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离外周血细胞DNA,采用IPLEX Gold法检测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分析患者IL-28B基因型与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感染HCV基因1型1例(3.7%),1b基因型7例(25.9%),其它基因型19例(19/27,70.4%);在IL-28B基因型中,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及rs8099917 TT基因型共24例(88.9%),而IL28B rs12979860 CT基因型、rs12980275 GA基因型和rs8099917 GT基因型共3例(11.1%);在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中,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62.5%(5/8),而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100%(19/19);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与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比,其IL28B rs12979860位点、rs12980275位点和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大多为非1型;大多数感染者IL-28B基因为rs12979860 CC、rs12980275 AA和rs8099917 TT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CHC)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HC患者16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AA治疗,并于治疗前检测IL-28B基因多态性。患者抗病毒治疗24周后入院复查,根据其有无病毒学应答,分为有应答组、无应答组。比较两组IL-28B基因多态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L-28B基因多态性是否为CHC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69例CHC患者中,有135例(79.88%)存在病毒学应答,34例(20.12%)无应答。有应答组无脂肪肝、Child肝功能A级、rs8099917 TT、rs12979860CC占比分别为94.81%、40.00%、89.63%、88.15%,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的73.53%、26.47%、44.12%、47.06%(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脂肪肝、Child肝功能C级、rs8099917TG、rs12979860CT是患者抗病毒治疗无病毒学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C患者DAA治疗疗效与IL-28B的rs8099917TG、rs12979860CT位点基因表达存在关联,临床可将二者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此外,DAA疗效还会受脂肪肝、Child肝功能分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常规检测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的快速实验方法。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23例丙型肝炎住院患者外周血标本,设计针对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直接通过双色荧光PCR法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以基因测序法进行验证,同时初步探讨IL-28B rs12979860不同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结果双色荧光PCR法能很好地鉴别IL-28B rs12979860 3种基因型,与测序法结果一致率为100%。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中T/T、C/T和C/C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79%(4/223)、23.32%(52/223)和74.89%(167/223)。结论根据IL-28B rs12979860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所建立的双色荧光PCR法能快速有效地进行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分型,方法快速、可靠,为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个体化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8B(IL·-28B)单核苷酸位点rs12979860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检测值(LSM)的相关性。方法:对22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了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了Fibroscan肝脏硬度检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24例患者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以CC型为主占87.1%,CT型占12.9%,未发现TT型,通过分析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Fibroscan肝脏硬度检测值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以CC型为主,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患者肝脏硬度无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硬化(LC)患者6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79例,乙型肝炎肝衰竭(LF)患者79例,采用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多态性位点。采用Pearson x2检验对IL-28B rs8099917与rs12979860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L-28B基因rs12979860位点有CC、CT和TT 3个基因型,LF患者CC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98.1%,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7.6%和93.1%(OR=0.257,95%CI=0.068~0.973,P=0.045;OR=0.255,95%CI=0.070~0.928,P=0.038);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有TT 、TG和GG 3个基因型,LC患者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和96.4%,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6.2%和92.4%(OR=0.288,95%CI=0.087~0.948,P=0.041;OR=0.299,95%CI=0.096~0.926,P=0.036)。结论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不同疾病表型相关,IL-28B基因rs12979860的C等位基因和IL-28B基因rs8099917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后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冷球蛋白血症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白细胞介素(IL) 28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检测62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血清冷球蛋白性质,并检测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的基因型.并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在基线、治疗后4周与12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水平.对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对计数资料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7例患者血清冷球蛋白阳性,发生率为43.5%.IL-28B rs8099917 TT基因型(63.0%与94.3%,x2=9.581,P<0.01)与T等位基因(81.5%与97.1%,x2=8.554,P< 0.01)、IL-28B rs12979860 C等位基因(83.3%与94.3%,x2=3.896,P< 0.05)在冷球蛋白阳性CH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冷球蛋白阴性患者.结论 IL-28B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分布在冷球蛋白阳性与阴性CHC患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型位点多态性及其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CHC患者285例,接受24~48周利巴林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采用双色荧光TaqMan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位点多态性,常规检测HCV基因型。结果 在285例CHC患者中,发现HCV 1b型169例(59.29%),2a型 99例(34.74%),非1b/2a亚型 17例(5.96%);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为CC基因型208例(72.98%),CT基因型64例(22.46%),TT基因型13例(4.56%); CC型和CT/TT型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无显著相差(Z=0.260,P>0.05);获得SVR 183例(64.21%),其中169例HCV 1b型获得SVR 23例(13.61%),99例2a亚型获得SVR 76例(76.77%),17例非1b/2a亚型获得SVR 7例(41.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15,P<0.05);208例IL-28B CC基因型获得SVR 192例(92.31%),64例CT基因型获得SVR 12例(18.75%),13例TT基因型中获得SVR 4例(30.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94,P<0.05)。结论 CHC患者获得SVR与IL-28B rs12979860基因位点多态性密切相关,C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更容易获得更高的SV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88名,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rs8113007和rs1297299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统计分析这些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种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分析,计算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以判断样本的代表性。结果两者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0.28),在检测人群中IL-28B基因5个位点的主要基因型分别是TT、CC、AA、AA、AA;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SNP位点与健康人群在基因型(χ2=0.31、0.50、0.60、0.15、0.07,P均0.05)和等位基因(χ2=0.29、0.48、0.56、0.14、0.07,P均0.05)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28B的SNPs位点(rs8099917、rs12979860、rs12980275、rs8113007、rs12972991)可能与江苏省汉族人群丙型肝炎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变异与丙型肝炎的易感性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自然清除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411例HCV感染者(男性225人,女性186人)及10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了IL-28B基因变异位点rs12979860的多态性检测;对HCV感染者进行病毒定量的检测,比较HCV感染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慢性丙型肝炎(CHC)人群和丙型肝炎自愈人群IL-28B基因变异位点的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的携带者病毒定量的差异。结果中国健康人群IL-28B基因变异位点rs12979860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6%,与日本人相近,与欧洲人群相差较大。SNP(rs12979860)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HCV感染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072),C/C基因型CHC人群病毒定量水平高于C/T基因型,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丙型肝炎自愈人群中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结论 CHC人群rs12979860 SNP基因型与健康人群表达无明显差别,该基因型(rs12979860)不是HCV的易感基因,其CC基因型并不能预测丙型肝炎发生自愈的病程。  相似文献   

10.
先天免疫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宿主抗病毒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日证实白细胞介素(IL)-28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宿主聚乙二醇(PEG-IFN)和利巴韦林(RBV)治疗应答反应密切相关。我们的目的是确定IL-28B基因型的先天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并阐明其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答的关系。我们检测了88名接受PEG-IFN-2b/RBV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L-28B的SNPs(rs8099917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CHC)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例CHC患者(男34例,女31例),检测患者rs12979860和rs80999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并用瞬时弹性波扫描(FibroScan,FS)检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析这两个位点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rs12979860和rs80999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与FS值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年龄(t=4.062,P=0.000)及感染时年龄(t=3.068,P=0.003)与FS值相关。结论 IL-28B基因对CHC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不显著。但患者年龄及感染时的年龄可能与CHC患者肝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自然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HCV感染者280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0例,HCV感染后复查自发清除者80例,检测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并分析IL-28B基因型与HCV感染自然清除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与自发清除组IL-28B rs8099917位点TT、非TT(T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74,P<0.01).TT型在自发清除组中的频率为86.2%,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的6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发清除者IL-28B rs8099917 T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0%、22.0%和92.5%、7.5%.自发清除人群中以T等位基因频率为主(92.5%),两组等位基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型HCV感染者自发清除HCV的可能性是非TT型感染者的2.84倍,而非TT型(TG+GG)HCV感染者慢性化的危险性是TT型的1.36倍.结论 宿主IL-28B rs8099917位点TT基因型与HCV感染自发清除相关,可作为HCV感染自发清除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受体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抗病毒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通过肝组织进行受体IL-28B rs1297986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病毒学应答及预后情况。结果 33例患者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ETVR)24例(72.7%),其中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12例(36.4%)。受体的基因型分布:CC型25例(75.8%)、非CC型8例(24.2%)。CC型与非CC型患者中ETVR率分别为84.0%、37.5%,SVR率分别为44.0%、12.5%,二者比较,CC型获得ETVR率较高(P0.05),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型及非CC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后移植肝硬化率分别为8.0%、50.0%,二者比较,CC型患者移植肝硬化率较低(P0.05)。结论受体IL-28B rs12979860位点CC基因型可能对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存在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IL-28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疾病病程和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江苏籍汉族健康人群145例和453例HBV感染者,后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1例,肝硬化(LC)患者6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79例,乙型肝炎肝衰竭(LF)患者79例,采用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多态性位点。采用Pearson x2检验对IL-28B rs8099917与rs12979860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x2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L-28B基因rs12979860位点有CC、CT和TT 3个基因型,LF患者CC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98.1%,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7.6%和93.1%(OR=0.257,95%CI=0.068~0.973,P=0.045;OR=0.255,95%CI=0.070~0.928,P=0.038);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有TT、TG和GG 3个基因型,LC患者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8%和96.4%,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86.2%和92.4%(OR=0.288,95%CI=0.087~0.948,P=0.041;OR=0.299,95%CI=0.096~0.926,P=0.036)。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不同疾病表型相关,IL-28B基因rs12979860的C等位基因和IL-28B基因rs8099917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感染后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IL28B基因rs12979860、rs8099917多态性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0例青岛地区汉族NAFLD患者和183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 MLDR)进行IL28B的基因分型。计数资料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IL28B基因rs12979860、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NAFLD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野生型rs12979860 CC型、rs8099917 TT型,含突变位点基因型未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后,含等位基因rs12979860 T、rs8099917 G的基因型携带者发生NAFLD的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0.958(95%CI:0.517~1.776,P=0.892)及0.959(95%CI:0.490~1.876,P=0.903)。结论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IL28B基因rs12979860、rs8099917两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宿主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rs12979860区域基因型,分析其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3例,使用基因诊断试剂盒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通过治疗过程中HCV RNA定量等指标总结疗效,分析宿主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与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结果 63例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的患者中有41例(65.1%)为C/C型,16例(25.4%)为C/T型,6例(9.5%)为T/T型。按抗病毒疗效标准判断,63例中37例(58.7%)达到RVR,49例(77.8%)达到SVR。其中IL-28B rs12979860为C/C型者41例中实现RVR 32例(78.0%),c EVR 36例(87.8%),SVR 37例(90.2%),NR 1例(2.4%),RR 2例(4.9%)。C/T型者16例中实现RVR 5例(31.2%),c EVR 8例(50.0%),SVR 11例(68.8%),NR 2例(12.5%),RR 3例(18.8%)。T/T型者6例中RVR者0例,c EVR 1例(16.7%),SVR 1例(16.7%),NR 4例(66.7%),RR 1例(16.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IL-28B rs12979860为C/C型患者经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达到RVR率和SVR率均高于基因型为C/T型及T/T型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检测对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和病毒清除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集212例接受PEG-IFN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ssARRAY)检测IL28B基因的3个SNP位点rs12980275、rs12979860、rs8099917的多态性。应答定义为:PEG-IFN治疗48周,患者HBV DNA<200 IU/mL、HBe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结果应答患者为74例,无应答者138例,应答率为34.9%。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C型117例,B型95例)。rs12980275基因型AA和N-AA(AG/GG)的比例分别为77.8%和22.2%;rs12979860基因型CC和N-CC(CT/TT)的比例分别为78.3%和21.7%;rs8099917基因型TT和N-TT(TG/GG)的比例分别为79.2%和20.8%。这3个SNP位点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非应答组中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校正了性别、年龄、HBV基因型、基线HBV DNA水平及基线ALT水平后,发现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rs12980275基因型AA、N-AA的有效率分别为38.8%、21.3%(OR 2.70,95%CI1.21~6.01;P=0.015);rs12979860基因型CC、N-CC的有效率分别为38.6%、21.7%(OR 2.56,95%CI 1.15~5.67;P=0.021);rs8099917基因型TT、N-TT的有效率分别为38.7%、20.5%(OR 2.80,95%CI 1.23~6.39;P=0.015)。此外,还发现了一个由rs12980275和rs12979860组成的单体域,其中单体型A-C与干扰素高应答率显著相关(OR2.53,95%CI 1.20~5.34;P=0.015)。结论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PEG-IFN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莎  莫雨灵  吕建楠 《传染病信息》2021,34(4):306-309,334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对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序贯或联合普通IFN-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效果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北海市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19例初次接受TDF治疗有效并完成序贯或联合普通IFN-α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44周时HBsAg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依据治疗192周时HBsAg水平决定是否停药;采用PCR产物测序方法对患者IL28B rs12979860多态性进行测序分型,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抗病毒疗效及停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对不同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92周时,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患者中HBsAg≤1000 IU/ml者占65.7%(65/99),而非CC基因型患者中HBsAg≤1000 IU/ml者仅占35.0%(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8B rs12979860 C C基因型患者HBsAg下降水平为(1.0±0.4)lg IU/ml,而非CC基因型者仅为(0.8±0.3)lg IU/ml(P<0.05);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患者肝脏弹性值的平均下降水平为(3.4±1.3)kPa,而非CC基因型者仅为(2.6±1.4)kPa(P<0.05).停药随访6个月,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患者停药后复发的比例分别为16.9%(11/65)及7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抗病毒治疗期间的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患者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应用TDF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血清学及组织学应答,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可能是HBeAg阴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获得血清学和组织学应答及停药6个月不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检测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CHC患者,均实施标准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采用双色荧光Taq Man分型技术检测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模型分析其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5例CHC患者中,CC型占80.00%,CT型占18.82%,TT型占1.18%,CC型检出率显著高于非CC型(P0.05)。CC型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率为76.47%、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82.35%,明显高于非CC型的41.18%、52.94%;复发率为10.29%,明显低于非CC型的35.29%(P0.05)。CC型、非CC型患者预后不良者为4例(5.88%)、4例(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性危害因素接触、肥胖、病毒性肝炎史及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与CHC标准方案治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用于指导CHC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与中国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中国天津地区263名丙型肝炎患者和244名健康人IL-28B 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rs809991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2组中分布的差异.结果:在263名丙型肝炎患者中,TT基因型223人(84.8%),TG基因型39人(14.8%),GG基因型1人(0.4%).T等位基因频率为92.2%.244名健康对照者中,TT基因型222人(91.0%),TG21人(8.60%),GG1人(0.40%),T等位基因频率为95.3%.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G/GG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10,95%CI:1.042-3.145;P=0.033).丙型肝炎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也高于健康人(OR=1.709,95%CI:1.010-2.893;P=0.044).结论:中国人群IL-28B rs8099917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易感性相关联.G为HCV感染的风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