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HER2-)转移性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中最常见的分型,而内分泌治疗是该类乳腺癌治疗的基石[1-3]。随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kinase4and6,CDK4/6)抑制剂的问世,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约占总确诊癌症人数的1/10(11.4%)和死亡的1/5(18.0%),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2]。怀疑高度恶性的肺结节治疗仍以外科根治性切除为首选,微创及精准切除的发展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更多的胸外科医师开始重视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显示,1779岁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9%79岁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9%72%,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1]。全球女性尿失禁的中位患病率为27.6%(4.8%72%,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1]。全球女性尿失禁的中位患病率为27.6%(4.8%58.4%),其中有50%的女性遭受着SUI的烦恼[2]。但是大多数女性因为难以启齿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年龄和生育关系的正常现象。据统计,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选择治疗。SUI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由于尴尬和恼怒产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约230万例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数,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数的1/4 [1-2]。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人群逐渐趋向年轻化[3]。随着乳腺癌诊治手段的不断进步与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世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腋窝淋巴结(ALN)的状态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也是术后放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术前对ALN状态的准确评估,对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判断乳腺癌患者ALN状态主要依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或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但两者均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且可能出现并发症[3]。  相似文献   

6.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六位[1],可发生于唇、舌、鼻咽、口腔、甲状腺和喉等多个部位[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口腔癌的发病率最高,且由于口腔癌起病隐匿,早期发现和诊断率低,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3]。目前,口腔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由于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化学治疗仍然是大多数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病例数约为所有癌症病例数的1/3 [1],2020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占所有癌症发病数的19.9%[2]。虽然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将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至90%[3],但相当一部分乳腺癌患者会经历疼痛、上肢功能障碍、身体功能下降、淋巴水肿、运动恐惧、焦虑、抑郁和对癌症复发的恐惧等,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4-7]。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GLOBOCAN 2020估计在2020年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11.4%)是仅次于乳腺癌(发病率为11.7%)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肿瘤,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达18%)[1]。临床研究证明癌症患者易并发血栓[2-3],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9倍[4],且VTE的发生会使癌症患者的死亡可能性增加2~6倍,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肿瘤统计报告,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占新发病例数过半,其中乳腺癌独占新发病例数的30%[1]。Luminal B型乳腺癌是乳腺癌分子分型中最常见的亚型,占47.7%~52.8%[2-3]。Luminal B型乳腺癌发病率高,激素受体低表达,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与Luminal A型乳腺癌比较,内分泌治疗效果差、往往预后不良[4]。面对Luminal B乳腺癌高发病率和预后不良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占癌症总发病率的2%~5%,主要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是男性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OSCC被认为是一种侵袭性癌症,其 5 年总生存率不足 60%,在晚期阶段则更低[2]。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癌(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迅速上升,据统计,女性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明显高于男性的相关数据[1]。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估计,2022年,TC将成为我国新增癌症发病率排名第7的癌症类型,占据年度新增癌症患者总人数的4.7%,同时为女性新增癌症发病率排名第4的癌症类型,占据年度新增癌症患者总数的7.8%[2]。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范围扩大。根据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receptor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TNBC占全部乳腺癌的10%20%。TNBC具有浸润性强,对常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罗旭  周士琪  陈绍平   《四川医学》2023,44(10):1099-1103
<正>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SCLC)。NSCLC是最常见的,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5%[1]。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20%[2]。miR-210已被证明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都表达上调,其与NSCLC关系密切。有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正>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发布,肺癌的发病率排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一位[1]。作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am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主要包括腺癌和鳞癌[2]。由于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及筛查尚未普及,我国肺癌患者的基数较大,多数确诊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既往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是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  相似文献   

15.
16.
<正>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三个关键受体均为阴性的一种乳腺癌类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1,2]。  相似文献   

17.
<正>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GLOBOCAN)[2]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肺癌发病数占全球的37%,死亡数占39.8%,且多数肺癌患者诊断以临床晚期为主,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3]。就医延迟为患者首次发现症状或不适后未及时就诊于医疗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国际癌症研究协会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全世界每年新发患者130万,死亡人数近40万[2]。手术是乳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导致乳房缺失,其术后的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放、化疗不良反应易导致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活动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续护理(transitional care)是指在患者从急性期过渡到亚急性期,由医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增加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癌症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23.7%,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1]。有数据[2]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约482万例,死亡病例约321万例,其中肺癌最为常见。癌症重在尽早发现,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适应证、合并症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30万的乳腺癌病例,约45万人死于乳腺癌.据统计,2018年中国乳腺癌病例数为 367900 ,占所有癌症的8 .6%,其中死亡病例数为 97972 ,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9 .1%[1].乳腺癌分为五种分子亚型,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 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阳性(HR阳性)、Her-2阳性(HR阴性)、三阴型.其中三阴型乳腺癌占18% ~25%,三阴型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 PR)阴性、Her-2阴性,除了手术和化疗之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研究新的分子靶向方法治疗乳腺癌,尤其是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 N-BC)具有重要意义.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domain ,BET )蛋白家族是乙酰化组蛋白的表观遗传阅读器,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基因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个研究已经证实BET抑制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前列腺癌、结肠癌、骨肉瘤及乳腺癌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因此,BET家族抑制剂有望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新药,为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缺乏有效治疗的 T NBC或乳腺癌一线治疗耐药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