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玉屏风处方中黄芪、白术、防风配伍剂量变化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然后将药渣再用80%乙醇回流提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水醇提取液中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及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 有效成分的量是总多糖>总氨基酸>总黄酮>总皂苷;在整方组中,总皂苷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配伍1∶1∶1>2∶2∶1>4∶4∶1>3∶1∶1,总多糖、总氨基酸及总有效成分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配伍2∶2∶1>1∶1∶1>3∶1∶1>4∶4∶1;在拆方组中,总皂苷的量是防风∶黄芪>黄芪∶白术>防风∶白术,总多糖、总黄酮、总氨基酸及总有效成分的量是黄芪∶白术>防风∶白术>防风∶黄芪。结论 随着玉屏风药材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总有效成分明显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中相应成分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 ,使临床医生警惕性增强 ,对术中快速诊断需求加大 ,每年送检标本明显增多。多年来 ,我院术中快速诊断一直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法 ,组织切片完整 ,染色清晰 ,90 %的快速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质量相同 ,可达到理想效果 ,应用此方法为术中快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1 方法1新鲜标本取标入固定液 (10 %甲醛∶无水乙醇 =1∶ 1)中隔水煮沸 ,时间约 4 min~ 5 m in。期间修改标本大小约为 1cm× 1cm× 0 .2 cm,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同时将其压平 ,利于包埋。 2标本放入脱水液 (无水乙醇∶丙酮 =1∶ 1)中 ,隔水煮沸 4 min~…  相似文献   

3.
浅谈搞好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临床课的过渡课程,通过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1]。如何搞好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下面结合笔者这几年在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工作的经验,浅谈几点体会。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规范1.1外科学总论脱产带教老师的组成:①教师来自多个不同的三级学科:我校参加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的老师,主要来自直属医院的烧伤、整形、小儿外科、麻醉、肿瘤专业,少数来自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手术科室的教师;②带教老师年轻的居多:脱产带教老师大部分为年轻教师,少量为在读研究生;其中2003~2004年度脱产带教老师的比例为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是1∶3∶2∶2;2004~2005年度带教老师的比例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是1∶1∶3∶1∶2;2005~2006年度带教老师的比例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是1∶1∶3∶2∶1;③教师更换快:脱产带教老师基本上是每学期轮换一次,有时半学期也更换,由此,导致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一,因此,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刻不容缓。1.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规范的措施: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自觉性,且寻求逐步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克曼全自动血型仪PK7300使用抗-A、抗-B及抗-D抗血清试剂不同配制比例对正定型血型及Rh血型的影响,并验证血型仪性能。方法配制不同比例的抗-A、抗-B及抗-D稀释抗血清在血型仪PK7300检测110例已确定血型标本,抗血清原液:盐水配制比例为原液;1∶20;1∶40;1∶60;1∶80;1∶100;1∶120,根据血型符合率分析其不同比例的抗血清试剂在血型实验的效果;统计分析已确定血型标本100例采用不同孵育时间20、30、40、50、60 min时的实验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7年ABO亚型及Rh阴性检测数据。结果不同配制浓度抗血清(原液~1∶120)在PK7300测试中,ABO及Rh血型符合率均为100%;孵育时间为20、30、40、50、60 min时ABO血型符合率分别是28%、77%、99%、100%、99%;2016—2017年在血型仪PK7300检测正常情况下正反不一致血型84例,全部确认为ABO亚型,2825例Rh阴性可疑结果中确认Rh阴性2733例,RhD变异型92例。结论本实验室血型仪PK7300使用抗血清原液:盐水配制比例为1∶40以及孵育时间为60 min效果满足实验需求;ABO亚型血型和Rh阴性血型能在血型仪检测中有效发现,检测可靠。  相似文献   

5.
黄芩商品药材中黄酮类药效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的黄芩商品药材中黄酮类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为药效组分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黄芩清热燥湿的药效组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分析目标物,用HPLC的方法测定,数据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不同的黄芩商品药材中黄酮类药效组分分别是:河北-1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比例为66.51-72.78∶11.82-12.82∶3.99-4.31∶1;河北-2为21.72-22.44∶4.42-4.52∶2.56-2.64∶1;甘肃为22.84-23.26∶4.68-4.95∶2.94∶1;山西-1为43.4-43.88∶17.30-17.87∶0.22-0.33∶1;山西-2为35.99-39.33∶6.94-7.61∶2.22-2.44∶1;山西-3为20.06-21.03∶5.98-6.60∶0.23-0.31∶1;内蒙-1(野生)为28.69-30.80∶5.66-6.21∶2.49-2.89∶1;内蒙-2(野生)为15.85-16.19∶3.53-3.55∶2.86-2.90∶1;内蒙-3(野生)为56.76-59.81∶11.98-12.53∶2.29-2.49∶1。结论:采用相同的样品处理方法,得出不同的黄芩商品药材其清热燥湿功能的黄酮类药效组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效物质的不同必然导致药效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本质原因是不同黄芩商品的产地有所不同。因此建议黄芩药材质量标准中的基原应包含产地信息,且临床应用黄芩时应根据其商品信息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比例芍药甘草汤对中枢性肌张力增高大鼠的解痉止痛作用。方法采用线拴法所致的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大鼠模型,以巴氯芬为对照,实验组分别给予芍药甘草汤1∶1、1.5∶1、3∶1、7∶1、24∶0 5个不同配伍比例,给药3周后测定其神经功能评分、肌张力、及痛阈的变化。结果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均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可不同程度的缓解卒中后痉挛状态,但对于不同指标其最佳比例有所不同。其改善神经行为障碍的最佳比例是1∶1;降低肌张力的最佳比例是3∶1;对疼痛耐受性的最佳比例为7∶1。结论芍药甘草汤对于中枢损伤所致的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有很好的柔筋止痛作用,综合判断其解痉止痛的最佳比例是3∶1。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献[1~39],综合151例,结果如下:一、发病率各家统计相差悬殊。临床和体检中,康健为1∶396,田乃正为1∶48375,他人结果界于其间,如尉迟静等为1∶2460,胡廷瑞等为1∶4926,杨枫等为1∶6721,倪子瑜为1∶5493及1∶13450,陈捷先为1∶14708,张慕骞为1∶22000。X 线检查中,张金楠为1∶183,孙玉坤为1∶1794,张慕骞为1∶2700,刘仁等为为1∶3000,杨枫等为1∶8852。儿科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1∶1∶1、2∶2∶1、3∶1∶1、4∶4∶1和防风-黄芪1∶2、黄芪-白术1∶1、防风-白术1∶2配伍剂量变化对槲皮素、芒柄花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升麻苷4种黄酮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药渣再用80%乙醇回流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整方中,4种黄酮成分的总量为3∶1∶1>1∶1∶1>2∶2∶1>4∶4∶1,在拆方中,防风-黄芪>防风-白术>黄芪-白术。对单一成分而言,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苷>槲皮素>芒柄花素;除芒柄花素外,其余3种成分的量均为水提液大于药渣醇提液,药渣醇提可使4种黄酮成分的量增加12.24%~40.64%。槲皮素和芒柄花素是黄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二者的含量均为3∶1∶1>2∶2∶1>4∶4∶1>1∶1∶1,白术不含4种黄酮成分。结论 随着玉屏风配伍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含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9.
徐蓉蓉  黄文起 《广东医学》2012,33(8):1037-1040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属于咪唑类衍生物。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Dex激动α2∶α1受体比例为1 620∶1,约是可乐定(α2∶α1=220∶1)的8倍[1]。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弱应激反应等多种效用,并且不引起呼吸抑制,故而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13种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能出现在饮用水水源水体中的致病细菌的特异性序列为靶序列,设计了14对特异性引物并分成3组进行多重PCR反应,建立并优化了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通过实验确定适宜的退火温度为66~68℃;3组检测引物的添加比例分别为:第1组引物添加比例为Shi∶Sa∶O157∶Ec∶Sen=1∶1∶1∶2∶3~1∶1∶1∶3∶4,第2组引物添加比例为Lm∶Lp∶Kp∶Hp=1∶1∶4∶1,而第3组引物添加比例为MT∶VC∶BA∶YP∶16S=8∶1∶8∶4∶4;混合引物的用量为0.6~0.8μL。多重PCR的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10-2ng/μL;配合浓缩集菌设备,使用研究中建立的多重PCR体系,肠炎沙门菌培养液的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3cfu/mL。结论该多重PCR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β-环糊精-小檗碱包合物,研究该包合物的组成比。方法:通过包合物晶体的显微形态、差热分析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包合物进行确认和表征。结果:小檗碱分子两端质子的化学位移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提示小檗碱的两端分别可以被β-环糊精包合;不同的投料比(主客体1∶1和2∶1)得到结晶形态不同的两种包合物,提示β-环糊精-小檗碱有1∶1型和2∶1型两种类型。结论:1∶1投料时,生成1∶1型为主的包合物;2∶1投料时生成2∶1型为主的包合物;在1∶1和2∶1之间投料时,生成1∶1型和2∶1型兼有的混合型包合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红细胞与血浆换血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采用红细胞与血浆换血1∶1组20例,2∶1组19例,2.5∶1组16例。换血量按(150~180)mL/kg双倍量换血。其中1∶1组、2∶1组换血结束后常规输注浓缩红细胞(15~20)mL/kg,2.5∶1组换血结束后不再常规输注浓缩红细胞,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同组换血前及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有显著变化(P<0.05),1∶1组、2∶1组换血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0.05),而2.5∶1组换血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明显下降(P>0.05);换血后三组间比较,1∶1组及2∶1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2.5∶1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1∶1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2∶1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2.5∶1组换血后贫血发生率更低,2.5∶1球浆比例组合较2∶1、1∶1球浆比例组合换血更适合新生儿高胆红素换血的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赵晖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80-3482
1概述细菌培养有血、尿、便、痰、胆汁、脑脊液、穿刺液、鼻咽拭子、脓及创伤感染等九大类标本,痰培养阳性检出率最高(这是笔者的经验)。笔者从101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8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81%,其男女比例:男∶女=67∶34,年龄段(以10年为一段,20岁~29岁这一段用2来代替,30岁~39岁用3来替换,以此类推):2∶3∶4∶5∶6∶7∶8=1∶1∶7∶18∶45∶22,从这个比例中不难看出,年龄在70岁~79岁之间发病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地菍水溶性多糖MD1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地菍多糖的提取分离,以便研究其药理功效.方法采用Sevage法、DEAE-纤维素(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法提纯地菍多糖(MD1).纯化的地菍多糖MD1的结构经TLC、UV、IR、GC、HPLC方法以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地菍多糖MD1是有许多支链的中性多糖,其组成为Rha∶Xyl∶Ara∶Man∶Glc∶Gal=1∶1.7∶1.9∶24.5∶12.3∶3.5(摩尔比),分子量为3.1×1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种中草药在单味和多味药组合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绝对浓度法,在罗氏培养基中加入蜈蚣1∶10;山楂1∶5;沙棘1∶5浓度的单味和蜈蚣山楂混合液1∶20;蜈蚣沙棘混合液1∶20;山楂沙棘混合液1∶10;蜈蚣山楂沙棘混合液1∶40的多味中草药,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接种在其表面,在37℃下培养一个月。并接种2支无药的罗氏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蜈蚣1∶10;山楂1∶5;沙棘1∶5有抑制结核菌生长作用;蜈蚣山楂混合液1∶20;蜈蚣沙棘混合液1∶20;山楂沙棘混合液1∶10;蜈蚣山楂沙棘混合液1∶40均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结论三种中草药在实验条件下均有抗结核分枝菌的作用,联合药效比单味药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对同煤尘接触工人膳食中脂肪成分尚无一致的意见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根据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维生素代谢有明显改变。我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脂肪营养时,实验性肺大鼠体内某些维生素的代谢。用雄性大鼠,共分六组,每组均摄入等热量半人工合成的含不同的脂肪成份的饲料。第一组为对照组,二、三组摄入1∶1的熟猪油和葵花籽油,四组摄入1∶1∶2的奶油,熟猪油和葵花籽油,五、六组摄入1∶1∶1.2∶0.8和1∶1∶0.5的奶油,熟猪油,葵花籽油和人造奶油。各组动物在6个月实验期,按每周5  相似文献   

17.
与黄连功能对应的5种药效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应的5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讨饮片配伍、复方、剂型与药效组分的相关性,为新药的研发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单味药、药对和复方及其制剂对应的方法制备样品并进行对照,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连5种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与黄连功能对应的药效组分是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丁、盐酸小檗碱,其含量依次为2.18±0.37、8.81±0.55、18.57±0.35、7.50±0.12、38.41±1.26mg·g-1。结论:黄连药效组分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丁-盐酸小檗碱,其清热解毒组分是1∶3.2∶4.88∶2.72∶12.85;其清热燥湿组分是1∶2.84∶4.62∶2.32∶11.3;其清热泻火组分是1∶4.21∶6.76∶3.39∶16.87;且各药效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连的功能与配伍和剂型相关,黄连的功能物质是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8.
Bardet-Biedl综合征(BBS)是一种以进行性视网膜病变、肥胖、智力低下、多指(趾)、性腺功能减退和肾功能不全为特征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北美和欧洲,BBS在新生儿发病率为1∶140000到1∶160000,在科威特和纽芬兰高达1∶13000和1∶18000[1-3].BBS男女的发病比率为1.3∶1,平均诊断年龄是9岁[4-5].目前国内文献还未见关于本病可靠的流行病学数据,至今仅有80多例病例报道.现收治1名BBS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韩晓东  杨辉  赵阳 《吉林医学》2009,30(23):2994-2995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舒巴坦(2∶1、4∶1、8∶1)及单剂的体外抗菌活性,以评价哌拉西林与舒巴坦复方制剂的抗菌活性及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平皿稀释法对19种共330株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哌拉西林-舒巴坦2∶1、4∶1对实验的多数革兰阴性菌,MIC90值为哌拉西林的1/2~1/32。哌拉西林-舒巴坦2∶1、4∶1、8∶1对实验的多数革兰阳性菌,MIC90值为哌拉西林的1/2~1/4。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2∶1、4∶1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为较好的配方组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重症冠心病患者主动脉气囊反搏泵采用不同反搏比脱机策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IABP)置入术的63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1∶1→1∶2策略组与1∶1→1∶2→1∶4策略组之间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相关死亡率、血肿和血栓栓塞发生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应用主动脉气囊反博泵的适应证构成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脱机前药物使用相同,两组患者脱机时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同。两组之间IABP置入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1∶1→1∶2→1∶4策略组有增加住院时间趋势(P<0.05)。结论 1∶1→1∶2→1∶4脱机较1∶1→1∶2脱机在血流动力学和死亡率方面无更多获益,但住院时间可能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