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库溴胺前处理对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的效果。方法:3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成3组。Ⅰ组(n=10),琥珀胆碱1.5mg·kg~(-1);Ⅱ组(n=10),维库溴胺7μg·kg~(-1),琥珀胆碱1.5mg·kg~(-1),Ⅲ组(n=10),维库溴胺20μg·kg~(-1),琥珀胆碱1.5mg·kg~(-1)。注射维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的间隔时间为4min。结果:维库溴胺(20μg·kg~(-1))前处理能基本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小剂量维库溴胺(7μg·kg~(-1))前处理对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效果较差,两组对琥珀胆碱的气管插管条件无明显影响。结论:大剂量维库溴胺前处理能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  相似文献   

2.
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活化小鼠脾细胞法观察灵芝多糖BN_2A,BN_3B,和BN_3C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影响,发现BN_3A(0.05,0.1,0.5和1μg·ml~(-1)),BN_3B(0.05和0.1μg·ml~(-1))及BN_3C(0.05,0.5和1μg·ml~(-1))均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细胞IL-2的产生;老年小鼠脾细胞IL-2产生明显低于年轻对照组,BN_3A(0.001,0.01,0.1和1μg·ml~(-1)),BN_3B(0.005,0,5和5μg·ml~(-1))及BN_3C(0.005,0.05和5μg·ml~(-1))可恢复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BN_3A(0.01,0 .和10 μg·ml~(-1)),BN_3B(0.05μg·ml~(-1))及BN_3C(0.·ml~(-1))可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抑制小鼠脾细胞产IL-2的效应;BN_3A(0.01,0.1,1和10μg·ml~(-1)),BN_3B(0.05,0.5和 5μg·ml~(-1))及BN_3C(5 μg·ml~(-1))亦分对抗环孢素A对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抗感颗粒剂(7.25~14.50g·kg~(-1),相当于生药10~20g·kg~(-1)能显著抑制小鼠扭体、热扳、嘶叫反应大鼠甩尾反应,连续给药7d,镇痛作用未见耐受现象。连续给药3d或12d(2.40~9.60g·kg~(-1),相当于生药3.30~13.20g·kg~(-1)使小鼠体重明显增加,延长小鼠游泳、耐缺氧和耐低温时间。结果提示,抗感颗粒剂具有镇痛和强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黄连素对环孢素A增效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黄连素对肾移植受者使用环孢素A增效作用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1个月以内、连续服用环孢素A2周、肝肾功能稳定的患者6名,环孢素A剂量6mg·kg~(-1)d~(-1),用FPIA方法(单抗)检测合用黄连素前后各时间点环孢素A全血浓度。结果:单服环孢素A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h):0.93±0.47,C_(max)(μg·L~(-1)):1176.7±405.88,C_(min)(μg·L~(-1)):173.95±78.71,T_(1/2)(h):2.62±1.00,AUC(μg·L~(-1))·h~(-1):5237.7±1776.5,CL/F(L·h~(-1)):35±15;与黄连素合用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max)(h):2.26±1.15,C_(max)(μg·L~(-1)):919.17±330.87,C_(min)(μg·L~(-1)):319.22±163.45,T_(1/2)(h):5.33±2.60,AUC(μg·L~(-1))·h~(-1):9213.17±3802.6,CL/F(L·h~(-1)):22±13。结论:盐酸黄连素与环孢素A合用可使后者T_(max)滞后,t_(1/2)延长,清除率减少,AUC增大,生物利用度增加;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N-(3’,4’,5’-三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TOA)(100 mg·km~(-1)ip)显著抑制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剂量为 50和100 mg·kg~(-1)·d~(-1),ip×4d时,明显抑制大鼠反相皮肤过敏反应(RCA)。致敏同时给药(50和100mg kg~(-1)·d~(-1),ip×6d)或攻击前给药(100mg·kg~(-1)·d~(-1),ip×2d),TOA对SRBC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DTH)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剂量为 50和100 mg·kg~(-1)ip时,TOA对大鼠皮内注时组胺及5-羟色胺(5-HT)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显著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IVIG组给予IVIG400mg·kg~(-1)·d~(-1),连用5d,加阿司匹林50mg·kg~(-1)·d~(-1),热退后减至5mg·kg~(-1)·d~(-1);常规组单用阿司匹林50mg·kg~(-1)·d~(-1),热退后减至5mg·kg~(-1)·d~(-1)。结果:IVIG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发热,结膜,口腔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皆比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诊断川崎病后IVIG宜早用,注射剂量及使用时间以400mg·kg~(-1)·d~(-1)连用5d为宜。  相似文献   

7.
金丝桃甙脊髓镇痛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金丝桃甙(Hyp)脊髓镇痛作用及机制。采用在小鼠温浴浸尾和甲醛致痛模型上,分别观察鞘内给药后小鼠甩尾反应潜伏期和疼痛评分的改变,新生鼠脑细胞游离钙用Fura—2/AM法测定。结果显示,Hyp(5.0、2.5mg·kg~(-1))显著延长小鼠甩尾反应潜伏期,并呈一定量效关系;Hyp还可抑制甲醛致小鼠疼痛,并降低疼痛评分,EGTA和CaCL_2可分别加强和拮抗Hyp(2.5mg·kg~(-1))镇痛;进一步研究发现Hyp可抑制KCI诱导的分离的新生大鼠脑细胞内[ca~(2+)]的增高。由此可见,Hyp有脊髓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麻醉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及结扎5min后再开放,造成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模型,观察了粉防己碱(Tet)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流所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静脉注射Tet 4mg·kg~(-1)后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伯屈膦酸钠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扭体、热板及电嘶叫疼痛模型,研究伯屈膦酸钠(APD)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APD(iv 2.5、15和30mg·kg~(-1))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子鼠扭体反应,明显延长子鼠热板的舔足反应潜伏期,显著提高小鼠电嘶叫刺激阈值。提示APD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125)IUdR释放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枸杞子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及鼠伤寒杆菌内毒素多糖对不同剂量rIL-2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发现4种多糖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均可在体外增强LAK活性。枸杞子多糖在0.01~0.1mg·ml~(-1)、黄芪多糖和刺五加多糖在0.01mg·ml~(-1)时增强作用最显著(P<0.001),内毒素多糖在0.0001~0.1μg·ml~(-1)时可增强LAK活性,在0.0001μg·ml~(-1)时最显著。4种多糖浓度过低或过高则不能增强,甚至抑制LAK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吸入1%的七氟醚或等效浓度的异氟醚对罗库溴铵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45例,随机分成异丙酚—N_2O组(A组),七氯醚—N_2O组(B组)和异氟醚—N_2O(C组)。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罗库溴铵的诱导剂量为0.6mg·kg~(-1)。当T_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开始静滴罗库溴铵,记录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T_(25)),维持T_1在1%~10%所需罗库溴铵的输注速度及恢复指数(T_(25)~T_(75))。结果A、B和C组的起效时间分别是89.1±17.2秒、84.5±15.6秒和87.7±16.0秒(P>0.05);作用时间分别是34.2±12.4 min、45.6±14.6 min和43.4±13.1 min(P<0.05),维持90%~99%颤搐抑制所需罗库溴铵的输注速度分别为6.71±1.83μg.kg~(-1)·min~(-1)、4.87±1.43μg·kg~(-1)·min~(-1)和5.43±1.63μg·kg~(-1)min~(-1)(P<0.01);恢复指数分别为10.8±4.2 min、14.6±4.8 min和16.2±5.3 min。结论1%的七氟醚及等效浓度的异氟醚均可增强罗库溴铵的临床药效,但二者之间的增强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总动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及其改善血管重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13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组(0.5%阿拉伯胶浆15 mg·kg~(-1)·d~(-1))、阿托伐他汀组(30 mg·kg~(-1)·d~(-1))、缬沙坦组(20 mg·kg~(-1)·d~(-1));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0.5%阿拉伯胶浆15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和颈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和中膜增生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颈总动脉ACE 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颈总动脉ACE 2 mRNA的表达。结果(1)与SHR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缬沙坦组内膜增生程度显著降低(P<0.01),且缬沙坦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2组中膜增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SHR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缬沙坦组颈总动脉AngⅡ浓度降低(P<0.01),血浆AngⅡ浓度、ACE 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缬沙坦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与其降低颈总动脉AngⅡ浓度、升高ACE 2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记录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失血性休克家兔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 (CVP)及动脉血气的变化,发现小剂量氯胺酮(1—3mg·kg~(-1))能够提高HR、MAP、PaO_2和SaO_2, 降低CVP 和PaCO_2,改善休克;大剂量氯胺酮(5—10mg·kg~(-1))则与此相反,加重休克。同时还发现,即使小剂量,如注 射速度过快,也可致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14.
且的:观察疏可眠胶囊对小鼠的镇静作用。方法:采用旷野活动法观察疏可眠胶囊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对小鼠自主活动的量效、时效作用;对士的宁诱发惊厥小鼠的作用。结果:连续给药7d,疏可眠低中剂量(1g·k~(-1)、2g·kg~(-1))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疏可眠高剂量(3g·kg~(-1))给药后1h~2h自主活动显著减少;给药后2h,呈现量效关系,随着剂量增加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各剂量组均可延长士的宁诱发小鼠惊厥出现的时间及死亡时间。结论:疏可眠胶囊具有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ol)对耐药细胞系K5 62 /A0 2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柔红霉素 (DNR)的细胞毒性。结果 :1μmol·L-1Tet、5 μmol·L-1Dro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系K5 6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半数抑制量 (IC50 )分别为 (7.2 8± 2 .0 6)mg·L-1和 (7.5 8± 3 .44 )mg·L-1,逆转倍数分别为 2 .94和2 .82倍。两药联合应用后作用明显增强 ,IC50 为 (1.66± 0 .41)mg·L-1,逆转倍数达 12 .9倍。结论 :单独应用Tet、Drol可部分逆转K5 62 /A0 2细胞的耐药性 ,两药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期注射胰岛素(INS)及喂食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INS浓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32只10周龄SHR随机分为4组,1A组:注射INS(5U·kg~(-1)·d~(-1)),服福辛普利(5mg·kg~(-1)·d~(-1));2A组:注射蒸馏水(0.05mL·kg~(-1)·d~(-1)),服福辛普利(5mg·kg~(-1)·d~(-1));1B组:注射INS(5U·kg~(-1)·d~(-1)),服安慰剂(5mg·kg~(-1)·d~(-1));2B组:注射蒸馏水(0.05mL·kg~(-1)·d~(-1)),服安慰剂(5mg·kg~(-1)·d~(-1))。实验前及实验中每2周测大鼠尾动脉血压,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测量血浆INS、血浆AngⅡ、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mR-NA水平。[结果]注射INS的1A、1B两组血浆INS较注射蒸馏水的2A、2B两组高(P<0.01);1A与1B间及2A与2B组间SHR的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心肌AT1-R mR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福辛普利的1A、2A两组SHR的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 mRNA水平均较服安慰剂的1B、2B两组低(P<0.05);1A组与2A组血浆AngⅡ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B组血浆AngⅡ浓度显著高于2B组(P<0.05)。[结论]长期注射INS对SHR血压、心肌AngⅡ含量及心肌AT1-R基因转录水平均无显著影响;而福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腐敏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ADP和CO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聚集性。结果:腐敏注射液体外对大鼠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0.58g·L~(-1)和0.34g·L~(-1);体内不同剂量50、100、150mg·kg~(-1)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聚集率(%)分别为:ADP诱导:52.17、16.83、31.44,NS为61.31;CO诱导:62.5、29.57、22.13,NS为63.25。结论:腐敏注射液可以抑制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宋耀鸿 《疑难病杂志》2009,8(10):577-580,F0003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收缩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雄性大鼠,采用皮下注射ISO方法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美托洛尔组(n=12,8 mg·kg~(-1)·d~(-1)),TFE小剂量组(n=11,50 mg·kg~(-1)·d~(-1)),TFE中剂量组(n=10,100 mg·kg~(-1)·d~(-1)),TFE大剂量组(n=12,200 mg·kg~(-1)·d~(-1)),另取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10)。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FE可呈剂量依赖性逆转左心室质量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P<0.05,P<0.01)。减轻组织学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肥厚、心肌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脏纤维组织增生(P<0.05,P<0.01),降低左心室病理积分(P<0.05,P<0.01);降低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此外,TFE可明显抑制心力衰竭大鼠血清TNF-α、NE、AngⅡ和BNP水平(P<0.05,P<0.01)。结论TFE可抑制ISO所致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氯苯扎利(CCA)衍生物SQ_1(1μmol·L~(-1))和SQ_4((0.01μmol·L~(-1))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促进作用,两者作用强度与CCA相当,SQ_3则无明显促进作用。SQ_4(1μmol·L~(-1))还可增强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其作用较CCA强(P<0.01)。ip单剂SQ_4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为107.9mg·kg_(-1),明显小于CCA,提示SQ_4的毒性明显大于CC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与米力农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病人使用培哚普利2~4mg/dqd,口服使用4周;米力农0.5μg·kg~(-1)·10min~(-1)静脉注射,然后0.375~0.75μg·kg~(-1)·min~(-1),每日1次,静脉输注,总量5~10mg,7天为1疗程,间歇使用2疗程。对照组病人使用5%GS250ml+多巴酚丁胺40mg,5~20μg·kg~(-1)·min~(-1),静脉输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间歇使用2疗程。采用统一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二药联用治疗CHF,在临床和改善心功能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3.6%和9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和76.8%(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米力农联用治疗CHF,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在心功能改善方面,均可起协同作用,产生良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减轻某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