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Ⅲ期NSCLC采用3DCRT与IMRT疗效及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方法 回顾分析419例行3DCRT 或IMRT的Ⅲ期NSCLC资料,其中340例3DCRT、79例IMRT,中位处方剂量60 Gy (范围50~76 Gy)。140例单纯放疗、279例放化疗。采用DVH参数评价靶区剂量分布,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一般临床资料相比,IMRT组比3DCRT组的年龄偏大、N期和临床分期偏晚(P=0.01、0.00、0.00);靶区剂量体积参数相比,IMRT组比3DCRT组的PTV更大(P=0.01),CTV的Dmean、D90和PTV的Dmean、V65~V60明显小(P=0.03、0.05、0.01、0.01、0.04),双肺V5~V20、食管Dmean、野内食管长度、LET50~LET55和脊髓Dmean均明显高(P=0.00、0.00、0.03、0.02、0.00、0.00、0.00、0.00、0.01、0.00)。随访率97.4%,全组放疗后1、3、5年OS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5%、26.1%、18.5%和20个月。IMRT组与3DCRT的OS率、急性期RP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相似(P=0.06、0.73、0.13);分层分析仅男性、T3~T4期、N0~N2期、未化疗者IMRT组生存率低于3DCRT组(P=0.04、0.04、0.02、0.00)。结论 Ⅲ期NSCLC的IMRT与3DCRT疗效相近,但有潜在剂量学优势,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比较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和常规放疗(CRT组)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对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收治的114例ⅢA期NSCLC患者的术后放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RT组63例,3DCRT组51例.CRT组放疗中位剂量为53.5Gy分27次,3DCRT组的为52.8Gy分26次,均在5~6周内完成.结果CRT、3DCRT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8、13个月.两组近期放疗反应、局部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等无差异.1、2年总生存率CRT组为80%、62%,3DCRT组为93%、70%.1、2年无瘤生存率CRT组为62%、44%,3DCRT组为58%、32%.两组死亡原因有统计学差异,CRT组有4例死于与心脏损伤有关的并发症,而3DCRT组则无.结论ⅢA期NSCLC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可取得与常规放疗类似的近期疗效而并不增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性,对心脏的损伤有降低趋势,对生存率影响则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适形放疗肺损伤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期12例(切缘阳性),ⅢA期53例,ⅢB期25例.术后均接受了中位剂量60 Gy的3DCRT,38例接受了中位3周期术后化疗.观察指标为CTC 3.0 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RP).应用ROC曲线分析健侧、患侧和双肺接受x Gy剂量的相对体积(Vx)和绝对体积与RP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9例患者出现有症状的RP,RP发生率为10%.接受全肺切除的20例患者中无RP发生.RP中位发生时间在放疗开始后101 d,其中2级7例,3级2例.双肺V30、V35在RP组明显高于未发生RP组(19%∶14%,U=-2.16,P=0.030;15%:11%,U=-2.65,P=0.007).以患侧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作为分界点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7,对RP预测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0%.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340 cm3的RP发生率明显高于体积<340 cm3的(29%∶3%,x2=9.75,P=0.003).结论 对于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术后放疗,患肺接受30 Gy照射的绝对体积与RP相关.对全肺切除患者,单肺V20限制在10%以下,接受术后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疗效及其预后因子。方法接受3DCRT的178例NSCLC中男136例,女42例,中位年龄65岁。放疗剂量2~3 Gy/次,6次/周,总剂量60~75Gy。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中位随访期16个月(14~3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4%、39.7%,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T分期、原发肿瘤最大横径、GTV体积、照射总剂量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GTV体积和照射总剂量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综合以上4种因素的预后指数模型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的预后亚组。结论疗前体重下降、病理类型、GTV体积及照射总剂量是NSCLC患者3DCRT的独立预后因子,预后指数模型比单个因素能更好地反映3DCRT预后。  相似文献   

5.
592例食管癌3DRT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食管癌3DRT (3DCRT、IMRT)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2—2012年间本院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592例,其中3DCRT者123例、IMRT 者469例,单纯放疗360例、放化疗232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5年样本数分别为142、53例。1、3、5年OS和PFS率分别为65.3%、34.0%、23.5%和52.1%、28.0%、19.6%。中位OS时间20个月(95%CI为17.9~22.1个月),中位PFS时间14个月(95%CI为11.8~1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因素有性别、N分期、M分期、TNM分期、放疗剂量、治疗前体重下降、吸烟和饮酒(P=0.002和0.000、0.000和0.000、0.001和0.000、0.000和0.000、0.000和0.000、0.024和0.026、0.009和0.005、0.000和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性别是影响OS、PFS因素(P=0.000和0.000、0.000和0.001、0.036和0.027)。结论 食管癌3DRT的生存有所提高,临床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性别是影响生存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胸部3DCRT在广泛期SCLC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4—2009年间收治的171例广泛期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86例接受胸部3DCRT和全身化疗,85例只接受全身化疗。放疗采用超分割(1.5 Gy/次,2 次/d)或常规分割(2.0 Gy/次,1 次/d)方式,总量40~62 Gy。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依托泊甙。生存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100%。全组中位OS期、2年OS率、5年OS率全组分别为15个月、31.5%、2.4%,放疗组的分别为18个月、35.3%、2.4%,化疗组的分别为12个月、14.5%、2.4%(P=0.023)。全组中位PFS期、1年PFS率、2年PFS率全组分别为8个月、27.5%、2.4%,放疗组的分别为9个月、35.4%、6.0%,化疗组的分别为6个月、20.5%、6.0%(P=0.004)。放疗组中超分割总量45 Gy的22例患者中位PFS期11个月,常规分割总量60 Gy的26例患者中位PFS期9个月(P=0.037)。多因素分析显示3DCRT、4周期以上化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08、0.001)。结论 胸部放疗能改善广泛期SCLC患者OS和PFS,总量45 Gy超分割放疗较佳。胸部放疗和4周期以上化疗对OS是独立的预后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分析Ⅳ期NSCLC化疗同期三维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3—2010年前瞻性入组201例Ⅳ期NSCLC患者重新进行预后评价,包括依据放疗剂量>36 Gy的159例OS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120例PFS的影响因素分析。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中位周期数4个。原发肿瘤中位放疗剂量63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时间从最长的3年延长至5年。结果 全组201例1、2、3、5年OS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1%、17.3%、10.2%、5.1%及10个月。近期疗效中CR、PR、SD、PD分别为7.5%、66.0%、19.5%、6.9%,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13、8、6个月(P=0.000)。化疗4~5周期同期≥63 Gy与<63 Gy患者1、2、3、5年PFS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4%、36.2%、27.2%、15.9%和20个月与32.6%、21.7%、0%、0%和9个月(P=0.002)。4~5周期化疗、疗后KPS稳定或增加、GTV<175 cm3为OS影响因素(P=0.035、0.000、0.008)。原发肿瘤三维放疗≥63 Gy对PFS的影响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Ⅳ期NSCLC 4~5个周期化疗同期三维放疗≥63 Gy三维放疗使PFS、OS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3DCRT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将随访资料完整的107例NSCL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接受单纯3DCRT 26例,3DCRT联合化疗81例。3DCRT剂量2Gy/次,5次/周,中位DT 60Gy。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全组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全组患者获CR 10例(9.3%),PR 56例(52.3%),SD 30例(28.0%),PD 11例(10.4%),总有效率(RR)为61.7%(66/107)。随访14~62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随访率为96%。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31%和22%,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0.2个月。急性放射性肺炎2级3例,3级2例;晚期放射性肺炎2级1例,3级1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级49例,2、3级9例。骨髓抑制1、2级32例,3、4级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KPS评分、肿瘤体积、放疗剂量、治疗模式及近期疗效显著影响OS,而年龄、体重减轻及病理类型对OS无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3DCRT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临床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可能是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2006—2014年间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 307例,其中Ⅱ期 73例、Ⅲ期 234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同期化疗方案为PF (166例)、TP (82例)、单药P (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5年样本量分别为130、45例,1、3、5年OS和PFS率分别为85.6%、53.8%、36.9%和74.6%、43.7%、33.1%,中位OS、PFS期分别为41.6、29.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化疗方案(P=0.007和0.013、0.000和0.000、0.000和0.000、0.002和0.000、0.141和0.005、0.018和0.16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病变部位、化疗方案是影响OS因素(P=0.024、0.000、0.007、0.028),病变部位、病变长度、N分期是影响PFS因素(P=0.004、0.033、0.035)。放疗剂量 50~60、>60~70 Gy的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47.4、37.8个月(P=0.469)和34.1、25.1个月(P=0.233)。结论 Ⅱ—Ⅲ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联合用药优于单药,低剂量与高剂量放疗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初步结果.方法 84例NSCLC患者术后接受3DCRT,其中肺叶切除65例(77.4%),全肺切除19例(22.6%);完整的R0切除54例(64.3%),镜下切缘阳性的R1切除15例(17.9%),肉眼残存的R2切除15例(17.9%).术后病理分期为Ⅰ B期1例,ⅡB期7例,ⅢA期52例,ⅢB期24例.全组术后中位放疗剂量为60 Gy(40~70 Gy,2 Gy/次).术后37例患者接受中位3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结果 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8.6%,4年生存率为43.9%.有43例(53.1%)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8例(9.9%),远处转移38例(46.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下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与预后无关.接受R1、R2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差.随访中,有9例(11.1%)患者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 NSCLC患者术后采用3DCRT放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程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后程适形放疗治疗Ⅲ期NSCLC患者51例。放疗组10例接受常规放疗后行后程适形放疗;化放疗组41例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行常规放疗和后程适形放疗。放疗总剂量56~70Gy。对近期疗效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2.5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KPS评分是近期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5);年龄、治疗前KPS评分、病理学类型、是否化疗和近期疗效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近期疗效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0)。[结论]后程适形放疗治疗Ⅲ期NSCLC显示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近期疗效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TV同步减量根治性IMRT对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4年本院收治的Ⅲ期NSCLC患者共70例,均为IMRT同步减量照射,PGTV (GTV外放0.5 cm)剂量为60 Gy分30次或60.2 Gy分28次,PTV剂量为54 Gy分30次或50.4 Gy分28次。40例患者放疗前新辅助化疗,50例同步放化疗,25例放疗后辅助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2.8(16.9~68.3)个月,近期有效率(CR+PR)81%,CR率7%(5/70),PR率74%(52/70),SD率13%(9/70),PD率6%(4/7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6.6(5.2~68.3)个月,2年OS、LRFS、PFS率分别为55%、68%、45%。全组发生≥3级RP 9%(6/70),食管炎4%(3/70),骨髓抑制7%(5/70)。结论 应用肿瘤临床靶区同步减量的IMRT治疗Ⅲ期NSCLC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HT对局限于肝内的肝细胞肝癌的安全性,并与3DCRT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6月对35例未手术切除的局限于肝内且无远处转移和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HT大分割治疗,单次剂量从2.4 Gy递增至5.0 Gy,单次中位剂量为3.2 Gy,中位剂量50.0 Gy;同期45例接受3DCRT常规分割放疗患者,中位剂量54.0 Gy。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和生存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相近(要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血液系统毒性,P=0.293~0.664)。HT和3DCRT的OR率分别为60%和33%(P=0.024),DC率分别为94%和89%(P=0.459),1、2、3年OS率分别为97%和80%(P=0.025)、81%和55%(P=0.008)、67%和50%(P=0.043)。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8 cm (P=0.005)、放疗前行动脉栓塞化疗(P=0.000)及接受HT (P=0.002)者将在生存中获益。结论 无法切除局限于肝内的肝细胞肝癌患者HT显示精确治疗优势,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同时大分割放疗缩短放疗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病理诊断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其中,鳞癌38例,腺癌12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4例,4 Gy/lf,3次/周,总剂量48 Gy~60 Gy.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剂量66 Gy~70 Gy/7周.结果 60例近期疗效中,13例完全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NC),4例进展.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68.3%(41/60).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有较好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NSCLC患者IMRT后急性症状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2007—2011年间在本院治疗的256例未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放疗靶区包括原发肺肿瘤及受累淋巴引流区, 中位剂量为60 Gy分30次(50~70 Gy)。109例(42.6%)接受同期化疗。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出现≥2级急性食管炎(症状性食管炎)作为终点事件, 采用CTCAE3.0评估急性食管炎级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4例患者(68%)出现治疗相关的≥2级急性食管炎, 其中154例(60.2%)为2级、20例(7.8%)为3级。≥2级急性食管炎发生时的中位剂量为30 Gy (11~68 Gy)。食管V5—V60、食管平均剂量及年龄是≥2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P=0.021、0、0.010), 其中高龄是保护性因素;食管V50—V60、同期化疗、体重指数是≥3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P=0.010、0.003、0.019), 其中高体重指数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局部晚期NSCLC患者IMRT后食管V50—V60和同期化疗是≥3级急性食管炎的预测因素, 食管V50对预测≥2级、≥3级急性食管炎都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T4N (+)Ⅲ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4-2010年间300例T4N (+)Ⅲ期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3DCRT 202例、IMRT 98例,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 Gy。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5、7年样本量分别为239、120例。3DCRT和IMRT组1、3、5、7年LC率分别为64.4%、40.6%、38.3%、34.2%和68.3%、55.3%、51.9%、51.9%(P=0.048),OS率分别为54.5%、19.8%、14.7%、10.9%和63.3%、34.7%、24.4%、20.3%(P=0.013)。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5岁、放疗前食管造影长度>8.0 cm、CT最大横径>4.6 cm、GTV>60 cm3、邻近组织或器官受累、非手术 N2期、未行化疗者,IMRT组OS率高于3DCRT组(P=0.022、0.003、0.022、0.034、0.016、0.044、0.047)。IMRT组GTVDmin、GTVD100高于3DCRT组(P=0.000、0.000),脊髓Dmax低于3DCRT组(P=0.000)。IMRT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3DCRT组,以轻度(1-2级)食管炎为著(P=0.000)。3DCRT组死于肿瘤局部因素的比率明显高于IMRT组(P=0.039)。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安全有效,LC率明显提高,正常组织保护良好,长期生存获益显著。基于回顾分析结果还有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后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60例Ⅲ期NSCLC随机均分成后程大分割3DCRT组(A组)和常规分割3DCRT组(B组)。A组先接受常规分割放疗(2 Gy/次,5次/周)40 Gy,然后接受后程大分割放疗(4 Gy/次,3次/周)至56 Gy或60 Gy;B组均接受常规分割放疗至60~66 Gy。两组均在放疗第1天接受1个疗程NP方案化疗,放疗结束后接受3个疗程NP方案化疗,NP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连用3 d。结果后程大分割放疗组、常规分割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7%、20%(P<0.01),部分缓解率无差异;1~3年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12个月;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后程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Ⅲ期NSCL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且毒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分析不能切除和复发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行腹部放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我院收治的57例患者,其中不能切除36例(包括局部晚期19例、术后肉眼残留17例),术后复发21例。接受3DCRT 17例、IMRT 40例,照射中位剂量50 Gy (42~60 Gy)。81%患者放疗同期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3.9~77.5个月),放疗后缓解率65%。局部晚期、术后肉眼残留(R2术后) 、术后复发组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9、13.9、19.0个月。全组放疗后2年的预期OS、PFS、LRRFS分别为50%、37%、50%。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分组是预后影响因素,而第3站淋巴结受侵并不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对不能切除及术后复发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进行中等剂量放疗并结合化疗能取得较好的LC并改善患者生存,而术后复发和第3站淋巴结受侵病例均应被视为挽救性放化疗的良好适应征。  相似文献   

19.
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接受3DCRT的91例NSCLC中男73例,女18例,中位年龄66岁。放疗中位单次剂量2Gy,5次/周,中位总剂量60Gy,中位随访期17个月。结果完全缓解11.0%(10/91),部分缓解46、2%(42/91),稳定33.0%(30/91),进展1.1%(1/91),有效率57.1%(52/91)。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0%、32.6%,中位生存期16个月。1、2年的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6%、53.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体重下降≥5%预后不良。急性放射性肺炎2级2例,3级4例;晚期放射性肺炎2级1例,3级1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级8例。急性2级骨髓毒性5例。结论3DCRT治疗NSCLC有很好的近期疗效,放射损伤在可接受范围。放疗总剂量还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放疗剂量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2003—2010年共入组201例,可评价182例。化疗以铂类为基础二药联合方案,中位周期数为4周期。胸内病灶中位计划靶体积剂量为63 Gy。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201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满<1、1~2、≥3年者分别为201、170、134例。182例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17%、10%和10.5个月;放疗剂量<45.0 Gy或45.0~62.1 Gy以及≥63.0 Gy的分别为20%、14%、0%和7.1个月或27%、10%、3%和9.6个月以及59%、22%、16%和14.9个月(χ2=27.88,P=0.000);2~3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以及<63 Gy的分别为43%、19%、0%和11个月以及20%、11%、5%和8个月(χ2=2.99,P=0.084);4~5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以及<63 Gy的分别为66%、23%、19%和16.0个月以及29%、12%、0%和8.8个月(χ2=15.87,P=0.000);而2~3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和4~5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165)。多因素分析显示4~5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63 Gy (β=0.243,P=0.019)、治疗后卡氏评分变化(β=1.268,P=0.000)对生存有影响。结论 Ⅳ期NSCLC的4~5个周期化疗同期胸内病灶三维放疗剂量≥63 Gy时可能显著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