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锋 《大家健康》2013,(6):136-137
目的:本文将对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的36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尿道下裂患儿给予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下曲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尿流频率以及最大尿流率平均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尿道下裂患儿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且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随访结果平均尿流频率以及最大尿流频率平均值与对照组患儿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尿道下裂患儿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能够在保障患儿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后型尿道下裂患者在进行保留尿道板的尿道修复TIP手术时,做前尿道延伸与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后型尿道下裂行保留尿道板TI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前尿道延伸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统计参数包括患者年龄、尿道开口位置、合并畸形、新建尿道长度、尿道板宽度、术后随访日期、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统计57例患者,32例行TIP手术(1组),25例行前尿道延伸+TIP手术(2组),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就诊年龄、尿道缺损长度、尿道板宽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1组158.4min与2组214.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明显长于1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组47%(15/32)与2组48%(12/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3),其中尿瘘、尿道口后移、尿道口裂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3例尿道狭窄,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1组没有尿道狭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前尿道延伸由于尿道板的部分去血管化容易引起成形尿道的狭窄,该类狭窄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需再次或多次手术修复,因此对于后型尿道下裂的患者不建议行前尿道延伸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研究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尿道下裂患儿90例。将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试验组45例,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结果经过4~12个月的术后随访,试验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无效病例。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对照组则给予下曲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57例(91.9%)手术一次成功,5例并发症,其中研究组1例,对照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尿流频率、最大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应用于尿道下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尿道下裂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横裁包皮瓣(Duckett),管型尿道成形术;观察组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应用于尿道下裂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9月-2012年9月行TIP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48例临床资料,其中阴茎体型30例,冠状沟型14例,阴茎阴囊型4例。结果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Snodgrass手术,术中出血量31.74±9.37ml,手术时间38.51±8.84min。术后随访6-49个月,一次手术治愈44例(91.67%),术后并发尿瘘2例(4.17%),尿道口狭窄2例(4.17%),均在半年后再次手术治愈。结论Snodgrass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适用于大多数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尿道下裂患儿8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1例)。对照组41例患儿施行Duckett传统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41例患儿施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一期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别,研究组尿瘘发生率(17.07%)低于对照组(3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在尿道下裂患儿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医专三附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60例,随机分组,对尿道板纵切卷管式尿道成形术(观察组,n=30)与加盖岛状皮瓣式尿道成形术(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尿道狭窄并发症1例,占3.3%,对照组9例,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显著,且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探讨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狭窄的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容易引起并发症。此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尿道下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并发症。方法:对32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其中冠状沟型3例,阴茎体型27例,阴茎阴囊2例。首次手术29例,采用尿道板正中切开卷管;再次手术3例,采用残余尿道板或阴茎皮肤正中切开卷管。卷管长1~9 cm,新尿道采用F6~F10号的多侧孔胃管作为支架管,术后10~14 d拔除。结果:随访0.5~2年,32例中27例一次手术成功,阴茎外观接近生理形态,排尿正常,成功率84.4%。尿瘘4例,均行尿瘘修补术痊愈;尿瘘并尿道狭窄1例,尿道扩张后狭窄改善,尿瘘待手术。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尿道下裂修复术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cGregor术式修复外伤后眼睑缺损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外伤后眼睑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采用外眦颞侧反向半圆形肌皮瓣进行旋转滑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Tenzel术式修复,研究组患者采取McGregor术式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睑裂状况,对比两组眼睑缺损修复美学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表功能状态,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睑裂长度、睑裂高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试验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cGregor术式、Tenzel术式修复外伤后眼睑中度缺损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恢复患者眼睑结构及形态,但McGregor术式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在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接受心脏手术的185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3~12个月),其中房间隔缺损98例,室间隔缺损87例。将两组患儿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胸骨正中切口组(A组)与右侧腋下小切口组(B组)。比较A、B组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FLACC评分、患儿家属切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房间隔缺损患儿A、B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B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短于A组(P <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少于A组(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不同时间点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B组低于A组;两组FLACC评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B组高于A组(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室间隔缺损患儿A、B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B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均短于A组(P <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少于A组(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不同时间点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B组低于A组;两组FLACC评分的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家属B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A组有2例出现胸廓畸形,1例切口感染;B组出现1例术后肺不张。结论 在婴儿群体中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CHD,切口隐蔽、美观,对患儿的身体及心理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呼吸机插管时间缩短、胸腔引流量减少,能有效减轻疼痛,更容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临床疗效优于正中开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术与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血管转流术组和孙氏手术组,分别为39例和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转流术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短于孙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孙氏手术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术后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缩小(P <0.05)。血管转流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孙氏手术组(P <0.05)。随访3年,孙氏手术组患者有1例患者于术后31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血管转流术组患者无死亡。结论 主动脉头臂血管转流术用于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主动脉阻断时间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司氯氨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肠套叠复位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均行水压灌肠复位,对照组术中采用丙泊酚(2.5 mg/kg)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艾司氯氨酮(0.5~1.0 mg/kg)联合丙泊酚(2.0 mg/kg)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复位情况、住院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及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差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 >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FLACC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与麻醉相关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司氯氨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和较高的复位成功率,可缩短苏醒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织金分院行URL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取标准预防,即术前30 min~2 h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24 h内停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后2 h复查血常规,术后第1天复查尿常规、血皮质醇水平。无发热的患者术后第1天拔除导尿管,术后第2天出院;发热的患者则继续留置导尿管,使用抗生素,复查血常规。所有患者4周后返院复查并拔出输尿管支架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白细胞(WBC)、皮质醇水平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剔除29例患者,最后实验组86例,对照组65例。所有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未见明显残留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术后2 h血WBC分布及术后2 h血WBC、术后第1天尿WBC、术后第4周尿WBC、手术时间、血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尿WBC阳性率、尿WBC>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EM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腔镜组,每组47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4个月的复发率与妊娠成功率。结果 常规组与腔镜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 <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 <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术后3 d两组血清CRP低于常规组。常规组与腔镜组6 h、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差异(F =1 070.233,P =0.000);②两组VAS评分有差异(F =1 701.139,P =0.000),腔镜组VAS评分较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腔镜组与常规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 =59.125,P =0.000)。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腔镜组与常规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术后1年内和术后1~24个月的妊娠率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EMS疗效较好,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外剥内扎术(M-M)为基础的肛垫悬吊及皮桥整形术治疗中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4例中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PH、M-M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PH、M-M联合肛垫悬吊、皮桥整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便时出血、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评分等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缘皮赘形成、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形态。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 <0.05)。观察组创面疼痛、便时出血、肛门坠胀、肛缘水肿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肛缘皮赘形成、肛门形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RPH、M-M联合肛垫悬吊、皮桥整形术可显著减轻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患者黏膜及外痔脱垂症状,降低患者便时出血、创面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减少术后肛缘皮赘形成,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和高压氧组,每组2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评估患者血尿症状、排尿频率及血尿色卡评分(1~10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排尿频率和血尿色卡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有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的排尿频率和血尿色卡评分较低,相对效果较好。两组排尿频率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但血尿色卡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治疗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高于高压氧仓治疗(P <0.05),但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时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高压氧仓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使膀胱出血、血尿严重程度和排尿频率持续降低至少12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对外伤性歪鼻美学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外伤性歪鼻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形组(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矫正组(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鼻形态改善指标、鼻通气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梁偏斜角度、鼻尖突出度及鼻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大于矫正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及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差值大于矫正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的差值小于矫正组。两组术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外伤性歪鼻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在改善鼻形态、鼻腔容积方面优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在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鼻腔呼气吸气阻力、满意度及安全性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腹膜外结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8例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给予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手术情况,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苏醒、躁动及应激反应情况,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疼痛及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T0)、气腹建立后1 min(T1)、放气后1 min(T2)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不同时间点间的心率、MAP有差异(P <0.05),研究组的心率、MAP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率、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不同时间点间的Adr、Cor有差别(P <0.05),两组的Adr、Cor有差异(P <0.05),两组Adr、Cor的变化趋势有差别(P <0.05)。两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比较,不同时间点的CHEOPS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CHEOPS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CHEOPS评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围手术期躁动发生风险,抑制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