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人类疾病之一.虽然至今为止抑郁症的病因仍不明确,但是已有很多心理学和生物学理论试图解释其发病机制.例如,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症与对情绪刺激的负性认知偏倚有关,这种异常认知加工会促进情感障碍患者对负性事件的注意和回忆等,进而使得负性情绪增强[1 ],但是,以往该理论一直缺乏脑神经影像的证据.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物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者们很快就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认知神经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包括临床抑郁症患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探讨,极大促进了抑郁症病因的相关研究.脑功能影像学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等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异常[2-3],其中,边缘系统承载着情绪加工以及评估环境中威胁或危险因素的职责,而在边缘系统中推动这些过程的最关键脑结构是杏仁核[4 ],因此,杏仁核也就成了众多研究者们颇感兴趣的一个脑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清边缘系统诸结构神经活动的机制,该项工作对以嗅脑为主的边缘结构的传入传出联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实验表明,内嗅皮质、嗅结节、嗅前核、海马等结构与中缝核簇、黑质、丘脑诸核存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地研究抑郁症患者脑区激活特点。方法:在BrainMap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18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使用Ginger?ALE2.3软件计算脑区激活可能性分布,使用Mango软件显示脑区图像结果。结果:将89篇文献共3 836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范围。结果表明,抑郁症会导致边缘叶?丘脑?皮质网络、额叶和小脑的脑功能异常。结论:抑郁症患者相关脑功能区如边缘叶?丘脑?皮质系统和额叶被过度激活或受到损伤而导致相应症状。同时,枕叶和小脑出现异常,但症状与脑功能不完全对应,这可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有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以及兴趣减退~[1]。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临床研究~[2-3]显示,神经营养因子的失调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MDD的神经营养假说说明压力降低了边缘脑结构中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而抗抑郁药具有相反的作用,因此是MDD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的基础~[4-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5.
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trategic infarct dementia,SID)是指与高级皮质功能相联系的关键部位缺血性梗死所致的痴呆[1]。这些关键部位包括丘脑、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扣带回等,其中最常见是丘脑性痴呆。丘脑系基底节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结构及血液供应复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额叶、海马及丘脑部位的神经生化代谢物质水平变化。方法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分别定量分析2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28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的前额叶皮质、海马及丘脑中生化代谢物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谷氨酸复合物(Glx)、肌酸复合物(Cr2、Cr)及肌醇(mI)的水平,并计算NAA/Cr、Cho/Cr、GLx/Cr、mI/Cr、Cr2/Cr的值。结果抑郁症组双侧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的NAA/Cr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抑郁症组双侧前额叶皮质Cho/Cr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右侧额叶和右侧海马的Glx/Cr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海马mI/Cr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丘脑中各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在抑郁症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额叶和海马是发病过程中的主要影响部位,其中NAA水平的变化与抑郁症的发生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影像学和尸检分析研究证实,抑郁症患者的不同脑区脑白质发生了明显改变,尤其是在连接额叶皮质-皮质下边缘系统神经环路的脑白质完整性发生了改变,本文对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影像学及神经生物学的变化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分析法(VBA)探讨早期梗塞后抑郁症(PSD)观看情绪图片后的脑白质微观结构。方法对21例梗塞后抑郁症患者(PSD)和22例梗塞后无抑郁症组(PSND)、20例正常对照组(NC)受试者观看情绪图片后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VBA方法对PSD组和2个对照组的FA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SD组-NC组差异显著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叶、顶叶(皮层为主),胼胝体前部、体部及压部,扣带回体部,放射冠,基底节区(丘脑、豆状核、左侧内囊),双侧小脑半球(P0.05);PSD组-PSND组差异显著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顶叶内侧皮层(P0.05);PSND组-NC组差异显著的脑区主要有双侧扣带回,左侧胼胝体前部及压部(P0.05)。结论早期PSD患者存在脑白质损伤,观看情绪图片后主要表现为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背侧丘脑(LCSPT)神经环路的损伤,提示早期PSD可能与神经网络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除进行病理检查外,散发M M2型克-雅病(sCJD)尚无临床诊断方法。目的:为临床诊断M M2型sCJD提供可靠的标记物。方法:对8例经神经病理、遗传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确诊为M M2型sCJD的患者进行CSF、EEG和神经成像检查。结果:8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分别为皮质型(n=2)、丘脑型(n=5)和复合型(皮质丘脑型)(n=1)。皮质型以迟发、缓慢进展性痴呆、大脑弥散加权成像(DW I)的皮质高信号和CSF中14-3-3蛋白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丘脑型表现出多种神经症状,包括痴呆、共济失调、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的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症状,和相对较长的病程;EEG和M R…  相似文献   

10.
扣带皮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37年Papez对边缘叶进行研究中发现海马通过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旁海马回→海马的环路是情感行为的解剖学基础以来,许多工作者把兴趣集中到边缘叶与新皮质、丘脑及下丘脑的联系和功能方面。近年来,关于扣带皮质与新皮质之间的联系和与脑干一些核团传入联系研究表明扣带皮质在Papez环路中具有重要的机能,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还证明扣带皮质的机能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条件—检验刺激技术,研究了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对猫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影响。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抑制丘脑后核的中等和长潜伏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呈现两种形式:即时抑制和迟发抑制。前者可能是通过从杏仁核到丘脑后核的神经通路产生的,静脉注射纳洛酮可消除这种抑制,提示有鸦片样物质的参与。后者可能涉及神经—体液性因素。结果提示,杏仁核参与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脑功能和结构角度总结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发现抑郁症与海马、前额叶等脑区密切相关,海马及前额叶皮质面积、体积减小,神经元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是抑郁症的解剖和结构基础,血流减少、代谢降低、大脑网络连接异常、神经电生理活动失衡是抑郁症的脑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的边缘前皮质(PrL)区5-羟色胺受体4(5-HTR4)在帕金森病(PD)大鼠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阐明PD大鼠相关焦虑行为的可能神经机制.方法:3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盐酸6-羟基多巴(6-OHDA)毁损组[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制备大鼠PD模型],每组1...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胚胎大鼠(14 ̄18d)丘脑皮质路发育过程中神经粘蛋白与细胞粘着因子L1的局部定位。15 ̄17d,阳性反应物主要存在于皮质下层神经元。18d后从中间带经皮质下层扩至皮质层。而细胞粘着因子L1阳性纤维于同一时期出现于皮质下层至皮质层下部。应用连续切片观察二者局部定位发现,在阳性L1纤维投射路有神经粘蛋白反应物。  相似文献   

15.
荧光金逆行追踪法研究大鼠屏状核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峡  黄绍明  陈婷婷  潘剑 《广西医学》2009,31(5):633-635
目的研究荧光金(FG)逆行追踪法研究大鼠屏状核的传入神经纤维联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通过立体定位,插入吸有荧光金的微玻管,用微电流将荧光金导入屏状核以追踪传入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大脑嗅球、前嗅核、躯体感觉皮质、运动皮质、额叶联络皮质、眶外侧、内侧皮质及扣带皮质、边缘皮质、丘脑、岛叶皮质等区域发现有阳性标记FG细胞。结论屏状核与大脑各部有广泛的纤维联系,接受来自嗅球、大脑皮质、丘脑及边缘系统等处的神经纤维传入。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胚胎大鼠(14~18d)丘脑皮质路发育过程中神经粘蛋白(neurocan)与细胞粘着因子L1的局部定位,15~17d,阳性反应物主要存在于皮质下层神经元。18d后从中间带经皮质下层扩至皮质层。而细胞粘着因子L1阳性纤维于同一时期出现于皮质下层至皮质层下部。应用连续切片观察二者局部定位发现,在阳性L1纤维投射路有神经粘蛋白反应物。  相似文献   

17.
丘脑是很重要的的皮质下结构,有很多人在研究它。但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利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去阐明丘脑的某些核群和皮质的联系。关于人丘脑辐射的整体性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在文献上几乎没有。至于丘脑和胼胝体的关系更少有人提及。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用形态学的方法探讨人丘脑辐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人胎脑组织Nestin阳性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胎脑组织有无神经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存在。方法收集胎龄为3个月左右的自愿终止妊娠引产的正常胚胎3例。应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脑干及小脑的Nestin阳性细胞。结果分别在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部位发现数量不等的Nestin阳性表达细胞,而在脑干、小脑未发现Nestin阳性细胞。结论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多个部位存在数量不等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也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己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但其中枢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通过调节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丘脑神经通路来实现。近年来有学者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机制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抑郁症的相关脑功能网络异常和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两方面的f 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仅局限于单个或多个独立的脑功能网络,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笔者建议应着重研究脑功能网络之间的整合作用机制,同时要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f MRI机制,以期能进一步证实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做指导。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慢性进行性退变、坏死,从而导致纹状体递质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的异常活动。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以纠正递质代谢紊乱为主,手术治疗则旨在改变神经环路的异常活动。这些治疗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由于不能阻止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因而无法控制疾病的进行性发展。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不少针对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治疗方面的研究,其中神经营养因子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