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千里香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芸  李军  周思祥  屠鹏飞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39-1141
 目的 研究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千里香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千里香叶及其嫩枝中分离鉴定了7个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3′-二羟基-6,7,4′,5′-四甲氧基黄酮(1),5, 4′-二羟基-7, 3′-二甲氧基黄酮(2),5-羟基-7, 3′, 4′-三甲氧基黄酮(3),(2S)-5, 6, 7, 3′, 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4),5, 6, 7, 8, 3′, 4′, 5′-七甲氧基黄酮(5),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6),(2S)-5, 6, 7, 3′, 4′, 5′-六甲氧基二氢黄酮(7)。结论 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蒙药菟儿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通过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所的化合物。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1),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2),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3),槲皮素(4),金丝桃苷(5),山柰酚(6),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木犀草素(8),3-甲氧基-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0)。结论 化合物1、2、3、7、9和10为首次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刘艳萍  蒋波  谢澜  王悦  杨瑞源  吴英菊  付艳辉 《中草药》2021,52(23):7105-7110
目的 研究桑科波罗蜜属植物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波罗蜜果实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roussonol E(1)、broussoflavonol F(2)、uralenol(3)、5,7,4''-trihydroxy-3''-(3-methyl but-2-enyl)-3-methoxy flavone(4)、8,2''-diprenylquercetin-3-methylether(5)、8-prenylkaempferol(6)、6-异戊烯基柚皮素(7)、licoflavanone(8)、sigmoidin B(9)、4'',5,7-三羟基-8-异戊烯基黄酮(10)、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1)、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2)、5,3'',5''-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3)、5,7,3'',4''-四甲氧基黄酮(14)、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15)、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6)和5-羟基-7,3'',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7)。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圆锥铁线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圆锥铁线莲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酸水解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三醇(Ⅰ)、正二十七烷酸(Ⅱ)、3,5,7,3′-四羟基黄酮(Ⅲ)、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Ⅳ)、芹菜素(Ⅴ)、木犀草素(Ⅵ)和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铁线莲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王青虎  武晓兰  王金辉 《中草药》2011,42(6):1075-1078
目的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通过各种波谱法和对照法鉴定分离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阿魏酸(2)、肉桂酸(3)、胡萝卜苷(4)、5,7,3′,4′-四羟基-6,5′-二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6)、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7)、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8)、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9)、芦丁(10)、3′-甲氧基-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1)、5-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苷(12)。结论化合物1、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波谱鉴定为:5,7,4′-三羟基-8,5′-二异戊烯基黄酮(Ⅰ)、淫羊藿素(i-caritin)(Ⅱ)、去甲淫羊藿素(desmethylicaritin)(Ⅲ)、3,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Ⅳ)和3,7,3′,4′,5′-五羟基黄酮(robinetin)(Ⅴ)。结论其中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Ⅳ和Ⅴ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凌玉  李振麟  蔡芷辰  钱士辉 《中草药》2013,44(20):2798-2802
目的 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薄荷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 7, 8, 4′-四甲氧基黄酮(2)、桦木酸(3)、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4)、龙胆酸-5-O-β-D-(6′-水杨酰基)-葡萄糖苷(5)、蒙花苷(6)、刺槐素(7)、5-羟基-6, 7, 8, 3′, 4′-五甲氧基黄酮(8)、5, 6, 4′-三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9)、田蓟苷(10)、藿香苷(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木酚素类化合物,命名为薄荷木酚素;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唇形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薄荷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华北耧斗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 Kitag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3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酸(Ⅰ, 羟基酪醇(Ⅱ,邻苯二酚(Ⅲ,对羟基苯乙醇(Ⅳ, 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Ⅴ, 原儿茶酸(Ⅵ, 没食子酸(Ⅶ, 5,7,4′-三羟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Ⅷ, 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Ⅸ, 5,7,4′-三羟基-6-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Ⅹ, 5,7,8,4′-四羟基-6-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Ⅺ, 槲皮素-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Ⅻ, 芦丁(ⅩⅢ。 结论 以上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孔石莼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石莼属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孔石莼石油醚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氯苯基)-2,4-二氯苯甲酸酯[(2,4-dichlorophenyl)-2,4-dichlorobenzoate,Ⅰ]、N-苯基-2-萘胺(N-phenyl-2-naphthylamine,Ⅱ)、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6,7,3′,4′-pentamethoxyflavone,Ⅲ)、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Ⅳ)和对乙氧基苯甲酸(4-ethoxybenzo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迄今为止未见其NMR数据报道;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向康林  韩庆通  赵琳  戴胜军 《中草药》2019,50(24):5917-5923
目的 研究粘毛黄芩Scutellaria viscidul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粘毛黄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结果 从粘毛黄芩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白杨素(2)、5,7-二甲氧基黄酮(3)、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4)、5,7,4''-三羟基黄酮(5)、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6)、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8)、5-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9)、5,6,7-三甲氧基黄酮(10)、3,5-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11)、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酮(12)、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3)、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4)、7-甲氧基白杨素(15)、2''-羟基-5,7,8-三甲氧基黄酮(16)、阿魏酸(17)、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8)、对羟基苯甲醛(19)、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20)、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21)、6,7-二羟基香豆素(22)。结论 化合物13~16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野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菊科菊属植物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柱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及 IR、UV、MS、NMR 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Ⅱ)、5,5′-二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Ⅲ)、小麦黄素(Ⅳ)、5,7,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黄酮(Ⅴ)、阿魏酸(Ⅵ)、咖啡酸(Ⅶ)、香草醛(Ⅷ)、绿原酸(Ⅸ)、L-芝麻质素(Ⅹ)、辛夷脂素(Ⅺ)、棕榈酸16β,22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Ⅻ)。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Ⅵ、Ⅹ、Ⅺ、Ⅻ 等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黑沙蒿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研究黑沙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Ⅰ),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Ⅱ),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Ⅲ),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Ⅴ),5,3′,4′-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Ⅵ),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Ⅶ),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的茋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HPLC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药子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茋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2, 5-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2)、latifolin(3)、2′, 3-二羟基-4, 5-二甲氧基联苄(4)、4-甲氧基菲-2, 3, 7-三醇(5)、3,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菲(6)、2′,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7)、3, 4′, 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8)、7-羟基-2, 3, 4-三甲氧基菲(9)、3,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10)、2, 7-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11)、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菲(12)、2,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3)、4, 7-二羟基-2-甲氧基-9, 10-二氢菲(14)。结论 化合物1357912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赵倩  王彩霞  李艳玲  刘翠艳  容彦华 《中草药》2013,44(23):3270-3275
目的 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醋酸乙酯部位进行体内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测试。结果 从石上柏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穗花杉双黄酮(1)、粗贝壳杉黄酮 4′-甲醚(2)、5, 5″, 7, 7″, 4′, 4′′′-六羟基 (2′, 8″) 双黄酮(3)、7, 4′, 7″, 4′′′-四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4)、5, 5″, 7, 7″, 4′, 4′′′-六羟基 (2′, 6″) 双黄酮(5)、银杏双黄酮(6)、异银杏双黄酮(7)、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8)、川陈皮素(9)、没食子酸(10)、莽草酸(11);从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小檗碱(12)、巴马汀(13)。体外药理研究表明石上柏醋酸乙酯部位能显著抑制HeLa与HepG2细胞的生长,IC50分别为0.12 mg/mL和0.60 mg/mL。体内实验表明醋酸乙酯部位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率为43%。结论 化合物5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6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栀子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芦丁(3)、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4)、5,3′-二羟基-7,4′,5′-三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6)、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7)、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8)、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9)、5-羟基-6,7,3′,4′,5′-五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1)和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2).结论: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栀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留兰香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研究。 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各种层析方法。结果 :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乌索烷 (ursane ,I ) ,3-甲氧基-4-甲基苯甲醛(3-methoxy-4-methylbenzaldehyde,Ⅱ ) ,藜芦酸 (veratricacid ,Ⅲ ) ,5 羟基-3′ ,4′ ,6 ,7-四甲氧基黄酮 (5-hydroxy-3′ ,4′ ,6 ,7-tetram-ethoxyflavone,trimethoxyflavone,thymonin ,Ⅵ ) ,香叶木素 (diosmetin ,V) ,5 ,6 ,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5 ,6 ,4′-rihydroxy-7,8,3′-trimethoxyflavone ,thymonin ,Ⅵ )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Ⅶ )。结论 :化合物I ,Ⅱ ,Ⅲ是从薄荷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化合物Ⅳ ,Ⅵ是从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过岗龙[Entada phaseoloides(L.)Mer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NM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过岗龙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3′,4′,5′,5,7-五甲氧基黄酮(1)、5,6,7,3′,4′,5′-六甲氧基黄酮(2)、5,7,3′,4′-四甲氧基黄酮(3)、3′,4′-亚甲二氧基-5′,5,6,7-四甲氧基黄酮(5)、5,5′,7-三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4)。结论化合物1~5均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日金星蕨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 (Franch.et Sav.) Ching\]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 3′-甲基-4′,6′-二羟基-2′-甲氧基-査耳酮(1),3′,5′-二甲基-4′, 6′-二羟基-2′-甲氧基-査耳酮(2),高良姜素(3),黄芩素(4),山柰酚(5),槲皮素(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素-3-O-β-D-芸香糖苷(8),芦丁(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凤尾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云南产凤尾茶Elsholitzia bodinieri Vaniot.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利用硅胶薄层层析及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黄酮;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5,7,3′,4′-四羟基黄酮;5,3′,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齐墩果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翠云草中双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翠云草中的双黄酮类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UV,IR,NMR,MS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双黄酮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Ⅰ)、罗波斯塔双黄酮(Robustaflav-dimethyl ether,Ⅲ)、2″,3″-二氢-4′-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2″,3″-dihydro-4′-O-methyl Amentoflavone,Ⅳ)、7″-甲氧基-2,3,2″,3″-四氢扁柏双黄酮(7″-O-methyl-2,3,2″,3″-tetrahydrohinokiflavone,Ⅴ)。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