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HFD组、阿伐他丁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肪饲料(59.3%脂肪饲料)6周,正常组大鼠同时给予正常饲料。从第5周开始,阿伐他丁组大鼠灌胃给予25 mg/kg阿伐他丁2周,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12.9 g/kg当归芍药散2周,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25.8 g/kg当归芍药散2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检测大鼠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G、T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此外,显著增加大鼠肝脏Sirt1表达,抑制肝脏NF-κB蛋白表达。结论 当归芍药散通过Sirt1/NF-κB通路治疗HFD大鼠NAFL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3PUFA组、n-3PUFA+内毒素(LPS)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及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采用酒精灌胃的方式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3PUFA组给予n-3PUFA干预、n-3PUFA+LPS组给予n-3PUFA及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LPS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取肝和血清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4组大鼠肝脏中TLR4、核因子-κB (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n-3PUF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而n-3PUFA+LPS组肝组织脂肪变性较n-3PUFA组加重。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PUFA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3PUFA+LPS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n-3PU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TLR4/NF-κB信号通路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Elafin对慢性高氧致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中炎性因子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J新生24 h内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高氧+L/R组及高氧+Elafin组(n=10)。高氧+L/R 组、高氧+Elafin组暴露于85%氧气中。21 d时进行基础肺功能测定,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气组[(7.85±0.24) g]比较,高氧+L/R组小鼠体质量[(5.33±0.63) g]显著下降(P=0.000),肺发育受阻;TNF-α mRNA、IL-1β mRNA (P=0.000) 和NF-κB p65蛋白(P=0.001)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4、IL-13 mRNA(P=0.000)表达降低。与高氧+L/R组比较,高氧+Elafin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14),肺泡形态趋于正常;TNF-α(P=0.011)、IL-1β(P=0.000) mRNA和NF-κB p65蛋白(P=0.001)表达降低,IL-4(P=0.047)、IL-13(P=0.000) mRNA表达增加。结论:Elafin能有效减轻高氧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及炎症因子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芍药苷给药后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趋化因子及受体的影响。方法 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卵蛋白特异性IgE(OVA-IgE)和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CR7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蛋白表达。结果 芍药苷干预组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BALF中OVA-IgE和CCL19、CCL21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CCR7mRNA、CCR7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芍药苷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趋化因子CCL19/CCL21及其受体CCR7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伏立诺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早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24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SAHA常规剂量组)、Ⅲ组(SAHA中等剂量组)、Ⅳ组(SAHA大剂量组),每组6只。观察四组血清淀粉酶、IL-6、TNF-a水平,胰腺组织NF-κB和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Ⅱ组、Ⅲ组、Ⅳ组血清淀粉酶、IL-6、TNF-a水平,胰腺组织NF-κB和p38 MAPK蛋白表达均高于Ⅰ组,随着SAHA剂量增加,血清淀粉酶、IL-6、TNF-a水平,胰腺组织NF-κB和p38 MAPK蛋白表达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诺他可以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早期炎性反应,利于重症胰腺炎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的长效类似物Exendin-4(Ex-4)对烫伤小鼠生存率、炎性反应和器官损伤的影响及其交感神经调控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假伤组,分别行93℃ 15%总体表面积(TBSA)的Ⅲ度烫伤和37℃假伤。烫伤前30min腹腔注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诺尔(prop,30mg/kg),伤后30min立即腹腔注射Ex-4(2.4nmol/kg)。24h后处死动物留取肺脏和血清,生化法检测肝肾功能,ELISA法检测外周血及肺部炎性因子TNF-α、MCP-1和IL-10水平;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观察核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此外,烫伤小鼠随机分组观察Ex-4对动物72h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 Ex-4处理的烫伤小鼠病死率有增加趋势。Ex-4对假伤组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加烫伤动物肺脏TNF-α、MCP-1和IL-10水平,且此效应可被prop阻断。Ex-4可抑制假伤小鼠血清TNF-α、IL-10水平,而促进烫伤组血清TNF-α、MCP-1、IL-10水平(P<0.05),且烫伤组prop干预后,反而增强了Ex-4的促细胞因子分泌作用。Ex-4可显著增加烫伤小鼠肝肾功能损伤指标AST/ALT和UR/Cr (P<0.05),并能被prop阻断;而对假伤组无明显影响。Ex-4能显著上调烫伤小鼠脾脏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且此效应可被prop阻断。结论 Ex-4可通过交感神经机制促进局部组织器官的炎性反应以及器官损伤,Ex-4和激活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共同激活cAMP-PKA-NF-κB信号转导途径,进而调节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 β-arrestin-2影响NF-κB通路调节FLS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小鼠CIA模型,分离获取RA-FLSs细胞,qRT-PCR法检测IL-1β、IL-6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MP3、MMP13、p-P65、p-IκBα 的表达情况;使用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486-490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PPARγ/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愈肠栓高剂量组、愈肠栓中剂量组、愈肠栓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栓组,每组8只。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取结肠标本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及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CMDI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而SASP栓组及愈肠栓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0.05)。在对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善方面,愈肠栓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0.05)。结论:愈肠栓对UC模型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活化,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使炎症反应减轻或消除,从而达到治疗UC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炎性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参与辛伐他汀调控再灌注心肌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通过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将按照5 mg/(kg.d)的剂量术前7 d起辛伐他汀灌胃。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谱、脂质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ferleukin,IL)-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的含量,心肌组织PPAR-γ、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活性,及PPAR-γ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凋亡心肌细胞数,降低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下调再灌注心肌组织TNF-α、IL-6和MCP-1的含量,而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未见差异。再灌注后,心肌组织PPAR-γ、NF-κB活性均显著增高,辛伐他汀预处理能进一步增加PPAR-γ活性,同时抑制NF-κB活性。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能降低IR心肌炎性因子的表达,其抗炎作用通过活化PPAR-γ、抑制NF-κB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炎性因素在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至第3代,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和LPS共同作用组,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各组细胞的MCP-1及IL-6 mRNA表达的变化。临床实验: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78例为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入院第1d、7d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MCP-1、IL-6的变化,选择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结果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的MCP-1以及IL-6 mRNA的表达增加(P均〈0.01);与LPS组比较,辛伐他汀、LPS共同作用组的细胞对MCP-1及IL-6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临床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CP-1、IL-6明显升高,以辛伐他汀治疗一周后外周血MCP-1、IL-6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致炎因子MCP-1、IL-6,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易建华  李雯 《陕西医学杂志》2023,(4):395-398+403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血清促炎因子、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B组和C组,各30只。分别给予A组、B组和C组小鼠经腹腔注射2、4 mg/kg和6 mg/kg LPS 0.9%氯化钠溶液,给予空白组小鼠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建模成功后断头处死小鼠采集血液样本后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抑炎因子(IL-4、IL-10、IL-13),取肾脏和肺脏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脏和肺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Toll样受体4(TLR4)相对表达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8、IL-4、IL-10、IL-13水平以及肺和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均P<0.05)。随着LPS注射浓度增加,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8、IL-4、IL-10、IL-13水平以及肺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
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
成功的大鼠随机分3组:DN模型组、DN+NT组和DN+NT+Ebselen组(NT抑制剂),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
察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
测肾组织NF-κB、MCP-1及TGF-β1 mRNA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DN模型组比较,DN+NT组大鼠24 h尿蛋
白定量、肾脏组织中NF-κB、MCP-1和TGF-β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NT抑制剂Ebselen可明显
减轻这些变化。结论硝基酪氨酸可上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 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加重炎性反应,
促进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马增翼  许刚  于文光  田克立 《重庆医学》2016,(11):1473-147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72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AP‐ROS组)和生理盐水组(N S组),每组24只。分别于建模后6 h、12 h和24 h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NF‐κB和PPARγ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ALT 和AST水平在相对应的各时间点AP组比NS组明显升高(P<0.01),AP‐ROS组较AP组明显降低(P<0.01)。AP组肝脏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造模后6 h和12 h均低于NS组(P<0.05);AP‐ROS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P组和NS组(P<0.01)。AP组肝脏组织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与AP‐ROS组和NS组相比较均升高(P<0.01)。结论 NF‐κB与小鼠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有明显关系,PPARγ在肝损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罗格列酮在AP早期能增强PPARγ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刘盛明  游潮  候敏 《四川医学》2007,28(11):1254-1256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大鼠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将实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制造脑挫伤模型。损伤组分别于伤后6、24、72、120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在术后6、72h分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NF-κB、TNF-α表达的时序特点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6含量变化特点。结果在假手术组动物的任何存活时间脑组织内均只能观察到很少的NF-κB、TNF-α的免疫反应,血清IL-6的含量低。在损伤动物的脑组织内,围绕损伤灶神经变性区,从伤后6-120h,可观察到逐渐增加的NF-κB、TNF-α的免疫反应,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的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NF-κB、TNF-α的激活是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分子机制。IL-6未参与脑损伤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Toll-My D88信号通路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巨噬细胞炎性信号表达的影响,以期分析其抗炎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以尿酸钠混悬液诱导大鼠巨噬细胞制备痛风性关节炎巨噬细胞模型,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钙结合蛋白S100A8的表达,DNA-蛋白质互作ELISA(DPI-ELISA)方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髓性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信号衔接蛋白、核因子κB酶抑制剂-β(inhibitor kappa B kinaseβ,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亚基(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表达水平;逆转录PCR检测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TLR-4mRNA的表达。结果:尿酸钠混悬液诱导巨噬细胞造模2 h后,模型细胞对照组IL-1β、IL-6、IL-8、TNF-α、S100A8含量,NF-κB活性,My D88、IKK-β蛋白表达及TLR-2、TLR-4 mRNA表达较正常细胞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IKB-α表达较正常细胞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细胞对照组比较,桂枝芍药知母汤各剂量组细胞表达TLR-2、TLR-4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不加受体抑制剂的实验中,桂枝芍药知母汤各剂量组IL-1β、IL-6、IL-8、TNF-α含量,My D88、IKK-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S100A8、IKB-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抗炎作用机制与降低TLR-2、TLR-4 mRNA表达,抑制My D88、IKK-β蛋白表达,增加S100A8、IKB-α蛋白表达水平,抑制NF-κB激活,进而降低Toll-My D88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中脑和纹状体神经炎性反应因子及其调控因子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影响。方法 将32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共30 d。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中神经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NF-κB的表达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均明显增加(P<0.01),大鼠脑内GFAP、Iba1和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明显逆转了上述神经炎性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GFAP、Iba1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大鼠纹状体中TNF-α和IL-1β明显减少(P<0.05)。同时上述改变有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PD大鼠脑内的慢性神经炎性反应,保护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为P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紫铆因抑制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体外神经炎症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紫铆因对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 p65和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NF-κcB p65的核转录活性变化.结果 紫铆因干预BV2细胞24 h后,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紫铆因能显著下调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紫铆因能明显降低LPS诱导BV2细胞活化后,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且能有效抑制NF-κB p65的核转录活性,阻止其向核内转移.结论 紫铆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ISL)通过介导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路对大鼠颅脑外伤 (TBI)炎症反应及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SL低剂量组(20 mg·kg-1)、ISL高剂量组(40 mg·kg-1)、阳性药物组(甘油果糖氯化钠,40 mg·kg-1),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脑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RNA及TLR4、My D88、NF-κB 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4、TNF-α水平,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与ISL低剂量组比较,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与ISL高剂量组比较,阳性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β、IL-4、TNF-α水平降低,脑组织TLR4、My D88 mRNA及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HE结果显示,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脑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出现不同程度改善,ISL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改善尤为明显。结论ISL能有效改善大鼠TBI炎性反应、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可能基于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调控的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每组9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1)COPD组大鼠PBMC中NF-κB和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大鼠PBMC中NF-κB、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PD组.结论:NF-κB基因及其调控蛋白MCP-1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用激素和茶碱治疗后可延缓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消退素RvD1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将AR42J细胞分为6组:RvD1(100 nmol/L)组,LPS组, RvD1 (1、10、100 nmol/L)+LP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中LPS组和RvD1+LPS组以100 mg/L LPS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RvD1+LPS组在建模前先用不同浓度 (1、10、100 nmol/L)RvD1对AR42J细胞预处理30 mi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AR42J细胞TNF-α、IL-6、及NF-κB活性亚基p65的mRNA表达;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蛋白浓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R42J细胞的NF-κB激活率。结果 RvD1可以抑制LPS诱导的AR42J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方式。RvD1同样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的AR42J细胞p65 mRNA表达及NF-κB激活率。结论 RvD1可以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的腺泡细胞NF-κB激活,进一步抑制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胰腺腺泡细胞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