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盆腔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肠道损伤是重要的不良反应。随着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精准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已大幅下降。然而,肠道的不良反应仍限制了靶区剂量的提高。故在给予病灶足够照射剂量的同时,对肠道等重要危及器官(OAR)的保护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多数研究采用基于肠管的勾画方法,采用小肠+结肠勾画,对于2级急性不良反应,有意义的剂量-体积预测指标包括V45 Gy<50 cm3V50 Gy<13 cm3V55 Gy<3 cm3;采用肠袋勾画,对于2级不良反应,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包括V40 Gy< 170 cm3V45 Gy< 100 cm3V50 Gy< 33 cm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掌侧入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掌侧切开复位LCP内固定.男8例,女12例,年龄26~72岁,平均55.8岁.左侧9例,右侧11例.均为新鲜骨折.有4例因骨质缺损而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8~14个月,平均8.2个月.平均3个月骨性愈合.优1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0%.结论 经掌侧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例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6日至2012年3月19日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连续完成的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37~75岁,平均(50±11)岁;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乙肝性肝硬化9例;肝功能Child-pugh A级8例,B级2例.术前均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均经胃镜证实)、脾肿大并脾功能亢进,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术后病理均为淤血性脾肿大.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2例.2例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术中均加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34例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手术获成功,其中6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术中加行胆囊切除术,应用旋切器进行旋切取脾。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32±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3土18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土2.2)d。结论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丰富的经验与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超声刀、LigaSure应用于临床,其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可安全有效地离断组织、处理血管。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已逐渐成熟,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本研究探讨LigaSure和超声刀在腹腔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鼻咽癌IMRT中OAR实际受量估算值与计划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13例拟接受IMRT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第10、20、30次时重新CT扫描,并勾画脑干、脊髓、左右腮腺和颌下腺,观察其体积在放疗中的变化。将放疗前治疗计划复制到每个新的CT图像上,计算整个放疗中估算增加的剂量(实际受量估算值减去物理计划剂量)。结果 放疗第10、20、30次时左、右腮腺及颌下腺体积在放疗过程呈进行性下降(P值均为0.000)。与计划剂量相比,整个放疗过程脑干、脊髓的Dmax分别平均增加3.76、3.68 Gy (P=0.000、0.000),左、右腮腺的D50分别平均增加5.11、3.54Gy (P=0.001、0.023),左、右颌下腺的D50分别平均增加0.49、0.75 Gy (P=0.220、0.230)。结论鼻咽癌放疗过程后腮腺和颌下腺体积明显缩小。脑干、脊髓和腮腺实际受量较计划剂量显著增加,而颌下腺受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6周后胰岛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就诊的81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100例健康对照人群为对照组。所有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服用盐酸舍曲林或文拉法辛。测定患者抑郁症状、BMI、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β均低于健康对照(P均<0.05),经6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表现出了胰岛素水平和HOMA-β升高趋势。结论抗抑郁药物可独立的影响胰岛素分泌,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长期应用抗抑郁药物对体内糖-胰岛素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胸外科2001年4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11例SFT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咳嗽、胸闷、胸痛、发热是SFTP的主要症状,本组6例伴有包裹性胸腔积液,4例术前行经皮穿刺活检确诊.免疫组化检查示CD34、Vim和Bcl-2均阳性表达.术后随访3个月~10年,均存活,无复发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SFTP的最佳方法,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躯体化障碍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6例,分别用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米帕明治疗8周。用90项症状清单(SCL 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病情严重程度(CGI SI)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1.8%,总有效率89.1%;对照组痊愈率44.4%,总有效率7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时点TESS测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