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如何决定分娩方式。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3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对其如何决定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把同期随机132例非瘢痕性子宫经阴道分娩(VBNC)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VBAC) 132例及重复剖宫产(RCS) 302例进行对照分析;同期随机首次剖宫产(PCS) 302例与重复剖宫产(RCS) 302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2例阴道试产,10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5.76%;RCS334例,手术产率76.96%。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先兆破裂发生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与非瘢痕性子宫经阴道分娩(VBNC)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BAC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RCS组[(170.5±20.) vs (205.7±5.0) m L]、[(3.5±0.5) vs (6.5±0.5) d、[(2 321.0±125.0) vs (4 943.0±196.3)元、10.0%vs. 18.7%)(P均<0....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9例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孕周、既往手术史、此次妊娠距手术间隔时间、子宫破裂的位置、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9例妊娠合并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切口破裂3例(1例剖宫产切口妊娠并子宫破裂,2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瘢痕子宫2例、剖宫产合并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双子宫1例,原因不明1例(有刮宫术病史).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7例,无典型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2例.9例均行子宫修补术,产后出血5例,输红细胞4例,无产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结局良好,3例为引产及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新生儿窒息后死亡.结论 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应将所有曾接受子宫体部、输卵管手术的患者、子宫畸形、胎盘植入、多次孕产史的无子宫瘢痕孕妇视为发生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以便早期识别和处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83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A组)230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B组)53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C组)23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D组)50例进行对照.结果:①B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D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A组较B组产后出血量高,严重粘连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产后出血率较C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3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瘢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孕妇51例,其中行阴道分娩的有21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正常阴道分娩的孕妇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虽然稍微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瘢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适应症情况下,是安全可行的,但仍需提前做好紧急剖宫产与抢救产妇、新生儿的各项抢救措施,对阴道分娩过程全程严密监护,保障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5.
刘荣 《中外医疗》2016,(18):51-5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剖宫术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产科因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而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及年龄相匹配的无剖宫产史孕妇各50例,分别记录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组具有较高的胎盘植入率(6%vs 26%)、子宫破裂发生率(0% vs 6%)、术后住院时间(6 d vs 9 d)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vs 23%)和较大的产后出血量(331 mL vs 513 mL),P值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母婴危害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0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68-6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3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32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例进行对照。结果:(1)1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24例阴道试产,其中1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5%;手术产率88%。(2)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严重粘连的发生率9%,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VBAC组,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可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孕产妇的危害,提高对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32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瘢痕组)患者母婴结局,并与同期272例前置胎盘非瘢痕子宫(非瘢痕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瘢痕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和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瘢痕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非瘢痕组(P<0.05).结论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更易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良好的产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儿科、输血科配合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与子宫破裂及前置胎盘的关联性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接收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剖宫产患者64例,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初次接受剖宫产的患者64例,定义为参照组,对两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与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95.24%),参照组产后出血率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325.79±77.51) mL,参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86.39±72.1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胎盘黏连以及胎盘置入、子宫破裂,均是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同时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等均为瘢痕子宫再妊娠接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Spearman检验分析,子宫破裂以及前置胎盘与瘢痕子宫再妊娠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呈正相关(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的发病率、病因、诊断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分娩发生子宫破裂的70例患者的临床类型、病因、临床表现及结局.结果 研究其间分娩共30 931例,发生子宫破裂70例,其中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5/70)、不完全子宫破裂43例(43/70)、先兆子宫破裂22例;瘢痕子宫57例、非瘢痕子宫13例(13/70);自发性子宫破裂4例(4/70)、肩难产1例(1/70),双胎2例;34例术前无临床表现、术中发现子宫破裂;19例胎监异常(19/70);9例需要抢救,其中出血性休克4例(4/70)、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1/70)、全子宫切除2例、次全子宫切除1例.结论 (1)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首要原因;(2)除外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正确的胎监判读对及早诊断子宫破裂有一定辅助作用;(3)迅速干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不良结局;(4)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子宫破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9,(11):855-85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选择剖宫产分娩为对照组,即ERCS组(n=15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归入VBAC组(n=106),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阴道试产成功106例,中转剖宫产14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8.33%(106/120),中转剖宫产率11.67%(14/120)。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子宫破裂、伤口愈合不良、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产褥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ERCS组。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B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结论对于伴自然临产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经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治1例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并皮肤软组织转移,结合文献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随访3个月未再排黑便.结论胃肠间质瘤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宜行手术切除,根据良恶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必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0.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