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外周血氧化应激与载脂蛋白 (apo)Eε4 等位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2 5例散发性AD患者 (AD组 )、2 0例血管性痴呆 (VD)患者、2 2名正常人(正常组 )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浆一氧化氮 (NO)浓度及apoE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AD组的SOD活性 [U /mg血红蛋白 ]为 10 80± 35 1,明显高于正常组 [(818± 330 )U],P <0 0 5 ;NO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根据apoEε4 等位基因进行分层后 ,不携带ε4 组间SOD活性差异有显著性 ,AD组高于正常组 (P <0 0 5 )。AD患者的SOD活性与临床痴呆分级量表 (CDR)呈显著性负相关 (r =- 0 480 ,P <0 0 5 ) ,与BLESSED痴呆量表分呈显著性负相关 (r =- 0 5 2 2 ,P <0 0 1) ,正常组的SOD活性与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 (r=- 0 430 ,P <0 0 5 )。结论 与痴呆严重程度有关的氧化应激可能参与AD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 ,并可能受ε4 等位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与汉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其异同.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制定的标准,诊断为很可能AD的患者209例(汉族98例、维族111例)及正常对照220名(汉族103名、维族117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两组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AD组及对照组组内维、汉两民族受试者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整体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ε3/4基因型(28.2%)和84等位基因频率(14.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和8.0%,P<0.05).(2)在维、汉两民族中,AD组ε3/4基因型频率(维族:30.6%;汉族:25.5%)和ε4等位基因频率(维族:15.8%;汉族:13.8%)均高于本民族对照组(ε3/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维族:14.5%,汉族:11.7%;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维族:9.4%,汉族:6.3%;P均<0.05).(3)AD组男性维族患者ε3/4基因型频率(31%)高于对照组男性维族受试者(11%);AD组女性维族患者(16%)和汉族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14%),分别高于对照组女性维族受试者(8%)和汉族受试者(7%;P均<0.05).结论 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汉民族间的分布相似;apoEe4等位基因是AD的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女性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E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的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 4 8例AD患者 (AD组 ) ,2 34名非痴呆健康人 (对照组 )的apoE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对AD组全部样本和对照组 84名样本的血清apoE、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apoAI)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将AD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分为ε2 、ε3 和ε4组 ,并以ε3 基因为基线 ,分别比较ε2 和ε4基因对血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 对照组apoE基因以ε3 频率为最高 ,其ε3 / 3 基因型最常见 ,其次为ε2 / 3 和ε3 / 4型。AD组ε4基因频率 (0 2 19)明显高于对照组 (0 0 5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AD组apoE为 (40± 9)mg/L、TC为 (4 4± 0 7)mmol/L、TG为 (0 99± 0 32 )mmol/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4± 10 )mg/L ,(4 7±0 8)mmol/L ,(1 19± 0 87)mmol/L];而apoB浓度 [(0 98± 0 14 )g/L]明显高于对照组 [(0 81± 0 2 0 )g/L];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5~ 0 0 1)。以ADε3 基因组血脂为基线 ,ε2 基因可以使apoE、TG浓度升高 ,使TC和apoB浓度降低。相反 ,ε4基因可以使apoE、TG浓度下降 ,使TC和apoB浓度升高。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在广东佛山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Alzheimer病(AD)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晚发AD患者和97名正常老年人进行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中apoE等位基因ε4频率为18.8%,较正常老年人组显著升高,并与晚发AD呈正关联(OR=2.27,χ2=8.859,P<0.01)。结论:apoE等位基因ε4是晚发AD主要的遗传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79例AD患者(AD组)、85例VD患者(VD组)及156名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ApoE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AD组分别为25.3%及17.7%,VD组分别为25.9%及2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9%及5.7%;AD组及VD组ApoE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 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AD和VD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群中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1)基因8号内含子多态性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D)进行关联分析,探讨PS1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无相互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03例晚发AD患者和98例正常老年人中PS1与ApoE基因多态性,并对AD与PS1和ApoE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①在晚发AD患者中,PS1等位基因1和1/1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Z=2.09,2.80,P<0.05),而等位基因2的频率显著降低(Z=2.09,P<0.05).②晚发AD患者与PS1等位基因1呈正相关(RR=1.58,χ2=5.11,P<0.05),与PS1等位基因2呈负相关(RR=0.63,χ2=5.11,P<0.05);晚发AD患者与PS 1/1基因型呈正相关(RR=2.43,χ2=7.57,P<0.01),与1/2及2/2基因型无明显关联.③晚发AD与ApoE ε3/ε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ε4呈正相关(RR=2.95,χ2=8.18;RR=3.13,χ2=13.0,P均小于0.01).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PS1和Apo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AD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 收集45例轻中度AD患者和48名健康对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试剂盒检测血浆生化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组患者血浆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明显升高[(0.95±0.09)μmol/L,P=0.00],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13.9±3.9)U/L]、诱导型NOS(iNOS)活性[(5.1±1.8)U/L]及N0的含量[(41.7±5.0)μmol/L]显著降低(P=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组患者血浆NO水平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y=36.64+0.398x;r=0.398,P=0.007);血浆ADMA水平与iNOS的活性呈负相关(y=1.041-0.354x;r=-0.354,P=0.017).结论 AD患者在早期即出现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生化改变,ADMA抑制iNOS活性而干扰NO的合成是AD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总补体与阿尔采默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巍 《精神医学杂志》2003,16(4):193-194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及总补体 (CH50 )与阿尔采默病 (AD)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动化生化仪对 4 4例AD患者的apoE和总补体 (CH50 )进行测定 ,并与 2 9例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AD组apoE为 (4.84± 3.10 )mg/dL ,高于VD组的 (4.2 1± 1.17)mg/dL ,差异有显著性 (t =1.6 7,P =0 .0 3) ;AD组CH50 为 (40 .5 2± 10 .1)ku/L ,低于VD组的 (45 .6 6± 9.9)ku/L ,差异有显著性 (t=1.6 7,P <0 .0 5 )。结论 载脂蛋白E异常是阿尔采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载脂蛋白E的测定对鉴别阿尔采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有一定价值 ;免疫反应在阿尔采默病中的作用不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性内肽酶(neprilysin,NEP)C159T多态在广东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 以91例晚发AD患者和97名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NEP基因C159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AD组C159T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23.2%vs 25.3%,χ2=184.96,P<0.05),而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poE等位基因ε4与AD成正关联(19.2%vs 8.2%,OR=2.648,χ2=9.66,P<0.05).无论是否携带ApoEε4,C159T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P基因C159T多态C等位基因可能与晚发AD关联,未发现APOEε4与该多态性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5例VD患者、36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以及40名健康人的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含量。结果 VD组和CI组患者ε4频率均升高(P<0.01),ε3频率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均较apoEε2、ε3携带者高(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且可能与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性危险因子载脂蛋白E(ApoE)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Alzheimer病(AD)痴呆进展恶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对78例晚发性A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并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或直接通过PCR方法,分析这些患者ApoE、LRP与ACE基因型。结果(1)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和ApoEε4携带者与AD痴呆进展恶化之间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关联(P<0.05);(2)非恶化组ApoE基因ε3等位基因频率比恶化组增多(P<0.05);(3)ACE基因I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LRP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AD进展恶化的遗传危险因子,ApoEε3等位基因则可能有保护效应;ACE I等位基因亦可能是AD进展恶化的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巴胺D4 受体 (DRD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以及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80名正常人分别测定apoE、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  (1 )患者组apoE等位基因ε2 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精神分裂症呈显著正关联 [相对危险度 (RR) =2 0 1 ,P <0 0 5] ;而且患者组男性等位基因ε2 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 ,与精神分裂症呈显著正关联 (RR =8 5l,P <0 0 5)。 (2 )DRD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但是发病年龄与A2 ,A4等位基因及性别与 4/ 4基因型有关联 (P <0 0 5) ;(3)患者组与对照组携带ε4 与非携带ε4 间比较 ,DRD4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差异。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组内携带ε4 与非携带ε4 间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对照组携带ε4 组的DRD4基因型 4/ 4 (85 % )和等位基因A4(89% )频率均明显高于非携带ε4组 (55 % ,67% ) ,而非携带ε4 组的等位基因A2 (2 9% )频率高于携带ε4 组 (1 2 % ) ;患者组非携带ε4 组的DRD4基因型 2 / 2 (1 3 % )和等位基因A2 (2 4 % )频率均高于携带ε4 组 (0 % ,8% )。结论  (1 )apoE基因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易患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α2-巨球蛋白基因(A2M)Ⅰ 1 000 Ⅴ、苷酸缺失多态(Ins/Del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于116例AD患者(AD组)和135名正常人(对照组)中检测A2M基因两种多态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通过比值比(OR)的计算作疾病关联分析.结果 AD组与对照组在A2M基因Ⅰ 1 000 Ⅴ多态Ⅰ/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χ2=3.905,df=1, P=0.048),但无Ins/Del多态分布的差异.A2M基因Ⅰ/Ⅴ基因型与AD呈接近显著性的关联[(OR=2.25, 95 %可信区间(95%CI)∶0.99~5.09, χ2=3.76, P=0.52)];按apoE ε4基因分层后,仅非ε4型人群中存在Ⅰ/Ⅴ基因型、Ⅴ等位基因与AD的关联(Ⅰ/Ⅴ基因型OR=2.98, 95%CI∶1.16~7.64, χ2=6.16, P=0.013;Ⅴ等位基因OR=2.77, 95%CI 1.12~6.87, χ2=4.82, P=0.039).A2M基因Ins/Del多态与AD间无相关(P>0.05);即使按apoE ε4基因分层后,AD组和与照组间也无差异.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A2M基因Ⅰ 1 000 Ⅴ多态可能构成AD的一种疾病易感因子,其作用独立于apoE ε4基因.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氧化应激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损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结果:(1)在神经心理测验中,患者组与对照组在总测验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语言流畅、领悟、相似和联想学习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数字广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患者组后的一氧化氮(NO)浓度与WCST的总错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相似测验呈显著性负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相似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409,-0.404,-0.432,-0.420,P<0.05)。结论:(1)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损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2)SOD和NO可能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双相Ⅰ型障碍的稳定期患者83例、躁狂期患者42例、抑郁期患者21例及正常对照115名,采用中文版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功能,检测外周血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双相稳定期组、躁狂期组、抑郁期组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及认知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躁狂期组、抑郁期组的视觉广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注意评分与认知总分均低于稳定期组(P0.01);抑郁期组患者的延时记忆评分低于稳定期组(P=0.04)。躁狂期组、抑郁期组患者的MDA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躁狂期、抑郁期、对照组NO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CAT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双相稳定期组的视觉广度(r=-0.50,P=0.04)、注意(r=-0.67,P0.01)、延时记忆(r=-0.61,P=0.01)与GSH-PX均呈负相关,延时记忆与T-AOC呈负相关(r=-0.54,P=0.03);双相躁狂期组的言语功能与SOD呈负相关(r=-0.46,P=0.01);双相抑郁期组的即刻记忆与NO呈正相关(r=0.61,P=0.02),延时记忆与CAT呈正相关(r=0.67,P=0.01),言语功能(r=-0.76,P0.01)、认知总分(r=-0.59,P=0.03)与GSH-PX呈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及氧化应激改变,部分抗氧化酶系统与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阿耳茨海默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ApoE基因在阿耳茨海默性痴呆(Alzheimer-typedementia,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当中的分布情况,以找出中国人的特点,评价ApoE基因检测在早期预测性诊断中的作用,比较AD与VD在ApoE基因多态性方面的异同。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41例AD、35例VD和30例对照进行ApoE基因型测定。结果小于70岁的AD患者,其ε4等位基因频率大大高于同龄VD组患者和同龄对照组(P<0.01和P<0.05)。而≥70岁的AD患者ε4频率明显低于70岁以下AD患者(P<0.01)。结论(1)ApoEε4与散发性AD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其基因型以4/3为主,而ε4/4相对于国外文献报道要少。(2)A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VD组(P<0.05)。(3)评价AD发病危险时,年龄因素不容忽视,70岁以下ε4携带者可能具有更高的AD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AD患者(AD组)、27例血管性痴呆(VD,VD组)患者及26名正常对照者(正常人组)的血浆MMP-3水平。根据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AD患者分为重度组(MMSE≤10分,8例)、中度组(MMSE>10分~≤20分,12例)和轻度组(MMSE>20分~<24分,10例)。血浆MMP-3水平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D组血浆MMP-3水平为(5.8±1.2)×104U/L,VD组为(5.3±0.8)×104U/L,正常人组为(4.8±0.8)×104U/L。AD组高于正常人组(P<0.001)及VD组(P<0.05),VD组亦高于正常人组(P<0.05)。AD重度组血浆MMP-3水平[(6.8±1.3)×104U/L]分别高于AD轻度组[(5.5±1.0)×104U/L]及AD中度组[(5.6±1.0)×104U/L],P均<0.05。AD组MMP-3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50,P<0.05)。结论血浆MMP-3水平与AD严重程度相关;其水平增高可能与AD发病过程有关,其差异对AD与VD的鉴别可能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8.
Parkinson病与Alzheimer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RE(apoE)基因多态性与Parkinson病及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氏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2名帕金森氏病(PD)、68名Alzheimer病(AD)患者和66名正常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分布。结果PD组apoE2、apoE3、apoE4及AD组apoE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poE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poE基因型分布与PD发病无关;与AD发病相关,即apoE2基因可能具有防止AD发病的作用;不支持apoE4是中国人散发性AD发病病危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对照组(NC组,n=37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n=48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n=41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血浆NO水平。结果 NC组、AD组、VD组患者血浆NO水平分别为(16.00±6.63)umol/L、(41.01±16.40)umol/L、(21.28±6.71)umol/L,AD组患者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NC组、VD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AD患者血浆NO水平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194,P<0.01);对AD患者各个认知领域的分值与血浆NO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O水平与AD患者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呈负相关。结论血浆NO水平测定有可能作为判断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亦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云南纳西族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对云南58例纳西族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名纳西族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进行检测.对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ApoE基因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ε3/ε3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组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oE基因ε3/ε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保护性因素(OR=0.346,95% CI:0.176 ~0.681,P=0.020;OR=0.412,95% CI:0.227 ~0.749,P=0.004),ApoE基因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素(OR =3.818,95%CI:1.509 ~9.665,P=0.005; OR=3.502,95%CI:1.524~8.047,P=0.003).结论 ApoE基因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是云南纳西族人群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