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固定体检人群在2006和2011年健康体检空腹血糖(GLU)和血尿酸(UA)结果,了解体检人群近6年GLU和UA水平和分布特征变化,为更好地做好干部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06和2011年在我院体检者10741名为此次调查对象,按2011年体验时的年龄分组,比较各组不同性别之间GLU和U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006年体检人群GLU平均值为(5.48±0.95)mmol·L^-1,2011年增至(5.71±1.10)mmol·L^-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4,P=0.000)。2006年体检人群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检出率为23.5%,DM(糖尿病)检出率为4.5%;而2011年IFG检出率为33.6%(∥=315.4,P=0.000),DM检出率为7.3%(χ2=132.1,P=0.000)。2006年体检人群男性IFG检出率为27.2%,DM检出率为5.6%;2011年男性IFG检出率增至38.2%(χ2=262.0,P=0.ooo),DM检出率增至9.3%(χ2=133.8,P=0.000)。2006年体检人群女性IFG检出率为14.7%,DM检出率为1.8%;2011年IFG检出率增至22.6%(χ2=68.643,P=0.000),DM检出率增至2.7%(χ2=9.240,P=0.002)。2006年体检人群UA平均值为(349.91±84.86)μmol·L^-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6%;2011年体检人群UA平均值为(360.60±86.68)μmol·L^-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6.5%。2011年体检人群UA平均水平(t=12.941,P=0.000)及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χ2=87.806,P=0.000)明显高于2006年。在IFG期UA平均水平随血糖升高而升高,而当进展到DM阶段,UA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GLU正常水平的体检人群。结论:过去6年中IFG、DM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增加,且男性远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与IFG及DM发病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市城乡居民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营市城市和农村40~79岁居民4 32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分别为21.15%、11.70%,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总体IFG患病率及T2DM患病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11.21、15.41,P<0.05);城市、农村IFG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4.87,P<0.01)。城市男性、女性IFG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城市女性T2DM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χ2=6.144、17.148,P<0.01);城市男性IFG肥胖比例高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T2DM肥胖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158、17.497,P<0.05);农村男性、女性IFG、T2DM病人血压升高的比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比例均高于城市男性、女性,差异有显著性(χ2=8.314~37.831,P<0.05)。结论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较高,城市IFG及T2DM居民多合并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农村人群多合并高血压、高Hcy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柳州市居民3894(男性2213,女性1681)例,年龄25~88(43.0±11.0)岁,测量血压、腰围(WC)、身高、体质量,检测FPG、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PG总异常率达5.70%,其中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39%。两性IFG及DM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IFG,DM的检出率均随WC、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的增大而增高(P<0.01)。与WC男性<85cm,女性<80cm组相比,男性≥85CM,女性≥80cm组和男性≥90cm,女性≥85cm组,IFG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28(95%CI:0.78~2.08)和2.24(95%CI:1.45~3.46);DM相对危险分别为2.47(95%CI:1.47~4.15)和3.24(95%CI:1.94~5.40)。结论本组人群中IFG异常率已达较高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和腹部肥胖,应教育人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腹部肥胖,防治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异常率 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柳州市居民3894(男2213,女 1681)例,年龄25~88(43.0±11.0)岁,测量血压、腰围 (WC)、身高、体质量,检测FPG、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FPG总异常率达5.70%,其中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 受损(IFG)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39%.两性IFG及DM 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IFG,DM的检出率均 随WC、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的增大而增高 (P<0.01).与WC男性<85cm,女性<80cm组相比,男 性≥85cm,女性≥80cm组和男性≥90cm,女性≥85cm组, IFG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28(95%CI:0.78~2.08)和2.24 (95%CI:1.45~3.46);DM相对危险分别为2.47(95%CI: 1.47~4.15)和3.24(95%CI:1.94~5.40).结论:本组人群 中IFG异常率已达较高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和腹部 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春市西部城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情况,为该地区人群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吉林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22035例体检人员空腹血糖数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IFG检出率特点。结果长春市西部城区人群IFG检出率为6.16%,年龄标准化后,男性IFG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6.99%vs3.80%,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及不同性别同一年龄段间(除>60岁组外)IFG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男女,IFG检出率从40岁起开始出现较大增幅。结论长春市西部城区人群IFG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IFG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看,男、女IFG检出率都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就该地区而言,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为糖尿病预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宝鸡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了解本地区成人血糖现状,为临床血糖的研究及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及宝鸡市高新医院18岁以上体检者共55 32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体检者的FP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PG男、女均值分别为(5.23±1.33)mmol/L和(5.00±0.98)mmol/L,同一年龄组男性血糖均高于女性(P<0.05);男、女FP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90%、5.51%,其中糖尿病检出率男性5.36%、女性2.46%,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检出率男性4.54%、女性3.05%,男、女FPG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P<0.005)。结论宝鸡地区成人FPG水平随年龄递增呈上升趋势,同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FPG异常检出率随年龄逐步上升,IFG、糖尿病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应定期做血糖检测,以预防及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3 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 mmol/L者行75 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 h血糖(PPG)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 828例调查对象中,5.6 mmol/L≤FPG<7.0 mmol/L的IFG患者627例(A组),6.1 mmol/L≤FPG<7.0 mmol/L的IFG患者245例(B组).A组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37.00%(232/627),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3.76%)显著高于男性(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3.88%(87/627),女性T2DM患病率(9.52%)显著高于男性(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饮酒、收缩压和体质指数(BMI).B组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1.22%(101/245),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5.71%)显著高于男性(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病率为20.82%(51/245),其中女性T2DM患病率(11.84%)显著高于男性(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和BMI.结论 以5.6 mmol/L和6.1 mmol/L为切点的IFG阶段,PPG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共同且可控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3 891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损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4~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宁市公务员3 891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4.92±0.69)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阳性率为20.15%,糖尿病(DM)阳性率为4.14%.IFG组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1);IFG与BMI、血压、血脂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124,0.164,0.095,0.062,0.173,P<0.001).结论:IF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成人居民糖尿病(DM)发病与空腹血糖(FPG)水平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社区≥40周岁人群进行DM发病率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时间2011年5月~2013年5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和体格检查,调查内容为DM、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情况、FPG、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情况和FPG受损(IFG)情况。入选人员3815人。结果:1IFG者2年DM累积发病率为16.78%,男性31例,发病率为10.84%女性17例,发病率为5.94%,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2FPG正常者2年DM累积发病率为2.12%,与基线FPG<5.6mmol/L的队列成员相比,IFG明显增加了DM发病风险,差异显著,P<0.05。但未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社区成人DM和IFG发病处于较高水平,FPG高及IFG明显增加了DM发病风险,应制定社区DM防治诊断标准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务员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尿病(DM)患病的现状,并对超重、肥胖与IFG及DM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9~11月在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 067名公务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DM、IFG患病率升高,且>50岁年龄段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重指数(BMI)增高,DM、IFG患病率相应增高,且超重、肥胖组DM及IFG患病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P<0.05)。结论年龄增长、超重、肥胖均是DM、IFG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同时加强IFG阶段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和管理力度,从而减少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干部群体中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百色市直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3624人取清晨空腹(禁食12h)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TC、TG、LDL-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但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TC、TG水平比50岁以前年龄组有所下降。不同年龄组男女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改变不明显,但女性水平明显比男性高(F=16.754,P<0.01);男性、女性高TC检出率分别为37.1%和28.9%(χ2=26.728,P<0.01),男性、女性高TG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3.6%(χ2=149.426,P<0.01),男性、女性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17.1%和14.3%(χ2=28.129,P<0.01),以上三项男女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高LDL-C男性检出率为47.2%,女性为48.8%,男女性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930,P>0.05)。结论:该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以高LDL-C为主,高TC、高TG的检出率已达到经济发达地区水平,提示该人群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49-150
目的调查民航某飞行分院教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体检资料,比较IFG组与正常组和DM组的血脂、血压水平。结果IFG总检出率12.38%,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IFG组血脂、血压水平高于正常组,与DM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分院教工的IFG情况不容乐观,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参与2002年湖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18岁以上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 204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糖耐量试验和既往病史确定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湖北省18岁及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男性为1.7%,女性为1.8%;18岁~、45岁~、60岁~各年龄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1%、2.2%、3.6%.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7%,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2.7%;不同年龄段中,18岁~、45岁~、6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4.1%、4.3%.不同职业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办公人员,分别为7.9%、6.4%和3.6%;空腹血糖受损患病较高的依次为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待业人员,分别为4.7%、3.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G:CMHχ2=51.85,P<0.01;DM:CMHχ2=63.10,P<0.01).年经济收入为<800元、800元~、2 000元~、5 000元~、10 000元~者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8%、1.9%、1.9%、2.1%、1.3%,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1.9%、2.8%、3.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G:CMHχ2=1.15,P>0.05;DM:CMHχ2=1.52,P>0.05).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1.9%、4.2%、5.0%(CMHχ2=69.56,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1.1%、2.3%、6.9%(CMHχ2=83.16,P<0.0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城乡、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再同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显著影响空腹高血糖(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因素.结论 湖北省城乡成年居民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显著升高趋势,且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影响湖北省居民空腹高血糖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血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3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9528例调查对象按病史及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DM组),了解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9528例中NGT组8271例(86.81%),IFG组943例(9.89%)、糖尿病组314例(3.30%),其中体检人群男性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发生有增加趋势(P<0.0001).糖尿病组四项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FG组高TG,TC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年龄、BMI、血压和血脂几项因素均对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糖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IFG和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脂代谢异常等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对糖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铜仁市体检人员空腹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铜仁市体检人员的空腹血糖(FBG)水平。方法:利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对3 876例普通体检人群的FBG水平进行检测,每10岁作为一个考察阶梯将体检人员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79岁、≥80岁以上共7个组,按性别不同分开统计。结果:空腹高血糖检出率7.71%,其中男7.96%,女7.42%,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30岁以后高血糖发生率开始增加,而女性在40岁时增加明显,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仁市体检人员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男性与女性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年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研究干预尿酸水平在防治此人群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1 495例,检测血清血糖、肾功能指标和血脂,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尿病(DM)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共253例(男性227例,女性26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FPG水平为6.1~7.0 mmol/L),共692例(男性556例,女性136例);对照组为FPG 水平正常的体检者(正常FPG组)550例(男性405例,女性145例)。进一步根据血尿酸水平将上述3组各分为血尿酸正常和HUA亚组,统计HUA的患病情况,分析比较各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用eGFR≤50 mL/(min·1.73 m 2)和血清肌酐(SCr)≤1.7 μg/mL 作为评估标准,计算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检出率。结果 1 495例研究人群中, IFG合并HUA者197例,占13.18%,男女比为4.05∶1;DM合并HUA者66例,占4.41%,男女比为7.25∶1。正常FPG组、IFG组和DM组内,与血尿酸正常亚组相比,HUA亚组尿素氮(BUN)、SCr均升高,eGF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UA对正常FPG组和IFG组的血脂水平影响更大(两组组内比较, P<0.05),但对DM组的血脂水平影响不大(DM组内比较, P>0.05)。在IFG合并HUA组,其肾功能和血脂指标均差于单纯DM组( P<0.05)。两种评估标准均发现IFG合并HUA 组的肾功能不全检出率高于单纯IFG组,DM合并HUA 组的肾功能不全检出率高于单纯DM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男性在IFG合并HUA者和DM合并HUA者的比例较高。HUA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大,对HUA的干预可以从IFG合并HUA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收集空腹血糖FBG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IFG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44525名体检者共检出3913例IFG,检出率为8.79%,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0.71%;女性检出率为6.84% (P<0.001).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和IFG组,2组在性别、年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尿酸(uric acid,U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调整混杂因素之后,超重组(OR=1.178,95%CI=1.074~1.293)、肥胖组(OR=1.350,95%CI=1.157~1.574)与IFG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CS结果显示,男性、40~岁、50~岁、BMI连续变化与IFG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超重和肥胖是IFG剂量依赖性的危险因素,随着BMI升高,发生IFG的危险性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检者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大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硬化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将体检者分为FPG正常组(正常组)、FPG调节受损组(IFG组)及2型糖尿病组(T2DM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联合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踝肱指数(ABI)。探讨不同FPG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ba PWV高于IFG组及正常组,IFG组ba PWV高于正常组(P<0.05);T2DM组ABI低于IFG组及正常组(P<0.05),IFG组ABI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期血压(SBP)、FPG、TG与ba PWV独立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体检人群FPG调节受损阶段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硬化损害,随着FPG水平升高,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宝鸡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糖与血脂的现况及相关关系.方法 测定10 476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P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TC、TG、LDL-C水平,在60岁之前各年龄组均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60岁以后较前有所下降;FPG与TG、TC及LDL-C呈正相关(r =0.186,0.139,0.145,P<0.005),FPG与HDL-C呈负相关(r=-0.105,P<0.005);高血糖组TG、TC、LDL-C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05),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05);糖尿病(DM)组TG均值高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P<0.05),HDL-C均值低于IFG组(P<0.05),IFG组与DM组间TC及LDL-C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糖与血脂存在相关性,积极干预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有利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王晶 《基层医学论坛》2023,(14):116-118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2月到北京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会城门门诊部进行常规体检的5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体重指数(BMI),并分析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BMI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70岁以上人群BMI显著高于55岁以下人群(P<0.05);男性人群中超重及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人群,且男性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及肥胖组的DBP、SBP、FPG、2 hPG、TC、TG及LDL-C等指标更高,HDL-C更低(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的DBP、SBP、FPG、2 hPG、TC、TG及LDL-C等指标更高,HDL-C更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及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检出率更高(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的高血脂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BMI与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