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尾壳核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分布,以及脑缺血后其免疫阳性神经元细胞构筑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南方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进行。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缺血组,每组18只。脑缺血组用双侧颈总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不结扎颈总动脉。分别于造模后3,7,30d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ABC法显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图像分析系统测尾壳核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大小(神经元以>25μm为大型,25~15μm为中型,<15μm为小型)。结果:经补充后3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小和分布不均一,尾壳核背外侧胞体相对较小,数目较多,而腹内侧体积虽大,但较稀疏。②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脑缺血组缺血后7,30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小:对照组以中型细胞为主,其次为小型神经元,大型细胞少,三类神经元在不同的时期比例恒定。脑缺血组在缺血后3和7d,中小型神经元变化较明显,其中大型和中型神经元逐渐下降,在缺血30d时中型神经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缺血后3,7d(P<0.01),而小型神经元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血后3,7d(P<0.01)。结论:脑缺血后尾壳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减少,而且中型细胞减少为主,小型细胞所占比例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2.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以辨识人体结构为目的,解剖模型、标本以及数字解剖教学系统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标是解剖学实验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设计的五段式教学法及其教学实践,在讲解观察重点之后,首先观察模型,然后用数字解剖的拆分和组装功能强化记忆,再回归到标本观察,最终通过学生分组讲课的方式梳理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对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学流程的实施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以期构建一个提高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海马神经元树突野形成的作用。 方法 把目的基因转染入原代海马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显示树突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全细胞膜片钳检测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 结果 过表达Spastin促进树突生长以及分支形成,敲减Spastin抑制树突的生长和新的分支形成,与对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oll分析结果显示Spastin提高树突野的复杂性(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过表达Spastin促进AMPA受体GluA2亚基在树突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敲减Spastin则抑制树突GluA2的表达(P<0.05);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过表达Spastin神经元的mEPSCs振幅和频率均增加,敲减Spastin则使mEPSC的幅度和频率降低(P<0.05)。 结论 Spastin促进神经元树突野的形成,而且形成的树突是功能性树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第一躯体感觉运动区(SI区)、视上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数量变化以探讨nNOS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84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2组:(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用双侧颈总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阻断血流。分别于术后即刻、1、2、3d、1、2、4周灌注取脑,nNO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大脑皮质SI区、视上核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1、2d和2周,SI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1周,视上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I区、视上核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参与了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硝普钠对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功能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肱动脉的功能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的含量。结果 硝普钠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 ,心率未见明显变化 ;接受硝普钠治疗后患者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扩张性增加 ,血流阻力减少 (P <0 .0 5 ) ;血浆ANGⅡ的测定显示 ,硝普钠治疗后患者血浆ANGⅡ的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硝普钠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肱动脉的顺应性 ,其机制除涉及NO的生成外 ,可能还与血浆ANGⅡ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余菁  沈伟哉  郭国庆 《解剖学研究》2009,31(5):350-352,355,F0003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rats,SHR)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取SHR和京都种威斯特大鼠(Wistar-Koytorats,WKY)大鼠各30只,分别于3月(14周)龄,6月龄和12月龄测血压并处死,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SHR血压随鼠龄的增长逐渐升高,于12~14周龄时血压在高位稳定,且均高于WKY大鼠(P<0.05)维持在[(20.8±1.1)~(26.3±1.0)]kPa(P<0.05);WKY大鼠各时期血压无明显差异,维持在[(13.7±1.6)~(15.1±1.7)]kPa。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NOS阳性神经元以小细胞为主,突起有2-4个,许多朝中脑水管方向延伸。定量结果显示,SHR大鼠nNOS阳性神经元随着血压升高呈逐渐减少的趋势,12月龄与3月龄和6月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个时期WKY大鼠PAGnNOS阳性神经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HR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NOS阳性神经元的减少可能通过影响延髓的血压调节中枢调控高血压的发生,并有可能与高血压的痛觉过敏有关。  相似文献   
7.
严重的神经元丢失在许多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中普遍存在.尽管坏死在神经元病理状态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凋亡在诸如Huntington's病和Alzheimer's病以及HIV相关性痴呆等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引起的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1,2].此外动物研究还显示凋亡在其他如休克、外伤、Parkinson's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中起一定作用[1].然而,坏死和凋亡在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的急性和慢性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疾病演化中的关系仍未明了.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关高血压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主要为单一时间的对照研究,但随着血压的改变一氧化氮如何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探讨一氧化氮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判断高血压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广州暨南大学完成。选择SHR 30只,雌性6只,雄性9只(高血压组);大鼠WKY 30只,雌性7只,雄性8只(对照组)。分别饲养3,6和12个月,测定血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随着高血压的不断发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结果:①血压变化:各时期对照组大鼠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介于(135.0&;#177;9.8)~(147.8&;#177;11.3)mmHg;高血压组大鼠血压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升高,12个月达(197.3&;#177;7.5)mmHg,各时问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t=4.132~7.921,P&;lt;0.01)。②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维持在(11.5&;#177;3.9)~(14.4&;#177;3.4)μmol/L水平;高血压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在3,6个月分别为(16.6&;#177;4.5)和(18.5&;#177;4.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但在12个月却明显较对照组大鼠低[(9.3&;#177;3.6)μmol/L](t=3.890,P&;lt;0.01),同组内与3,6个月比较亦显著减少(t=3.890,P&;lt;0.01)。结论: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存在反应性升高的变化,而在高血压的后期,一氧化氮的合成明显不足,这种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L-Glutamicacidmonoammoniumsalt,MSG)后高血压大鼠主动脉中膜的变化。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用双肾双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另2组首先建立高血压模型,分别腹腔内注射L-NNA犤0.2mg/(100g·d)犦和MSG犤50mg/(100g·d)犦,用测微尺测量主动脉中膜的厚度及平滑肌细胞的层数,并计算中膜的面积。结果:中膜平滑肌细胞层数和面积的变化具有相似性,高血压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层数和面积虽然7d变化不显著,但随着高血压持续时间的延长30,70d均明显增多(t=3.257,3.986,3.784,4.251,P<0.05),70d分别达(28.3±0.8)层和(1031.4±39.7)×103μm2;L-NNA组高血压大鼠30,70d与高血压组大鼠比较显著增多(t=3.087,3.469,3.895,3.884,4.011,P<0.05),且随着高血压的发展有增多趋势,其中70d为(32.1±0.5)和(1159.5±46.7)×103μm2;应用MSG组大鼠7,30d较L-NNA组大鼠明显减少(t=4.779,4.989,3.683,4.709,P<0.05),与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异,在70d减少明显(t=3.784,P<0.05),为(22.3±0.5)和(826.3±36.4)×103μm2。结论:抑制一氧化氮生成可升高血压,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效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可减少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7d、30d、90d三时期肠系膜上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变化。(1)定性观察:对照组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呈网状攀附于血周围,分布较均匀,并见串珠状膨体,高血压组7d、30硐对照组相似,90d纤维亦呈网状,但较稀疏。(2)定量结果,对照组各时期及高血压组7d30d纤维密度无明显改变,但90d明显降低。结果显示,易卒中型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