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人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成人骨强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1例健康体检成人,了解奶制品摄人量和运动状况,测定体质量、体脂含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跟骨骨强度;分析各项指标与骨强度的关系。结果男性骨强度大于女性,骨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超重肥胖者骨强度高于正常体质量者(P〈0.05),奶制品高摄人量者骨强度高于低摄人量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骨强度呈负相关,骨强度下降好发于女性人群,BMI和奶制品摄入量与骨强度呈正相关。结论性别、年龄、BMI和奶制品摄人量是影响骨强度的主要因素。骨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适当增加BMI和奶制品摄入量有利于(尤其是女性人群)骨强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OP)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确定OP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重庆地区5 868名健康人群进行跟骨强度指数(SI)检测,按照性别、年龄和体质量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1)重庆地区健康人群SI峰值(男性:SI=100.68±16.82;女性:SI=97.27±15.74)年龄为20~29岁,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30岁以上女性SI(SI≤95.10±16.31)明显低于男性(SI≤98.41±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质量指数越高,SI越高,即低体质量者(SI=84.04±20.02)小于正常体质量者(SI=91.50±18.15),正常体质量者小于超体质量者(SI=93.94±17.39).(3)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22.03%)明显高于男性(≥18.61%).结论 男女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低体质量者和围绝经期女性是OP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血脂、血糖、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重庆市3 456名健康体检人群,测量骨密度、血脂和血糖、身高、体质量、血压,根据骨密度结果将体检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和骨密度异常组,分析不同性别骨密度与血脂、血压、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女性骨密度正常者占31.2%,男性骨密度正常者占29.9%,女性骨密度异常者占29.5%,男性骨密度异常者占9.4%.女性骨密度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骨密度异常组的年龄、空腹血糖、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骨密度正常组,HDL-C和双股骨、腰椎(L1~4)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密度正常组,男性骨密度异常组的年龄、血糖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双股骨、腰椎(L1~4)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密度正常组.进一步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血糖、血压和血脂是女性骨密度下降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是男性骨密度下降的影响因素,血脂、血压和血糖与男性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女性的年龄、血糖、血压和血脂与骨密度下降存在着相关关系,男性的年龄和BMI与骨密度下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壮族大学生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百色市480名壮族大学生(19~23岁)身高、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和体水分率等体格和体成分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瘦体重(LBM)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并对身高、体质量、BMI、体脂(Fat)百分比、肌肉组织重与BM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壮族大学生身高、体质量和体成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瘦体重和骨矿物质含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体脂百分比女性高于男性;身高、体质量、BMI和肌肉组织重与BM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体脂百分比与BMC为负相关(P>0.05)。结论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BMC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通过对辽河油田地区健康体检成人骨密度状况的调查,为了解该地区骨密度现状和诊断、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线吸收法测量了参加健康体检的长期居住在辽河油田地区的2 131(男性1 209,女性922)例成人的第2~4手指的平均骨密度.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辽河油田地区指骨骨密度男性大于女性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BMI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组,4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2)人体在40岁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男性.(3)男女性BMD值均随BMI增加而升高.结论 辽河油田地区健康体验成人指骨骨密度随年龄变化,并与性别、BMI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西宁地区汉、藏族健康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差异,为西宁地区建立成人ONSD正常参考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汉族与藏族健康成年人各100例,分别按性别(男性、女性)、年龄(青年组:年龄<45岁,中年组:年龄45~60岁,老年组:年龄≥60岁)及身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18.5~25.0 kg/m2、≥25.0 kg/m2)分组,超声测量研究对象ONSD,比较两民族不同性别、年龄及BMI下健康成年人ONSD的差异.结果 藏族健康成年男性、女性ONSD均高于汉族男性及女性(P<0.05);藏族老、中、青年组三个年龄段人群ONSD均高于汉族三个年龄段人群(P<0.05);藏族健康成人不同BMI(由低到高)人群ONSD均高于不同BMI(由低到高)汉族人群(P<0.05).结论 西宁地区藏族健康成年人ONSD大于汉族人群,且不同性别、年龄、BMI藏族人群ONSD均大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州市健康公务员人群骨强度(SI)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超声定量骨强度仪对3144名广州市健康公务员行跟骨SI参数测量。结果广州市公务员男女SI峰值均在21~3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SI值逐渐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逐渐增加,且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女性50岁以后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发生率男性57%,女性67%,骨量累积减少率男性17%,女性25%。结论骨强度与年龄和性别有很大的相关性,定量超声(QUS)能反映骨质随年龄、性别的变化,是一种较理想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疆农牧区老年自然人群体成分的分布特点,为今后进行健康指导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在北疆木垒县、南疆洛浦县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体成分测试(n=1771)。结果 该人群年龄(66.71±6.808)岁,男性803人,女性968人;男性肌肉量、水分量、蛋白质量、无机盐量高于女性(P <0.05),女性BMI、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P <0.05);男性肌肉量、无机盐量在70岁-79岁年龄段下降明显(P <0.05);女性肌肉量在60岁-69岁,无机盐量在65岁-79岁下降明显(P <0.05);男、女性体脂百分比、BMI、腰臀比70岁以后变化不明显(P> 0.05);南北疆地区体成分有明显差异,木垒县人群去脂体重量、肌肉重、水分量、蛋白质量、四肢肌肉量高于洛浦县人群,洛浦县人群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高于木垒县人群(P <0.05)。结论 新疆农牧区老年男性肌肉量、无机盐量高于女性,女性BMI、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女性肌肉量、无机盐量降低比男性更早。  相似文献   

9.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别与DM/IGT之间的关系;运用logisit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人体测量指数对DM/IGT的预测价值. 结果:(1)除女性WHR值外,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DM/IGT者人体测量指数BMI、WC和WHR均高于非DM/IGT者,P<0.05;同样,具有高BMI(≥25 kg/m2)、WC(≥90 cm)和WHR(≥0.9)的DM/IGT发生率均分别大于低BMI、WC和WHR组,P<0.05或P<0.01.(2)在调整了年龄、活动强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后,对BMI、WC和WHR这3个因素与DM/IGT的关系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R和BMI分别是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DM/IGT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 4,P=0.000 2),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男性WHR的AUC最大(P<0.05),老年女性BMI的AUC最大(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肥胖与DM/IGT有相关性,WHR和BMI是较好的简易预测指标,在老年男女人群中分别测量WHR和BMI可以较好地预测DM/IG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邵阳地区汉族正常成年人的峰值骨量及各年龄段的骨密度(BMD)水平,为今后全国范围内的骨量调查提供参考性数据。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湖南邵阳地区现有社区医疗服务网内城镇、农村居民,随机抽样年龄在20~70岁的男女健康人群237例进行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的测定,将所获得的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湖南邵阳地区汉族成年男女峰值骨量在30~39岁年龄段,在50岁以后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正常健康男、女各年龄段同一部位骨密度水平虽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D达到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正常健康同性人群同一部位不同年龄段的骨骼骨密度水平基本一致,男女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峰值不同。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及血清骨钙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劼  黄仲奎  黄松  罗佐杰 《广西医学》2009,31(6):774-77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及血清骨钙素变化。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105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及93例绝经后健康对照者的全身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计算校正骨矿含量(CBMC);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对两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骨密度、骨矿含量、CBMC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的CBMC有小于对照组的趋势;糖尿病组血清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但其骨强度有下降趋势,骨转换率增高,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脂喂养对于发育期大鼠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骨密度(BMD)与内脏脂肪及血清瘦素间的相关性。方法:两组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普通饲料(CON组)和高脂饲料(HF组)喂养12周,双能X线仪(DXA)检测BMD,ELISA法检测血瘦素值。结果:两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但HF组内脏脂肪/体重比明显增高;HF组股骨BMD明显低于CON组,而血清瘦素水平高于CON组,内脏脂肪比及瘦素与股骨BMD呈负相关。结论:给予发育期大鼠高脂喂养会导致腰椎骨密度下降,其中的机制可能与内脏脂肪的堆积有关,同时还受脂源性瘦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绝经后妇女体质量与绝经年数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unar Prodigy双能骨密度仪测量绝经后女性腰椎正、侧位骨密度,并将其作为应变量,分析其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绝经年龄、绝经年数等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正位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体质量和绝经年数关系密切,其中与绝经年数呈负相关;侧位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体质指数密切相关。结论:随绝经年数增加,骨密度逐渐下降,体质量大者骨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质成分及脂肪因子与骨密度的关系,并评价体质成分、瘦素及脂联素对青春前期女孩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体检的青春前期女孩,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n=36)和正常对照组(n=24)。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浓度,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骨密度,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体质成分。结果肥胖组平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瘦素浓度、脂肪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量、瘦体质量及瘦素浓度与股骨颈及脊骨的骨密度呈正相关;身高与脊骨骨密度呈正相关(r=0.627,P=0.012),而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r=0.265,P=0.2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体质量为股骨颈及脊骨骨密度的正性预测因子;血清瘦素浓度是股骨颈骨密度的正性预测因子,而脂肪量为股骨颈骨密度的负性预测因子。结论在青春前期女孩中,瘦体质量为股骨颈及脊骨骨密度的正性独立预测因子,对骨密度有着良性的作用。血清瘦素水平可能在骨的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活体大鼠骨量时鼠龄、测量部位、扫描方式对测量精确度、准确度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从3月龄开始定期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量测量,对两次扫描之间的变异进行计算分析。于不同月龄处死大鼠,对腰椎灰重与骨矿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全身骨密度测量的精确度与月龄无明显相关,3—24月龄内变异系数均〈1%;腰椎骨密度测量精确度随月龄增加明显改善,周围骨扫描方式优于全身扫描方式;各月龄两种扫描方式的腰椎骨矿含量与灰重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月龄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度高于12及24月龄。结论:双能X线测量活体大鼠骨密度时,鼠龄、测量部位、扫描方式对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  王朝晖  李滢 《安徽医学》2011,32(12):2056-2057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转移部位、发生率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其他类型多;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中轴骨为主.结论 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骨转移的部位和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不同人体测量参数研究成都地区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居民肥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和计算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使用MetriScan手掌骨密度测量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并根据骨密度T值将受试者分为3组(正常骨密度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4 938例成都地区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肥胖症(BMI>28 kg/m2)检出率为8.55%。骨质疏松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身体形态指数(ABSI)、体质量、腰围、臀围、身高等均与骨量减少与正常骨密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过对年龄调整后,T值与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体圆柱指数(BRI)呈正相关( P<0.05)。腰围和BMI与骨质疏松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分别为0.540和0.568。结论 对于绝经期女性,肥胖与骨质疏松可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的临床意义需要更多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骨密度是指骨骼的矿物密度,是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是骨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影响骨密度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以及行为因素,不同的疾病和药物亦对患儿骨代谢产生影响。影响儿童骨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长期观测,定期随访,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减少远期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