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6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焦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变化,采用分级计分法进行积分评定。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 T数量及CD_4~+/CD_8~+比值)和细胞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e-1 beta,IL-1β)、免疫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4~+T、CD_4~+T/CD_8~+T比值均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而观察组治疗后CD_8~+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2、IL-1β、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ADL、ADAS-co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11-1914
目的:与安理申对照评价三焦针法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给予三焦针法治疗3次/周加西药模拟剂5 mg/d,西药组给予西药安理申5 mg/d,同时进行假针刺3次/周,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西医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西医判定标准主要疗效指标为ADAS-cog、CIBIC-Plus,次要疗效指标为MMSE、ADL和NPI。结果:71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AScog、ADL减分及MMSE加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PI得分针刺组减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西药组加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ADAS-cog、MMSE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CIBIC-Plus、ADL和NP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68.57%,西药组为52.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针刺组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三焦针法治疗可显著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和总体功能,尤其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和总体功能方面优于西药安理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地散颗粒联合"三焦"针法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髓海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d-1,睡前服用,4周后根据反应增加至10 mg·d-1。对照组采用"三焦"针法。观察组针法同对照组,并口服黄地散颗粒,4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患者认知能力;采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髓海不足证评分;氧化应激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以上指标均为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ADAS-cog,ADL和髓海不足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AOC,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和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黄地散颗粒联合"三焦"针法能改善AD患者髓海不足证,可以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抗炎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焦"针法结合"黄地散"方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 D)的有效性,探讨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70例轻中度Va 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各组9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三焦"针法与"黄地散"方药联合治疗;针刺组采用"三焦"针法治疗;西药组采用安理申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及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MMSE评分、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CDT评分、执行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2周后,CDT总分、执行功能疗效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评价疗效综合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针法配合"黄地散"方药可改善Va D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认知功能且提升Va D患者执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焦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入院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病程及类型等基线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艾亮  王晓东 《新中医》2019,51(1):12-17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NT)和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联合使用对免疫抑制小鼠和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1组)、生理盐水组(N1组)、PSP+LNT组(C1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ADM)组(A1组);以多柔比星KM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2组)、生理盐水组(N2组)和PSP+LNT组(C2组);2模型中B1组和B2组小鼠不行肺癌细胞和ADM注射,2模型中N1组与N2组、C1与C2组在建模后连续20天分别通过灌胃法注入生理盐水0.2 mL和PSP+LNT的混合溶液0.2 mL,A1组小鼠连续3天腹膜内注射4 mg/(kg·d) ADM。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并计算其比值;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方法 (CBA)和小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CBA分析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的含量。结果:肺癌模型中,与B1组比较,N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1组比较,C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平均肿瘤重量较低(P 0.05);而A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明显降低(P 0.05),2组平均肿瘤重量没有差别。免疫抑制模型中,与B2组比较,N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2组比较,C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结论:LNT和PSP联合使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免疫促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少丹治疗脾肾亏虚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脾肾亏虚型轻、中度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还少丹治疗,对照组42例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组均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评分及痴呆证候分型量表(SDSD)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ADAS-cog评分、ADL评分、CDR评分及SDS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ADAS-cog评分、ADL评分、CD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SDS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还少丹可改善脾肾亏虚型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盐酸多奈哌齐,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瘰疬宁对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4例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三联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制剂瘰疬宁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P0.01),CD3~+CD8~+CD69~+效应性T细胞(Teff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瘰疬宁可能通过下调Tregs、上调Teffs及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FN-γ来发挥其治疗淋巴结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温阳中药通过诱导转录因子Foxp3活化、调控调节性T细胞,而发挥对变应性哮喘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80只BALB/c(白变种实验室老鼠)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哮喘组、中药干预组及中药+抗体干预组,用屋尘螨(HDM)变应原经腹腔注射致敏、滴鼻激发复制变应性哮喘样肺部炎症模型。中药干预组、中药+抗体干预组每只小鼠给予补肾温阳中药(用淫羊藿、巴戟天免煎颗粒配制500 ul灌胃qod,对照组给予500 ul NS。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检测各组BALF上清细胞因子IL-10、IFN-γ、TGF-β1浓度及血清Ig E水平;分离小鼠脾脏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CD4+CD25+Tre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m RNA。结果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组BALF中IL-10、IFN-γ、TGF-β1浓度分别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和中药+抗体干预组(P0.05);中药干预组BALF中IL-10、IFN-γ、TGF-β1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模型组BALF上清细胞因子(IL-10、IFN-γ、TGF-β1)浓度高于中药+抗体干预组(P0.05)。血清Ig E水平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均分别低于哮喘模型组(均为P0.01)及中药+抗体干预组(均为P0.05);中药干预组血清Ig 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模型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m 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与哮喘模型组、中药+抗体干预组比较,中药干预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m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m RNA表达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中药+抗体干预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m 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m RNA、细胞因子(IL-10、IFN-γ、TGF-β1)均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补肾温阳中药可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诱导Foxp3-m RNA的表达与活化、降低血清Ig E水平及增加IL-10、IFN-γ、TGF-β1含量等机制来达到减轻哮喘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体内CD4~+T细胞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步放化疗组(CRT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深部热疗加同步放化疗组(H+CRT组)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给予盆腹腔深部局部热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健康对照组及CRT组、H+CRT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IFN-γ、Fox P3蛋白水平和IL-4、IL-17水平。结果 H+CRT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RT组(P0.05),生存期明显长于CRT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及IFN-γ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Fox P3蛋白水平和IL-17、IL-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虽然Th2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现Th1/Th2漂移。治疗后,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IFN-γ、Fox P3蛋白水平和IL-4、I-17水平均明显恢复(P均0.05),且H+CRT组各指标恢复程度明显优于CRT组(P均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体内出现CD4~+T细胞平衡失调,热疗可以通过纠正CD4~+T细胞的水平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冯思同  张毅 《中草药》2020,51(2):542-548
知母宁是一种具有C-糖苷和氧杂蒽酮成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性损伤、提高线粒体生物能量和改善认知缺陷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知母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探究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丝穗金粟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芳有  邹雍  陈杰  黄伟明  卞玉婷  罗永明 《中草药》2020,51(6):1485-1490
目的对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学鉴定方法对丝穗金粟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借助MTT法对其中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从丝穗金粟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2′-羟基-4,3′,4′,6′-四甲氧基查耳酮(2)、卡瓦胡椒素A(3)、cycloshizukaol A(4)、白术内酯III(5)、4β-hydroxy-8,12-epoxyeudesma-7,11-diene-1,6-dione(6)、(8α)-6,8-dihydroxycadina-7(11),10(15)-dien-12-oic acidγ-lactone(7)、curcolonol(8)、11-hydroxyldrim-8,12-en-14-oic acid(9)、木栓酮(10)、异香草酸(11)、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12)、3,4-二羟基苯甲酸(13)、莽草酸(14)、东莨菪苷(15)以及N-acetyltyramine 1-O-β-D-glucoside(16)。化合物4和5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46~85μmol/L。结论化合物2、10、11、13~15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3、6~16为首次从丝穗金粟兰中分离得到。丝穗金粟兰中部分倍半萜显示出弱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对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连翘酯苷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多奈哌齐组(3 mg·kg-1)和连翘酯苷(200 mg·kg-1)组,每组12只。各组连续给药14 d。给药第14天,东莨菪碱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连翘酯苷组给予东莨菪碱(3 mg·kg-1),腹腔注射。20 min后,进行跳台实验。同时,观察连翘酯苷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环磷酸腺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另设一批实验,昆明种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东莨菪碱模型组,维生素E组(100 mg·kg-1)和连翘酯苷(200 mg·kg-1)组,给药14 d后,断头处死动物,检测连翘酯苷对东莨菪碱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结果:跳台实验获得期和巩固期,东莨菪碱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安全期时间比率显著下降(P0.05),连翘酯苷显著增加安全期时间比率(P0.05)。连翘酯苷显著降低东莨菪碱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Ach E活性(P0.05)。连翘酯苷显著升高东莨菪碱模型小鼠海马P-ERK含量,与东莨菪碱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东莨菪碱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MAO活性(P0.05)。连翘酯苷能显著升高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MAO活性,与东莨菪碱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翘酯苷可提高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模型小鼠大脑皮层Ach E活性,促进环磷酸腺苷(c AMP)表达,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针灸相关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日期至2021年11月25号,利用CiteSpace 5.5 R2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 合格文献1100篇,纳入421位作者,形成以李志刚-卢梦晗、杜艳军-孙国杰、王述菊-马骏、孔立红-周华、余曙光-唐勇、薛卫国-王丰等学者为中心进行合作。纳入99家主要研究机构,形成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等机构为中心进行合作。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为中医辨证下制定治则治法,如“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的“三焦针法”、“通督启神”、“益肾调督”针法;具体干预措施有电针、预刺激。结论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关注度逐年上升,基础研究深入广泛,治疗机制仍在探索,临床研究证据质量普遍不高,国内学者、机构间合作仍需加强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20多年现代医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医案文献,采用频数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在对现代医家医案按证型分类基础上进行关联分析,探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结果]阴虚津亏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石斛、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气阴两虚型中生地、玄参、北沙参、玉竹、麦门冬、生黄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阴虚血瘀型中桃仁、红花、生地、白芍、麦门冬、石斛、玄参、当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肝肾阴虚型中北沙参、麦门冬、生地、生甘草、山茱萸、生山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药配伍规律。[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探明干燥综合征文献中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该通过对古代中医药文献的梳理指出早在南北朝时期将紫胶虫在紫矿树Butea monosperma中吸食营养后所分泌之物作为血竭使用,但唐代之后便不被使用。唐代起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的树脂被作为血竭使用,但在宋代编撰《本草图经》前后(公元1020年)便退出主流市场。后世药用血竭使用的2个品种为百合科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及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二者孰为血竭的法定药用品种,尚需更多的药理、毒理实验和临床实践观察进一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四关穴对帕金森病(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四关穴治疗,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帕金森综合量表评分(UPDRS评分)、生命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2)、肌电图震颤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精神、行为、情绪积分,日常活动积分、运动功能积分、运动并发症积分、UPDRS总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固定姿势震颤的频率、强度和坐位静止震颤强度较治疗降低,生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WHO-QOL-2总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巴胺(D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6.67%、86.67%,优于对照组的3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可改善PD病情,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倪爽  徐莲薇 《天津中医药》2021,38(6):727-731
[目的] 观察调更汤对更年期女性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记忆能力明显减退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调更汤治疗,对照组给与补佳乐结合黄体酮胶囊人工周期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组完成观察38例,对照组完成观察37例,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改良K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记忆商均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更汤可提高更年期记忆能力下降患者的记忆商,改善记忆能力。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更年期记忆能力的改善有望降低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从而有可能降低女性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病证结合模型上,研究金柴抗病毒胶囊的治疗作用,为评价其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取Balb/c小鼠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感染组、寒湿组、寒湿疫毒袭肺证模型组、金柴抗病毒胶囊高、低剂量组(1. 76,0. 88 g·kg-1·d-1),采用寒湿刺激加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模拟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的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察Balb/c小鼠行为表征、肺指数、病毒载量、肺组织病理改变来评价金柴抗病毒胶囊的治疗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和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含量。结果:与寒湿疫毒袭肺证模型组比较,金柴抗病毒胶囊可增加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的活动度和反应能力,改善小鼠皮毛和大便状态,金柴抗病毒胶囊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肺指数(P0. 01),明显升高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含量(P0. 05,P0. 01);金柴抗病毒胶囊低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中MTL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和IL-6,IL-10,TNF-α,IFN-γ含量(P0. 01),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金柴抗病毒胶囊在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模型上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以改善寒湿证的行为表征和胃肠道指标水平,同时减低肺指数和肺组织中病毒载量,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初步探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含量、提升淋巴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中药胃肠安颗粒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5 m L/只)组,胃肠安煎剂(生药35.49 g·kg-1)组,胃肠安颗粒(胃肠安颗粒3.54 g·kg-1)组,比较各组裸鼠瘤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各组裸鼠瘤体Ki67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形态,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指标及酶学标志物。结果:胃肠安颗粒组和胃肠安煎剂组瘤体质量均低于空白组(P0.01);胃肠安颗粒组和胃肠安煎剂组PCNA,Ki67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P0.01);透射电镜显示胃肠安颗粒组和胃肠安煎剂组皮下移植瘤细胞出现细胞凋亡、坏死并且凋亡指数均高于空白组,ELISA法显示胃肠安颗粒组与胃肠安煎剂组肿瘤标志物及酶学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健脾中药胃肠安颗粒同胃肠安煎剂一样均可抑制人胃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分化而实现,其具体的机制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