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杀菌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对脓毒症动物肝、肺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表达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与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 (CLP)造成脓毒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CLP组 (2 0只 )及BPI治疗组 (2 0只 )。CLP后 12h和 2 4h处死动物 ,分别检测肝、肺、肾组织TNF αmRNA表达、TNF α蛋白水平和器官功能指标。结果 CLP后 12h动物肝、肺、肾组织TNF α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 ,分别为伤前基础值的 2 4 6倍 (P <0 0 5 )、 2 86倍 (P <0 0 1)、 2 2 7倍 (P<0 0 1) ,同时各组织TNF α水平迅速升高 (P <0 0 1)。重组BPI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肝、肺、肾组织TNF -αmRNA表达上调 (P <0 0 5 ) ,12h各组织TNF α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此外 ,BPI组动物血清丙氨酸转胺酶、肌酐水平在CLP后 12h显著低于未治疗组 ,CLP后 2 4h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应用重组BPI治疗有助于下调TNF α的过量表达 ,从而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 ,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分泌IL-1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 DC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b/c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加不同浓度HMGB1处理(20,100,500 ng/ml,以不加HMGB1的细胞作为对照)CD11clowCD45RBhighDC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Ⅰ-a/e及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强度;应用ELISA检测CD11clowCD45RBhighDC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HMGB1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组(加入经500 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500 ng/ml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抗IL-10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500 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 结果 与未加HMGB1刺激相比,HMGB1能显著增强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86、TLR4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分泌呈HMGB1浓度依赖性.高浓度HMGB1刺激组IFN-γ水平为(279±17) pg/ml,显著低于未刺激组(963±11)pg/ml(P<0.05);高浓度HMGB1刺激组IL-4水平为(372±14) pg/ml,明显高于未刺激组(213±10) pg/ml(P <0.05). 结论 HMGB1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反应分化,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及外科大手术应激后常常并发脓毒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MODS,是临床危重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脓毒症和MODS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处理棘手、患者预后不良,已成为现代创伤外科及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近年来的资料提示,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突出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其中大量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凋亡进而诱发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脓毒症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深入了解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与地位,探讨其关键作用环节并寻求新的防治途径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细菌内毒素受体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业已明确,内毒素是引起脓毒症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其化学成分脂多糖(LPS)系革兰阴性(G-)菌外膜上的一种双歧性糖脂.许多研究证实,LPS主要成分脂质A与内毒素受体相互作用可激活前炎症细胞因子系统而介导细胞毒反应,最终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上一旦出现脓毒性休克,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0万余人死于此症.因此,深入探讨LPS的分子致病机制,寻求有效的LPS干预途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有关内毒素受体的研究进展迅速,已发现了4类分子家族与LPS脂质A部分结合参与炎症信号转导,包括CD14、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R)、Toll样受体(TLRs)和β2白细胞整合素(CD11a/CD18,CD11b/CD18,CD11c/CD18等).目前有关β2白细胞整合素的文献报道较多,现重点对前三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CD14^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对于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探讨胸腺5肽(TP-5)治疗免疫抑制的有效性。方法:符合严重脓毒症标准,CD14^ 单核细胞HLA-DR<30%的患者被定义为脓毒症免疫抑制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者纳入本研究,并接受1mg TP-5肌肉注射,1次/d,直至CD14^ 单核细胞HLA-DR>50%或死亡。在TP-5治疗前及结束治疗时分别测量CD14^ 单核细胞HLA-D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0和IL-13。结果:15例患者存活,5例死亡。经TP-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D14^ 单核细胞HLA-DR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仅存活者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治疗后存活患者的TNF-α、IL-6明显下降;死亡者各种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结论:用CD14^ 单核细胞HLA-DR鉴别脓毒症免疫抑制并指导免疫刺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且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TP-55可能对逆转免疫抑制有效,但需要严格的对照治疗研究确认;脓毒症的免疫抑制发生和逆转与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无关,确切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皮肤低温储存后表皮层微管蛋白(α-tubulin)的变化,分析皮肤组织细胞骨架的低温生物学效应.方法 将新鲜成人皮肤分为新鲜组、4℃组、-20℃组、-80℃组和-196℃组,于冻存后第14天复温,运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从形态和结构上观察α-tubulin的改变,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表皮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随着保存温度的降低,4℃组、-20℃组、-80℃组的α-tubulin蛋白均表达下降,而-196℃组与新鲜皮肤组表达相似.结论 本实验表明皮肤组织的低温损伤与细胞骨架结构密切相关,α-tubulin在该低温生物学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蛋白C(P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8、24、48和72h亚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并留取肝、肺组织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CLP后8~72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C mRNA表达显著下调(P均〈0.01),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PC mRNA表达水平(P均〈0.01)。CLP后2h模型组动物肝、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迅速升高并持续至伤后24h(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肺组织TNF—α mRNA水平(P〈0.05或P〈0.01),术后24h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模型组动物CLP后8~72h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减少,血必净治疗组较模型组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脓毒症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NP时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导致感染的机理以及几种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犬(n=43)和大鼠(n=129)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假手术、ANP、中药治疗、双歧杆菌合剂、导泻剂、消化道脱污染(SDD)、生长抑素等8组。实验各组复制ANP模型。采取质粒鉴定、冷冻蚀刻电镜、双重糖分子探针、D-乳酸定量、肠道菌群分析等方法对感染的来和机理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表明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内、外科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新型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辅助性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 ,但是MODS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一大障碍。早期识别与诊断是防治该综合征的关键 ,弄清其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防治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 ,一氧化氮(NO)的过度产生可能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最后共同通路[1 ] ,而生物蝶呤 (biopterin) ,主要是四氢生物蝶呤 (BH4 )为一氧化氮合酶 (NOS)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