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雪  万沁  曾静  李筱舟 《吉林医学》2012,(34):7407-740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是否合并冠心病分成两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低于未合并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等为决定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密度的降低又可能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两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腰椎L1~L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低于未合并者。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等为决定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密度的降低又可能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骨密度的变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骨密度(BMD)变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91例,对照组196例,分别测定骨密度。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7%为控制良好,HbA1c〉8%为控制差。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控制差组BMD明显低于控制良好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BMD比正常人显著降低,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的BMD下降比血糖控制达标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3例2型糖尿病患及109例健康用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测量尺、桡骨骨密度,并测定糖尿病患的血糖,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等。结果:①年龄大的男性糖尿病患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女性糖尿病患骨密度较对照组均降低。②男女糖尿病患骨密度与病程、年龄及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存在骨密度降低,年龄大、病程长、绝经后及有大量白蛋白尿的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迄今,学者们公认1型糖尿病人比较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而2型糖尿病病人在骨密度增高、正常和降低三种不同的报道。我们测定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桡骨超远端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其中18例有骨密度降低(60.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健康的绝经女性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三角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①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4、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P〈0.05)。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与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绝经年数是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等未见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绝经后骨密度降低较健康女性更为明显。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高血糖对骨密度降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磷代谢变化。方法 :将在本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的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分组 ,然后分别将各组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段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 ;将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 (BMI) <19和≥ 19分成两组 ,然后比较其骨密度。结果 :2型糖尿病的所有男性患者和年龄≤ 5 5岁的女性患者跟骨密度较同性别同年龄的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 ,而年龄 >5 5岁的 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与同性别同年龄对照组骨密度差别无显著性 ;体重指数 (BMI)≥ 19的 2型糖尿病患者较体重指数 <19患者骨密度显著高。结论 :糖尿病可影响骨钙磷代谢致骨密度下降 ;女性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由于雌激素降低引起骨密度下降可能起主要作用 ;低体重指数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更容易脱钙致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股骨(total)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股骨颈(neck)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50岁以上男性2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照比较升高,而股骨及股骨颈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依性别不同而不同,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特别是股骨颈部位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应引起重视以防病理性骨折;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较政党人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为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骨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52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和2型糖尿病造模组42只。造模组大鼠在高糖、高脂和高能量饲料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以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30只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和中强度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实施8周运动方案。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测定实验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和小强度运动组的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中强度运动组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相比,中强度运动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为骨质疏松症高危群体;②跑台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与运动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证候特征.方法 对136名老年2型DM患者进行超声骨密度测定,114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中医证候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7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显著降低;60~64岁女性2型DM患者的BUA显著降低.将BUA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相关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组在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中呈现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比较无明显变化,而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骨密度较老年健康人有所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阴虚证、肾精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具有密切关系,从而验证了它们在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水平和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6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同时测定其25-(OH)D、CRP、铁蛋白和HbA1C水平。结果相关性分析提示在校正了年龄和体重指数后,血清25-(OH)D与骨密度出现了显著的正相关(r=0.180,P=0.002)。血清CRP、铁蛋白与骨密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状况,随着其水平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密度的降低,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甚至脆性骨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英国产干式CUBA Clinical骨密度超声分析系统对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左足跟进行测定,并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宽频超声衰减系数(BUA)及与正常同龄人比较的百分比(%EX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01)。结论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早期筛选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骨密度与同年龄组女性进行比较,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45例男性糖尿病(T2DM)及31例健康男性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应用酶联免疫的方法进行IGF-、IGF-的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血清IGF-、IGF-水平低于对照组;IGF-、IGF-水平与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IGF-水平降低,IGF-、IGF-的下降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与骨密度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李玉坤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455-1457
目的:探讨胰岛功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46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40例对照组(NC组)正位腰椎(L2~L4),双侧股骨(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的骨密度,并测定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较健康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第2腰椎、左侧股骨颈、右侧股骨大转子、粗隆间及右侧股骨均值的BMD下降具有显著差异;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与糖尿病非骨质疏松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和餐后2h血清胰岛素、C肽低于非骨质疏松患者;糖尿病患者的BMD与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且骨密度降低与胰岛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IGF-1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BMD与血清IGF-1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与IGF-1水平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婷容  韩梅清 《广东医学》2006,27(1):107-10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该类患者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1~4、Ward’s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区的骨密度(BMD),并以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者的骨密度比较,研究其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临床特点。结果①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测定值65~70岁组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测定值除了60~65岁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外,6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测定值明显高于同年龄的女性。各年龄组Ward’s三角区BMD测定值明显低于腰椎和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区,结论①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②2型糖尿病能使部分老年患者易患有骨质疏松症。③骨质疏松患者最早出现骨密度改变在Ward’s三角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状况及其对骨生化和骨密度的影响以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42例8~14岁的1型糖尿病患儿纳入研究。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以及其他与骨健康相关的生化指标,采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桡骨的骨密度。45例健康儿童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结果:27例(64.3%)患儿25羟维生素D浓度<75 nmol/L,其中13例<50 nmol/L,2例<25 nmol/L。1型糖尿病儿童血清维生素D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维生素D缺乏患儿其血清镁离子以及骨密度显著低于维生素D正常的患儿。两组患儿在血清钙、磷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在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骨密度方面与没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其血清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显著增高。结论:25羟维生素D异常与儿童1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维生素D不足与1型糖尿病患儿骨密度以及血清镁的下降相关。将近三分之二的患儿其维生素D不足,显示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监测以及补充维生素D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血糖水平高低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CT对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正常组80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组80例)及健康老年人80例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检测血糖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比较糖尿病高血糖组、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和健康老年对照组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高血糖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P<0.05);糖尿病高血糖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老年男性组:r=-0.738 2,P=0.001 3;老年女性组:r=-0.834 3,P=0.000 7)。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骨密度,血糖水平越高,骨密度越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2-4椎体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并与老年对照组对比。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低于同龄对照组。女性患者的骨密度下降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的髋关节骨密度下降明显高于腰椎部位。结论: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伴糖尿病肾病是BMD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