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多发部位、高发科室、病原体以及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6月24日0~24时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住院病人222人,实查率99.11%,查出医院感染11人,13例次,现患率4.95%,例次现患率5.86%,抗菌药物使用率66.67%。结论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以呼吸道感染和手术部位为主,妇产科居各科室感染首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多发部位、高发科室、病原体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以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6月24日0~24时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病人222人,实查率99.11%,查出医院感染11人,13例次,现患率4.95%,例次现患率5.86%,抗菌药物使用率66.67%.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以呼吸道感染和手术部位为主,妇产科居各科室感染首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抗菌素使用情况、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天住院患者499例,医院感染患病率为3.8%,例次患病率4.0%,下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构成比40.7%);抗菌药物使用率65.9%,病原学送检率35.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9%,导尿管日感染率8.45‰,静脉导管日感染率12.05‰。结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能够为医院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36-123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8月23日对我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52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6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46.67%;医院感染率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6%,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4.07%.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控,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朱琼  徐祥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71-2672,267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7月1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并将资料输入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现患率3.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其中治疗用药36.6%,预防用药47.1%,治疗加预防用药为16.3%。结论:神经外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加强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09年7月14日全天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1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感染率高的是神经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8%.结论 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化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控制效果.方法进行统一培训,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 141人,现患率为6.40%,例次感染率为6.75%;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部位,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结论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加强重点科室病区的管理,加强前瞻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病情况,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为制订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边检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6%,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84%;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高达20.0%;在各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构成比最大,为42.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全院平均为12.7%,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应用率最高的科室均为IC U,分别达到100.0%和71.4%.结论医院须加强对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黄巍  刘兴荣 《甘肃医药》2014,(7):481-484
目的:调查了解医院感染实际现状,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存在问题,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住院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6月18日0点-24点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29%;其中以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率最高为8.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为27.27%;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92%,其中一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23%;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为72.73%。结论:加强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监测,提高送检率,进一步强化培训,降低临床科室漏报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5,(9):1229-1230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运行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1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反馈。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237例,医院感染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26%。存在医院感染的科室为神经外胸外科、神经内科和骨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33%,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3.19%。结论本次调查基本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时发现了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该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监控,继续规范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金 《安徽医学》2009,30(8):910-912
目的分析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状况,探讨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尤其伴含深部真菌感染与死亡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ICU出院的75例院内感染患者,以单一感染(A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B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C组)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发生率为45.33%,病死率为23.53%,平均住院天数20.41;B组的发生率为54.66%,病死率为39.02%,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55.1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6.67%,病死率达55%,平均住院天数33,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与住院周期延长互为因果,而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可导致病死率增高。重视院内感染的全面监测,及时防治深部真菌感染对降低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初步统计了105例活髓根尖周炎,非逆行感染54例,占51.43%。逆行感染51例,占活髓根尖周炎的48.57%。本文分析送行感染所致活髓根尖周炎的病因,探讨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戊型肝炎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EV(IgM 和IgG).结果 80例抗-HEV阳性者中,52例为现症感染者,28例为既往感染者,其中抗-HEVIgM和抗-HEVIgG双阳性者10例,抗-HEVIgM阳性者6例,抗-HEVIgG阳性者64例.结论 兰州地区存在散发性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可以加重肝损害.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BSls) remain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This study aimed at elucidating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acquired BSIs (CABs) and nosocomial BSIs (nBSI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urgical wards of a teaching hospital in Beijing, China.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compared 191 episodes of BSIs in 4074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urgical wards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11. Cases of BSIs were classified as CABs or nB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of CABs and nB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191 BSIs, 52 (27.2%) and 139 (72.8%)were CABs and nBSIs, respectively. Escherichia coli,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and Klebsiella spp,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microorganism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ABs and nBSIs with respect to the use of hormonal drugs, ventilation,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and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s, and prevalence of cancer (P 〈0.05). Empirical antibacterial therapy did not decrease the crude mortality, but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APACHE Ⅱ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 risk of mortality (odds ratio =0.9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93-1.02 for APACHE Ⅱ). Conclusions We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patients with CABs and nBSI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seems to be related to hiah APACHE Ⅱ scores.  相似文献   

15.
五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五年中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情况 ,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自报和专职人员补漏相结合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调查所有住院病人。结果 :1994年 7月~ 1998年 10月 ,某医院住院病人共计 5 9413例 ,发生医院感染 362 2例次 ,总医院感染率 6 10 % ,1994~ 1998年感染率分别为 8 0 5 %、7 98%、6 16%、4 97%、4 5 1% ,呈持续下降。部位例次感染率以上呼吸道最高 ( 2 67% ) ,手术伤口 ( 1 15 % )次之 ,下呼吸道感染率( 1 0 8% )居第三位 ,但不同年份的不同部位感染率的位次略有变化 ,外科、儿科、内科感染率分别为 9 0 3%、8 0 6%和 6 70 % ,居前三位。但不同年份不同科室所居位次变化较大。结论 :医院感染率的持续下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监测工作对感染率的降低所起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在医院感染控制时应以上一年的监测结果为依据 ,把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作为重点 ,查找其感染率高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降低其医院感染率。这样交替进行 ,最终将能达到降低全院感染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春 《海南医学》2008,19(6):126-12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支原体呼吸道感染、38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进行血清CRP测定。结果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CRP测定结果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支原体感染血清CRP结果明显比细菌感染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CRP结果稍高,但没有细菌性感染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感染管理和监控水平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在线、实时监测,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方便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早期判别,并能及时推送给医师进行干预,有效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为临床的感染控制提供了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赤峰地区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3月1日至4月20日,对赤峰第二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泌尿科、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医院内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其他还有皮肤感染等,总感染率为9.13%。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副大肠杆菌、非发酵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等。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人年龄、手术操作时间及各科病房空气污染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廷全 《河南医学研究》2011,(3):323-324,327
摘要:目的:评价氯雷他定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氯雷他定+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照组用布地奈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雷他定+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良好,值得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腹腔感染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腹腔感染患者血PCT水平,对比分析一般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PCT水平。结果一般感染组25例,PCT为(15.88±6.67)μg/L。重症感染组33例,PCT为(69.83±17.82)μg/L。重症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P〈0.05)。对比分析重症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91,P〈0.05)。重症感染组有8例出现脓毒血症,血PCT水平均〉70μg/L,3例死亡患者血PCT水平〉90μg/L。结论 对腹腔感染患者,监测血PCT变化,对评估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