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超联合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及ABI、TBI检测方法,分别对127例T2DM患者进行测定,根据有无血压、血脂异常分单纯T2DM组62例,T2DM+合并症组65例,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 T2DM组及其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T2DM+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高于T2DM组;T2DM组以ABI≤0.9为标准,3组间PAD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单纯A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BI联合T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PAD随患者病程、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并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影响.结论 ABI、TBI检测具有无创、简单、可重复性强的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可早期诊断T2DM患者PAD.  相似文献   

2.
黎艳  李莉  余枫 《广东医学》2013,34(2):253-2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趾臂指数(TBI)、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行TBI测量(TBI<0.6为异常)、ABI测量(ABI<0.9为异常)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组(狭窄≥50%)及非狭窄组(狭窄<50%)。分析TBI、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及TBI、ABI下降和CAS间的关系。结果 (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TBI异常率分别为51.8%(59/114)和27.5%(84/3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ABI异常率分别为60.5%(69/114)和29.7%(91/3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狭窄组的TBI值为0.52±0.20,低于非狭窄组的0.68±0.19(P<0.01);狭窄组的ABI值为0.80±0.24,低于非狭窄组的0.98±0.20(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异常(OR=3.365,95%CI:1.592~6.958,P<0.01)及TBI异常(OR=1.290,95%CI:1.013~1.695,P<0.01)均是CAS≥50%的独立危险因素。(4)TBI与IMT(r=-0.276)及CAS程度(rs=-0.341)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ABI与IMT(r=-0.302)和CAS程度(rs=-0.275)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TBI降低和ABI降低均为CAS的独立危险因素,TBI、ABI均与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T2DM2型DM患者88例进行ABI、TBI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ABI≤0.9的62例,经超声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对于ABI〉0.9的患者通过加测TBI,并与下肢动脉超声对照,也检出了部分患者血管病变。其中0.91.3的3例血管病变的阳性率达100%。结论彩超、ABI结合TBI检测,可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AB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患者下肢动脉病(LEAD)的诊断价值.方法 DF患者291例按照Wagner分级法分组,与60例同期住院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并与踝臂指数对比观察.结果 DF组下肢动脉硬化各种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DF组为广泛性多发血管段病变, 对照组动脉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胫前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流速、RI、PI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Wanger分级法中,ABI及CDFI对DF患者动脉硬化性病变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但ABI与CDFI对0~Ⅰ级病例动脉硬化性病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DFI相比略低,对Ⅱ~Ⅴ级别病例两种检查手段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ABI及CDFI对评价DF血管病变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地预测DF患者动脉硬化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6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ABI、TBI测定,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史,根据ABI、TBI、超声检查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I、TBI值越低,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病变程度越重;超声对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远远高于ABI,P〈0.01;T2DM中,ABI和TBI在年龄、病程、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I,TBI及血管超声检查均能较好地反映DM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临床价值;T2DM患者的ABI、TBI受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无创的方法测量踝臂指数(ABI),评价其作为老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实验设计条件的61例老年男性(>65岁)冠心病患者(3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31例)作为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测量踝臂指数(ABI)和其它相关变量。采用t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踝臂指数(ABI)比较,患者组比对照组踝臂指数低(t=47.6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ABI(OR=0.533,95%CI,0.399~1.521,P<0.05)与脉压(OR=1.367,95%CI,0.536~1.998,P<0.05)、C反应蛋白(OR=1.701,95%CI,1.363~1.952,P<0.05)等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同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本实验设计从根本上排除了高血脂和糖尿病对血管造成危害而引起的混杂因素,从而更能说明ABI的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趾臂指数(TBI)和踝臂指数(ABI)检查在糖耐量异常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76例糖耐量异常合并冠心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TBI、ABI检查,根据TBI、ABI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TBI、ABI明显降低,TBI、ABI和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1),TBI与ABI仅轻度相关(r=0.62,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阶段即可出现TBI与ABI的降低,TBI与ABI相关性不高,联合检测可以更有效地预测和评价糖耐量异常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代谢异常与踝臂指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96例老年患者按照糖代谢的不同,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34例,糖耐量减低组(IGT组)2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34例,分别测定踝臂指数(ABI)?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结果: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ABI值逐渐降低,NGT组> IGT组>T2DM组(P < 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程度增高,NGT组相似文献   

9.
刘庭勇  王建芳 《吉林医学》2013,(26):5322-532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每例患者的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压、体质量、血糖、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入选98例,男6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9.5岁。检出IMT异常51例,ABI异常31例。AS组有22例(43%)ABI异常,非AS组有9例(19%)ABI异常(P<0.05)。AS组的ABI为(0.78±0.07),非AS组为(0.8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分别为(1.21±0.17)和(1.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4,P<0.05);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350例不同病程的T2DM患者,检查其ABI、CIMT,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2 hINS)、尿清蛋白水平及眼底情况,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根据ABI将患者分为3组和7组,探讨T2DM患者ABI与CIM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ABI和CIMT呈负相关(r=-0.264,P<0.01).以ABI为应变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清蛋白、FPG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 T2DM患者ABI和CIMT有相关性,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ABI<1.11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明显增高,ABI作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指标时其切入值或应提高;尿清蛋白、LDL-C、FPG是T2DM患者ABI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韦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06-1308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且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ICV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ABI测量和常规生化检查。按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数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并进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分型,比较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数量、部位以及不同类型脑卒中与ABI的关系,随访1年,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心脑血管事件与ABI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狭窄支数及程度增加,ABI异常率均呈增加趋势,ABI均值呈递减趋势(P<0.05~P<0.01);穿支动脉病变组的ABI值显著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ABI正常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ABI异常组的48.8%(P<0.01)。结论:ICVD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及预后与ABI相关,ABI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3支以上病变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分型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n=4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n=34),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患者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为(0.79±0.08)和(0.90±0.16),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1.20±0.16)vs(1.10±0.10),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论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测定踝臂指数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每支狭窄程度均小于或等于50%)、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每支狭窄程度均大于或等于50%)五个等级.将踝臂指数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分析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踝臂指数值逐渐降低.结论 ABI与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012-01~2012-03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ABI测定、冠脉造影的患者458例,根据ABI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ABI≤0.4、0.41-0.90和0.91-1.40组,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比较。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在ABI≤0.4、0.41-0.90和0.91-1.40组分别为93%,75%,4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ABI与Gensini积分及冠脉病变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2,P=0.002;r=-0.518,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随ABI的减低而增高(P<0.05)。结论 ABI值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ABI数值越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及预后的新方法。方法从国外文献中发现一种新的无创测量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手段——踝肱指数(ABI)正在受到关注,参照其方法原理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人群ABI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1);研究人群ABI〈9男女之间无差异,而ABI平均值男性明显低于女性,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人群ABI减低的危险因素,男性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女性为年龄、糖尿病、吸烟。结论本研究条件要求简单,重复性好,临床患者多见,无需动物实验,属无创性检查,患者易接受,适用于基层医院预和大规模筛查,对预测心血管病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35例、冠状动脉记分≤6组30例和冠状动脉记分〉6组22例,比较各组ABI。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和冠状动脉记分≤6分组、冠状动脉记分〉6分组踝臂指数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冠状动脉记分≤6分组与冠状动脉记分〉6分组踝臂指数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BI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与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136例T2DM患者进行ABI测定,分为低ABI组(ABI<0.9)、正常组(0.9≤ABI≤1.3),比较两组间的脂代谢指标.结果 检出低ABI组30例,正常组106例.低ABI组的年龄、病程、HbA1C、2hPG、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组.结论 糖脂代谢的紊乱会加速PAD的发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检测ABI.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196例,按3种分组方法,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再把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合并为轻度病变组,3支病变组为重度病变组,把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合并为冠心病组。比较以上各组间踝臂指数,同时探讨踝臂指数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的踝臂指数明显高于3支病变组,但3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病变组的踝臂指数明显高于3支病变组,但两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踝臂指数与冠脉Gensini积分成负相关(r=-0.25,P〈0.05)。结论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负相关,踝臂指数≤0.9对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