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肾醒脑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赵建新  马文香 《河北中医》2000,22(11):844-846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三焦"针法结合"黄地散"方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 D)的有效性,探讨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70例轻中度Va 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各组9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三焦"针法与"黄地散"方药联合治疗;针刺组采用"三焦"针法治疗;西药组采用安理申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及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MMSE评分、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CDT评分、执行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2周后,CDT总分、执行功能疗效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评价疗效综合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针法配合"黄地散"方药可改善Va D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认知功能且提升Va D患者执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卫卫  周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4-178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用喜得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后采用MMSE积分法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醒脑化痰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醒脑化痰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情况。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醒脑化痰针法治疗,每日1次,留针30min;对照组服用哈伯因片,0.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6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MMSE—R、ADL—R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1.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MMSE—R、ADL—R积分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化痰针法治疗VD安全有效,有利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调神益智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取穴,每日2次,每周治疗6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社会能力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画钟试验(CDT)测定及中医证候评分,同时采用临床医生访谈时对病情变化的印象补充量表(CIBIC-Plus)进行评定,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BBS评分、BI指数、ADAS-Cog评分、CD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益智针法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状态、认知功能、社会行为能力、日常生活功能及中医证候,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大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针灸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逐渐显现.温通针法作为一种特色针刺方法,由"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创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查阅了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社会或行为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认知功能、社会或行为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神益智针法能有效改善痴呆患者的症状,是治疗VD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46-448
韩景献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及其40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的老年期痴呆创新病机理论,据此确立的"三焦针法"能够总调上中下三焦,重调后天之本中焦脾胃,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尼麦角林治疗,运用长谷川痴呆修订量表(HDS)测评。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5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论述了原络通经针法理论。提出并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探讨了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CT定位围针法”治疗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风呆证见于中风后患者,有明显的记忆、思维、计算、定向等能力障碍,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近年来,在广东省名中医杨文辉教授的指导下,采用头颅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简称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呆证25例,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56±7.43;病程2个月至5年不等;受教育≥6年者16例,3~5年者17例,无文化者17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单纯脑梗塞28例,单纯腔隙梗塞9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针刺、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同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日5 mg,4周后增至10 mg,康复训练及护理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行为能力,治疗后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认知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68.93%,对照组为57.00%;治疗组行为能力疗效总有效率为70.87%,对照组为61.00%。两组均可以明显改善MMSE评分及BBS评分(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灸疗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前后对比,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对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20例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0例,治疗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B1essed行为能力量表检测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2例。提示原络通经针法具有补肾填精,祛瘀通经,补虚泻实之功,从而达到改善智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针刺中冲,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通过观察针刺治疗VD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VD的有效途径,观察和评价中冲穴对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以MMS和ADL量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变化.结...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源”针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针刺组施与“益气调血、扶本培源”针法,对照组给与喜得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观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Bless行为量表(BBS)、中医证候积分表(SDSVD)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治疗后,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源”针法可显著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醒脑调神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对照组)和针刺加药物组(观察组)各30例,均予脑蛋白水解物静滴,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值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值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智能和生活能力改善方面,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加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者。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彬  杨丽娟 《北京中医》2006,25(6):365-36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对照组20例取常规体穴,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的改变。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15%。结论取百会、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取常规体穴组,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孔莉 《天津中医药》2013,30(12):726-728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HDS评分均有所提高,ADL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对中老年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头耳体三联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平 《江苏中医药》2007,39(11):57-58
近年来,笔者运用头耳体三联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28例,并设肌注胞二磷胆碱组2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