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不同程度控制性低血压中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内质网应激(ERS)及凋亡的变化。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
均分为A组(对照组)、B组(70 mmHg)、C组(50 mmHg)、D组(30 mmHg)四组。大鼠麻醉后用硝普钠复合艾司络尔诱导控制性
低血压,达到目的血压后维持60 min。对照组无降压,各组大鼠最终补液量相等。控制性低血压完成后12 h断头取脑,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质中Bax、Bcl-2、GRP78、CHOP、caspase-12表达,RT-PCR法检测脑皮质GRP78 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皮
质神经元凋亡。结果与A组比较,C组及D组中ERS相关因子GRP78 mRNA,GRP78、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B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A组比较,C组及D组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Bax表达上调,
Bcl-2表达下调(P<0.05),在B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轻度的控制性低血压(70 mmHg)不会引起脑皮质神经元损伤,
而程度较重的控制性低血压(低于50 mmHg)可以诱导脑皮质神经元ERS及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Ang(1-7)组
(DM1组)、糖尿病+Ang(1-7)+A779组(DM2组)。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60 mg/kg)建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
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GDN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
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
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GDNF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神经元明显受损(P<0.05),GFAP 表达减少(P<0.05),
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DM组相比,DM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GDNF
的表达增多(P<0.05),神经元受损减少(P<0.05),GFAP表达增加(P<0.05),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下降(P<0.05),联合应
用Ang(1-7)和Mas受体拮抗剂A779后,Ang(1-7)上述作用被阻断(P<0.05)。结论Ang(1-7)与Mas结合后对糖尿病大鼠认知
功能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GFAP和GDNF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 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
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 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
白Grp78、CHOP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干预后可抑制小鼠足细胞Grp78、CHOP、α-SMA蛋白
表达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OPP可通过引起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EMT),而牛蒡子苷则可通过减轻ERS从而逆转EMT,为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能否减少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的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是否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实现。方法将50
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术(2VO)组与缺血后T3干预组,分别于术后7 d与14 d处死,
对脑组织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组织结构,TUNEL染色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Nissl染色可观察到缺血后海马CA1区的细胞排列杂乱和神经元数量减少,三碘甲腺原氨酸(T3)干预组较之结构完整性
强,神经元数量多。缺血7 d三组齿状回的细胞凋亡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VO组(20.868±2.090)、T3组(20.365±1.055)及假手
术组(17.714±2.5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此时海马Bcl-2的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3组、2VO组及假手术组。缺
血14 d齿状回的细胞凋亡指数以2VO组最高(66.532±3.249,P<0.001),T3组明显降低(56.153±4.556,P=0.001);此时Bcl-2的
表达量以T3组最多,2VO组最低。结论甲状腺激素可以减少缺血海马的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海马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腐胺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HSF
分为腐胺组和对照组,以含腐胺浓度分别为0.5、1、5、10、50、100、500、1000 μg/ml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设为腐胺组,不添加腐胺
设为对照组。经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腐胺组处理的HSF培养24 h后,再以四唑化合物电子耦联显色法(MTS法)测定细胞增殖能
力(用吸光度值表示),Transwell迁移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FCM)Annexin V/PI标记法测
定细胞凋亡率。结果(1)细胞增殖能力(MTS)测定结果显示,0.5、1、5、10 μg/ml 腐胺组HSF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升高(P<
0.01),并且1 μg/ml时达峰值(0.754±0.024);500、1000 μg/ml腐胺组HSF吸光度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50、100 μg/ml腐胺
组HSF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1 μg/ml腐胺组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目较对
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达到峰值309±21;50 μg/ml及以上浓度腐胺组HSF穿过微孔膜的数目较对照组减少(P<0.05);0.5、
5、10 μg/ml腐胺组HSF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流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0.5、1、5、10 μg/ml
腐胺组HSF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1 μg/ml时细胞凋亡率达最低值(11.10±0.79)%;100 μg/ml及以上浓度
腐胺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且随着浓度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50 μg/ml腐胺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
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腐胺可维持细胞正常的迁移能力,显著提高HSF的细胞增殖能力,而较高浓度的腐胺能显著
抑制HSF迁移与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提示不同浓度的腐胺会对创面愈合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PI3K/Akt(P-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
康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250~35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
芬太尼预处理联合PI3K抑制剂组(Spc+W组),PI3K抑制剂组(W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松开结扎
线复灌12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只挂线,不结扎,持续150 min;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Spc组:
缺血前采用微量注射泵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 μg/kg,泵注5 min,停止5 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 μg/kg的预处理方式,缺血
30 min,再灌注120 min;Spc+Wortmannin 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 min给予PI3K抑制剂(15 μg/kg),缺血前30 min舒芬太尼预
处理,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Wortmannin 组:缺血前35 min给予PI3K抑制剂(15 μg/kg),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
于基础状态(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 min(T2)、再灌注30 min(T3)、再灌注120 min(T4)记录各组大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
再灌注末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
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P-Akt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 组和Spc组P-Akt表达增
高(P<0.01),Spc+W组和W组P-Ak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 组相比,Spc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1),
CK-MB(P<0.01)、LDH(P<0.01)降低,心肌组织P-Akt 表达上调(P<0.01),平均动脉压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Spc+W组和W组梗死面积、CK-MB、LDH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增加P-Akt的表达,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胆红素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反式激活蛋白-NEMO 结合域
(TAT-NBD)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胆红素组、TAT-NBD早期干预组、持续干
预组及晚期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改良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
相对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法检测原代培养基上清IL-1β水平。结果胆红素组海马神经元NF-κB p65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
(M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24 h达高峰。TAT-NBD早期干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为(80.784±9.767)%低于对照组(P<
0.01)、高于胆红素组(P<0.01),细胞凋亡率为(14.100±2.252)%(Annexin V-FITC/PI双染法)、(12.883±1.629)%(TUNEL法)高
于对照组(P<0.01)、低于胆红素组(P<0.01),IL-1β水平为15.348±0.812 pg/ml低于胆红素组(P<0.05)。TAT-NBD持续干预及晚
期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IL-1β水平与胆红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F-κB双向调控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
凋亡。TAT-NBD抑制NF-κB早期高峰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可能用于胆红素脑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后不同时期脑微血管的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剂量17-β-雌二醇(E2)
替代治疗的影响,探讨E2替代治疗在慢性低灌注诱导的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BCCAO早期:sham(3 d),BCCAO 3 d组,BCCAO 3 d+E2组;BCCAO后晚期:sham(3月),BCCAO 3月和BCCAO 3月并持续
给予E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IgG的渗漏,电镜技术观察各组血管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相应sham(3 d或3 m)组相比,BCCAO后3 d、3 m组皮层和海马CA1区可
见大量损伤的血管被IgG免疫染色包围;与BCCAO 3 d组相比,海马CA1区BCCAO 3 m组IgG在血管周围的染色较弱;连续
给予E2可显著降低血管IgG的渗漏。电镜结果显示BCCAO 3 d和3月组海马CA1区血管周围严重水肿,血管轻度扩张及内皮
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给予E2可显著改善血管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CA1区VEGF的表达于BCCAO后6 h,
1 d显著增高,此后显著降低,于3 d达最低;BCCAO 3月时VEGF水平较sham(3月)组显著降低;E2可显著升高BCCAO后3 d
或3月海马CA1区VEGF的表达。结论BCCAO早期即可导致血管结构损伤,这种损伤可持续到BCCAO后3月;生理剂量E2
替代治疗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蛋白表达降低BCCAO诱导的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PGC)-1α 在海人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及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培养7 天后,用KA刺激上述海马神经元24 h,检测转染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空白对照组,n=10)、KA刺激的转染PGC-1α shRNA质粒(实验组,n=11)和KA刺激的空载体质粒海马神经元(KA对照组,n=10)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FJB染色检测KA刺激24 h后实验组和KA对照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KA刺激24 h,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5.74±0.54) μmol·L-1·μg-1 protein和(10.57±1.25) U/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9.38±0.72) μmol·L-1·μg-1 protein,P<0.01;(23.12±3.23) U/mg protein,P<0.01];LDH活性为(2.21±0.18)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较空白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高[(1.29±0.09) mmol NADH,H+/min/100 mg protein,P<0.01]。转染PGC-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 h海马神经元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3.37±0.42) μmol·L-1·μg-1 protein和(4.54±0.91) U/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明显降低(P均<0.05);LDH活性为(2.74±0.19) mol/NADH+/min/mg protein,较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显著增加(P<0.01)。FJB染色显示转染PGC 1α shRNA质粒组,KA刺激24h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KA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PGC-1α基因下调加重KA刺激后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与其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补骨脂素能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的假说。方法使用终浓度为3.0 μg/ml的补骨脂
素干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显微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情况,接着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测定被干预细胞的七种代表性的生殖分化标记基因的表达变化,七种标记基因分别为:Oct-4、Stra8、RVLG、SCP3、TNP2、
Itgb1、Itga6。结果显微观察表明3.0 μg/ml 的补骨脂素干预72 h 后,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变化不显著;MTT法检测表明
3.0 μg/ml的补骨脂素干预的5 d中,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情况变化不显著(P>0.05);Qpcr测定表明3.0 μg/ml的补骨脂素干预
72 h 后,显著上调了Oct-4、Stra8、SCP3、Itgb1 等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RVLG、TNP2、Itga6 等基因的表达影响不显著(P>
0.05)。结论补骨脂素可能参与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再发性低血糖致幼鼠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再发性低血糖幼鼠脑Caspase-3表达及神经元变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8只15日龄C57BL/6野生型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及低血糖组(n=40),再分为低血糖后12h,24h.48h,72h组,每组10只)。低血糖组给予短效胰岛素腹腔注射3次,每次剂量为5U/kg。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脑内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FJB染色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变性的时程及分布情况。结果再发性低血糖后12h幼鼠脑内caspase-3表达即增多,24h达高峰,至72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开始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以后逐渐向细胞核转移,caspase-3表达最强的部位是海马齿状回,皮质次之,海马CA1区仅见少量caspase-3阳性细胞。再发性低血糖后12h,脑内即可见FJB阳性细胞,24h及48hFJB阳性细胞逐渐增多,至72h阳性细胞最多,染色最强;从分布上看,纹状体内FJB阳性细胞数最多(尤以枕部皮质与纹状体交界处为著),皮质次之,海马回仅见少量FJB阳性细胞。结论再发性低血糖可致幼鼠脑损伤,神经元凋亡与坏死并存,易损部位为海马齿状回、枕部皮质与纹状体交界处,以选择性神经元死亡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ERS)诱导剂衣霉素(TM)及ERS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钠(TUDCA)对ERS相关标识性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小鼠卵巢ERS模型。方法取4周龄昆明白小鼠卵巢,进行半卵巢培养。实验分组:新鲜对照组,不同浓度TM诱导组(1、5、10、20、30μg·mL-1),TUDCA+TM组、不同浓度TUDCA(1、2、5、10mM)+TM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培养1h卵巢内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培养3h后ERS凋亡相关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培养3、6、12、24、36、48h后卵巢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新鲜组相比,TM诱导1h后卵巢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TM浓度为5-10μg·mL-1时GRP78表达水平达到最高(P<0.05),之后随TM浓度增加缓慢递减;TM诱导3h后卵巢内ERS凋亡相关蛋白CHOP表达水平在TM 10μg·mL-1处达到最高(P<0.05),凋亡细胞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加。TUDCA抑制ERS实验显示,随着TUDCA浓度的增大,10μg·mL-1TM诱导的GRP78蛋白表达呈递减趋势,其中TUDCA 10mM组GRP78表达水平基本恢复到新鲜组水平。结论 TM可诱导小鼠卵巢ERS,5μg·mL-1为诱导ERS保护作用浓度,而10μg·mL-1以上则产生ERS途径介导的凋亡。TUDCA可抑制TM诱导的卵巢ERS。  相似文献   

13.
To determine the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p70S6k activation in hippocampus in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ethods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tereotaxically unilateral and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人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可能性。方法从牙根未发育完
全的健康阻生智齿中分离牙乳头,用组织贴块法培养SCAP。细胞分别在成骨诱导液中培养3周及普通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
用茜素红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骨钙素(OC)和
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选取5~6周雌性裸鼠6只,将SCAP与羟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仅
有HA/TCP作为对照组,分别植入同一只裸鼠背部皮下,左右侧各1个。8周后移植物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组织
情况。结果SCAP在体外经成骨诱导3周及普通培养基培养60 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且表达成骨细胞标志物ALP、BSP、OC
和DSP。实验组移植物8周后可见牙髓牙本质样结构形成,且紧靠牙本质样结构内侧的细胞DSP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未见任何
硬组织形成。结论SCAP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
  相似文献   

15.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不同脑区神经元变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不同脑区神经元变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Fluoro-Jade B(FJB)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变性神经元荧光染色强度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新生大鼠各脑区内均未见FJB阳性细胞,GFAP呈弱表达。HI后1d即可见FJB阳性细胞,3d阳性细胞增多,5d达高峰,以纹状体受累最重,皮质次之,海马各区易损顺序为CA1、CA4、CA2、CA3、齿状回。GFAP表达的强度与FJB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大鼠HI后脑易损部位为纹状体、皮质、海马,FJB染色是一种标记变性神经元的有效方法,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是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G)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影
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625、1.25、2.5、5、10 mmol/L)2-DG及不同浓度2-DG与TRAIL(200 ng/ml)合用对口腔癌
细胞KB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法检测2-DG及TRAIL对口腔癌细胞KB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
2-DG(5 mmol/L)对TRAIL诱导口腔癌细胞KB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DG(5 mmol/L)处理口腔癌细胞KB不同时间
(0、6、16、24 h),DR5 的表达以及联合TRAIL处理后Caspase-3 的表达。结果5 mmol/L 2-DG作用于口腔癌细胞KB 24、48、
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5.25%、69.06%、59.19%,但24 h细胞凋亡率仅为15.9%。5 mmol/L 2-DG与TRAIL联合作用于口腔癌
细胞KB 24 h的凋亡率为72.5%,高于TRAIL本身诱导凋亡率45.3%,并且2-DG可增强TRAIL抑制口腔癌细胞KB的集落克隆
形成的作用。2-DG上调DR5的表达并且增强Caspase-3的激活。结论2-DG能增强TRAIL诱导口腔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
能是上调DR5的表达及增强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性惊厥(FS)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变化,为探讨幼鼠FS脑损伤机制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析因设计,64只14日龄SD幼鼠随机均分为4组(n=16),即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试验组:脂多糖(LPS)+海人藻酸(KA)组;KA组;LPS组。采用LPS联合低剂量KA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幼鼠FS。H-E染色观察幼鼠海马神经元显微结构的改变,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 LPS+KA组16只幼鼠均出现FS,发作时肛温为(39.3±0.4)℃;其他组幼鼠均未出现FS。LPS+KA组、LPS组、KA组及NS组幼鼠末次腹腔注射后24h,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分别为(20.63±3.78),(11.63±3.58),(4.06±2.86)及(3.06±2.01),48h分别为(20.63±1.69),(12.25±3.62),(5.50±3.06)及(3.19±1.98)。FS持续时间与海马细胞凋亡程度呈正相关(r=0.866,P<0.01)。结论 LPS联合低剂量KA腹腔注射诱导FS可导致幼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