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估后型尿道下裂患者在进行保留尿道板的尿道修复TIP手术时,做前尿道延伸与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后型尿道下裂行保留尿道板TI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前尿道延伸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统计参数包括患者年龄、尿道开口位置、合并畸形、新建尿道长度、尿道板宽度、术后随访日期、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统计57例患者,32例行TIP手术(1组),25例行前尿道延伸+TIP手术(2组),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就诊年龄、尿道缺损长度、尿道板宽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1组158.4min与2组214.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明显长于1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组47%(15/32)与2组48%(12/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3),其中尿瘘、尿道口后移、尿道口裂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3例尿道狭窄,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1组没有尿道狭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前尿道延伸由于尿道板的部分去血管化容易引起成形尿道的狭窄,该类狭窄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需再次或多次手术修复,因此对于后型尿道下裂的患者不建议行前尿道延伸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期包皮环切是否会增加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尿道修复的并发症。方法:确诊远段型尿道下裂56例,分为两组,先期包皮环切组:在外院行包皮环切后发现尿道下裂26例;未包皮环切组:30例患儿尿道手术之前未行包皮环切术。所有病例均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型术(Snodgrass)联合阴茎背侧筋膜瓣修复尿道下裂,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先期包皮环切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8.5%(23/26),未包皮环切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0%(27/30),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 5,P>0.05)。未包皮环切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先期包皮环切组(t=4.249,t=7.507,t=2.147,均P<0.05)。两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扭转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前不应行包皮环切,会增加尿道修复的难度,这是共识,但对于远段型尿道下裂,本研究显示先期包皮环切并没有使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改良尿道板重建卷管尿道成形术(又称Koyanagi术)与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在儿童尿道下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患儿行改良Koyanagi术(研究组),51例患儿行TIP(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排尿功能、手术成功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术后4、12、24和48 h的FLACC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871,P =0.000);②研究组与对照组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849,P =0.157);③研究组与对照组FLACC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516,P =0.085)。两组患儿术后12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尿流时间、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改良Koyanagi术与TIP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疗效相近,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改良Koyanagi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以提高尿道下裂矫治的成功率.方法 先天尿道下裂患者265例,年龄1~17岁,平均2岁.冠状沟型25例,阴茎体型163例,阴茎阴囊型55例,阴囊型22例.伴阴茎弯曲261例.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法,75例阴茎头向下弯曲者采用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纠正.结果 随访6月至2年,TIP术中244例手术一次成功.结论 TIP术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尿道下裂修复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阴茎背侧包皮纵行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7年间采用背侧包皮纵行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1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资料,患儿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3例为阴茎阴囊型,其余12例均为阴茎体型。结果手术治愈13例(86.7%),有2例发生尿瘘,术后半年经尿道修补后治愈。结论采用本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发生率低,皮下组织在阴茎两侧分布均匀,符合生理解剖且美容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一期矫治尿道下裂的技术改进并评价其疗效。方法62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游离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进行矫治,其中23例采用了阴茎组织瓣覆盖新尿道的改进技术(A组),39例没有采用该技术(B组),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结果A组手术一期治愈19例(82.6%),出现尿瘘或尿道狭窄等并发症4例(17.4%);B组手术一期治愈22例(56.4%),出现尿瘘或尿道狭窄等并发症17例(43.6%)。A组手术一期治愈率高于B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茎组织瓣覆盖新尿道的技术可提高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有效减少术后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2年3月~2011年1月接受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的810例尿道下裂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年龄1~17岁,平均2.1岁,均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法.结果 术中尿道下裂程度按Duckett分型:前型316例(39.0%)、中间型348例(43.0%)、后型146例(18.0%).阴茎下弯程度按照Dornahoo分级,将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程度分为0~4级.随访6月至2年,746例手术一次成功(92.1%),150例3级阴茎下弯者采用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纠正完成手术,新建尿道口位于阴茎头部,阴茎外观类似于包皮环切术后形态.术后并发尿道口狭窄11例(1.4%),9例经再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行尿道扩张后治愈.并发尿瘘49例(6.0%),39例经再手术修补治愈.尿道憩室4例(0.5%),均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适合于大多数尿道下裂患者,阴茎重度弯曲者若需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则需行背侧海绵体折叠术.  相似文献   

8.
尿道底板切开成管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道底板切开成管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性对7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行TIP术,术后留置支架管和导尿管,7~10 d后拔除.结果 术后阴茎伸直,外形美观,尿道口开口正位,排尿通畅,未出现尿瘘及尿道狭窄.结论 TIP术作为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整形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吴军  梁庆祖  黄群 《右江医学》2008,36(3):286-287
目的观察不同尿道下裂手术的治疗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7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翻转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B组33例采用背侧带蒂包皮内板(Duckett术)或带蒂阴囊中隔推移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结果A组一期成形术成功率为66.7%(30/45),B组一期成形术成功率为87.9%(29/33),两组比较,B组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背侧带蒂包皮内板或带蒂阴囊中隔推移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尿道成形(TIP)术修复尿道下裂中减少尿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IP术修复的尿道下裂病例126例。其中冠状沟型57例、阴茎体型43例、阴茎阴囊型26例。分成3组,Ⅰ组(18例),新建尿道无肉膜瓣覆盖;Ⅱ组(32例)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新建尿道;Ⅲ组(76例)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联合尿道海绵体双重覆新建尿道。结果术后Ⅰ、Ⅱ、Ⅲ组分别出现尿瘘3例(16.7%)、4例(12.5%)、2例(2.63%);Ⅱ、Ⅲ组分别出现阴茎扭转3例(9.37%)、5例(6.58%),Ⅲ组出现伤口裂开2例(2.63%);Ⅰ、Ⅱ、Ⅲ组分别出现尿道口狭窄1例(5.56%)、2例(6.25%)、5例(6.58%)。Ⅰ、Ⅱ组尿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Ⅲ组和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P术修复尿道下裂,采用阴茎背侧翼状肉膜瓣双重覆盖联合尿道海绵体缝合技术是一种减少尿瘘发生的可靠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