实现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利用适配体与LPS间特异性结合和结合后引起PDA纳米囊泡的颜色变化和比色响应值(CR)改变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溶液中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PDA纳米囊泡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之间的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获得具有结合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功能的适配体截短序列;成功构建可以快速比色检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并经透射电镜证实.其不需要特殊仪器,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仅需30 min;灵敏度较高,检出限为105 CFU/ml,线性范围为105~108CFU/ml;稳定性高,对106 CFU/ml菌液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08%;特异性强,对肠致病性大肠杆菌0111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实现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快速比色检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监测了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41~83岁 ,平均60.3岁 ;病程3h~3个月 ,其中1周内30例 (90% )。33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塞13例 (梗塞面积≤15mm2) ,单发性梗塞9例 (梗塞面积>15mm2) ,多发性梗塞11例 (梗塞面积>15mm2,且病灶在两个以上者 )。梗塞部位包括脑叶、基底层、脑干 (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20.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