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颈前路减压后 ,不同植入物对颈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 :在八具尸体颈椎标本上 ,用环锯前路减压 ,然后分别植入ATFC、TTFC和AIBG ,测试上述四种状态下C5椎体中柱和后柱的应力变化。结果 :减压后C5椎体中、后柱应力增加 ,ATFC、TTFC植入后应力有明显减少 ,AIBG植入后应力减少不明显。结论 :颈前路减压后椎体中、后柱应力明显增加 ,AIBG植入不能减少这种应力增加 ,而ATFC、TTFC则可以  相似文献   

2.
EXPRESSIONOFTGF-β1,PDGFANDIGF-1mRNAINLUNGOFBLEOMYCIN-A5-INDUCEDPULMONARYFIBROSISINRATSLiHaichao李海潮,HeBing何冰,QueChengli阙呈立andW...  相似文献   

3.
麻醉大鼠结扎LAD(Left Anterior Decending)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在LAD结扎后5小时取血测定CPK,FFA及PGI2,TXA2,并作心肌NB-T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显示健心康具有抑制LAD结扎后血清CPK,FFA升高,增加血浆中PGI2/TXA2比值,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空腹血糖为标准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DA1997年提出以空腹血糖(FBG)为基础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可行性。方法:以微量血糖筛查餐后2小时血糖(PBG)≥120mg/dl者1889例进行标准OGTT试验,按1985年WHO标准,分为糖尿病组、IGT组和正常人组。结果:普查1889例中,糖尿病268人,IGT446人正常1175人。FBG≥140mg/dl诊断糖尿病敏感性38.43%,特异性73.79%,漏诊率61.5  相似文献   

5.
妊娠早期的甲状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妊娠6-8周的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研究发现,32例孕妇的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基础代谢率(BMR)及24小时甲状腺吸^131I率(24hRA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ro)及雌二醇(F2)较人工流产后4周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明显降低。且孕期hCG与FT3、FT4及24hRAIU呈正相关;与TSH则呈负相关。32便吸12例孕期有高代谢症状群,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颈椎椎体间融合器椎体间融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椎椎体间融合器(BAK)用于颈椎前路减压后椎体间固定和融合效果。方法:采用BAK行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后椎体间融合术64例。术后颈椎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 ̄28个月,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手术节段稳定,术后3 ̄6个月融合。结论:BAK颈椎椎体间固定融合技术使施术椎节立即稳定,手术安全简便,并且避免了自体植骨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可作为替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椎体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BAK植入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随访观察其早期固定及后期融合效果。结果:16例患者都能早期恢复活动,术后3-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无并发症,无BAK移位。结论:BAK植入椎体间融合在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术中有良好的早期固定,后期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Qu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中有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胰岛性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发生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组;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活检组织,结果:(1)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在呼实验组不仅灶数量,而且灶大小均明显高于窑  相似文献   

9.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中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ⅠGF-Ⅱ)发生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组;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活检组织。结果:(1)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在各实验组不仅灶数量,而且灶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双诱癌因素组(A)灶数量明显大于单诱癌因素组(B、C)(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IGF-Ⅱ阳性表达,在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HBV感染组(A,B)动物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高达92.1%,首次在树肝组织中检出HBxAg,且阳性率达86.5%。提示:HBV与AFB1协同致树HCC;HCC发生早期就有ⅠGF-Ⅱ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胰岛素水平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民 《当代医师》1998,3(6):10-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胰岛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病人、26例单纯性肥胖病人、28名正常人,以OGTT、IN-ST观察糖负荷关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结果:(1)三组均呈正常糖耐量曲线,其峰值分别为A组〉B组〉C组;A组中检出IGT9例;(2)A、B组INS明显高于FINS值,且各时点值显著增高,ISI明  相似文献   

11.
刘唐威  林健  林发全 《广西医学》2000,22(4):675-677
目的:了解与正常成人相比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餐后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糖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36例IGT患者、30例正常成人于早晨空腹抽血查FBG、BUN及Cr、血脂后排尿,口服75g葡萄糖粉,2小时后查血糖、尿糖、尿白蛋白、尿Cr。结果:IG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餐后2小时尿Glu/Cr及尿Alb/Cr均明显升高;IGT患者中,血脂增高者与血脂正常者相比餐后2小时尿Glu/Cr较6高,但无统  相似文献   

12.
DIFFEKENTIALCALCIUM-BINDINGABILITYOFFREEANDBOUNDPROTEINS-SUGGESTIONOFAN0VELPROTEINS/C4B-BINDINGPKOTEIN-BIND-INGFACTORINHUMANP...  相似文献   

13.
观察放置3种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妇女置器前、后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官腔冲洗液前列腺素(PGs)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以及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WF)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①FICu-IUD对子宫内膜损伤较FCu-IUD及TCu1220C明显减轻。②置入FCu-IUD和TCu220C后1、3、6个月,6-keto-PGF_(1a)/TXB_2比值显著高于置器前(P<0.01或P<0.05),PGE_2/PGF_2比值升高不明显;置器后t-PA活性升高显著(P<0.01),PAI活性则无明显变化;vWF含量置器前、后无统计学差异。③放置FICu-IUD前后,以上各项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同期 FCu-IUD和 TCu220C相比,6-keto-PGF_(1a)/TXB_2比值及 t-PA活性下降有显著性意义。提示:FICu-IUD释放的吲哚美辛通过减轻Cu-IUD引起的内膜损伤和异物反应,降低Cu-IUD所致的PGI2、t-PA升高和提高TXA_2水平,是其减少子宫出血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4.
IMPLANTATIONOFAUTOLOGOUSSKINFIBROBLASTGENETICALLYMODIFIEDTOSECRETECLOTTINGFACTORIXPARTIALLYCORRECTSTHEHEMORRHAGICTENDENCIESIN...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82例潘生丁^99Tc-MIBIN6 EM IAKYIY UJFJIQ BB V TMDFYFTH断层显像()SPECT)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了解SPECT对具体病变血管检出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法对1995年6月-1998年5月疑诊冠心病患者行SPET结果:CAG显示冠脉病变;左前隆支50支,回旋支32支,右冠脉48支。SPCET缺血分区所代表的冠脉病变:左前降支:5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血请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方法一株DV4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点加于硝酸纤维膜上,以捕获血清中的DV4抗原。借助黄病毒组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革抗鼠IgG抗体、金标SPA和金标亲合素,建立用DIGFA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常规DIGFA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而生物素一亲合素DIGFA(BA-DIGFA)的敏感性又高于常规的DIGFA。常规DIGFA可检测到5、0TCID50的病毒抗原,BA-DIGFA可检测到43TCID50的病毒抗原。结论作者建立的BA-DIGFA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快速诊断登革病毒4型感染。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SIGNIFICANCEOFCOMPLETELEFTBUNDLE BRANCHBLOCKINDILATEDCARDIOMYOPATHYHuangXiuhui(黄秀惠),ShenWeifeng(沈卫峰)andGongLanshcng(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使外源性 T N F, I F N 基因和内源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 M H CⅠ)分子基因表达呈现“正反馈”式放大效 应,构建在 H L A B7 启动子调控、 I R E S连接下协同表达 T N Fα和 I F N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和结果:从p G L3 B7 T N F及p I R I F中切下 B7pro T N F和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先后插入p Bluescript Sk (+ ), 构建成p B L B7 T N I R I F。回收 T N Fα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连入 Ad C M V Link1 中,构建成 C M V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 Ad C M V T N I R I F(+ )。回收 B7pro T N F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连入缺失 E1 和 E3 区及启动子的 Ad BglⅡ中, 构建成 H L A B7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 Ad B7 T N I R I F(- )。结论:此两种载体为“正反馈”式放大肿瘤免疫原性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枫  任智红 《中级医刊》1998,33(3):36-38
为了探讨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血脂代谢的影响。对41例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期检测AOPAI,APOB,TC,TG,HDL-C。发现:用约1个月仅TC值升高;治疗后3个月TG,APOB值亦上升;治疗6个月后TC,TG,APOB均下降恢复。APOAI,HDL-C在治疗过程中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颈胸段脊柱损伤前路减压和内固定术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颈胸段脊柱创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植骨均在3 ̄4个月内完全融合,12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