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病历摘要(图1) 病例1:男,42岁,车祸伤.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脑室铸形.入院后3d及19d脑内再出血,皆行左额开颅血肿清除.二次术后3周,DSA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胼周动脉瘤,大小2.3 mm×4.1 mm×5.2 mm.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病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病例2:男,49岁,车祸伤.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并双侧脑室铸形.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因车祸伤及头、颈部1d入院.颅脑及颈椎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第5颈椎椎板骨折;颅脑CTA示左侧椎动脉Cs水平局限狭窄,远端呈双腔;右侧椎动脉硬膜内段不规则囊状膨出.DSA示左侧颅外段椎动脉C5水平内膜撕脱,远端呈双腔,诊断为椎动脉夹层(图1a,b);右侧颅内段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PICA)近端可见囊袋状膨出,诊断为夹层动脉瘤(图2a).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充分评估后,决定分次行左侧椎动脉支架成型术并右侧夹层段椎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病例资料病例1.男,24岁。车祸伤,右颞枕部着地,伤后4h入院时,GCS评分8分,瞳孔右侧>左侧,光反射迟钝。急诊头颅CT示双侧颞叶挫裂伤,右侧脑内血肿40ml,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1cm。急诊行右侧大脑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术后病人神志清楚,瞳孔等大,左侧肌力2级,右侧肌力正常。术后3d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瞳孔左侧>右侧,右侧肌力2级。复查CT示左侧额顶叶6.3cm×7.0cm不规则低密度灶。又急诊行左侧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尼膜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一个月后病人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左侧肌力2级,右侧肌力4级,复查CT梗塞灶…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病例1:男,59岁。因左侧额顶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2个月伴头痛伴发热3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头部手术切口愈合佳。头部MRI示左侧额顶部硬膜下新月形短/稍长T_1、不均匀长T_2混杂信号影,增强见柔脑膜增厚强化,中线结构无明显偏移(图1A、1B)。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占74%。病例2:男,69岁。因左侧额顶枕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半个月伴偶发言语不清、左上肢麻木2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头部手术切口处红肿,可见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男性,70岁,入院前10d突然出现头晕,频繁呕吐,四肢无力,左侧更明显,不能站立。查体:意识清醒,精神差,语言不清,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半身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降低,右侧肢肌力Ⅳ级,左侧肢肌力Ⅳ-级。四肢腱反射( )。四肢共济障碍,左侧明显。头颅MRI示两侧基底节、小脑及左侧中脑多发性脑梗塞。颈部MRA示右侧椎动脉、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图1)。颈部DSA示右椎动脉起始段狭窄,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80%。2005年1月19日行同期右椎动脉及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全麻,仰卧位。右锁骨上1cm处作横切口约6cm。切断图1术前颈部MRA左侧颈内…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 1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其中有 5例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 (SDH)。现报告如下。1 病例1.1 例 1 女 ,4 5岁 ,头痛呕吐 3小时 ,意识不清伴抽搐半小时于 1997年 4月 19日入院。查体 :神志清晰 ,颈部抵抗。入院 19天行DSA检查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 ,颅底毛细血管增多 ,前交通动脉瘤。 35天时 ,饮水呛咳后意识丧失 ,左侧瞳孔散大 ,双眼右侧凝视 ,抽搐。CT示SAH并右侧颞部SDH ,中线移位。急行手术见鞍上血肿 ,血肿下方有动脉瘤 ,起始于前交通动脉 ,突入鞍内 ,夹闭动脉瘤 ,清除血肿 …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0岁,因摔伤致右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复查头部CT示血肿完全清除。术后1月,出现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复查头部CT示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不同程度扩张。诊断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术后1 d复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12—2017-12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全麻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七氟烷,试验组全麻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术中使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rSO_2。记录入室时(T_0)、诱导插管后(T_1)、手术后60min(T_2)和苏醒后(T_3)的rSO_2、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术前1d、术后1d和3d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价。记录术后患者发生躁动和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_(0-3)的rSO_2、MAP、PaCO_2和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1~3d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会助于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45岁男性,因头部外伤后半个月突发意识不清1 d入院。入院前半个月,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伤后昏迷30min,头颅CT及三维重建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图1A、1B),右侧颞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延伸至颅中窝底,颌面部多发骨折。行左侧颞部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伤后右眼突出、右侧球结膜充血水肿逐渐加重,伤后半个月后突发意识不清,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较前明显增大,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较前吸收(图1C、1D)。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朦胧,GCS评分12分,右侧瞳直径约2.5 mm,  相似文献   

10.
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合并动脉瘤,目前尚很少有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78岁。因发作性头晕1年、加重2个月,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头昏、头晕,在外院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术后3个月,又出现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数日发作1次,每次持续约2min自行缓解,药物治疗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正规服药治疗。查体:左侧颈部有15cm长手术疤痕,其他无异常。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示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70%,右侧海绵窦段狭窄上端动脉瘤,左椎动脉寰椎上端狭窄80%,左侧图1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及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共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右侧狭窄26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中度狭窄(30%~69%)35例、重度狭窄(70%~99%)16例、完全闭塞2例。结果其中50例单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1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管腔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支架取出术。术后颈部CTA及灌注成像提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脑组织灌注不同程度改善。随访3~24个月,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术侧颈部皮肤麻木、1例声音嘶哑、3例仍有轻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脑卒中病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娴熟的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病历资料男,19岁,因突发头痛11h入院。病人神志清楚,颈有抵抗,余无阳性体征。CT示双侧脑室、第三、四脑室积血(图1)。D SA示右额顶近中线部位异常血管团状影,位于运动区附近,供血动脉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图2)。全麻下将O nyx胶经大脑中动脉顶后支缓慢注入,栓塞约60%的畸形血管团(图3,4)。准备插管豆纹动脉时发现病人四肢轻微抽动,右侧瞳孔0.5cm,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0.3cm,光反射灵敏。急诊CT示右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量约60m l,中线移位明显,未见脑内血肿(图5)。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开颅…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例1:女,6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呕吐5 h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巴氏征阳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头部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及左额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量约36 ml。入院2.5 h行左颞及左额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右侧上、下肢肌力2~3级。术后3 d左侧基底节区残余血肿数毫升,左额叶亦仅残留少量血肿。术后7~10 d,行4次腰椎穿刺术引  相似文献   

14.
脑室造影是目前立体定向手术的重要步骤,我们遇1例脑室造影后立刻发生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EDH)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7岁,因左侧肢体静止性震颤5年,进行性右侧肢体静止性震颤2年入院,诊断震颤麻痹。CT扫描示脑萎缩改变。局麻下安装FY—85—Ⅱ型立体定向仪,右额角脑室穿刺,手术顺利,放出脑脊液20ml,注入过滤空气25ml行高压脑室造影,示右侧脑室体部受压,第三脑室向对侧移位0.5cm,中止手术。术后患者逐渐昏迷,左侧偏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发热2d、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意识丧失4h入院。既往3月前因小肠穿孔行手术治疗,1月余前因阑尾炎行手术治疗,1月前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入院查体: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颈项强直;右侧肢体屈曲,肌张力升高,左侧肢体刺痛能定位。外院头颅CT示左侧颞枕硬脑膜下血肿。入院行头部MRI检查示左侧额、颞、顶部颅骨内侧可见弧形长T1、稍长T2信号,其内可见少许混杂信号影,考虑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胸部CT检查示两肺下叶炎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8.2%。初步诊断:左侧额颞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局麻下行钻颅血肿引流术,术中引出大量淡红色稀薄脓液,考虑为硬脑膜下脓肿,术后行脓液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予留置引流管继续引流并用庆大霉素盐水冲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术后3d复查头部CT示颅内脓肿清除较彻底。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例1女。24岁,以“头痛3个月,视力渐差伴行走右偏1周”为主诉入院。体检:神清,眼底水肿,右上肢共济障碍。头CT示:小脑后部占位。手术切除小脑后蚓部囊性占位,病理诊断为小脑蚓部胆脂瘤。术后嗜睡,左上肢肌力3级,术后2d复查头CT示:右额顶硬膜外血肿行右额开颅清除右额硬膜外血肿约40ml,术后次日晨患者神智完全清醒,左侧肢体肌力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7.
患女,68岁。主因头痛3d、意识障碍1d.于2004年6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浅昏迷,颈抵抗阳性.刺激肢体周曲。头部CT平扫显示.左侧裂池高密度影,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影像(图1),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动脉瘤。于入院后第2天行右侧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后患神志逐渐清醒,入院第8天再次昏迷,复查CT显示左颞叶脑实质内血肿,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 动脉癌夹闭术.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53岁男性,因脑出血术后1年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1 d于2019年12月入院。2018年12月因左侧基底节区出血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能自行下地行走。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每次持续2~3 min,共发作3次。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颞叶多发血肿(图1A),较大者约1.3 cm×0.6 cm;CTA未见明显血管畸形(图1B)。入院体格检查:神志嗜睡,运动性失语,左侧额颞顶部可见弧形手术疤痕切口,颅骨缺如,骨窗凹陷,右侧肢体肌力3级,  相似文献   

19.
例1男性,53岁。因"头部隐痛1个月,加重3d"入院,3个月前有头部外伤史。入院时神志模糊,左侧瞳孔直径3mm,右侧2mm,光反射均存在。CT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密度),量约100ml(图1)。当日急诊行左侧钻孔冲洗引流术。引出暗红色血液约100ml。血肿腔多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后患者神志转清,瞳孔等大。予多量生理盐水输液,头低位,未用脱水剂。术后4d又出现头痛、精神差等症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女,39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昏迷,GCS评分6分;左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右侧瞳孔直径约2 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皆消失;四肢肌张力偏高,右侧病理征阳性。急诊头部CT示左侧颞顶叶及侧脑室后角出血(图1A)。急行开颅探查、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